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出自 程颢 《游月陂》

解释:一切事物已随秋天节气而发生变化,显出萧条的迹象,暂且趁着水边傍晚的凉意,畅饮几杯。

赏析:此句语言恬淡自然,面对清秋的美景,诗人心中充满着悠然快乐之意。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月陂(bēi)¹堤上四徘徊²,北有中天³百尺台。
译文:在月陂岸堤上东西南北来回行走,北面拥有高耸入云的百尺高台。
注释:¹月陂:水泊名。因形如月,故名月陂,遗址在今洛阳洛水之南。²四徘徊:谓东西南北来回行走。³中天:天中,空中。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万物¹已随秋气²改,一樽(zūn)³聊为晚凉开。
译文:一切事物已随秋天节气而发生变化,显出萧条的迹象,暂且趁着水边傍晚的凉意,畅饮几杯。
注释:¹万物:统指字宙问的一切事物。²秋气:秋日萧条、肃杀之气。³樽:酒杯。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水心¹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译文:水中云影悠闲自相映照,林下泉水声从寂静中传来。
注释:¹水心:水中。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世事无端¹何足计²,但逢佳节约³重陪
译文:世事繁杂何必计较太多?只要遇到好的时节,便和朋友相约,再来游玩一番。
注释:¹无端:谓人世间的事很繁杂,没有头绪。²何足计:哪里值得计较。³约:邀请。⁴重陪:再次伴随。

  这是一首纪游诗,也是一首理趣诗,首联写游月陂堤,中间二联从秋色和秋声方面表现主观上的闲静与自然界的幽静合二而一,尾联写诗人的感触。这首诗写写“静观自得”,作者把秋色、秋声、秋气、秋水描绘得形象动人,意境恬静清新,声韵和谐,对仗工整。

  从首联可以看出,在一个天高气爽、月明如水的秋天夜晚,诗人登上月陂堤岸,东走西游,悠然四顾。江面茫茫,月色溶溶,向北望去,看到那百尺高台,宛若天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此时登上月阪堤,也是心与物会,景与情融,自然涌出颔联两句“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秋气萧瑟,“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万物自然改颜,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程颢对秋气,似乎并不如欧阳修那样“噫嘻悲哉”他依然是“闲来无事不从容”,那么悠然自得的“一樽聊为晚凉开”,斟上一杯美酒,冲冲凉意,乐在其中。三、四两句对仗工整而简练,“改”“开”二字有声有色。

  颈联“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即中的“闲”、“静”二字进一步写自己心境的从容自得。移情于物,明明是自己心境 “静”、“闲”,仿佛大自然界的万物也是“闲”、“静”的。蓝天白云倒映于绿水碧波之中,是因为“闲”,淙淙的泉流之响,是因为树木的幽静。“泉声静自来”可直译为“泉声自静来”,是“鸟鸣山更幽”的逆向思维。观水面闲云之影、听林下流泉之声,这对程颢来讲当然是惬意的,不同于俗人为名利奔走,因事务而缠身。

  末联抒发自己的人生哲理:“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他认为人世间有些事,说不上有什么来由。繁杂而无头绪,不值得去认真计较。人生待开怀时且开怀,只要逢上佳节,约上几位知交,重游月陂堤,相陪举杯痛饮,就会感到无穷的乐趣。

  此诗声韵和谐,对仗工整。在程颢的笔下,月陂堤内外,林含情,水有意,泉有声,物体志。显然是作者追求超凡入圣、清静自如的理想境界。

参考资料:
1、 沈祥源.千家诗助读: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122-123
2、 蒙万夫.千家诗鉴赏辞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96-197

yóuyuèbēi

chénghào sòngdài 

yuèbēishàngpáihuái běiyǒuzhōngtiānbǎichǐtái 
wànsuíqiūgǎi zūnliáowèiwǎnliángkāi 
shuǐxīnyúnyǐngxiánxiāngzhào línxiàquánshēngjìnglái 
shìshìduān dànféngjiājiéyuēchóngpéi 
程颢

程颢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和弟弟程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 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