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邑庠邑庠的意思_解释_造句

xiáng

邑庠

拼音 yì xiáng 注音 一ˋ ㄒ一ㄤˊ
拼音 yì xiáng 注音 一ˋ ㄒ一ㄤˊ
结构 (上下结构) (左上包围结构)
邑庠的意思
词语解释:
科举时代称县学为「邑庠」。
引证解释:

⒈ 明清时称县学为邑庠。

《剪灯馀话·月夜弹琴记》:“到任三日,祗謁先圣于邑庠。”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绅幼孤,而资质聪敏,年十三即入邑庠。”

国语词典:

科举时代称县学为「邑庠」。

网络解释:

邑庠

  • 明 清 时称县学为邑庠。《剪灯馀话·月夜弹琴记》:“到任三日,祗谒先圣于邑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宰悦,免 成 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 绅 幼孤,而资质聪敏,年十三即入邑庠。”
  • 字义分解
    读音:yì

    基本字义

    yì(一ˋ)

    ⒈  城市,都城:城邑。都邑。

    ⒉  旧指县:邑人(同乡的人)。邑庠(明清时称县学)。邑宰。

    ⒊  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邑。

    ⒋  古同“悒”,愁闷不安。

    异体字

    • ?
    • ?

    造字法

    会意:从口、从巴

    English

    area, district, city, state

    读音:xiáng

    基本字义

    xiáng(ㄒ一ㄤˊ)

    ⒈  古代称学校:庠序(古代乡学,泛指学校)。庠生。

    造字法

    形声:从广、羊声

    English

    village school; teach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