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太祝太祝的意思_解释_造句

tài

zhù

太祝

拼音 tài zhù 注音 ㄊㄞˋ ㄓㄨˋ
拼音 tài zhù 注音 ㄊㄞˋ ㄓㄨˋ
结构 (单一结构) (左右结构)
太祝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太祝tàizhù

(1) 官名。为太常寺的官,主管祭祀

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司马光《训俭示康》
an offical who holds to offer sacrifice to gods or ancesters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商官有六太,其一曰太祝。 《周礼》春官宗伯之属有太祝,掌祭祀祈祷之事。 秦汉有太祝令丞,属太常卿。历代多因之。参阅《通典·职官七》。

国语词典:

职官名。为祝官之长,掌管祭祀祈祷的事情。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及周之太祝,掌六祝之辞。」也作「大祝」。

网络解释:

太祝

  • 太祝,tài zhù ㄊㄞ ㄓㄨ ,又称大祝,官名。太常寺的官,主管祭祀。商官有六太,其一曰太祝。汉景帝时更名为祠祀,汉武帝更名为庙祀,与女巫同为祠祀官,是《周礼》中规定的儒教神职官员之一,官衔下大夫。殷天子建天官,先六太,曰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典司六典。太祝处天人之际,以言告神,在祭祀中迎神送神,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贞。太祝常驻神祠,岁时至祠,持版,掌读祝。太祝以下还有亚祝、少祝。大祝迎神告大宗,少祝导王,亚祝迎王。太祝祭服无旒冕,素青衣,朱裳,蔽膝,无佩绶。日本神道教神职即太祝。太祝为殷官,与太宰等官为六太。周官,太祝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掌六祝之辞,以祈福祥。秦汉有太祝令、丞,后汉亦曰太祝令、丞。晋、宋、齐、梁、陈、后魏、北齐皆因之。后周依周官。至隋,置太祝署,太祝令、丞。炀帝罢署,太祝八人。大唐初有七人,后增为九人,开元二十三年减置三人。掌读祝文,出纳。
  • 字义分解
    读音:tài

    基本字义

    tài(ㄊㄞˋ)

    ⒈  过于:太长。

    ⒉  极端,最:太甚。太平。

    ⒊  高,大:太空。太学。

    ⒋  很:不太好。

    ⒌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太老伯。太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异体字

    • ?
    • ?

    汉英互译

    extremely、over、the most、very、too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very, too, much; big; extreme

    读音:zhù

    基本字义

    zhù(ㄓㄨˋ)

    ⒈  表示对人对事的美好愿望:祝福。祝寿。祝捷。祝辞。馨香祷祝。

    ⒉  古代指男巫。

    ⒊  在神庙里管香火的人:祝融。庙祝。

    ⒋  断:祝发()(断发,后指僧尼削发出家)。

    ⒌  姓。

    ⒍  古同“注”,敷涂。

    异体字

    • ?
    • ?
    • ?
    • 祝

    汉英互译

    express good wishes、wish

    造字法

    会意:像人跪着向神祈祷

    English

    pray for happiness or blessings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