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六

  羊欣 羊玄保 沈演之 江夷 江秉之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曾祖羊忱,是晋朝的徐州刺史。祖父羊权,为黄门郎。父亲羊不疑,为桂阳太守。

  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 隶书。父不疑爲乌程令,欣年十二。时王献之爲吴兴太守,甚 知爱之。欣尝夏月着新绢裙昼寝,献之入县见之,书裙数幅而 去。欣书本工,因此弥善。
  羊欣少年时性格沉静,与人无争,言笑很美,善饰容貌。广泛阅读经书典籍,尤其擅长于隶书。父亲羊不疑担任乌程令时,羊欣十二岁。当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十分了解和喜爱他。羊欣曾经在夏天穿一件新绢裙白天睡觉,王献之到县里来见到了他,在他的衣裙上写了几幅字便走了。羊欣的书法本来就很好,由此以后,就更加出色了。

  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 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书扇,常不奉命。元显怒, 乃以爲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寒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 见色,论者称焉。尝诣领军谢混,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时混 族子灵运在坐,退告族兄瞻曰:“望蔡见羊欣,遂改席易衣。” 欣由此益知名。
  他最初做官是担任辅国参军,军府撤销以后又回到家中。隆安时期(397~401),朝廷渐渐出现动乱,羊欣在家里悠闲自得,不再出来做官。会稽王的世子司马元显常常让他书写扇子,他常常不写。司马元显很生气,便让羊欣做他的后军府舍人。这个职务本来是用贫寒人充当的,羊欣则态度安详,不因为职位的高贵和低下而显示于外表,舆论非常称赞。他曾经去拜访领军谢混,谢混拂净席子、换上衣服,然后才出来见他。当时谢混的同族侄子谢灵运在座,退下来以后他告诉给同族的兄长谢瞻说:“望蔡因为要会见羊欣,于是就改了席子,换了衣服。”羊欣从此更加出名了。

  桓玄辅政,以欣爲平西主簿,参豫机要。欣欲自疏,时漏 密事。玄觉其此意,愈更重之,以爲楚台殿中郎。谓曰:“尚 书政事之本,殿中礼乐所出。卿昔处股肱,方此爲轻。”欣就 职少日,称病自免,屏居里巷十馀年。
  桓玄辅佐朝政,以羊欣为平西主簿,参与机要工作。羊欣想要自求疏远,便不时地泄露机密。桓玄觉察到了他的这个意向,却更加重视他,让他担任楚台殿中郎。对他说:“尚书是政事的根本,殿中是礼乐的出处。您从前处于辅助地位,和现在比较起来要显得轻些了。”羊欣就职不多日子,就称说有病自己免掉了职务,避开众人隐居在家里十余年。

  义熙中,弟徽被知于武帝,帝谓谘议参军郑鲜之曰:“羊 徽一时美器,世论犹在兄后。”即板欣补右军刘藩司马。
  义熙时期(405~418),他的弟弟羊徽被宋武帝所赏识,武帝对咨议参军郑鲜之说:“羊徽是当代的美才,但是世人的评论仍然在他哥哥之后。”于是就任命羊欣为右军刘藩的司马。

  后爲新安太守,在郡四年,简惠着称。除临川王义庆辅国 长史,庐陵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并不就。文帝重以爲新安太 守。在郡十三年,乐其山水,尝谓子弟曰:“人生仕宦至二千 石,斯可矣。”及是便怀止足。转义兴太守,非其好也。顷之, 称病笃免归。除中散大夫。
  后来他做了新安太守,在郡中工作了四年,以宽简仁惠著称。又任命他为临川王刘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刘义真车骑咨议参军,都没有就任。文帝重新让他担任新安太守。在郡中工作了十三年,很喜欢那里的山水,他曾经对子弟说:“人生做官能到二千石,这也就可以了。”到这时候他已经感到满足。调任义兴太守,则并非他的爱好。不久,称说病重免官还家。被任命为中散大夫。

  素好黄、老,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饮符水而已。兼 善医术,撰药方数十卷。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自非寻省 近亲,不妄行诣。行必由城外,未尝入六门。武帝、文帝并恨 不识之。元嘉十九年卒。
  羊欣平素喜爱黄帝、老子学说,常常手抄他们的言论。他有了病不吃药,只饮符水。兼擅医术,撰写了《药方》数十卷。羊欣因为不能忍受跪拜,推辞不去上朝进见,除非是看望近亲,不乱拜访。行路必定要走城外,不曾进过六门。武帝、文帝都很遗憾没能认识他。元嘉十九年(442)去世。

