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六

  房知温,字伯玉,兗州瑕丘人也。少有勇力,籍名于本军,为赤甲都官健。 《玉堂闲话》:知温少年,与外弟徐某为盗于兗、郓之境。梁将葛从周镇其地,选 置麾下。时部将牛存节屯于镇,好摴博,每求辨采者,知温以善博见推,因得侍左 右,遂熟于存节。及王师范遣刘鄩据兗州,梁祖命存节将兵讨之,知温夕缒出奔, 存节喜而纳焉。明夜,窃良马一驷,复入城,鄩乃擢为裨将。鄩降,隶于同州刘知 俊,知俊补为克和军使。知俊奔岐,改隶魏州杨师厚,以为马步军校,渐升至亲随 指挥使,继加检校司空。庄宗入魏,赐姓,名绍英,改天雄军马步都指挥使,加检 校司徒、澶州刺史、行台右千牛卫大将军。庄宗平梁,历曹、贝州刺史,权充东北 面蕃汉马步都虞候,遣戍瓦桥关。明宗自鄴入洛,知温与王晏球首赴焉。明宗自总 管府署知温滑州两使留后。天成元年,授兗州节度使。明宗即位,诏充北面招讨, 屯于卢台军。以卢文进来归,加特进、同平章事,赏招讨之功也。后除乌震为招讨 副使,代知温归镇。知温怒震遽至,有怨言,因纵博,诱牙兵杀震于席上。会次将 安审通保骑军隔河按甲不动,知温惧不济,乃束身渡水,复结审通,逐其乱军以奏。 时朝廷姑息知温,下诏于鄴尽杀军士家口老幼凡数万,清漳为之变色。寻诏遣知温 就便之镇,以安反侧。俄改徐州节度使,加兼侍中。会朝廷起兵伐高季兴,授荆南 招讨使,知行府事。寻丁母忧,起复云麾将军,墨缞即戎,竟无功而还。长兴中, 节制文阳。越二年,除平卢军节度使,累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 封东平王,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三百户。天福元年冬十二月辛巳,卒于镇。赠太尉, 归葬于瑕丘,诏立神道碑。
  房知温,字伯玉,兖州瑕丘人。年少时勇猛有力,在本地军队当兵,担任赤甲都官健。后梁将领葛从周镇守兖州时,被选拔进葛的部下。当时部将牛存节驻扎兖州,喜爱赌博,常寻求有特长的人,房知温因善于博弈被推崇,因此得以服侍左右,便与牛存节来往密切。到王师范派刘寻阝占据了兖州,梁太祖令牛存节率兵讨伐,房知温在夜晚用绳子拴着自己吊出城投奔,牛存节高兴地接纳了他,第二天夜晚,房知温偷窃了四匹好马,又进入了兖州城里。刘寻阝便提拔他做了偏将。刘寻阝投降后,房知温隶属同州刘知俊,刘知俊把他补充为克和军使。刘知俊出奔岐地,他又改属魏州杨师厚,担任马步军校,后来逐渐升迁到亲随指挥使。接着加封检校司空。

  知温性粗犷,动罕由礼。每迎待王人,不改戎服,寡言笑,多纵左右排辱宾僚, 他日知误,亦无愧色。始与唐末帝尝失意于杯盘间,以白刃相恐,及末帝即位,知 温忧甚,末帝乃封王爵以宁之也。知温径赴洛阳,申其宿过,且感新恩,末帝开怀 以厚礼慰而遣之。及还郡,厚敛不已,积货数百万,治第于南城,出则以妓乐相随, 任意所之,曾不以政事为务。有幕客颜衎者,正直之士也,委曲陈其利病,知温不 能用焉。及高祖建义入洛,尚不即进献,耀兵于牙帐之下,衎正色谓曰:“清泰富 有天下,多力善战,岂明公之比!而天运有归,坐成灰烬。今青州迁延不贡,何以 求安?千百武夫,无足为恃,深为大王之所忧也。”知温遂驰表称贺,青人乃安。 未几,以沈湎成疾而卒,部曲将吏分其所聚,例为富室。衎又劝其子彦儒进钱十万 贯,以助国用,朝廷除彦儒为沂州刺史。其家幸获保全,皆衎之力也。
  后唐庄宗李存勖进入魏州。赐给他李姓,改名绍英,改任天雄军马步都指挥使,加官检校司徒、澶州刺史、行台右千牛卫大将军。庄宗平定梁州,房知温历任曹、贝二州刺史,临时充任东北方蕃汉马步都虞候,被派去戍守瓦桥关。明宗从邺城进入洛阳,房知温与王晏球首先奔赴那里。明宗以总管府身份暂任房知温为滑州两使留后。天成元年(926),任命为兖州节度使。明宗即位,诏令他任北方招讨,驻扎卢台军防区。因卢文进前来归顺,加封特进、同平章事,以奖赏他招讨的功劳。

