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九

  完颜撒改 庞迪 温迪罕移室懑 神土懑 移剌成 石抹卞 杨仲武 蒲察世杰(本名阿撒) 萧怀忠 移剌按答 孛术鲁阿鲁罕 赵兴祥 石抹荣 敬嗣晖
  完颜撒改,上京纳鲁浑河人,其祖先居在兀冷窟河。他身高力大,善于使枪。金军南征,睿宗为右副元帅,把完颜撒改招为部下,给他佩带金牌,让他监督军事。天眷元年(1138),完颜撒改被授予本班祗候郎君详稳。其后他在泰州路从军,军帅任完颜撒改为万户,领银术可等猛安,驻守北疆,多有战功。天德二年(1150)正月,海陵庶人派完颜撒改出使夏国,告知夏国他即皇帝位之事,并命令完颜撒改侦探夏国的情况。回来后,任务完成得很好,被授予尚书兵部郎中。改任同知会宁尹,升迭剌部族节度使,改任瓯里本群牧使,为曷懒路都总管。海陵皇帝攻打宋朝,授予完颜撒改卫州防御使,为武震军都总管。

  完颜撒改,上京纳鲁浑河人也,其先居于兀冷窟河。身长多力,善用枪。王师南征,睿宗为右副元帅,置之麾下,佩以金牌,使督军事。天眷元年,授本班祗候郎君详稳。其后从军泰州路,军帅以撒改为万户,领银术可等猛安,戍北边,数有战功。天德二年正月,海陵庶人遣使夏国,谕以即位事,因令伺彼之意。既还,称旨,为尚书兵部郎中。改同知会宁尹,迁迭剌部族节度使,改瓯里本群牧使,为曷懒路都总管。海陵伐宋,授卫州防御使,为武震军都总管。世宗即位,遣使召撒改,既至,除昌武军节度使。已而为山东路元帅副都统,改安化军节度使,兼副都统如故。四年,徙镇安武,仍兼副统。领山东、大名、东平三路军八万余渡淮,会大军伐宋。进至楚州,宋遣使奉岁币。还邳州,卒。
  金世宗即皇帝位,派使者诏令完颜撒改,他到达后,仓促被授予昌武军节度使。不久他为山东路元帅副都统,改任安化军节度使,依旧兼副都统。大定四年(1164),他迁居镇守安武,仍兼副统。他率领山东、大名,东平三路军八万多人渡淮河,同大军会师攻打宋朝。进军到楚州,宋朝派使者奉上进贡钱币。他回到邳州,后死去。

  庞迪,字仲由,延安人。少倜傥,喜读兵书,习骑射,学推步孤虚之术,无所效用。应募,隶泾原路第三副将,破贼有功,授保义郎。尝从百余骑经行山谷,遇夏人数千,众皆骇惧请避,迪遂跃马犯阵,敌皆披靡,身被重创,神色自若,完军以还。自是知名,擢为正将,权发遣泾原路兵马都监。
  庞迪,字仲由,延安人。他少年时风流倜傥,喜读兵书,熟悉骑马射箭,学习推步孤虚之术,但没有地方效力。他应召从军,属于泾原路第三副将,由于破敌有功,被授予保义郎。他曾经同一百多骑兵在山谷中行走,遇到几千夏国人,同行都害怕请求避开夏国人,庞迪于是骑马冲犯夏国人的队伍,敌人披靡而逃,他身受重伤,而神色自若,军队也毫无损失而归。庞迪从此出名,升为正将,暂代理发遣泾原路兵马都监。

