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红殢翠,怎等閒,星前暗放春逃。珠幌回镫,玉阑呼酒,馀风约住笙箫。
冷红殢翠,怎等閒,星前暗放春逃。珠幌回镫,玉阑呼酒,馀风约住笙箫。
夜花自骄,贮艳踪、金鸭重烧。更谁家、好月飞来,倚妆同守可怜宵。
夜花自骄,贮艳踪、金鸭重烧。更谁家、好月飞来,倚妆同守可怜宵。
芳梦有情须断,尽歌云解护,莫便魂销。秋点寒催,粉光浓觅,留仙不隔冰绡。
芳梦有情须断,尽歌云解护,莫便魂销。秋点寒催,粉光浓觅,留仙不隔冰绡。
坠钿倦翘。度悄吟、花气如潮。怕朝霞、一掬愁痕,鬓边天样遥。
坠钿倦翘。度悄吟、花气如潮。怕朝霞、一掬愁痕,鬓边天样遥。
郑文焯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2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一向(shǎng)¹年光²有限身³,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yán)歌席莫辞频
译文:人的生命将在有限的时间中结束,无端的离别也会让人觉得悲痛欲绝。不要因为常常离别而推辞酒宴,应当在有限的人生,对酒当歌,开怀畅饮。
注释:¹一向:一晌,片刻,一会儿。向:同“晌”。²年光:时光。³有限身:有限的生命。⁴等闲:无端。⁵销魂:极度悲伤,极度快乐。⁶莫辞频:频,频繁。不要因为次数多而推辞。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¹²眼前人。
译文:到了登临之时,放眼辽阔河山,突然思念远方的亲友;等到风雨吹落繁花之际,才发现春天易逝,不禁更生伤春愁情。不如在酒宴上,好好怜爱眼前的人。
注释:¹怜:珍惜,怜爱。²取:语助词。

  这是《珠玉词》中的别调。大晏的词作,用语明净,下字修洁,表现出闲雅蕴藉的风格;而在本词中,作者却一变故常,取景甚大,笔力极重,格调遒上。抒写伤春怀远的情怀,深刻沉着,高健明快,而又能保持一种温婉的气象,使词意不显得凄厉哀伤,这是本词的一大特色。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人生是短暂的,离别是寻常的也是最使人伤心的。

  首句劈空而来,语甚警炼。“一向”,即一晌,一会儿。片刻的时光啊,有限的生命!词人的哀怨是永恒的,那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谁不希望美好的年华能延续下去呢?惜春光之易逝,感盛年之不再,这虽是《珠玉集》中常有的慨叹,而在本词中强烈的直接呼喊出来,更有撼人心魄的效果。次句加厚一笔。“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可是,词中所写的,不是去国千里的生离,更不是沥泣抆血的死别,而只不过是寻常的离别而已!“等闲”二字,殊不等闲,具见词人之深于情。在短暂的人生中,别离是不止一次会遇到的,而每一回离别,都占去有限年光的一部分,这怎不令人“易销魂”呢?

  “酒筵歌席莫辞频。”上片末句是说,酒宴歌舞就不要推辞了吧。对此,词人唯有强自宽解,痛苦是无益的,不如对酒当歌,自遣情怀吧。“频”,谓宴会的频繁。叶梦得《避暑录话》载,晏殊“唯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每有佳客必留,留亦必以歌乐相佐”。“酒筵歌席”,即指这些日常的宴饮。这句写及时行乐,聊慰此有限之身。

  “满易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换头两语是说,若是登临之际,放眼辽阔的江山,徒然的怀念远别的亲友;就算是独处家中,看到风雨摧落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换头两语,忽作变徵之声。气象宏阔,意境莽苍,以健笔写闲情,兼有刚柔之美,是不可多得的佳句。

