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¹。明年应赋(fù)送君诗。细从今夜数²,相会³几多时。
译文:这世间充满闲愁,所见所闻没有乐事,皆是悲苦。眼前虽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别你了。从今夜开始细数,到明年分离时还有多少相聚的时候呢。
注释: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¹稀:一作“移”。²细从今夜数:一作“试从今夜数”。³相会:相聚。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浅酒欲邀(yāo)谁劝¹,深情惟有君知。东溪²春近³好同归。柳垂(chuí)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译文:浅酒无别人可劝,惟你能劝;深情无别人可知,也只有你才能知道。春天将尽,东边的溪山风景秀丽,可以与你同游,去观赏那江水中倒映柳树的影子和隐在雪中的梅花零落。
注释:¹浅酒欲邀谁劝:一作“浅酒欲邀谁共欢”。²东溪:泛指风景美好的地方。³近:一作“尽”。

  小晏多愁善感,对于人生,总是放不下他的思考,欢会之际难遣闲愁,春日临近顿生希望,悲愁与欢乐,聚合与离散,总是此消彼长起伏回旋,在他的心灵之中形成大大小小的波澜。这首《临江仙》词,就可以看作是他的感情长河中泛起的一朵浪花。

  词的上片写的是与友人在一起的酒筵欢会,却以“眼中欢事常稀”来表现,使欢乐也蒙上一层愁苦的阴影。因为聚会稀少,故而特别珍惜;因为珍惜,故而更怕这段欢事的终结;因为怕它终结故而要仔细地数一数究竟还有多少个相聚的日子。作者真切地表述了细腻的心理活动,很是耐人寻味。

  下片当以“东溪春近好同归”为核心,表述了作者对生活的取向和希望。“浅酒”与“深情”两句,就其句式与内涵而论,又是相互纠葛在一起的,这种笔法,本是《临江仙》词牌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的写作要求,其间有对比,有连结,或为对仗,或为互文。这两句是说:浅酒无别人可劝,惟君能劝;深情无别人可知,惟君能知。这样就把席间欢会的主客双方的亲密关系交代了出来。“东溪”,即东边的溪山,泛言风景秀丽之处,并不是实有的地名。选个好去处,携同归隐共赏春光,也就不会再有异地分离的情况了——这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最后两句是由“春近”二字引发出来的想象中的东溪美景:“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用十个字总写春景,并不容易。选材欲其美,大概至少须得做到这么几点方能合乎要求。

参考资料:
1、 王双启编著:《晏几道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年1月版

línjiāngxiān··shēnwàixiánchóukōngmǎn--yàndào

shēnwàixiánchóukōngmǎnyǎnzhōnghuānshìchángmíngniányīngsòngjūnshīcóngjīnshùxiānghuìduōshí

qiǎnjiǔyāoshuíquànshēnqíngwéiyǒujūnzhīdōngchūnjìnhǎotóngguīliǔchuíjiāngshàngyǐngméixièxuězhōngzh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这世间充满闲愁,所见所闻没有乐事,皆是悲苦。眼前虽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别你了。从今夜开始细数,到明年分离时还有多少相聚的时候呢。

浅酒无别人可劝,惟你能劝;深情无别人可知,也只有你才能知道。春天将尽,东边的溪山风景秀丽,可以与你同游,去观赏那江水中倒映柳树的影子和隐在雪中的梅花零落。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稀:一作“移”。

细从今夜数:一作“试从今夜数”。

相会:相聚。

浅酒欲邀谁劝:一作“浅酒欲邀谁共欢”。

东溪:泛指风景美好的地方。

近:一作“尽”。

鉴赏

  小晏多愁善感,对于人生,总是放不下他的思考,欢会之际难遣闲愁,春日临近顿生希望,悲愁与欢乐,聚合与离散,总是此消彼长起伏回旋,在他的心灵之中形成大大小小的波澜。这首《临江仙》词,就可以看作是他的感情长河中泛起的一朵浪花。

  词的上片写的是与友人在一起的酒筵欢会,却以“眼中欢事常稀”来表现,使欢乐也蒙上一层愁苦的阴影。因为聚会稀少,故而特别珍惜;因为珍惜,故而更怕这段欢事的终结;因为怕它终结故而要仔细地数一数究竟还有多少个相聚的日子。作者真切地表述了细腻的心理活动,很是耐人寻味。

