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

  王诞 王华 王惠 王彧
  ○王诞

  卢循据广州,以诞爲其平南府长史,甚宾礼之。诞久客思 归,乃说循曰:“下官与刘镇军情味不浅,若得北归,必蒙任 寄。”时广州刺史吴隐之亦爲循所拘留,诞又曰:“将军今留 吴公,公私非计。孙伯符岂不欲留华子鱼,但以一境不容二君 耳。”于是诞及隐之俱得还。
  王诞字茂世,是太保王弘的堂祖父的后代,王弘叫他哥哥。祖父王恬,是晋朝的中军将军。父亲王混,是太常卿。王诞少年有才学辞藻,晋朝的孝武帝逝世,他的堂叔尚书令王繤撰写悼词,他拿出文稿给王诞看,说:“还感到遗憾的是缺少季节景物的描写。”王诞拿过笔来就加上了,接着他的“秋冬取代变化”后面说:“白霜盖满了宽阔的台阶,寒风回荡在高耸的宫殿。”王繤嗟叹赞美,于是采用了。世袭爵位雉乡侯,担任会稽王世子萧元显的后军长史、琅笽内史。王诞结交了萧元显所宠幸的人张法顺,所以也受到宠幸。萧元显纳妾,王诞替他迎亲。随后在府中转任骠骑长史,内史职务依旧。萧元显讨伐桓玄,打算全部杀死那些姓桓的,王诞救了桓修等人,由此得以免祸。桓修,是王诞的外甥。后来桓玄得志,将要杀死他,桓修为他求情,于是把他流放到广州。

  诞爲宋武帝太尉长史,尽心归奉,帝甚仗之。卢循自蔡洲 南走,刘毅固求追讨。诞密白帝曰:“公既平广固,复灭卢循, 则功盖终古,勋无与二。如此大威,岂可使馀人分之?毅与公 同起布衣,一时相推耳,今既丧败,不宜复使立功。”帝纳其 说。后爲吴国内史,母忧去职。
  卢循占据广州,以王诞担任他的平南府长史,对他十分有礼。王诞做客久了想回去,于是便劝告卢循说:“我和刘镇军情分不浅,如果能够北归,一定会受到任用。”当时广州刺史吴隐之也被卢循所挽留,王诞又说:“将军现在挽留吴公,于公于私都不是良策。孙伯符难道不想留华子鱼,只是因为一个地方不能容下两个君主罢了。”于是王诞和吴隐之都得以回归。

  武帝伐刘毅,起爲辅国将军,诞固辞,以墨絰从行。时诸 葛长人行太尉留府事,心不自安,武帝甚虑之。毅既平,诞求 先下。帝曰:“长人似有自疑心,卿讵宜便去?”诞曰:“长 人知下官蒙公垂盼,今轻身单下,必当以爲无虞,可少安其意。” 帝笑曰:“卿勇过贲、育矣。”于是先还。后卒,追封作唐县 五等侯。
  王诞做宋武帝的太尉长史,尽心效力,武帝十分信赖他。卢循从蔡州向南逃走,刘毅坚决要求追击讨伐。王诞秘密地告诉武帝说:“您既平了广固,又灭了卢循,那么就会功盖今古,勋业没有第二个人可比。如此巨大的威望,怎么可以让其他人来瓜分?刘毅和您同是从平民起家,一时间很受推重,现在既然遭到失败,不应该再让他立功。”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他做了吴国内史,因为给母亲服丧而离职。

  子诩早卒。诞兄嘏字伟世,侍中、左户尚书、始兴公。嘏 子偃。 偃字子游,母晋孝武帝女鄱阳公主。宋受禅,封永成君。 偃尚宋武帝第二女吴兴长公主,讳荣男。常裸偃缚诸庭树,时 天夜雪,噤冻久之。偃兄恢排合诟主,乃免。
  武帝讨伐刘毅,起用他为辅国将军,王诞坚持推辞,结果穿着黑色丧服随从出发。当时诸葛长人负责太尉留府的事务,自己心中不安,武帝十分担心。刘毅平灭以后,王诞请求自己先回去。武帝说:“诸葛长人似乎自己有疑心,您哪能就过去?”王诞说:“诸葛长人知道我很受您的赏识,现在轻身独自回去,必然会觉得没有担忧,可以稍微安定一下他的心意。”武帝笑着说:“您的勇敢超过孟贲、夏育了。”于是先回去了。后来去世,追封为作唐县五等侯。

