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出自 韩愈 《杂说一·龙说》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龙嘘¹气成云,云固²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³,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译文: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并不是由龙赋予其神灵。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
注释:龙说:选自《杂说》,为其首篇,题目为编者加。¹嘘:喷吐。龙吹气成云是古代的一种传说。²固:本来、当然。³景:通“影”。⁴神变化:语出《管子·水地篇》“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为蚕(蠋),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⁵水:名词用作动词,下雨。⁶汩:淹没。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¹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²不可欤 !
译文: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
注释:¹无以:没有可以用来。²信:确实、的确。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¹。”既曰:龙,云从之矣。
译文:多么奇妙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周易》说:“云跟随着龙。”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
注释:¹云从龙:语出《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从:随,跟随。

  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韩愈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这篇根据典籍和传说写的杂感,用意很明显:作者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说明了圣君与贤臣之间的关系,即圣君是要依靠贤臣建功立业,贤臣又要仰仗圣君的识拔才能荷重行远,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通篇只就龙与云的关系着笔,从一个“灵”字着眼,所无一句点明本旨,可处处扣题。含蓄而又生动形象的写法,使行文委婉曲折,起伏跌宕,读来意味深远。“龙”与“云”相互依存,形象说明了圣君与贤臣相互依存。贤臣固然不可无圣君,而圣君更加不可无贤臣,说明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圣君与贤臣缺一不可。

shuō ·lóngshuō

hán tángdài 

    lóngchéngyún yúnlínglóng ránlóngchéngshì mángyángqióngxuánjiān yuè guāngyǐng gǎnzhèndiàn shénbiànhuà shuǐxià líng yúnlíngguàizāi !

    yún lóngzhīsuǒnéngshǐ使wéilíng ruòlóngzhīlíng fēiyúnzhīsuǒnéngshǐ使wéilíng ránlóngyún shénlíng shīsuǒpíng xìn 

    zāi suǒpíng nǎisuǒwéi   yuē  yúncónglóng  yuē lóng yúncóngzhī 

韩愈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 4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