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则

艾子曰:“田巴居于稷下,是三皇而非五帝,一日屈千人,其辨无能穷之者。弟子禽滑厘出,逢嬖媪,揖而问曰:‘子非田巴之徒乎?宜得巴之辨也。媪有大疑,愿质于子。’滑厘曰:‘媪姑言之,可能折其理。’媪曰:‘马鬃生向上而短,马尾生向下而长,其故何也?”滑厘笑曰:‘此殆易晓事,马鬃上抢,势逆而强,故天使之短;马尾下垂,势顺而逊,故天以之长。’媪曰:‘然则人之发上抢,逆也,何以长?须下垂,顺也,何以短?’滑厘茫然自失,乃曰:‘吾学未足以臻此,当归咨师,媪幸专留此,以须我还,其有以奉酬,’即入见田巴曰:‘适出,嬖媪问以鬃尾长短,弟子以逆顺之理答之,如何?’曰:‘甚善。’滑厘曰:‘然则媪申之以须顺为短,发逆而长,则弟子无以对,愿先生折之。媪方坐门以俟,期以余教诏之。’巴俛首久之,乃以行呼滑厘曰:‘禽大禽大,幸自无事也,省可出入。’”
《艾子杂说》,传宋苏轼撰。共三十九则,据明《顾氏文房小说》本全录。与一般的笑话集或寓言集不同,集中既有寓言,也有幽默。不过,寓言也好,幽默也好,都属“借古讽今”之作。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