  齐国建,泾原路经略使张中孚举迪权知怀德军,兼沿边安抚使。夏人合军五万薄怀德城,迪开门待之,夏人不敢入。因以数千骑分门突出,遂破之,斩首五百级,获军资羊马甚众。复破关师古兵,擢知泾州。未到官,改知镇戎军、沿边安抚使。已而权淮南东路马步军副总管,总制沂、密、淮阳,兼权知沂州。丁父忧,去官。寻起复为环庆路兵马都钤辖,权知邠州。齐国废,改华州防御使。顷之,军变,被执入山。已而贼众悔曰:“公为政素善,岂宜劫辱。”遂纵之还,复领州事。
  齐国建立,泾原路经略使张中孚推荐庞迪暂代知怀德军,兼沿边安抚使。夏国人集中五万军队逼迫怀德城,庞迪开城门等待,夏国军队不敢进城。因此庞迪用几千骑兵分门突然出击,于是打败了夏军,斩首五百,俘获很多军用物资及羊马。庞迪又打败关师古的军队,他被升为知泾州。庞迪还没到任,又改为知镇戎军,沿边安抚使。不久他暂代淮南东路马步军副总管,共控制沂、密、淮阳,并暂兼知沂州。庞迪父亲去世,他辞官服孝,不久孝满后又为环庆路兵马都钤辖,暂代知..州。齐国被废除,庞迪改任华州防御使。不久,军队发生叛乱,他被拘捕山中。尔后叛军后悔说“:你为政一向和善,岂能劫持污辱。”于是把庞迪放了回去,他又领华州事。

  天眷元年,除永兴军路兵马都总管兼知京兆府,徙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陕右大饥,流亡四集,迪开渠溉田,流民利其食,居民藉其力,各得其所,郡人立碑纪其政绩。官制行,吏部以武功大夫、博州团练使特授定远大将军。七年,除庆阳尹。历三考不易,以治最闻,诏书褒美,西人荣之。正隆元年,迁凤翔尹,屡上章求退,不许。
  天眷元年(1138),庞迪被任命为永兴军路兵马都总管兼知京兆府,调任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陕右大饥荒,人民四处逃荒,庞迪开渠灌溉田地,逃荒百姓得到了食物,居民凭借自己的力量,各得其所,郡人立碑纪念他的政绩。官职制度实行后,吏部以武功大夫、博州团练使特授予他定远大将军。皇统七年(1147),庞迪被任命为庆阳尹。庞迪经历三次考核都没变动职位,因为治政闻名,金熙宗皇帝下诏褒奖他,西人以此为荣。正隆元年(1156),庞迪升为凤翔尹,他屡次上奏章请求退隐,没有被允许。

  海陵南伐,征敛烦急,官吏因缘为奸,富者用贿以免,贫者破产益困。迪悉召民使共议增减,不加威督而役力均,人情大悦。五年,徙汾阳军节度使。大定初,复为临洮尹,迁南京路都转运使,以省事惜费,安静为政,河南称之。徙绛阳军节度使。卒官,年七十。
  海陵皇帝南伐,征收繁多且紧急,官吏因此邪恶收取,富人贿赂以免,穷人越发破产贫困。庞迪尽召百姓让他们共议征收增减,不加责罚而平均分配劳役,百姓拍手称快。正隆五年(1160),庞迪调任汾阳军节度使。大定初年,庞迪又任临洮尹,升南京路都转运使,他因为减少劳役节约开支,廉洁为政,河南境内都称赞他。庞迪调任降阳军节度使。庞迪死在官职上,终年七十岁。

  迪性纯孝,父病,医药弗效,迪仰天泣祷,刲股作羹,由是获安。昆弟析家财,迪尽以与之,一无所取。官爵之荫,率先诸侄。疾革,沐浴朝服而逝。
  庞迪性格忠孝,他父亲生病,医药无效,庞迪仰天哭泣祈祷,割自己大腿肉做羹给他父亲吃,其父病因此康复。庞迪与弟兄分家财,他的家财全部给弟兄,一点不要。官爵的荫恩,他首先给各个侄子。他病情严重后,沐浴穿上官服而死。