  王建立,辽州榆社人也。曾祖秋,祖嘉,父弁,累赠太保。建立少鸷猛无检。 明宗领代州刺史,擢为虞候将。庄宗镇晋阳,以诸陵在代郡,遣女使飨祭,其下有 扰于民者,建立必捕而笞之。庄宗怒,令收之,为明宗所护而免,由是知名。明宗 历迁籓镇,皆署为牙门都校,累奏加检校司空。及明宗为魏军所迫,时皇后曹氏、 淑妃王氏在常山,使建立杀其监护并部下兵,故明宗家属因而保全。及即位,以功 授镇州节度副使,加检校司徒,旋为留后。未几,正授节旄,继加检校太尉、同平 章事。会王都据中山叛,密使通弟兄之好。《通鉴》:王都阴与谋复河北故事,建 立阳许而密奏之。安重诲素与建立不协,知其事,奏之。明宗虑陷建立,寻征赴阙, 《通鉴》:建立奏重诲专权,求入朝面言其状,帝召之。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平 章事、判盐铁户部度支,充集贤殿大学士。天成四年,出为青州节度使。五年,移 镇上党,辞不赴任,请退居丘园,制以太子少保致仕,建立自是郁郁不得志。长兴 中,尝欲求见,中旨不许,皆重诲蔽之也。清泰初,末帝召赴阙,授天平军节度使。 建立少历军校,职当捕盗,及位居方伯,为政严烈。闾里有恶迹者,必族而诛之, 其刑失于入者,不可胜纪,故当时人目之为“王垛叠”,言杀其人而积其尸也。后 闻末帝失势,杀副使李彦赟及从事一人,报其私怨,人甚鄙之。高祖即位,再为青 州节度使,累加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建立晚年,归心释氏,饭僧营寺,戒杀慎狱, 民稍安之。天福二年,封临淄王。明年,封东平王。五年,入觐,高祖曰:“三纪 前老兄,宜赐不拜。”仍许肩舆入朝,上殿则使二宦者掖之,论者荣之。寻表乞休 致,高祖不允。乃授潞州节度使,割辽、沁二州为上党属郡,加检校太师,进封韩 王,以光其故里。至镇逾月而疾作,有大星坠于府署,建立即召宾介竺岳草遗章, 又谓其子守恩曰:“榆社之地,桑梓存焉,桑以养生,梓以送死。余生为寿宫,刻 铭石室,死当速葬,葬必从俭,违吾是言,非孝也。”旋以病笃而卒,年七十。册 赠尚书令。建立先人之坟在于榆社,其岗阜重复,松桧蔼然,占者云“后必出公侯”, 故建立自为墓,恐子孙易之也。子守恩,《周书》有传。
  后来任命乌震为招讨副使,代替房知温回去镇守,房知温恼恨乌震突然到来,口出怨言,因此放纵赌博,诱使牙兵在赌桌上杀害了乌震。碰上副将安审通带领骑兵隔河按兵不动,房知温害怕安审通不帮忙,便束身渡水,又勾结安审通追杀叛乱军队以上奏朝廷,当时,朝廷放纵宽容房知温,从邺城传下命令,杀掉了叛军士兵家中老小共几万人。清漳水因此改变了颜色。不久,诏令派房知温因便去镇守兖都,以此安定动荡的局面。不多时,调任徐州节度使,加官兼任侍中,碰上朝廷兴兵讨伐高季兴,任命房知温为荆南招讨使,兼理行府事务。不久,遇上母亲的丧事,服丧期起用为云麾将军,穿着黑色丧服率军出征,结果无功而返。长兴年间,出任汶阳节制。过了二年,出任平卢军节度使,历官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为东平王,食邑五千户,实封三百户。天福元年(936)十二月辛巳日,死在镇守任上。追赠为太尉,送回安葬在瑕丘,诏令替他立神道碑。