  偃谦虚恭谨,不以世事关怀,位右光禄大夫,赠开府仪同 三司,諡恭公。
  ○王亮

  长子藻,位东阳太守,尚文帝第六女临川长公主,讳英媛。 公主性妒,而藻别爱左右人吴崇祖。景和中,主谗之于废帝, 藻下狱死,主与王氏离婚。宋世诸主莫不严妒,明帝每疾之。 湖熟令袁慆妻以妒赐死,使近臣虞通之撰妒妇记。左光禄大夫 江湛孙学当尚孝武帝女,上乃使人爲学作表让婚曰:
  王亮字奉叔,是王莹的堂弟。他的父亲王悠字昌达,在宋朝做官担任太宰中郎,追赠为给事黄门侍郎。王亮因为是名家弟子,宋朝末年选他与公主结婚,封为驸马都尉。曾担任秘书丞。齐朝的竟陵王萧子良开了西邸,招揽俊才,作为士林馆,让工匠画下他们的肖像,王亮也参与了。

  伏承诏旨,当以临汝公主降嫔,荣出望表,恩加典外。顾 审輶蔽,伏用忧惶。臣寒门悴族,人凡质陋,闾阎有对,本隔 天姻。如臣素流,家贫业寡,年近将冠,皆已有室。荆钗布裙, 足得成礼。每不自解,无偶迄兹,媒访莫寻,素族弗问。自惟 门庆,属降公主,天恩所覃,庸及丑末。怀忧抱惕,虑不获免, 征命所当,果膺兹举。虽门泰宗荣,于臣非幸,仰缘圣贷,冒 陈愚实。
  他逐步调任晋陵太守,在职清廉公正,具有良好的政绩。当时有个晋陵令沈繨之,性格粗疏,好犯王亮的忌讳,王亮不能忍受,于是上表取代了他。沈繨之很不高兴,便到了他的衙门说:“下官因为犯了忌讳而被取代,不知道您的忌讳是什么。如果是攸字,应当是无脚尊旁犬(猷)?还是犬旁无脚尊(犭酋)?或者是有心的攸字?无心的攸字?请告诉我。”王亮不穿鞋下床光着脚走路,沈繨之拍掌大笑而去。