  温迪罕移室懑,速频屯懑欢春人,徙上京忽论失懒。兄术辇,国初有功,授世袭谋克。移室懑性忠正强毅,善骑射,膂力过人。皇统初,袭其兄谋克,积战功,为洮州刺史。谓人曰:“谋克,兄职也。兄子斡鲁古今已长矣。”遂以谋克让还兄子。宗弼闻而嘉之曰:“能让世袭,可谓难矣。”除贵德州刺史,改移典飐详稳,迁乌古里部族节度使,改德昌军。正隆四年,大征兵南伐,泰州猛安定远阿补以所部叛还,移室懑以七谋克执定远阿补,勒其众付大军。契丹反,败会宁六猛安于缔母岭,屯于信、韩二州之境。移室懑率数千人杀贼万余于伊改河,以功迁临潢尹。世宗即位,赐手诏曰:“南征诸路将士及卿子侄安远、斡鲁古、斜普兄弟,具甲仗悉来推戴,朕勉即大位。卿累世有功耆旧之臣,缘边事未宁,临潢剧任,姑仍旧职。闻枢密副使白彦敬、南京留守纥石烈志宁来讨契丹,今已遣人往招之。其家皆在南京,恐或遁去,兼起异谋,若至则已,若不至,卿当以计执而献之。两次遣人招诱招讨都监老和尚,去人不知彼之所在,久而不还。兼老和尚不知朕已即位,卿可使人谕以朕意。如来降,悉令复旧,边关之事,可设耳目。”是时窝斡已反,领兵数万来攻临潢,诸路军未至,窝斡势益大。移室懑领城中军士六百人邀击窝斡,凡数接战,剿杀甚众,所乘马中流矢而仆,为贼所执。贼使移室懑招城中人曰:“尔生死在顷刻,能使城中出降,官爵如故;不然杀汝矣。”移室懑怒骂贼曰:“我受国家爵禄,肯从汝叛贼乎?”贼执之至城中,迫胁之使招城中。其妻子官属将士皆登城临望。移室懑厉声曰:“我恨军少不能灭贼。人生会有一死耳,汝辈慎勿降贼!一旦开门纳贼,城中百姓皆被杀掠,毋以我故败国家事,贼无能为也。”贼怒杀之。城中人皆为之感激,推官麻珪益缮完城郭,右监军神土懑、辅国上将军阿思懑乘城固守。贼不克攻,遂引众东行。
  蒲察世杰本名蒲察阿撒,曷速馆斡笃河人,后迁居辽阳。起初他在梁王完颜宗弼军中。蒲察世杰力大无穷,每当与武士角力赌羊,必胜。他能用拳击四岁的牛,牛的肋骨被折断而死。一次有一辆粮车陷在泥坑中,七条牛拉不出来,蒲察世杰用手把粮车拽了出来。宗敏任东京留守,把他召在左右。海陵篡皇帝位后,就任他做护卫。

  神土懑,本诸宗室,赠银青光禄大夫胡速鲁改子也。年十五,事太宗为左奉宸。皇统二年,充护卫,除武器署丞,累官肇州防御使。大定初,除元帅右都监,与咸平尹吾紥忽率泰州兵及曷懒路兵千五百人,会临潢尹移室懑讨契丹。契丹犯临潢,移室懑死,攻之不能克,乃引众东行。神土懑表乞济师。十二月甲辰,世宗次海滨县,得奏,上曰:“神土懑、吾紥忽军不少,可以从长攻袭矣。”会右副元帅谋衍以大军至,神土懑改曷速馆节度使,隶右翼,与纥石烈志宁败贼于长泺,战霿{雨松}河,皆有功,改婆速路兵马都总管,卒。
  海陵对蒲察世杰说:“你勇力无比,现在我的兄弟有不同我一心的,限你十天除掉他们,到时就有非常之赏,把他们的家产赐给你。”蒲察世杰受命后却不肯行动。已过十天,海陵发怒,当面斥责他。蒲察世杰说“:臣自己发誓不用无道害物,即使死了也不敢奉诏行事。”海陵爱他的勇猛,没有治罪他。正隆四年(1159),海陵皇帝调遣诸路军队攻打宋朝,年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都登记从军。其他的人唯恐招不够人数,多招了很多人,蒲察世杰前往曷懒路征召的人却不多。海陵皇帝很奇怪问他这件事,他回答说:“曷懒同高丽国接壤,今天如果多征召了那里的男子,万一有情况,怎么去防备?”海陵皇帝高兴地说“:别人没有你有心。”授予他同知安国军节度使事,赐银二百五十两、六百匹绢彩、二匹马。