  康福,蔚州人,世为本州军校。祖嗣,蕃汉都知兵马使,累赠太子太师。父公 政,历职至平塞军使,累赠太傅。福便弓马,少事后唐武皇,累补军职,充承天军 都监。庄宗嗣位,尝谓左右曰:“我本蕃人,以羊马为活业。彼康福者,体貌丰厚, 宜领财货,可令总辖马牧。”由是署为马坊使,大有蕃息。及明宗为乱兵所迫,将 离魏县,会福牧小坊马数千匹于相州,乃驱而归。明宗即位,授飞龙使,俄转磁州 刺史,充襄州兵马都监。寻以江陵叛命,朝廷举兵伐之,以福为荆南道行营兵马都 监,俄以王师无功而还。福善诸蕃语,明宗视政之暇,每召入便殿,谘访时之利病, 福即以蕃语奏之。枢密使重诲恶焉,常面戒之曰:“康福但乱奏事,有日斩之!” 福惧。会灵武兵马留后韩浔,以人情不协,虑为所图,上表请帅,制加福光禄大夫、 检校司空,行凉州刺史,充朔方、河西等军节度,灵威雄警甘肃等州观察处置、管 内营田、押蕃落、温池榷税等使。福之是拜,盖重诲嫉而出之,福泣而辞之。明宗 宣重诲别与商议,重诲奏曰:“臣累奉圣旨,令与康福一事,今福骤升节镇,更欲 何求!况已有成命,难于改移。”明宗不得已,谓福曰:“重诲不肯,非朕意也。” 福辞,明宗曰:“朕遣兵援助,勿过忧也。”因令将军牛知柔领兵送赴镇。行次青 岗峡,会大雪,令人登山望之,见川下烟火,吐蕃数千帐在焉,寇不之觉,因分军 三道以掩之。蕃众大骇,弃帐幕而走,杀之殆尽,获玉璞、羊马甚多。到镇岁余, 西戎皆款附,改赐福耀忠匡定保节功臣,累加官爵。福镇灵武凡三岁,每岁大稔, 仓储盈羡,有马千驷,因为人所谮。安重诲奏曰:“累据使臣所言,康福大有宝货, 必负朝廷。”明宗密遣人谓曰:“朕何负于卿,而有异心耶!”福奏曰:“臣受国 重恩,有死无贰,岂愿负于圣人,此必谗人之言也。”因表乞入觐,不允。及再上 章,随而赴阙,移授彰义军节度使,又转邠州,检校太傅。清泰中,移镇秦州,加 特进、开国侯,充西面都部署。高祖受命,就加检校太尉、开国公。未几,又加同 平章事。及移领河中,加兼侍中。以天和节入觐,改赐输忠守正翊亮功臣,加开府 仪同三司,增食邑至五千户,实封五百户。久之,受代归阙。天福七年秋,卒于京 师,年五十八。赠太师,谥曰武安。
  房知温性情粗犷豪放,举止动作很少有礼可循。常常迎送朝廷官员,也不更换军装。很少言语欢笑,多放纵左右随从侮辱宾客僚属,事后方知荒谬,但也没有惭愧的表现。当初,曾经与后唐末帝在酒宴上闹翻,用刀子相威吓。末帝即位,房知温非常恐惧,末帝便封给他王的爵位来安稳他,房知温直赴洛阳,申述他从前的过错,并且感激新赐给他的恩宠,末帝胸怀大度,用丰厚的礼物慰藉,打发他回去。等到回到郡治,又不停地搜刮民财,聚积几百万财货,在城南修建了府宅,出去时以乐妓伶人相随从,想去哪就去哪,全不把国家政事作为自己的工作。有个名叫颜絗的幕僚,是个正直的士人,委婉地向他陈述利害,房知温不采纳他的劝谏。到高祖树立义旗进入洛阳,房知温不仅不马上前去献礼,还在军帐之下炫耀武力。颜絗严肃地对他说:“末帝富贵拥有天下,力量雄厚,关于打仗,哪里是明公你可以匹敌的?然而天命有定,过不了多久唐室就将变为灰烬。如今青州拖延,不缴纳贡礼,凭什么求取安稳?成千上百的武将,不足以作为依靠,我深深地替大王你担忧。”房知温于是驰马向高祖上表致贺,青州才得以安宁。不久,因陶醉酒色酿成疾病而死,他的部下将领分占了他所收刮的财货,照例成为富豪之家。颜絗又劝说房知温的儿子房彦儒进献钱货十万贯,以资助国家的开销,朝廷任命房彦儒为沂州刺史,房知温的家人有幸得以保全,全靠颜絗的力量。