  弟徽字敬猷,时誉多欣,位河东太守,卒。
  羊玄保,泰山南城人。祖父羊楷,是晋朝的尚书都官郎。父亲羊绥,是中书侍郎。

  羊玄保,泰山南城人也。祖楷,晋尚书都官郎。父绥,中 书侍郎。
  羊玄保开始担任宋武帝的镇军参军,少帝景平年间(423~424),逐步升迁为司徒右长史。卫将军王弘对他十分器重,曾对左长史庾登之、吏部尚书王准之说:“你们二位贤士聪明俊朗,很多东西可以会悟通达,然而宽弘美好的声望,自然应当共同推重羊君。”不久,入朝担任黄门侍郎。

  玄保初爲宋武帝镇军参军,少帝景平中,累迁司徒右长史。 府公王弘甚知重之,谓左长史庾登之、吏部尚书王准之曰 : “卿二贤明美朗诣,会悟多通,然弘懿之望,故当共推羊也。” 顷之,入爲黄门侍郎。
  羊玄保善于下棋,品第居第三。文帝也好下棋,和他用郡官做赌注,结果羊玄保战胜,所以便让他补任了宣城太守。在此以前刘式之为宣城订立了官吏对付叛逃的政策,一个人如果不能抓到,就以公文通知伍、里的官吏扭送州郡的有关部门,能抓到此人的人赏官位二级。羊玄保认为这样做很不恰当,议论道:“臣探讨叛逃的缘由,都是出于极端的逼迫。现在订立了特殊的政策,对于现实十分苛苦。又考虑这个政策仅只是在一个地区实施,如果它是正确的,则应该与天下统一起来;如果它是不正确的,那就也不应该在一个郡中单独实行。”从此诏令停止那项政策。

  善弈棋,品第三。文帝亦好弈,与赌郡,玄保戏胜,以补 宣城太守。先是刘式之爲宣城立吏人亡叛制,一人不禽,符伍 里吏送州作部;能禽者赏位二阶。玄保以爲非宜,陈之曰 : “臣伏寻亡叛之由,皆出于穷逼。今立殊制,于事爲苦。又寻 此制施一邦而已,若其是邪,则应与天下爲一;若其非邪,亦 不宜独行一郡。”由此制停。
  他曾历任丹阳尹、会稽太守、太常、吴郡太守。文帝因为羊玄保廉洁朴素没有贪欲,所以频频地安排他在名郡任职。为政虽然没有特殊的治绩,而离开以后通常一定被人思念。他不经营钱财利益,家产俭省微薄。文帝曾经说:“一个人做官不仅必须要有才干,也必须要有运气。每次有了好的官位出缺,我不曾不先想起羊玄保。”元凶劭弑君自立,让他做吏部尚书,兼任国子祭酒。到了孝武帝入京讨伐,朝中人士大多向南逃走,刘劭把官员们全部召集过来,横握钢刀愤怒地说:“你们都可以走了。”大家都很害怕,没有人敢说话。羊玄保面不改色,慢慢地说道:“臣愿意以死报效朝廷。”刘劭因此而缓和下来。

  历丹阳尹,会稽太守,太常,吴郡太守。文帝以玄保廉素 寡欲,故频授名郡。爲政虽无殊绩,而去后常必见思。不营财 利,産业俭薄。文帝尝曰:“人仕宦非唯须才,亦须运命。每 有好官缺,我未尝不先忆羊玄保。”元凶弑立,以爲吏部尚书, 领国子祭酒。及孝武入伐,朝士多南奔,劭集群僚,横刀怒曰: “卿等便可去矣。”衆并惧莫敢言 。玄保容色不异,徐曰 : “臣其以死奉朝。”劭爲解。
  孝武帝即位,任命他为金紫光禄大夫,以谨慎恭敬受到重视。大明五年(461),升任散骑常侍、特进。羊玄保从少年到老年,对祭奠非常谨慎,四季的珍奇新鲜出产,凡是没有经过祭献的,自己决不先尝。死后,追加谥号为定子。