  “不如怜取眼前人。”结句是说,不如在酒宴上,好好爱怜眼前的人。本词意谓去参加酒筵歌席,好好爱怜眼前的歌女。作为富贵宰相的晏殊,他不会让痛苦的怀思去折磨自己。也不会沉湎于歌酒之中不能自拔,他要“怜取眼前人”,也只是为了眼前的欢娱而已,这是作者对待生活的一贯态度。

  下片抒情。起首两句为空想之辞:到了登临之时,放眼望去尽是大好河山,不禁徒然思念起远方的友人;等到风雨吹落繁华之际,才发现春天易逝,不禁更生伤春愁情。这两句词意境开阔、辽远,表现出词人对时空不可逾越,消逝的事物不可复得的感慨。结句中,词人以“不如”一词转折,再次表达了自己珍惜当下的思想:与其徒劳地思念远方的亲友,因风雨摇落的花朵而伤怀,不如实际一些,珍惜眼前朋友的情谊。这也是词人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

  本词是《珠玉词》的代表作。词中所写的并非一时,所感的也非一事,而是反映了作者人生观的一个侧面:悲年光之有限,感世事之无常;慨叹空间和时间的距离难以逾越,慨叹对消逝的美好事物的追寻总是徒劳,在山河风雨中寄予着对人生的哲理的探索。词人幡然感悟,认识到要立足现实,牢牢的抓住眼前的一切。这里所表现的思想,颇类似近代风靡了法国以致欧美的存在主义。本来词意是颇为颓靡的,但词人却把这种感情表现得很旷达、爽朗,可见其胸襟与识度。

参考资料:
1、 《线装经典》编委会.宋词鉴赏辞典: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37
2、 《中华必读经典》编委会.中华最美古诗词: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2:197-198

huànshā ·xiàngniánguāngyǒuxiànshēn

yànshū sòngdài 

xiàngniánguāngyǒuxiànshēn děngxiánbiéxiāohún jiǔyánpín 
mǎnshānkōngniànyuǎn luòhuāfēnggèngshāngchūn liányǎnqiánrén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前瞻(zhān)马耳¹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²。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³
译文:远眺马耳山跟九仙山,只见碧山与天相连,晚云悠闲地飘荡。站在城上高高的超然台,顿觉心旷神怡,有超然之感。不要让云彩匆匆地消散,今夜里会有美好的月光。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原为单调,至苏轼始变为双调,共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¹马耳:山名,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南六十里。²超然:即超然台,旧称北台。³月婵娟:月色美好。
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小溪鸥鹭(lù)静联拳¹。去翩(piān)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²。莫忘使君³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译文:小溪中的鸥鹭安静的聚在一起,离去时身姿翩翩,扬起点点轻烟。仕途多坎坷磨难,一回头就成为过去。不要忘了使君唱歌取乐的地方,就在垂柳下矮槐前。
注释:¹联拳:团缩貌。²他年:意谓成为过去。³使君:作者自指。

  此词抒发了作者对密州的一片深情。上片开头三句是实有之景,中间二句是由景所生之情,最后三句是虚拟之景;下片换头三句是实有之景,中间二句是作者感慨的直接表白,末尾三句是虚拟之景。全词情景交融,虚实交替,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功力。

  上片开头“前瞻”三句是实有之景;中间“城上”二句是由景所生之情,亦起点题作用;最后“莫使”三句是虚拟之景,借写超然台昼夜美景和登临之际的超然之感,以表达对密州的留恋之情。

  下片为词作主体。换头“小溪”三句同样是实有之景,惟鸥鹭翩然而去又暗喻自己之离去;末尾“莫忘”三句同样是虚拟之景,惟虚拟之景中添入嘱托之语,希望故友不忘旧人;中间“人事”二句则是作者感慨的直接表白。寓居密州的时光,以至于既往半生的时光,尽于此二句中囊括之,尽于吟诵此二句时浮现之。同时又自然寓有今日登台,追忆往昔,今日亦将转瞬成为往昔之意,所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岂不痛哉!”(王羲之《兰亭集序》)