  福无军功,属明宗龙跃,有际会之幸,擢自小校,暴为贵人,每食非羊之全髀 不能饫腹,与士大夫交言,懵无所别。在天水日,尝有疾,幕客谒问,福拥衾而坐。 客有退者,谓同列曰:“锦衾烂兮!”福闻之,遽召言者,怒视曰:“吾虽生于塞 下,乃唐人也,何得以为烂奚!”因叱出之,由是诸客不敢措辞。复有末客姓骆, 其先与后唐懿祖来自金山府,因公宴,福谓从事辈曰:“骆评事官则卑,门族甚高, 真沙陀也。”闻者窃笑焉。
  康福,蔚州人,世代担任本州军校。祖父康嗣,曾担任蕃汉总知兵马使,追赠太子太师。父亲康公政,历官至平塞军使,追赠太傅。康福熟谙弓箭兵马,年轻时事奉后唐武皇,历补军职,兼承天军都监。庄宗即位,曾经对左右侍臣说:“我本来是蕃地人,以放羊牧马为生。那康福,形貌丰满仁厚,应主管财货,可让他总管马匹牧畜。”因此任命他为马坊使,他使马匹繁殖生息很快。当明宗被叛军所胁迫,将离开魏县时,遇上康福在相州牧放几千匹小马,便与康福一同驱马而回。明宗即位,任康福为飞龙使,不久调任磁州刺史,兼襄州兵马都监。不久因为江陵反叛,朝廷兴兵讨伐,任康福为荆南道行营兵马都监,不久因朝廷军队无功而还。

  子三人:长曰延沼,历随、泽二州刺史;次曰延泽、延寿,俱历内职焉。
  康福精通各蕃族语言,明宗在主持朝政的闲暇,常召他进入便殿,咨询时政的利弊,康福就用蕃语奏答。枢密使安重诲憎恶他,经常当面警告他说:“康福你只是胡乱禀奏朝事,当心有一天要杀掉你。”康福很是惧怕。碰上灵武兵马留后韩氵寻在任上不得人心,担心被人算计,上表请求指派主帅,明宗便下令封康福为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代理凉州刺史,兼朔方、河西等军节度使,灵、威、雄、甘、肃等州观察处置、管内营田、押蕃落、盐池榷税等使。康福的这次授官,是因为安重诲嫉恨他而将他调出京城,康福哭泣着推辞不受。明宗令安重诲再另做商议,安重诲奏告道:“我多次承奉圣旨,让我给康福担任一职,现在康福骤然提升为节镇,还想要求什么啊?况且已经有了圣命,很难改移。”明宗不得已便对康福说:“安重诲不愿更改,不是我的意思。”康福向明宗告辞,明宗说:“我派兵援助你,不要过于忧虑。”便令将军牛知柔率兵送康福前往藩镇上任。走到青岗峡,遇上大雪,令人登上山巅..望,只见山川下烟火缭绕的地方,吐蕃几千营帐驻扎在那里,蕃贼没有发觉唐军来到,康福趁机分兵三路掩杀吐蕃,蕃军大惊,丢下帐幕逃去,几乎被杀尽,缴获玉璞、羊马极多。到藩镇上任一年多,西戎都平安依附,朝廷改赐康福耀忠匡定保节功臣名号,接连加官进爵。