  孝武即位,爲金紫光禄大夫,以谨敬见知。大明五年,加 散骑常侍、特进。玄保自少至老,谨于祭奠,四时珍新未得祠 荐者,口不妄尝。卒,諡曰定子。
  他的儿子羊戎少年有才气,但却人品轻薄,行为很不检点,说话好用双声。江夏王刘义恭曾经设斋,让羊戎放好座位,过了一会儿江夏王出去了,因为座位太窄,他便自己把它拉宽。羊戎说:“官家狭窄,令人讨厌,要再加宽八分。”江夏王笑着说:“卿哪里是只善于双声,乃是一位善辩之士哩。”文帝好与羊玄保下棋,有一次一个宫使前来,羊玄保说:“今天皇上为什么要召见我?”羊戎说:“金沟清浅,铜池碧波,光景美好,该是下棋。”羊玄保常常嫌他轻狂,说“这孩子一定会毁掉我家”。羊戎官居通直郎,因为与王僧达一道毁谤当朝政治,被赐命自杀。死后,孝武帝引见羊玄保,羊玄保谢罪说:“臣没有金日石单的明察,因此辜负了皇上。”皇上很赞美他的话。羊戎有两个弟弟,文帝一起赐名叫羊咸、羊粲,对羊玄保说:“希望能让你的两个儿子有正始时代的林下余风。”

  子戎少有才气,而轻薄少行检,语好爲双声。江夏王义恭 尝设斋,使戎布床,须臾王出,以床狭,乃自开床 。戎曰 : “官家恨狭,更广八分,”王笑曰:“卿岂唯善双声,乃辩士也,” 文帝好与玄保棋,尝中使至,玄保曰:“今日上何召我邪?“戎 曰:“金沟清泚,铜池摇扬,既佳光景,当得剧棋。”玄保常 嫌其轻脱,云“此儿必亡我家”。位通直郎,坐与王僧达谤时 政赐死。死后,孝武帝引见玄保,玄保谢曰:“臣无日磾之明, 以此上负。”上美其言。戎二弟,文帝并赐名曰咸、曰粲,谓 玄保曰:“欲令卿二子有林下正始馀风。”
  羊玄保善于下棋,而何尚之也极爱这种游戏。吴郡的褚胤七岁时便进入了高品级,等他长大,为当时的冠军。褚胤的父亲褚荣期与臧质一同叛逆,褚胤应当随从杀死。何尚之坚持请求说:“褚胤下棋的高妙,超过古代,冠于当今。魏韜违犯了法令,因为才高而获赦免,父亲被杀儿子宽大处理,这种例子很多。特请给予他一个活命,使一种奇异的技艺不致断绝。”结果没有得到批准,当时的人对此十分惋惜。

  玄保既善棋,而何尚之亦雅好其事。吴郡褚胤年七岁便入 高品,及长,冠绝当时。胤父荣期与臧质同逆,胤应从诛。何 尚之固请曰:“胤弈棋之妙,超古冠今。魏犨犯令,以材获免, 父戮子宥,其例甚多。特乞与其微命,使异术不绝。”不许, 时人痛惜之。
  江湛字徽深,守丧以孝顺闻名。喜爱文义,善于弹棋鼓琴,兼明算术。担任彭城王刘义康的司徒主簿、太子中舍人。司空檀道济为他的儿子求娶江湛的妹妹,没有答应,刘义康下了指示,又不听从。当时的人们推重他的立有志向。刘义康兴盛,人们都争着自求交好,只有江湛自己疏远,坚决要求外出,于是让他做了武陵内史。随王刘诞担任北中郎将、南徐州刺史,以江湛为长史、南东海太守,把政治事务委托给他。