  清黄子云《野鸿诗的》说:“诗不外乎情事景物,情事景物要不离乎真实无伪。一日有一日之情,有一日之景,作诗者若能随境兴怀,因题著句,则固景无不真,情无不诚矣。”“景无不真,情无不诚”八字,似为此词而发。

参考资料:
1、 刘石 评注.苏轼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72-73

jiāngchéng ·qiánzhāněrjiǔxiānshān

shì sòngdài 

qiánzhāněrjiǔxiānshān liántiān wǎnyǔnjiān chéngshànggāotái zhēnshìchāorán shǐ使cōngcōngyúnsàn jīn yuèchánjuān 
xiǎoōujìngliánquán piānpiān diǎnqīngyān rénshìliáng huíshǒubiàn便nián wàngshǐ使jūnxiàochù chuíliǔxià ǎihuáiqián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厄,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厄¹,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²³凿,河中漱(shù)广。夹岸崇深,倾崖返,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¹⁰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¹¹¹²(jì)¹³¹⁴。其水尚奔浪万寻¹⁵,悬流千丈,浑洪¹⁶(bì)¹⁷,鼓¹⁸若山腾¹⁹,浚(jùn)²⁰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²¹》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译文:孟门,指龙门的入口。河中巨大的隘口,又被称作“孟门津”。在中国古代传说的叙述里,龙门是大禹凿出的,河中水流湍急,水被山夹着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崖,高处的巨石悬挂在悬崖上,好像就要掉下来一样。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果真是这样!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白的水汽像云一样飘浮在空中,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笼罩着,往云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感觉。河水激起万重浪,瀑布好像有一千丈,河水好像愤怒的赑(古时一种动物),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下游而去。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
注释:¹厄:险要的地方。²经始:开始。³禹:治水的大禹。⁴漱:冲击。⁵广:开阔。⁶崇深:高深。⁷返:回冲。⁸捍:摇动。⁹倚:依靠。¹⁰素气:白气。¹¹窥:看。¹²深:深处。¹³悸:惊动。¹⁴魄:心魂。¹⁵寻:古代八尺为一寻。¹⁶浑洪:水势浩大。¹⁷赑怒:发怒。¹⁸鼓:鼓荡。¹⁹山腾:像山腾起。²⁰浚波:大的波浪。²¹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奚骑黄铜连锁甲,罗旗香干金画叶。
奚骑¹黄铜连锁甲²,罗旗³香干金画叶
译文:宫婢联辔,身着黄灿灿的甲衣,香木杆上飘舞着绣金叶的罗旗。
注释:¹奚骑:骑着马的奴仆。奚,奴隶,又专指女奴。²连锁甲:即锁子甲。其甲五环相互,一环受镞,诸环拱护,使箭不能入。³罗旗:锦罗绸缎之旗。⁴香干:香木之旗杆。⁵金画叶:旗上绣着金黄的树叶。
中军留醉河阳城,娇嘶紫燕踏花行。
中军留醉河阳¹城,娇嘶(sī)紫燕²踏花行。
译文:中军直奔河阳,要赶宴席求醉,紫燕马踏落花,一路娇声娇气。
注释:¹河阳:古地名,即孟津,在现在河南省孟县西,常置重兵。²紫燕:泛指骏马。
春营骑将如红玉,走马捎鞭上空绿。
春营骑将如红玉¹,走马捎(shāo)²(biān)上空绿³
译文:春色满军营,马背将军面红如斐,策马扬鞭,一片葱绿在半空飘飞。
注释:¹红玉:红色宝玉。形容颜色美如红玉。²捎:掠,拂。³空绿:指碧天。
女垣素月角咿咿,牙帐未开分锦衣。
女垣(yuán)¹素月角咿(yī)²,牙帐³未开分锦衣
译文:城垣上,晓月黯淡,角声呜呜吹,尚未参战,就先给部下赏赐锦衣。
注释:¹女垣:即女墙,城墙上砌有射孔的小墙。²咿咿:象声词。多形容凄恻、微弱之声。此处形容女子吹角声弱。³牙帐:将帅所居的营帐。前建牙旗,故名。⁴分锦衣:犒赏之意。锦衣,精美华丽的衣服。旧指显贵者的服装。