  移剌成,本名落兀,其先辽横帐人也。沉勇有谋,通契丹、汉字。天会间,隶挞懒下为行军猛安,与宋人战于楚、泗之间,成以所部先登,大破宋军,功最诸将。刘麟约会天长军议进止。成与夹古查合你俱为挞懒前锋,得宋生口为乡导,遂达天长,睿宗嘉之。后从宗弼将兵废齐国。及再伐宋,攻濠州,每战辄先登,多所摧破。宗弼再取河南,成及萧怀忠等八猛安先渡。河南平,第功授宣武将军,除威州刺史。用廉,擢同知延安尹,再迁昭义军节度使。正隆南伐,为武毅军都总管。撒八反,海陵以事诛契丹名将,成以本军守磁,即遣妻子还汴。海陵用是不疑。时人高其有识。改神武军都总管,与孛术鲁定方为浙东道先锋,使由淮阴进兵。以所部护粮赴扬州,敌兵乘夜来攻,成整兵奋击,斩刈甚众。会海陵庶人死,军还,复镇昭义。大定二年,以廉在优等,改河中尹。再除临洮尹,招降乔家等族首领结什角。迁南京留守,召拜枢密副使,封任国公。改北京留守。卒。讣闻,上悼惜之,授其子顺思阿不武功将军,世袭咸平路钞赤邻猛安下查不鲁谋克。
  当时征召调兵不停,民不堪命,犯法的人多,邢地很长时间没有长吏,监狱的囚犯积到四百多人。蒲察世杰到任一月后,几乎全部释放了囚犯。他进朝为宿直将军,因为公事前往胡里改路,回朝后他上奏说:“契丹部族大都背叛我们,老百姓不得安宁。现在举国南伐,叛军如果乘虚而入占据我们的东土根本之地,即使我们得到了长江、淮河流域,也没有多少利益。我们应该首先讨平契丹,再南伐也不晚。”海陵皇帝不高兴地说“:命令已下了。现在用三万军队选择将领驻守中都以北,足可以镇压。”蒲察世杰又说“:如果东土的大宗族归附叛军,恐怕三万军队不容易抵挡。”海陵皇帝不听他的话。

  结什角者,西番既衰,其苗裔曰堇毡,其子曰巴毡。角始附宋,赐姓赵,改名顺忠。顺忠子永吉,永吉子世昌,皆受宋官,为左武大夫,遥领莱州防御使,袭把羊族长。朝廷定陕西,世昌换忠翊校尉。既而鬼芦族长京臧杀世昌,朝廷遣兵执京臧,斩之临洮市,以世昌子铁哥为把羊族都管。大定四年,宋人破洮州,铁哥弟结什角与其母走入乔家族避之。乔家族首领播逋与邻族木波陇逋、庞拜、丙离四族耆老大僧等立结什角为木波四族长,号曰“王子”。其地北接洮州、积石军。其南陇逋族,南限大山,八百余里不通人行。东南与叠州羌接。其西丙离族,西与卢甘羌接。其北庞拜族,与西夏容鲁族接。地高寒,无丝枲五谷,惟产青稞,与野菜合酥酪食之。其疆境共八千里,合四万余户。其居随水草畜牧,迁徙不常。结什角念朝廷为其父报仇,欲弃四族归朝,四族不许。成至临洮,使人招结什角,乃率四族来附,进马百匹,仍请每年贡马。诏曰:“远人慕义,朕甚嘉之。其遣能吏往抚其众,厚其赏赐。”
  等到大军出发到了汴京,蒲察世杰被授予郑州防御使,领武捷军副总管。大军渡过淮河,蒲察世杰率三千士兵护粮东下,打败宋兵几千人,夺了宋兵很多战船。到达和州境,攻击宋兵五万人并打跑了他们。第二天,蒲察世杰让儿子蒲察兀迭率领二百八十名骑兵作为内应,他自己率领八百名骑兵正面作战,他连射六十多人且都是应声毙命,宋兵于是溃败而逃。海陵皇帝想观察水战情况,让蒲察世杰率领一百水兵试探。宋人船大且多,蒲察世杰船小,于是快速进攻,到中流取胜而归。