  玄保兄子希字泰闻,少有才气,爲尚书左丞。时扬州刺史 西阳王子尚上言:“山湖之禁,虽有旧科,人俗相因,替而不 奉,熂山封水,保爲家利。自顷以来,颓弛日甚,富强者兼岭 而占,贫弱者薪苏无托,至渔采之地亦又如兹。斯实害人之深 弊,爲政所宜去绝。损益旧条,更申恒制。”有司检壬辰诏书: “占山护泽,强盗律论 。赃一丈以上皆弃市。”希以“壬辰 之制,其禁严刻,事既难遵,理与时弛。而占山封水,渐染复 滋,更相因仍,便成先业。一朝顿去,易致嗟怨。今更刊革, 立制五条:凡是山泽先恒熂臑炉,养种竹木杂果爲林艿,及陂 湖江海鱼梁鮆场,恒加功修作者,听不追夺。官品第一第二听 占山三顷;第三第四品二顷五十亩;第五第六品二顷;第七第 八品一顷五十亩;第九品及百姓一顷:皆依定格,条上赀簿。 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少,依限占足。若非前条旧业, 一不得禁。有犯者,水土一尺以上,并计赃依常盗律论。停除 咸康二年壬辰之科。”从之。
  元嘉二十五年(448),被征为侍中,让他担任机密工作。调任左卫将军。当时更改选任学校官员,由太尉江夏王刘义恭兼任国子祭酒,江湛兼任博士。

  时益州刺史刘瑀先爲右卫将军,与府司马何季穆共事不 平,季穆爲尚书令建平王宏所亲待,屡毁瑀于宏。会瑀出爲益 州,夺士人妻爲妾,宏使希举察之,瑀坐免官。瑀恨希切齿, 有门生谢元伯往来希间,瑀密令访讯被免之由,希曰:“此奏 非我意。”瑀即日到宏门奉笺陈谢,云:“闻之羊希。”希坐 漏泄免官。
  转任吏部尚书。他家里十分贫寒,不经营财利,馈赠财物的人挤满门槛,可是他一点也不接受。他没有双套衣服和多余的粮食,曾经有一次被皇上召见,正遇上洗衣服,他便自称有病挨了一两天,衣服干了,然后才起身。有一次牛饿了,驾车人找他要草,江湛过了好大一阵才说:“可以让它喝水。”在选录人才的职位上,对他颇有考核苛严的讥讽,但他公平无私,不接受请客送礼,谈论者因此对他非常称赞。

  泰始三年,爲甯朔将军、广州刺史。四年,希以沛郡刘思 道行晋康太守,领军伐俚。思道违节失利,希遣收之。思道不 受命,率所领袭州,希踰城走,思道获而杀之。
  起初,皇上大举北侵,全朝廷的人都认为不可以这样做,只有江湛赞成他。等魏太武帝到了瓜步,让江湛兼任领军,军事处置,全部委任给他。魏朝派遣使者前来求婚,皇上召太子刘劭以下的人集中讨论。众人都说应该答应,江湛认为答应了没有什么益处。刘劭生气地对江湛说:“现在三位王爷被困在那边,怎么能够随便地坚持异议。”声色十分严厉。散会以后大家都出去了,刘劭让自己的仪仗和随从推挤他,差点摔倒。刘劭后来宴集,没有邀请江湛,皇上便为刘劭的长子刘伟之代聘江湛的第三个女儿为婚,想以此来使他们和解。皇上即将废除刘劭,让江湛撰写诏书的草稿。刘劭入宫杀害皇帝,江湛正在上省值勤,听到叫声便藏在旁边的小屋里。刘劭派人找他,舍中的官吏骗他们说“不在这里”。兵士杀了舍中的官吏,才见到了江湛。江湛靠着窗户被害,神色不屈。五个儿子江恁、江恕、江敬心、江孙心、江法寿都被杀死。起初,江湛家里多次见到怪异现象,在尚未遇难的前不几天,他所睡的床上忽然有几斗血。孝武帝即位,追赠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忠简公。

  希子崇字伯远,尚书主客郎,丁母忧,哀毁过礼。及闻广 州乱,即日便徒跣出新亭,不能步涉,顿伏江渚。门义以小船 致之,父葬毕,乃不胜哀而卒。
  江总字总持,七岁而成为孤儿,住在他的外公家。幼年聪明敏捷,具有淳厚的性情。大舅吴平侯萧劢在当时名气很大,对他特别钟爱,对他说:“你神采英拔,以后出名,当会在我以上。”