guìzhǔzhēngxíng--

huángtóngliánsuǒjiǎluóxiānggànjīnhuà

zhōngjūnliúzuìyángchéngjiāoyànhuāxíng

chūnyíngjiānghóngzǒushāobiānshàngkōng绿

yuányuèjiǎozhàngwèikāifēnjǐn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红楼¹别夜堪(kān)(chóu)(chàng)²,香灯³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译文:当时红楼离别之夜,令人惆怅不已,香灯隐约地映照着半卷的流苏帐。残月将落,天刚破晓时,“我”就要出门远行,美人含着泪珠为“我”送行,真是“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样子。
注释:¹红楼:红色的楼,泛指华美的楼房。此指官贵人家女子的闺一说犹青楼,妓女所居。²堪惆怅:堪,“那堪”的省文。此指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³香灯:即长明灯。通常用琉璃釭盛香油燃点。⁴流苏帐:用彩色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状垂饰物。常饰于车马、帷帐等物上。此指饰有流苏的帷帐。⁵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此句是当黎明之时将要出门离去女子留着眼泪与之辞别。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pí)(pá)¹金翠羽²,弦(xián)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³人似花。
译文:临别时为我弹奏一曲如泣如诉的乐章,那琵琶杆拨上装饰着用金制成的翠羽,雍容华贵;那琵琶弦上弹奏着娇软的莺语,婉转动人。那凄恻的音乐分明是在劝“我”早些儿回家,碧纱窗下有如花美眷在等着他。
注释:¹琵琶:初创批把。²金翠羽:指琵琶上用黄金和翠玉制成的饰物。³绿窗:绿色纱窗。指贫女的闺室。与红楼相对,红楼为富家女子闺室。据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记载。

  韦庄生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五代十国分裂混乱的时代。他一生饱经乱离漂泊之苦。黄巢攻破长安,他逃往南方,到处流浪。直到59岁,才结束了这漂泊流离的生活。

  这首《菩萨蛮》词,就是写作者浪迹江南一带时思乡怀念妻子的惆怅心情。

  词的上片,写离别之夜,爱人和泪送行的动人情景。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这两句写分别时的情景。回忆在朱门红楼那天告别之夜,灯光映照着半卷的挂有流苏的帐子的情景,真叫人难过极了。“流苏”,是用五彩毛羽或丝绸作成的须带或垂饰,称流苏。“半卷流苏帐”,指人还未入睡。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次二句写情深似海,难舍难分,一直到残月将落时,爱人带着泪水,才送我离开家门,分手告别的。

  词的下片,写客地思归,由听到琵琶乐声想到所爱之人正倚窗远望,等候自己归去。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这两句写作者在他乡听歌女弹琵琶,弦上弹出黄莺般的音乐声。“金翠羽”本指美人的金钗,这里用以代指歌女,“黄莺语”指琵琶弹的乐声就象清脆婉转的黄莺啼般的歌声,极写琵琶声调的婉转。

  “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这两句写词人由“黄莺语”联想起爱人临别时叮咛自己早日归家,想到花容月貌的爱人此时正倚窗远望,盼望归去。

  据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又作: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mán ·hónglóubiékānchóuchàng

wéizhuāng tángdài 

hónglóubiékānchóuchàng xiāngdēngbànjuǎnliúzhàng cányuèchūménshí měirénhuòlèi 
jīncuì xiánshànghuángyīng quànzǎoguījiā 绿chuāngrénhuā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