  初,天会中,诏以旧积石地与夏人,夏人谓之祈安城。有庄浪四族,一曰吹折门,二曰密臧门,三曰陇逋门,四曰庞拜门,虽属夏国,叛服不常。大定六年,夏人破灭吹折、密臧二门,其陇逋、庞拜二门与乔家族相邻,遂归结什角。夏国遣使来告庄浪族违命作乱,欲兴兵剪除。朝廷不知陇逋、庞拜二门旧属夏国,报以将检会其地旧所隶属,毋擅出兵。
  大定初年,蒲察世杰又进攻陕州,在石壕镇打败宋兵,又打败三千宋朝援兵,于是围攻陕州。二千宋兵从潼关来,蒲察世杰用二百四十兵迎头攻击射死十几人,宋兵败走。又在土壕山打败宋兵,活捉一将。又领三百兵到斗门城,遇到一万多宋兵,宋朝军队中三员大将挺枪来刺蒲察世杰,蒲察世杰用刀砍断了他们的枪,宋兵于是退走。他又用四谋克军在土华打败宋兵,再次围攻陕州。蒲察世杰曾经穿甲佩刀,腰箭百支,持枪跃马,往来军中。敌人见了都惊异,说“:真是神将啊!”蒲察世杰亲自率领选拔的二百多士兵挖地洞进入陕州城中,于是陕州被攻下。他再次打败三万宋军,收复了虢州。

  结什角之母居于庄浪族中。大定九年,结什角往省其母,夏人伺知之,遂出兵围结什角,招之使降。结什角不从,率所部力战,溃围出,夏人斫断其臂,虏其母去,部兵亦多亡者。结什角寻亦死,遗言请命朝廷,复立乔家族首领。陕西奏:“闻知夏国王李仁孝与其臣任得敬中分其国,发兵四万,役夫三万,筑祈安城,杀乔家等族首领结什角。屡获宋谍人,言宋欲结夏国谋犯边境。”诏遣大理卿李昌图、左司员外郎粘割斡特剌往按之,且止夏人毋筑祈安城及处置乔家等族别立首领。夏国报云:“祈安本积石旧城,久废,边臣请设戍兵镇抚庄浪族,所以备盗,非有他也。结什角以兵入境,以是杀之,不知为乔家族首领也。”李昌图等按视,杀结什角之地本在夏境,筑祈安城已毕工,皆罢归,不得宋、夏交通之状,乃于熙秦迫近宋、夏冲要量添戍兵。及问乔家等族民户,愿以结什角侄赵师古为首领,于是诏以赵师古为木波乔家、丙离、陇逋、庞拜四族都钤辖,加宣武将军。
  不久,蒲察世杰为卫州防御使,改任河南路统军都监。金世宗皇帝召蒲察世杰前往阙宫,皇帝慰劳他很久,授予他西北路副统,赐厩马、弓矢、佩刀。蒲察世杰跟从仆散忠义讨伐契丹。叛军平定,他改任华州防御使,同徒单合喜巡视陇右。徒单合喜收复德顺,到东山堡,宋兵保卫切断樵路,蒲察世杰打跑了他们,并追到城下。城中派出约二万多兵,他打败了他们,并杀伤很多。宋朝经略使荆皋弃德顺逃跑,蒲察世杰与左都监完颜璋追击并打败了宋军。蒲察世杰改任亳州防御使,四次升任通远军节度使。宋朝人动不动就到巩州卖米面,有司拘捕了他,蒲察世杰签署放回宋人,于是宋人被放。大定十八年(1178),起用他为弘州刺史,蒲察世杰因母亲去世而辞职。多次升任亳州防御使,后死去。

