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公帑公帑的意思_解释_造句

gōng

tǎng

公帑

拼音 gōng tǎng 注音 ㄍㄨㄥ ㄊㄤˇ
拼音 gōng tǎng 注音 ㄍㄨㄥ ㄊㄤˇ
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
公帑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书〉公款:糜费~。
引证解释:

⒈ 公款;国库。

《新唐书·裴胄传》:“是时,方镇争剥下希恩,製重锦异綾,名贡奉,有中使者,即悉公帑市欢。”
《旧五代史·汉书·李皇后传》:“高祖建义於太原,欲行颁賚於军士,以公帑不足,议率井邑,助成其事。”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二·沧溟蔡姬》:“邢太僕子愿,有与孙月峰巡抚书云:‘……伏愿明公,下记所司,略损公帑,为赎数椽之敝屋,小復白雪之旧居,月或给米一石,布若干疋,籍以长养壮髮,绵延后昆。’”
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干部间的互相爱护》:“从好意揣测起来,某些同事肉痛旅费之大,未尝不可以说是为着爱护公帑而说的,原亦未可厚非。”

国语词典:

公款。

如:「政府施行重大建设前,应进行详实评估,才不致浪费公帑。」

词语翻译
德语
öffentliche Gelder (S, Wirtsch)​
网络解释:

公帑

  • 公帑(gōng tǎng):公款,公共财产,国家、政府、公家之资产。
  • 公帑的近反义词
    字义分解
    读音:gōng

    基本字义

    gōng(ㄍㄨㄥ)

    ⒈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⒉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⒊  国家,社会,大众: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⒋  让大家知道:公开。公报。公然。

    ⒌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⒍  敬辞,尊称男子: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⒎  雄性的:公母。公畜。

    ⒏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公公。外公(外祖父)。

    ⒐  姓。

    异体字

    • ?
    • ?

    汉英互译

    fair、general、impartial、public、father

    相关字词

    母、私、婆

    造字法

    会意:从八、从厶

    English

    fair, equitable; public; duke

    读音:tǎng

    基本字义

    tǎng(ㄊㄤˇ)

    ⒈  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帑藏(zàng )(指国库)。府帑(府库里的钱财)。重(zhòng )帑(大量的钱财)。

    其他字义

    nú(ㄋㄨˊ)

    ⒈  古同“孥”,儿女。

    ⒉  鸟尾:鸟帑。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奴、巾声

    English

    a treasury; public funds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