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於乎於乎的意思_解释_造句

於乎

拼音 wū hū 注音 ㄨ ㄏㄨ
拼音 wū hū 注音 ㄨ ㄏㄨ
结构 (左右结构) (单一结构)
於乎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於乎,於戏wūhū,wūhū

(1) 呜呼

alas
国语词典:

感叹词。《诗经.周颂.维天之命》:「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也作「呜呼」。

网络解释:

於乎

  • 於乎,同“ 呜呼 ”。感叹词。出自《诗·大雅·云汉》
  • 於乎的近反义词
    字义分解
    读音:wū

    基本字义

    yú(ㄩˊ)

    ⒈  在。如:“生於某年”、“舟行於海”、“生於斯,長於斯。”

    ⒉  給。《論語•衛靈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⒊  向。《論語•學而》:“子禽問於子貢。”《明史•卷二•太祖本紀二》:“丙子,頒即位詔於天下。”

    ⒋  對。如:“於心不忍”、“於事無補”。《論語•公冶長》:“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⒌  到、至。《史記•卷二十九•河渠書》:“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於齊,則通菑濟之閒。”唐•柳宗元《捕蛇者說》:“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歲矣。”

    ⒍  從、由。《老子•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褚公於章安令遷太尉記室參軍。”

    ⒎  被,置於動詞之後,表示被動。《左傳•成公二年》:“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傳》:“魏惠王兵數破於齊、秦,國內空,日以削,恐。”

    ⒏  為、為了。《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齊使管仲平戎於周。”

    ⒐  比,置於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禮記•檀弓下》:“苛政猛於虎也。”唐•李白《蜀道難》:“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⒑  和、與、跟。《論語•子路》:“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宋•蘇軾《日喻》:“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於眇。”

    ⒒  與、和,表示並列。《戰國策•齊策一》:“今趙之與秦,猶齊之於魯也。”《漢書•卷六十.杜周傳》:“況將軍之於主上,主上之與將軍哉!”

    ⒓  依靠。三國•魏•曹植《當來日大難詩》:“廣情故,心相於。”唐•劉得仁《贈敬晊助教詩二首之一》:“便欲去隨為弟子,片雲孤鶴可相於。”

    ⒔  位於句首的語氣詞,無義。《易經•繫辭下》:“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唐•盧肇《漢堤詩》:“於惟餘甿,飢傷喘呼。”

    ⒕  姓。如宋代有於清言。

    其他字义

    wū(ㄨ)

    ⒈  “烏”的本字。《穆天子傳•卷三》:“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為群,於鵲與處。”郭璞•注:“於,讀曰烏。”

    ⒉  表示感嘆、讚美的語氣。《詩經•周頌•清廟》:“於穆清廟,肅雝顯相。”《史記•卷二•夏本紀》:“皋陶曰:‘於!慎其身脩。’”

    异体字

    • ?
    • ?
    • ?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in, at, on; interjection alas!

    读音:hū

    基本字义

    hū(ㄏㄨ)

    ⒈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乎(吗)?

    ⒉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呀)!

    ⒊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乎。无须乎。异乎寻常。

    ⒋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乎。郁郁乎。

    ⒌  古同“呼”,呜呼。

    异体字

    • ?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interrogative or exclamatory final particle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