  沈演之字台真,吴兴武康人也。高祖充,晋车骑将军、吴 国内史。曾祖劲,冠军陈佑长史,戍金墉,爲燕将慕容恪所陷, 不屈见杀,赠东阳太守。祖赤黔,廷尉卿。父叔任,少有干质, 朱龄石伐蜀,爲龄石建威府司马。平蜀之功,亚于元帅,以功 封宁新县男。后拜益州刺史,卒。
  长大后,刻苦学习,富有文采。在梁朝做官担任尚书殿中郎。武帝撰写《正言》刚完,作《述怀诗》,江总参与了此诗的写作。皇帝看了江总的诗,深表赞赏。转任侍郎。尚书仆射范阳人张缵、度支尚书琅笽人王筠、都官尚书南阳人刘之遴都是高才博学,江总当时年少有名,张缵等对他非常推重,成为忘年朋友。刘之遴曾经写诗酬答江总,对他深深推尊。

  演之年十一,尚书仆射刘柳见而知之,曰:“此童终爲令 器。”沈氏家世爲将,而演之折节好学,读老子百遍,以义理 业尚知名。袭父别爵吉阳县五等侯。举秀才,爲嘉兴令,有能 名。
  逐步升迁为太子中舍人。侯景贼兵侵犯建邺,诏令由江总临时兼任太常卿,守卫小庙。台城沦陷以后,在会稽郡避难,在龙华寺休息,于是写成《修心赋》。江总的第九舅萧勃先占据了广州,他又从会稽前去归依。后来元帝平了侯景,征他为始兴内史。正赶上魏朝攻陷了江陵,没有成行,从此流寓岭南多年。

  元嘉中,累迁尚书吏部郎。先是刘湛、刘斌等结党,欲排 废尚书仆射殷景仁。演之雅仗正义,与景仁素善,尽心朝廷。 文帝甚嘉之。及彭城王义康出蕃,诛刘湛等,以演之爲右卫将 军。景仁寻卒,乃以后军长史范晔爲左卫将军,与演之对掌禁 旅,同参机密。寻加侍中,文帝谓之曰:“侍中领卫,望实优 显,此盖宰相便坐,卿其勉之。”
  陈朝天嘉四年(563),被征还担任中书侍郎。逐步升任左户尚书,转任太子詹事。江总性格宽和温存,尤其擅长五言七言诗,流于浮靡。后来成为宫中幕僚,和太子进行长夜的宴饮,收养了太子的良娣为女儿,太子屡次换上便装到江总家里去,宣帝发怒而免去了他的职务。后来又历任侍中、左户尚书。

  上欲伐林邑,朝臣多不同;唯广州刺史陆徽与演之赞成上 意。及林邑平,赐群臣黄金生口铜器等物,演之所得偏多。上 谓曰:“庙堂之谋,卿参其力,平此远夷,未足多建茅土。俟 廓清旧都,鸣鸾东岱,不忧河山之不开也。”
  后主即位,历任吏部、尚书仆射、尚书令,加赐扶持人。当权任补相以后,不主持政务,只是日夜与后主在后庭中游宴,写了很多艳诗,喜欢的人相传讽诵玩赏,至今不绝。只是与陈暄、孔范、王誾等十几人交好,当时称他们为狎客。由此国政日益衰颓,纲纪不能树立,有提出不同意见的,便定为罪名加以贬斥,君臣昏乱,以致灭亡。

  二十一年,诏以演之爲中领军。太子詹事范晔怀逆谋,演 之觉其有异,言之文帝,晔寻伏诛。历位吏部尚书,领太子右 卫率。素有心气,寝病历年。上使卧疾理事。性好举才,申济 屈滞,而谦约自持,上赐女伎,不受。暴卒。文帝痛惜,赠金 紫光禄大夫,諡曰贞。
  祯明三年(589),陈朝灭亡,入了隋朝,封为上开府。开皇十四年(594),死在江都,年龄七十六岁。他写的《自序》中说:“太建时期(569~582),权力移到了一群小人的手中,谄媚嫉妒,大肆作威,屡次遭到打击罢免,有什么办法呢,这是命运。”有识者讥笑他的言行乖谬。著有文集三十卷。

  子睦,位黄门侍郎,与弟西阳王文学勃忿阋,坐徙始兴郡。 勃轻薄好利,位太子右卫率,加给事中,坐赃贿徙梁州。 后还,结事阮佃夫、王道隆等,位司徒左长史,爲后废帝所诛。 演之兄子坦之,仕齐位都官郎。坦之子顗。
  

《南史》,唐朝李延寿撰,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