  自晋氏以来,配尚王姬者,虽累经美胄,亟有名才。至如 王敦慑气,桓温敛威,真长佯愚以求免,子敬灸足以违祸,王 偃无仲都之质,而裸雪于北阶,何瑀阙龙工之姿,而投躯于深 井,谢庄殆自害于蒙叟,殷冲几不免于强鉏。彼数人者,非无 才意,而势屈于崇贵,事隔于闻览,吞悲茹气,无所逃诉。制 勒甚于仆隶,防闲过于婢妾,往来出入,人理之常,当待宾客, 朋从之义;而令扫辙息驾,无窥门之期,废筵抽席,绝接对之 理。非唯交友离异,乃亦兄弟疏阔。第令受酒肉之赐,制以动 静,监子待钱帛之私,节其言笑。姆奶争媚,相劝以严,尼媪 竞前,相谄以急。第令必凡庸下才,监子皆葭萌愚竖。议举止 则未闲是非,听言语则谬于虚实。姆奶敢恃耆旧,唯赞妒忌, 尼媪自唱多知,务检口舌。其间又有应答问讯,卜筮师母,乃 至残馀饮食,诘辩与谁,衣被故弊,必责头领。又出入之宜, 繁省难衷,或进不获前,或入不听出。不入则嫌于欲疏,求出 则疑有别意。召必以三晡爲期,遣必以日出爲限。夕不见晚魄, 朝不识曙星。至于夜步月而弄琴,昼拱袂而披卷,一生之内, 与此长乖。又声影裁闻,则少婢奔迸,裾袂向席,则丑老丛来。 左右整刷,以疑宠见嫌,宾客未冠,以少容致斥。礼有列媵, 象有贯鱼,本无嫚嫡之嫌,岂有轻妇之诮?今义绝傍私,虔恭 正匹,而每事必言无仪适,设辞辄云轻易我。又窃闻诸主聚集, 唯论夫族,缓不足爲急者法,急则可爲缓者师。更相扇诱,本 其恒意,不可贷借,固实常辞。或云野败去,或云人笑我。虽 曰家事,有甚王宪,发口所言,恒同科律。王藻虽复强佷,颇 经学涉,戏笑之事,遂爲冤魂。褚暧忧愤,用致夭绝,伤理害 义,难以具闻。夫螽斯之德,实致克昌,专妒之行,有妨繁衍。 是以尚主之门,往往绝嗣,驸马之身,通离衅咎。以臣凡弱, 何以克堪。必将毁族沦门,岂伊身眚?前后婴此,其人虽衆, 然皆患彰遐迩,事隔天朝,故吞言咽理,无敢论诉。
  建武末年,逐步升迁为吏部尚书。当时右仆射江纏主管朝政,提拔的人很多,为士人所归心。王亮自以为身在吏部,常常持不同意见。开始王亮没做吏部郎的时候,因为江纏是皇帝的内弟,所以深深地和他交好。江纏为他扩大名誉,越发被皇帝所器重。到了现在与江纏的感情淡薄,而江纏对他亲昵如初。等江纏被杀以后,一群小人放弃天子命令,凡是任命官吏,都是由于内部宠幸,王亮不能阻止。外面好像详加审查,内部却没有明正的鉴别,所选用的人,都只是根据资历,当时人们不认为他们有能力。王亮后来担任尚书左仆射。等到东昏侯逞凶,王亮曲意取悦,得以免祸。

  臣幸属圣明,矜照由道,弘物以典,处亲以公,臣之鄙怀, 可得自尽。如臣门分,世荷殊荣,足守前基,便预提拂。清官 显位,或由才升,一叨婚戚,咸成恩假。是以仰冒非宜,披露 丹实,非唯止陈一己,规全身愿,实乃广申诸门受患之切。伏 愿天慈照察,特赐蠲停,使燕雀微群,得保丛蔚,蠢物怜生, 自己弥笃。若恩诏难降,披请不申,便当刊肤剪发,投山窜海。 帝以此表遍示诸主以讽切之,并爲戏笑。元徽中,临川主表求 还身王族,守养弱嗣,许之。
  梁武帝到了新林,朝内外的百官都去路上迎接,那些不能前往的也派人从小道去表示诚心,独有王亮不派人去。等东昏侯被杀,张稷便把王亮等人召集到太极殿前西面的钟下聚坐,讨论想立齐朝的湘东嗣王萧宝緻为皇帝。领军萧莹说:“城已经关闭了很久,人的感情离散,征东将军就在近处,何不前去咨询?”张稷又说:“夏桀有昏德,政权就转移到殷朝。现在实在就是微子离开殷、项伯归附汉的时候。”王亮沉默不语。朝士陆续离座,于是就派国子博士范云把东昏侯的头送往石头城,推举王亮为首。

  藻弟懋字昌业,光禄大夫,封南乡侯。懋子莹。
  城市平定后,朝士都到了,惟独王亮在后面,穿着裙子和布鞋来见武帝。武帝对他说:“倒了却不去扶它,那些大臣还有什么用处?”王亮说:“如果它可以扶起,明公您哪里还会有今天的壮举?”于是哭着走了。藩王的府邸开设,任命他为大司马长史。梁台建立,任命他为侍中、尚书令,他坚决推辞,于是做了侍中、中书监,兼尚书令。等到梁武帝接受了禅让,调任他为侍中、尚书令、中军将军,封为豫宁县公。