  安彦威,字国俊,代州崞县人。少时以军卒得隶唐明宗麾下,彦威性善射,颇 谙兵法,明宗爱之,累历籓镇。彦威常为衙将,所至以谨厚见称。明宗入立,秦王 从荣镇鄴都,以彦威为护圣指挥使。从荣判六军,彦威入司禁卫,遥领镇州节度使。 高祖即位,尤倚彦威,即拜为北京留守,加同平章事。《通鉴》:彦威入朝,上曰: “吾所重者信与义。昔契丹以义救我,我今以信报之。闻其征求不已,公能屈节奉 之,深称朕意。”对曰:“陛下以苍生之故,犹卑辞厚币以事之,臣何屈节之有!” 上悦。移镇宋州。是时河决滑州,命彦威集丁夫塞之,彦威出私钱募民治堤,堤成, 滑人赖之。迁西京留守。岁饥,彦威开仓廪赈饥,有犯法者,皆宽贷,民免于流散, 彦威之力也。旋丁母忧,哀毁过制。少帝与契丹构衅,授彦威北面行营副都统,彦 威悉率家财佐军,人称其忠。开运中,卒,赠太师。
  康福镇守灵武共有三年,每年年成丰收,仓廪储积满盈,有战马数千匹,因而被人诬陷。安重诲上奏道“:根据多次使官所说,康福大聚财宝货物,一定有背叛朝廷之心。”明宗秘密派人对康福说:“我哪里亏待了你,你却有背叛之心?”康福上奏道:“我蒙受朝廷恩宠,至死不变心,岂肯辜负皇上,这一定是谗人之言。”因此上表请求入朝觐见明宗,明宗不予准允。到再次上奏时,就让他回朝觐见,改任他为彰义军节度使,又改任..州,授检校太傅。清泰年间,移镇秦州,加封特进、开国侯,兼西面都部署。后晋高祖登上帝位,加封检校太尉、开国公。不久,又加同平章事。当调任河中时,加兼侍中,在天和节入朝觐见,改赐输忠守正翊亮功臣,加开府仪同三司,增赐食邑达到五千户,实封五百户。过了很久,去职回朝。天福七年(942)秋,在京城去世,时年五十八岁。追赐太师,谥号武安。

  彦威与太妃为同宗,少帝以舅事之,彦威未尝自以为言。及卒,太妃与少帝临 丧,人始知为国戚,闻者益重其人焉。
  康福没有军功,遭逢明宗即位之时,有附会风云之幸。从小校提拔起来,突然变为贵族,每天吃饭没有整羊腿就不能吃饱,与士大夫一起交谈,混然没有特出之处。在天水的时候,曾经染过病,幕客谒见探问,康福拥锦被而坐。幕客退下来,有位引用《诗经?唐风?葛生》中的一句诗对同僚说“:锦衾烂兮。”康福听见了,马上叫来说这话的人,怒目而视道:“我虽然生于塞下,却是汉人,怎么是异族的烂奚呢!”便呵叱他出去,从此以后,各幕客不敢再对他使用典雅的辞句。后来又有个姓骆的下等幕客,他的祖先与后唐懿祖都来自金山府,在公宴上,康福对随从们说:“骆评事官职虽然卑微,但论门族则非常高贵,是真正的沙陀人。”听到的人都私下里暗笑不止。

