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嗁字的解释

拼音 注音 ㄊ一ˊ
结构 左右 五笔
五行 统一码 55C1
嗁

拼音
注音 ㄊ一ˊ
笔画 13画
结构 左右
五笔
五行
统一码 55C1
笔顺 丨フ一ノノ丨一フノ一フノフ
名称 竖、横折、横、撇、撇、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撇、横折弯钩/横斜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í(ㄊ一ˊ)

⒈  同“啼”。

异体字

English

give forth sound, make noise

※ 嗁的意思、基本解释,嗁是什么意思由2248文学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嗁【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正韻》杜兮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題。《說文》號也。《前漢·五行志》豕人立而嗁。《後漢·梁冀傳》作愁眉嗁妝。《廣韻》同啼㖒。《集韻》或作㖷渧諦。

通作謕。《前漢·嚴助傳》孤子謕號。

叶田離切。《魏武帝·苦寒行》樹木何蕭索,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嗁。《集韻》通作啼。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嗁【卷二】【口部】

號也。从口虒聲。杜兮切

说文解字注

(嗁)号也。号各本作號。今正。号下曰。痛聲也。此可證嗁号與嘑號不同字也。号、痛聲。哭、哀聲。痛在內。哀形於外。此嗁與哭之別也。喪大記。始卒。主人啼。兄弟哭。婦人哭踊。注。悲哀有㴱淺也。若嬰兒中路失母。能勿啼乎。按鄭用襍記語也。嗁俗作啼。士喪禮作諦。古多假諦爲嗁。从口。虒聲。杜兮切。十六部。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