  莹字奉光,选尚宋临淮公主,拜驸马都尉。累迁义兴太守, 代谢超宗。超宗去郡,与莹交恶,还都就懋求书属莹求一吏, 曰:“丈人一旨,如汤浇雪耳。”及至,莹答旨以公吏不可。 超宗往懋处,对诸宾谓懋曰:“汤定不可浇雪。”懋面洞赤, 唯大耻愧。懋后往超宗处,设精白鲍、美鮓、獐肶。懋问那得 佳味,超宗诡言义兴始见饷;阳惊曰:“丈人岂应不得邪?” 懋大忿,言于朝廷,称莹供养不足,坐失郡,废弃久之。
  天监二年(503),转为左光禄大夫。一次吉日朝会,王亮请病假不登殿,而在省台设宴,谈笑自如。几天后,诏令让公卿前去问候,王亮并没有病色。御史中丞乐霭上表指责王亮大不敬,论罪处死示众。结果下令削去他的爵位,废为平民。

  后历侍中,东阳太守。以居郡有惠政,迁吴兴太守。齐明 帝勤忧庶政,莹频处二郡,皆有能名。还爲中领军随王长史。 意不平,改爲太子詹事、中领军。
  天监四年,武帝在华光殿举行宴会,征求正直的言论。尚书左丞范缜站起来说:“司徒谢月出本来只有虚名,陛下却这样地提拔他;前尚书令王亮颇有政治才干,而陛下却那样地抛弃他。这是愚臣所不能理解的。”武帝改变了脸色说:“您可以改变一个话题。”范缜坚持不放,武帝很不高兴。御史中丞任窻于是上表说范缜乱加褒贬,请求免除范缜的官职。下诏同意。王亮于是闭门闲居洒扫,不和宾客往来。遭遇了母亲的丧事,守丧非常尽礼。后来做了中书监,加官散骑常侍。死后,谥号为炀子。

  永元初,政由群小,莹守职而已,不能有所是非。及尚书 令徐孝嗣诛,莹颇综朝政,啓取孝嗣所居宅,及取孝嗣封名枝 江县侯以爲己封 。从弟亮谓曰:“此非盛德也。”莹怒曰 : “我昔从东度爲吴兴,束身登岸,徐时爲宰相,不能见知,相用 爲领军长史。今住其宅,差无多惭。”时人咸谓失德。亮既当 朝,于莹素虽不善,时欲引与同事。迁尚书左仆射,未拜;会 护军崔慧景自京口奉江夏王内向,莹拒慧景于湖头。衆败,莹 赴水,乘舫入乐游,因得还台城。慧景败,莹还居领军府。梁 武兵至,复假节、都督宫城诸军事。建康平,莹乃以宅还徐氏。
  ○王华

  初爲武帝相国左长史,及践阼,封建城县公,累迁尚书令。 莹性清慎,帝深善之。时有猛兽入郭,上意不悦,以问群臣, 群臣莫对。莹在御筵,乃敛板答曰:“昔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陛下膺籙御图,虎象来格。”帝大悦,衆咸服焉。
  王华字子陵,是王诞同一曾祖的弟弟。祖父王荟,是卫将军、会稽内史。父亲王繤,是司徒右长史。晋安帝隆安初年,王恭起兵讨伐王国宝,当时王繤遇到母亲的丧事呆在家里。王恭发出讨伐檄文,下令起兵,王繤立即聚众响应,以女儿为贞烈将军,以妻子为属官。后来王国宝死去,王恭传令让王繤罢兵。王繤起兵的时候,杀人很多,到现在已经控制不住,于是便举兵以讨伐王恭为名。王恭派刘牢之进击王繤,王繤败逃,不知逃到了什么地方。长子王泰被王恭所杀。王华当时十三岁,就在军中,与王繤互相失散,随着和尚释昙冰逃跑,让他提着衣物跟在后面,津渡的巡逻兵都很怀疑他们。王华走得慢,昙冰骂道:“奴才懈怠,跟不上我!”用棍子捶了王华好几十下,众人才不怀疑了,因此得以免祸。后来遇到赦免,回到了吴地,因为父亲存亡不明,所以他穿布衣,吃菜饭,不与人交游达十几年。