  李周,字通理,邢州内丘人也,唐潞州节度使抱真之后。曾祖融、祖毅、父矩, 皆不仕。周年十六,为内丘捕贼将,以任侠自负。时河朔群盗充斥,南北交兵,行 旅无援者不敢出郡邑。有士人卢岳,家于太原,携妻子囊橐寓于逆旅,进退无所保, 唯与所亲相对流涕,周悯之,请援送以归。行经西山中,有贼夜于林麓间俟之,射 卢岳,中其马。周大呼曰:“尔为谁耶?”贼闻其声,相谓曰:“李君至此矣。” 即时散走。岳全其行装,至于家。周将辞去,岳谓周曰:“岳明历象,善知人。子 有奇表,方颐隆准,眉目疏朗,身长七尺,乃将相之材也。河东李氏将有天下,子 宜事之,以求富贵。”周辞以母老而归。既而梁将葛从周拔邢、洺,唐武皇麾兵南 下,筑垒于青山口。周向背莫决,因思卢岳之言,乃投青山寨将张污落,武皇赏之, 补万胜黄头军使。武皇之平云州,庄宗之战柏乡,周皆有功,迁匡霸都指挥使。庄 宗入魏,率兵屯临河、杨刘,所至与士伍同甘苦。周尤善守备,一日奔母丧,以他 将代之,既出,则其城将陷,庄宗即遣追之,使墨缞从事。会庄宗北征,周与寺人 焦彦宾守杨刘城,《九国志·焦彦宾传》:彦宾字英服,沧州清池人。少聪敏,多 智略,事武皇,尤所委信。及庄宗即位,迁左监门卫将军,充四方馆使,出护邢州 军。梁将王彦章以数万众攻之。周日夜乘城,躬当矢石,使人驰告庄宗,请百里趋 程,以纾其难。庄宗曰:“李周在内,朕何忧也!”遂日行二舍,不废畋猎,既至, 士众绝粮三日矣。及攻围既解,庄宗谓周曰:“微卿九拒之劳,诸公等为梁人所掳 矣。”同光中,历相、蔡二州刺史,及蜀平,授西川节度副使。天成二年春,迁遂 州两使留后,寻正授节旄,未几,受代归阙。三年秋,出为邠州节度使,会庆州刺 史窦廷琬据城拒命,周奉诏讨平之。长兴、清泰中,历徐、安、雍、汴四镇,所至 无苛政,人皆乐之。高祖有天下,复镇邠州,累官至检校太师、兼侍中。及罢镇赴 阙,会少帝幸澶渊,以周累朝耆德,乃命为东京留守。车驾还京,授开封尹。及遘 疾,梦焚旌旗铠甲,因自嗟叹,上章请退,寻卒于官,时年七十四。诏赠太师,陪 葬于明宗徽陵之北。
  李周,字通理,邢州内丘人,是唐潞州节度使李抱真的后代。曾祖父李融、祖父李毅、父亲李矩,都不曾入仕做官。李周十六岁时,担任内丘捕贼将,以豪侠仗义自诩。当时河朔群盗充斥,南北交战,没有援助的来往旅客不敢外出郡府州邑。有个名叫卢岳的士人,家住太原,带着妻子儿女和箱子口袋住在客馆,进退都没有保障,只与自己的亲人相对流泪,李周怜悯他,请让帮助他们送他们回去。行经西山中,有强盗夜晚在山坡林间守候他们,射击卢岳,射中了他的乘马。李周大吼道“:你们是谁呢?”强盗听出了他的声音,相互说:“李周到这里了。”马上散开逃走。卢岳保全了他的行装,完好地抵达家中。李周将要辞别回去,卢岳对李周说:“我明了历数相术,善于看相卜卦,你有奇特的仪表,方脸高鼻,眉毛眼睛明朗,身长七尺,这乃是将相的身材。河东李氏将要拥有天下,你应该去事奉他,以求取功名富贵。”李周以母亲年老推辞而回。

