首页汉语词典均徭均徭的意思_解释_造句

jūn

yáo

均徭

拼音 jūn yáo 注音 ㄐㄨㄣ 一ㄠˊ
拼音 jūn yáo 注音 ㄐㄨㄣ 一ㄠˊ
结构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
均徭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明代三大徭役
里甲﹑杂泛﹑均徭
之一。按民户丁粮之多寡派充的各种经常性杂役。参阅《明史.食货志二》。
清代徭役制度。初为征力役,后改为征银助役,继复摊征于地粮,称为'均徭银'。参阅《清会典.户部六.尚书侍郎执掌》。
引证解释:

⒈ 明代三大徭役(里甲、杂泛、均徭)之一。按民户丁粮之多寡派充的各种经常性杂役。参阅《明史·食货志二》。

⒉ 清代徭役制度。初为征力役,后改为征银助役,继复摊征于地粮,称为“均徭银”。参阅《清会典·户部六·尚书侍郎执掌》。

网络解释:

均徭

  • 明代三大徭役之一。因按户等人丁编排,均输徭役,故称“均徭”。明初,徭役包括里甲正役和杂役。杂役是供地方官府役使的差役,由里按户等派遣。后因里长徇私作弊,徭役负担不均。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江西按察司佥金事夏时在江西创行均徭法,将经常性差役从杂役中划出,成为一种徭役制度,明弘治时在全国推行。凡省、府、州、县衙门的杂色差役以及杂项劳役的折价,都属均徭。弘治、正德年间,除亲自服役者外,一部分均徭折成银两缴纳,前者叫力差,后者叫银差。后来,也有力差折银者。明代中期,因朝政腐败,官吏里胥因缘为奸,均摇遭到破坏。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行一条鞭法,均徭 并入田赋征收。
  • 字义分解
    读音:jūn

    基本字义

    jūn(ㄐㄨㄣ)

    ⒈  平,匀,引申为调和:均衡。势均力敌。平均。

    ⒉  皆,都,老少均安。

    ⒊  中国汉代计量单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

    ⒋  古同“韵”,和谐的声音。

    ⒌  〔均钟〕古代乐器。

    ⒍  古同“钧”,造瓦器的转轮。

    异体字

    • ?
    • ?

    汉英互译

    all、equal、without exception

    造字法

    形声:从土、匀声

    English

    equal, even, fair; all, also

    读音:yáo

    基本字义

    yáo(一ㄠˊ)

    ⒈  古代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徭役。

    异体字

    • 徭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conscript labor, compulsory labor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