  十五年,位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丹阳尹。既爲公, 须开黄合。宅前促,欲买南邻朱侃半宅。侃惧见侵,货得钱百 万,莹乃回合向东。时人爲之语曰:“欲向南,钱可贪;遂向 东,爲黄铜。”及将拜,印工铸印,六铸而龟六毁。及成,头 空不实,补而用之。居职六日暴疾薨,諡曰静恭。
  宋武帝想征召利用他的才干,于是便为王繤发丧,让王华照礼服丧。服丧完毕,武帝北伐长安,当时兼任镇西将军、北徐州刺史,召王华为州主簿。后来为别驾,历次任职都很有名。文帝镇守江陵,他担任西中郎主簿、咨议参军。文帝尚未亲理政事的时候,完全委任给司马张邵。王华好胜,不想让别人在自己前面。张邵性格豪迈,每次行动常常带着很多随从。王华则是出入乘坐牛车,随行的不过两三个人,故意与他形成对照。曾经有一次和他相逢,王华假装不知道是张邵,对左右的人说:“这人仪仗十分盛大,一定是殿下吧!”于是便下了牛车,立在道边,等张邵到了,才大吃一惊。张邵曾经穿白衣登城,被王华所弹劾,张邵获罪被调走,由王华代任司马。

  少子实嗣。起家秘书郎,尚梁武帝女安吉公主,袭爵建城 县公,爲新安太守。实从兄来郡,就求告。实与铜钱五十万, 不听于郡及道散用。从兄密于郡市货,还都求利。及去郡数十 里,实乃知,命追之。呼从兄上岸盘头,令卒与杖,搏颊乞原, 劣得免。后爲南康嗣王湘州长史、长沙郡。王三日出禊,实衣 冠倾崎,王性方严,见之意殊恶。实称主名谓王曰:“萧玉志 念实,殿下何见憎?”王惊赧即起。后密啓之,因此废锢。
  文帝即将入京继承帝位,因为少帝陷害,不敢东下。王华说:“先帝对天下立有大功,四海归服。虽然继承人不循正轨,但是威望不改。徐羡之是个中等才能的寒士,傅亮是个平民书生,并非有晋宣帝、王大将军的心意是很明白的。害怕像庐陵王那样严断,将来必定不能自容。殿下宽宏仁慈,是天下人都知道的,而且越过名次前来奉迎,希望能有大德,纷繁议论,恐怕都不正确。徐羡之、傅亮、谢晦又要与檀道济、王弘五人同功,谁肯相让,看来必定不能成功。今天前往接受征召,不须有任何顾虑。”文帝听从了,说:“你又想做我手下的宋昌了。”于是便留下王华总管后方。

  亮字奉叔,莹从父弟也。父攸字昌达,仕宋位太宰中郎, 赠给事黄门侍郎。亮以名家子,宋末选尚公主,拜驸马都尉。 历任秘书丞。齐竟陵王子良开西邸,延才俊,以爲士林馆,使 工图其像,亮亦预焉。
  皇上即位,以王华担任侍中、右卫将军。在此以前,会稽的孔宁子担任文帝的镇西咨议参军,以文才受到欣赏,到现在当了黄门侍郎,兼任步兵校尉。孔宁子先前曾做何无忌安成国的侍郎,回到东部修建宅院,门楼盖得可以容下高高的华盖,邻里都笑话他。孔宁子说:“大丈夫有什么固定的状况呢?”孔宁子与王华都有富贵的愿望,自从徐羡之等人掌权,二人就日夜在文帝面前构陷他们。孔宁子曾经东归到金昌亭,左右的人想把船停泊在那里,孔宁子命令离开那里,说:“这里是杀君亭,不可停泊。”王华常常闲居吟咏,常常朗诵王粲的《登楼赋》说:“希望天下能政治清平,凭借大道而施展才力。”平时出入遇着了徐羡之等人,经常切齿怒骂。他慨叹说:“还能见到太平的时代吗?”元嘉二年(425),孔宁子去世。三年,杀了徐羡之等人。王华升为护军将军,侍中职位仍旧。宋代的时候,只有王华和南阳刘湛不作谦让,得官就做,以此为习惯。