  张从训,字德恭。本姑臧人,其先回鹘别派,随沙陀徙居云中,后从唐武皇家 于太原,从训遂为太原人。祖君政,云州长史,识蕃字,通佛理。父存信,河东蕃 汉马步军都指挥使,武皇赐姓名,眷同亲嫡,前史有传。天福中,赠太师、中书令, 追封赵国公。从训读儒书,精骑射,初为散员大将,天祐中,辖沙陀数百人,屯壶 关十余岁,节度使李嗣昭委遇之。庄宗与梁人相拒于德胜口,征赴军前,补充先锋 游奕使,俄转云捷指挥使、检校司空,赐名继鸾,从诸子之行也。明宗微时,尝在 存信麾下为都押牙,与从训有旧,及即位,授石州刺史,复旧姓名。历宪、德二州 刺史。高祖之镇太原也,为少帝娶从训长女为妃。清泰初授唐州刺史。三年,高祖 举义,从训奉唐末帝诏,征赴行在,分领乡兵,次于团柏谷,兵败宵遁,潜身民间。 高祖入洛,有诏搜访,月余乃出焉,及见戚里之故,深加轸恻。寻授绛州刺史、检 校太保,在任数年,天福中,卒于官,年五十二。少帝以后父之故,超赠太尉。
  不久梁将葛从周攻取邢、氵名两州,唐武皇率兵南下,在青山口构筑营垒。李周不知投靠谁好,因想到卢岳的话,便去投奔青山寨将领张污落,唐武皇奖赏他,补任他为万胜黄头军使。武皇平定云州,庄宗攻战柏乡,李周都有功劳,被提升为匡霸军都指挥使。庄宗进入魏地,李周率军屯守临河、杨刘,所到之地与士兵同甘共苦。李周尤长于守护城池,一天因他奔赴母亲的丧事,由其他将领代替防守,他走后,那座城池就将被攻陷,庄宗连忙派人前去追赶李周,让他穿着丧服守城。庄宗北征,李周与宦官焦彦宾留守杨刘城,梁将王彦章率领几万军队前来进攻。李周日夜登城,亲身抵挡飞箭流石,并派人快马禀告庄宗,请求百里兼程,以解危难,庄宗说:“李周在城中,我担心什么!”便每天只走六十里路,仍不停止田猎,到达的时候,将士断绝粮食已经三天了。等到围困解开,庄宗对李周说:“如果没有你多次阻击的功劳,恐怕各位都被梁军俘虏了。”

  弟从恩仕皇朝,为右金吾卫上将军,卒。
  同光年间,历任相、蔡二州刺史,蜀地平定后,被任为西川节度副使。天成二年(927)春节,迁任遂州两使留后,不久正式授任节度使,不多时,辞官回朝。三年(928)秋天,外出担任..州节度使,碰上庆州刺史窦廷琬据城违抗皇命,李周奉命讨伐平定他。长兴、清泰年间,历镇徐、安、雍、汴四州,所到的地方没有苛政,老百姓都安居乐业。

  李继忠,字化远,后唐昭义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嗣昭之第二子。嗣昭,《唐书》 有传。继忠少善骑射,从父征讨有功,庄宗手制授检校兵部尚书,充感义马军指挥 使,改潞府司马,加检校尚书右仆射,充安义都巡检使。天成中,自北京大内皇城 使转河东行军司马,入为右骁卫将军。未几,授成德军司马,加检校司徒。高祖即 位,二年三月,授沂州刺史,加检校太保,寻移棣州刺史。继忠旧苦风痹,皆辞以 地远,乃授单州刺史,仍加输忠奉国功臣。三年,入为右神武统军。四年三月,出 领隰州。七年八月,移刺泽州。开运元年,复入为右监门大将军。三年秋,以疾卒 于东京,年五十一。
  晋高祖夺取天下后,李周再次镇守..州,累官至检校太师、兼侍中。到免镇职回朝,逢上少帝临幸澶渊,因李周是历朝老臣,便命他为东京留守。少帝回京时,拜为开封尹。到染上疾病时,梦见焚烧旌旗铠甲,因此而独自感慨嗟叹,上章请求退职,不久在官府去世,时年七十四岁。诏令追赠太师,陪葬在后唐明宗徽陵的北面。

  始继忠母杨氏善治产,平生积财巨万。及高祖建义于太原,杨已终,继忠举族 家于晋阳。时以诸军方困,契丹援兵又至,高祖乃使人就其第,疏其复壁,取其旧 积,所获金银纨素甚广,至于巾屦琐屑之物,无不取足。高祖既济大事,感而奇之, 故车驾入洛,继忠虽有旧恙,连领大郡,皆杨氏之力也。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