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北燕录

  冯跋

  冯跋,字文起,长乐信都人,其先毕万之后也,子孙食采冯乡,因以氏焉。晋永嘉之乱,祖父和避地上党。父安,雄武有器量,为慕容永将,永灭,跋东徙和龙,家长谷中。跋夜梦天门开,神光赫然,烛于庭中。永康末,拜中卫将军。建始元年,与二弟结谋袭杀慕容熙,立高云为主。正始元年,以跋为中外都督、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封武邑公。太平元年,云为其幸臣离班、桃仁所杀,帐下督张泰、李桑诛班及仁,群臣推跋为主,僭即天王位。大赦,令曰:“义贵适时,不必改作,故陈氏作姜,不徙齐号,即号燕国。改为太平元年。”追尊祖和为元皇帝,父安为宣帝,子永为太子。三年七月,以太子永领大单于,内置四辅。七年,建太学,以长乐刘轩、营丘张炽、成周翟崇、为博士,简二千石以下子弟,年十五以上,教之。十四年,宿浑地燃,一旬乃灭。十七年二月,北部人赵寿女既嫁化为男,娶妻而无子。跋问诸群臣曰:“此何祥?”尚书左丞傅权对曰:“汉世雌鸡为雄,阴变为阳,君替臣僭之象。卒有妇人专宠,王莽篡位。今女为男,臣将为君之征。”跋曰:“将何以禳之!”权曰:“桑谷生朝,太戊修德,而殷道中兴。荧惑守心,宋景责躬,延龄二纪。唯修身崇善,可以转祸为福。”十八年八月,立子翼为太子,跋戒之曰:“吾闻君人以学为本,不学无以立,尊敬师傅,人伦之始,汝其夙夜虔虔,钦承明训。”二十二年八月,跋寝疾,召中书监申秀、侍中杨哲于内寝,谓之曰:“吾患当不济,卿等善相吾子,参决万几。”九月,跋疾甚,辇而临轩,命太子翼勒兵听政,以备非常。宋夫人规立其子受,恶翼听政,谓之曰:“上疾将廖,奈何便欲代父临天下乎?“翼性仁弱,遂还东宫,一日三省疾。宋夫人矫绝内外,遣阍寺传问而已。翼及大臣皆不得见。跋弟弘于是与壮士数十人,裹甲入禁中宿卫,皆不战而散。宋夫人命闭东阁,弘家僮库斗头劲捷有勇力,逾阁而入,至于皇堂,射杀御女一人。跋惊惧而薨。弘遣修城告曰:“天降凶祸。大行崩背,太子不侍疾,群公不奔丧,疑有逆谋,图危社稷。吾备太弟之亲,遂摄大位,以宁国家。”百官叩门入者,进阶二等。太子翼率东宫兵出战,败退,兵皆奔散。弘遣使赐死。命宗正冯哲、黄门卢招典葬事于东宫。葬跋于长谷陵,伪谥文成皇帝,庙号太祖。

  冯弘

  冯弘字文通,跋之季弟,高云篡位,拜中领军,封汲郡公。太平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改封中山公,迁尚书令、司徒、录尚书事。弘即天王位,大兴元年正月壬午朔,大赦,改年。二月,立夫人慕容氏为皇后。二年正月,立少子王仁为太子。六月有鼠集城西,盈数里地中,西行至水,前者衔马尾,后者迭相衔尾而渡,识者以为民迁之象。七月,魏师来伐神高。八月,石城、辽东、营丘、城周四郡并降魏。九月,魏师还。徙民四万余户而西。三年六月,魏永昌王来伐。五年四月,遣右卫孙德乞师于宋。十二月,又遣尚书阳伊请迎于句丽。六年三月,端门崩。四月,魏又遣侍中建兴公虞弼、东平公鹅青来攻,克白狼。句丽将葛居、孟光率众数万随阳伊来迎,屯于临川。尚书令郭生因民之惮迁,开门而引魏军。魏军疑而不赴,生遂勒众攻弘,弘引句丽兵入自东门,与生战于阙下,生中流矢卒。句丽军既入城,取武库甲以给其众,城内美女皆句丽军人所掠。五月乙卯,弘率龙城见户东徙,焚烧宫殿,火一旬不绝。令妇人被甲居中,阳伊等勒精兵于外,而居光率骑后殿,方轨而进,前后八十余里,魏兵追至辽水,不击而还,遣使征弘于句丽。后二年,为句丽所杀,伪谥昭成皇帝。

  自冯跋太平元年岁在乙酉,至弘灭亡之岁丙子,二十八载。

《十六国春秋》是记载十六国(公元304年~公元439年)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作者是北魏的崔鸿。崔鸿,东清河县(今中国东部山东平原西南)人,年轻时就有志于修史。西晋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匈奴族刘渊、羯族石勒、氐族苻坚等建立的政权,历史上总称为十六国,这些政权各有自己的史书,但是体例不一,记述差距也较大。所以,崔鸿根据旧的记载,加以综合汇编,写成一百卷,此外还有序例一卷,年表一卷。此书历史地位很高,后来的魏收编写《魏书》,唐朝时编修《晋书》,都将此书作为重要参考资料。不过到北宋时已经残缺得只剩二十多卷。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时曾引用过,但已非全貌。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