  累迁晋陵太守,在职清公,有美政。时有晋陵令沈巑之性 粗疏,好犯亮讳,亮不堪,遂啓代之。巑之怏怏,乃造坐云: “下官以犯讳被代,未知明府讳。若爲攸字,当作无骹尊傍犬? 爲犬傍无骹尊?若是有心攸?无心攸?乞告示。”亮不履下床 跣而走,巑之抚掌大笑而去。
  王华的处事与常人不同,他不曾参加宴席聚会。终身不饮酒,有宴会的地方不去。如果有人谈论事情,乘车到了门上,主人便坐车出去迎上。后来王弘辅佐大政,而王弘的弟弟王昙首被文帝所信赖,与王华同等。王华常常说自己的力量用不完,屡屡感叹说:“宰相同时并存几个人。天下怎么会得安宁?”元嘉四年死去,年龄四十三岁。元嘉九年,以杀死徐羡之的功劳,被追封为新建县侯,谥号为宣。孝武帝即位,配享文帝庙庭。

  建武末,累迁吏部尚书。时右仆射江祏管朝政,多所进拔, 爲士所归。亮自以身居选部,每持异议。始亮未爲吏部郎时, 以祏帝之内弟,故深友祏。祏爲之延誉,益爲帝所器重。至是 与祏情好携薄,祏昵之如初。及祏遇诛,群小放命,凡所除拜, 悉由内宠,亮弗能止。外若详审,内无明鉴,所选用,拘资次 而已,当时不谓爲能。后爲尚书左仆射。及东昏肆虐,亮取容 以免。
  ○王奂

  梁武帝至新林,内外百僚皆道迎,其不能拔者亦间路送诚 款,亮独不遣。及东昏遇杀,张稷仍集亮等于太极殿前西锺下 坐,议欲立齐湘东嗣王宝晊。领军莹曰:“城闭已久,人情离 解,征东在近,何不谘问?”张稷又曰:“桀有昏德,鼎迁于 殷。今实微子去殷、项伯归汉之日。”亮默然。朝士相次下床, 乃遣国子博士范云齎东昏首送石头,推亮爲首。
  王奂字道明,是王彧哥哥的儿子。他的父亲王粹字景深,位居黄门侍郎。王奂过继给了堂祖父王球,所以小字叫彦孙。年龄才几岁的时候,常常跟随在王球身边,十分受宠爱。王奂的几个哥哥担任各王的国常侍,而王奂担任著作佐郎。琅笽颜延之与王球情感诚挚融洽逐渐特殊,常常用手抚着王奂的背说:“阿奴刚刚脱出了寒士。”

  城平,朝士毕至,亮独后,裙履见武帝。帝谓曰:“颠而 不扶,安用彼相?”亮曰:“若其可扶,明公岂有今日之举。” 因泣而去。霸府开,以爲大司马长史。梁台建,授侍中、尚书 令,固让,乃爲侍中、中书监,兼尚书令。及受禅,迁侍中、 尚书令、中军将军,封豫宁县公。
  王奂年少时就很强干,叔父王景文常常把家中的事情委托给他。他在宋朝做官历任侍中、祠部尚书,转为掌管吏部。升明初年,调任丹阳尹。起初,王晏的父亲王普曜担任沈攸之的长史,常常害怕沈攸之起事,不能回来,王奂做了吏部,调王普曜担任朝内职务,王晏对他深深地感谢。等王晏到齐朝做事,武帝认为王奂是宋朝的外戚,而他的堂弟王蕴又同为逆党,怀疑他有异志,王晏叩头担保王奂没有异志。当时王晏的父母都在京城,王晏请求把他们作为人质,武帝才停止了。