  石抹卞,本名阿鲁古列。五代祖王五,辽驸马都尉。父五斤,为群牧使,从睿宗秋山,卞年十三,已能射,连获二鹿,睿宗奇之,赐以良马及金吐鹘。天会末,宗弼为右监军,召卞隶帐下。丁父忧,是时宗磐为太师,挞懒为左副元帅,人争附之,使人召卞,卞不往。宗磐、挞懒皆以罪诛,人多其有识。宗弼复取河南,与宋人战于颍州,汉军少却,卞身被七创,率勇士十余骑奋击,败之。及宋称臣,宗弼选尝有劳者与俱入朝,授卞忠勇校尉。迁宣武将军,除河间少尹。察廉,升遂州刺史,改寿州,再改唐州。丁母忧去官,起复唐州刺史。海陵伐宋,卞为武毅军都总管,由别道进兵。遇宋伏兵数百人,以三十骑击败之,遂下信阳军及罗山县。至蒋州,宋守将弃城遁,因取其城。顷之,军士皆欲逃归,阑子山猛安结汉军三猛安谋克劫卞还,舍于奖水之曲。卞乃阴约汉军将吏乘夜掩杀阑子山猛安,复将其军。大定二年,除郑州防御使,以本官领行军万户伐宋。迁武胜军节度使。宋人请和,明年,有水牛数百头自淮南走入州境,僚佐欲收之充官用,卞不听,复驱过淮还之。迁河南尹,转西南路招讨使,改大名尹。大名多盗,而城郭不完,卞请修大名城。奏可。城完葺,盗贼不得发。徙临洮尹。卒官,年六十三。
  蒲察世杰少年贫穷,然而他疏财仗义,每次亲临战场,敌军败后,他一定告诫士兵不要放纵杀人掠夺。平时他非忠孝不言,亲贤乐善,当时的人都称赞他。

  杨仲武,字德威,保安人。父遇,以勇闻关西,为宥州团练使。宋末,仲武谒经略使王庶求自效,遂用为先锋。娄室入关,仲武与鄜延路兵马都监郑建充俱降,为安塞堡。环庆路兵马都监。皇统初,复陕西,将兵戍凤翔,屡却宋军。除知宁州。关中荐饥,境内盗贼纵横,仲武悉平之。改坊州刺史,复知宁州,迁同知临洮尹,改同知河中府。海陵营缮南京,典浮桥工役。临洮地接西羌,与木波杂居,边将贪暴,木波苦之,遂相率为寇掠。仲武前治临洮,乃从数骑入其营谕之曰:“此皆将校侵渔汝等,以至此尔。今惩治此辈,不复扰害汝也。”并以祸福晓之。羌人喜悦,寇掠遂息。至是,木波复掠熙河,熙河主帅使人谕之,不肯去,曰:“杨总管来,我乃解去。”熙河具奏,诏复遣仲武。当是时,木波谓仲武不能复来。及仲武至,与其酋帅相见,责以负约,对曰:“边将苦我,今之来,求诉于上官耳。今幸见公,愿终身不复犯塞。”乃举酒酹天,折箭为誓。仲武因以卮酒饮之曰:“当更为汝请,若复背约,必用兵矣。”羌人罗拜而去。及伐宋,以仲武为威定军都总管,驻兵归德。大定三年,除武胜军节度使,改陕西西路转运使,卒。
  

《金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