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啼糚啼糚的意思_解释_造句

zhuāng

啼糚

拼音 tí zhuāng 注音 ㄊ一ˊ ㄓㄨㄤ
拼音 tí zhuāng 注音 ㄊ一ˊ ㄓㄨㄤ
结构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
啼糚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妇女的一种妆式,流行于东汉。见“啼妆”。薄施脂粉于眼角下,视若啼痕,故名。

引证解释:

⒈ 见“啼粧”。

字义分解
读音:tí

基本字义

tí(ㄊ一ˊ)

⒈  哭,出声地哭:啼哭。啼泣。悲啼。啼笑皆非。

⒉  鸟兽叫:啼鸣。啼叫。虎啸猿啼。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caw、crow、cry、ululate、weep loud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口、帝声

English

weep, whimper; howl, twitter

读音:zhuāng

基本字义

zhuāng(ㄓㄨㄤ)

⒈  古同“妆”。

统一码

糚字UNICODE编码U+7CDA,10进制: 31962,UTF-32: 00007CDA,UTF-8: E7 B3 9A。

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