  天监二年,转左光禄大夫。元日朝会,亮辞疾不登殿,设 馔别省,语笑自若。数日,诏公卿问讯,亮无病色。御史中丞 乐蔼奏亮大不敬,论弃市。诏削爵,废爲庶人。
  永明时期(483~493),逐步升任尚书右仆射。王俭去世,皇上想用王奂担任尚书令,问王晏的意见。王晏的地位恩宠已经很重,不想再推荐王奂,回答说:“柳世隆有功勋和威望,恐怕不应该在王奂的后面。”于是转为左仆射,担任给事中。出京做雍州刺史,同时担任都督。与宁蛮长史刘兴祖不和睦。永明十一年,王奂派遣军中主将朱公恩出征蛮邦失利,刘兴祖打算上表报告,王奂大怒,把他抓起来关到了监狱中。刘兴祖在狱中用针画漆合盘为书信,报告家中说他是冤枉的,让他们报知朝廷,而王奂也派人乘快马上报,诬告刘兴祖煽动蛮族。皇上知道他是冤枉的,下令让刘兴祖返回京城,王奂恐怕自己的报告被推翻,便把他杀掉。皇上大怒,派遣中书舍人吕文显、直阁将军曹道刚领兵去抓王奂,又另外诏令梁州刺史曹武从江陵步行出襄阳。王奂的儿子王彪凶猛愚蠢,好干预当时政治,世人都切齿痛恨。当时吕文显用一个漆匣盛着一架箜篌放在船中,于是诳他说:“朝廷给使者封了快刀来斩王彪。”等曹道刚、曹武、吕文显全都来到,众人的力量既大,又害怕漆匣中的话,于是商议关闭城门拒绝接受命令。长史殷睿,是王奂的女婿,劝谏说:“现在打开城门,身穿白色衣服迎接朝廷的使者,顶多不过是囚车送还,罢官免爵罢了。”王彪坚决不同意,殷睿又说:“应该派典签从小路送上奏表,自我辩解,也不担心不被宽大,”于是命令殷睿书写奏表,派遣典签陈道齐出城,结果便被吕文显抓住。殷睿又说:“忠不背叛国家,勇不逃避死亡,百代家门,应该想想后代,何如服药自尽,这样可以身与名都安泰,请让我首先自杀。”王奂又不听从。王奂的门生郑羽叩头请求王奂,请他出城迎接台使,王奂说:“我没有作贼,打算派人上表自我申辩,正恐怕曹、吕这些小人来相欺压,所以暂且闭上城门自我守卫。”王彪于是出战,失败逃走,土人起义,进攻州城的西门,王彪登上大门抵抗,把他们打退。司马黄瑶起、宁蛮长史裴叔夜在城内起兵攻击王奂,王奂听到兵士进入,正在拜佛,没有来得及起身,军人就把他杀死了,王彪和他的弟弟王亻由爽、王弼、殷睿,都被处死。王奂的长子太子中庶子王融,王融的弟弟司徒从事中郎王琛,都在京城被杀死示众,其余孙子辈的人,都被宽大处理。王琛的弟弟王肃、王秉都跑到了魏国,后来捉住了黄瑶起,把他一块一块地吃掉。王奂弟弟王亻由的女儿是长沙王萧晃的妃子,因为儿女都长大了,又将出继给别人,故而特许不加分离。

  四年,帝宴华光殿,求谠言。尚书左丞范缜起曰:“司徒 谢朏本有虚名,陛下擢之如此;前尚书令王亮颇有政体,陛下 弃之如彼。愚臣所不知。”帝变色曰:“卿可更馀言。”缜固 执不已,帝不悦。御史中丞任昉因奏缜妄陈褒贬,请免缜官。 诏可。亮因屏居闭扫,不通宾客。遭母忧,居丧尽礼。后爲中 书监,加散骑常侍。卒,諡炀子。
  王奂被杀以后,旧时的朋友没有敢去关照的,汝南人许明达是王奂的参军,亲自为他殡殓,经办得很丰厚,当时的人很高看他的气节。

  王华字子陵,诞从祖弟也。祖荟,卫将军、会稽内史。父 廞,司徒右长史。晋安帝隆安初,王恭起兵讨王国宝,时廞丁 母忧在家。恭檄令起兵,廞即聚衆应之,以女爲贞烈将军,以 女人爲官属。及国宝死,恭檄廞罢兵。廞起兵之际,多所诛戮, 至是不复得已,因举兵以讨恭爲名。恭遣刘牢之击廞,廞败走, 不知所在。长子泰爲恭所杀。华时年十三在军中,与廞相失, 随沙门释昙冰逃,使提衣襆从后,津逻咸疑焉。华行迟,昙冰 骂曰:“奴子怠懈,行不及我。”以杖捶华数十,衆乃不疑, 由此得免。遇赦还吴,以父存没不测,布衣蔬食,不交游者十 馀年。
  

《南史》,唐朝李延寿撰,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