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兵符兵符的意思_解释_造句

bīng

兵符

拼音 bīng fú 注音 ㄅ一ㄥ ㄈㄨˊ
拼音 bīng fú 注音 ㄅ一ㄥ ㄈㄨˊ
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
兵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兵符bīngfú

(1) 古时调遣军队的凭证

commander's tally

(2) 兵书

天遣玄女下,受黄帝兵符,伏蚩尤。——《史记·五帝本纪》
book on the art of War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调兵遣将用的一种凭证。

《史记·魏公子列传》:“嬴(侯嬴 )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唐刘禹锡《汴州刺史厅壁记》:“长庆四年,詔书命河南尹敦煌令狐公来莅来刺,锡之介圭、使印、兵符。”
京剧《取南郡》第十四场:“如此南郡城池兵符印信,一并交与先生掌管,本帅带兵出城助战去也。”

⒉ 借指兵权。

《南史·刘峻传》:“敬通当更始世,手握兵符,跃马肉食。”
清洪楝园《后南柯·立约》:“手握兵符自主张。”
子虚子《湘事记·军事篇一》:“忠浩颇负湘望,既握兵符,隐以曾国藩平洪杨自命,反对革命最力。”

⒊ 兵书,兵法。

唐李峤《安辑岭表事平罢归》诗:“絳宫韜将略, 黄石寝兵符。”

国语词典:

古代武将发布命令的信符。

网络解释:

兵符

  • 兵符,指古代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用铜,玉或木石制成,作虎型,为虎符。制成两半,右半留存在国君,左半交给统帅。调发军队时,必须在符验合后,方能生效。
  • 字义分解
    读音:bīng

    基本字义

    bīng(ㄅ一ㄥ)

    ⒈  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⒉  战士,军队: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⒊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异体字

    • ?
    • ?
    • ?
    • ?
    • ?

    汉英互译

    arms、soldiers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丘、从八

    English

    soldier, troops

    读音:fú

    基本字义

    fú(ㄈㄨˊ)

    ⒈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符。符信。符节。

    ⒉  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符号。音符。

    ⒊  相合:符合。言行相符。

    ⒋  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符咒。护身符。

    ⒌  古代称祥瑞的征兆:符瑞。符应(yìng )(指天降“符瑞”,与人事相应)。

    ⒍  姓。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cord with、symbol

    造字法

    形声:从竹、付声

    English

    i.d. tag, tally, symbol, charm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