  下片当以“东溪春近好同归”为核心,表述了作者对生活的取向和希望。“浅酒”与“深情”两句,就其句式与内涵而论,又是相互纠葛在一起的,这种笔法,本是《临江仙》词牌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的写作要求,其间有对比,有连结,或为对仗,或为互文。这两句是说:浅酒无别人可劝,惟君能劝;深情无别人可知,惟君能知。这样就把席间欢会的主客双方的亲密关系交代了出来。“东溪”,即东边的溪山,泛言风景秀丽之处,并不是实有的地名。选个好去处,携同归隐共赏春光,也就不会再有异地分离的情况了——这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最后两句是由“春近”二字引发出来的想象中的东溪美景:“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用十个字总写春景,并不容易。选材欲其美,大概至少须得做到这么几点方能合乎要求。

参考资料:
1、 王双启编著:《晏几道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年1月版
创作背景

  这首小词是酒席间的赠人之作,多是为友人所作。《小山词》中多写爱恋相思,此篇则例外。

参考资料:
1、 紫陌著.人间何处著相思 晏几道词与情的绝世传奇:凤凰出版社,2011.08:第248页
猜您喜欢
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公乃往燕晏子之家,饮酒,酣,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耶?”
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公乃¹往燕晏子之家,饮酒,酣(hān)²,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³耶?”
译文:齐景公有个非常疼爱的女儿,他想将她嫁给晏子。景公于是到晏子家宴饮,正喝得痛快的时候,景公看见了晏子的妻子,说:“这就是先生的妻子吗?”
注释:¹乃:于是,就。²酣:饮酒尽兴。³内子:指妻子。
晏子对曰:“然,是也。”
晏子对曰:“然¹,是也。”
译文:晏子回答说:“是的,这是我的妻子。”
注释:¹然:常作表示肯定的答语。
公曰:“嘻!亦老且恶矣。寡人有女少且姣,请以满夫子之宫。”
公曰:“嘻!亦老且恶矣。寡人有女少且姣,请以满夫子之宫。”
译文:景公说:“嘻!她又老又丑。寡人有个女儿年轻又容貌娇美,请让她充实先生的内室。”
晏子违席而对曰:“乃此则老且恶,婴与之居故矣,故及其少且姣也。且人固以壮讬乎老,姣讬乎恶,彼尝讬,而婴受之矣。君虽有赐,可以使婴倍其讬乎?”再拜而辞。
晏子违席而对曰:“乃此则老且恶,婴与之居故矣,故及其少且姣也。且人固以壮讬(tuō)¹乎老,姣讬乎恶,彼尝讬,而婴受之矣。君虽有赐,可以使婴倍其讬乎?”再拜而辞。
译文:晏子离开坐席回答说:“如今我的妻子确实又老又丑,可是我与她共同生活的时间很长了,过去也曾经赶上她又年轻又漂亮的好时候。况且人本来就是壮年托身于人一直到老年,从漂亮时候托身于人一直到变丑。她曾托身于我,而我也接受了她的托付。君上虽然有所恩赐,但可以因此让我违背我妻子的托付吗?”晏子拜了两拜谢绝了。
注释:¹讬:同“托”,委托。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向晚¹意不适²,驱车登古原³
译文:傍晚时分我心情不太好,独自驱车登上了乐游原。
注释:¹向晚:傍晚。²不适:不悦, 不快。³古原:指乐游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¹黄昏。
译文: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注释:¹近:快要。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

dēngyóuyuán

shāngyǐn tángdài 

xiàngwǎnshì chēdēngyuán 
yángxiànhǎo zhǐshìjìnhuánghūn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群芳过后¹西湖²好,狼籍残红³。飞絮(xù)(méng)。垂柳阑(lán)尽日风。
译文:百花凋零之后西湖的景致依然很美,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飞扬的柳絮好似细雨迷蒙。垂落的杨柳纵横交杂,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
注释:¹群芳过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²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西北,颖水和诸水汇流处,风景佳胜。³狼籍残红: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残红,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⁴濛濛:今写作“蒙蒙”。细雨迷蒙的样子,以此形容飞扬的柳絮。⁵阑干:横斜,纵横交错。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shēng)¹²尽游人去³,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译文:笙箫歌声渐渐消歇,游人也已尽兴散去,才开始觉春日空寂。回到居室,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放下帘栊。
注释:¹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²散:消失,此指曲乐声停止。³去:离开,离去。⁴帘栊:窗帘和窗棂,泛指门窗的帘子。

  这是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写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写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怀。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轻快的笔墨描绘了颍州西湖的暮春景,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而词人的安闲自适,也就在这种境界中自然地表现出来。情景交融,真切动人。词中很少修饰,特别是上下两片,纯用白描,却颇耐寻味。

  这首词是欧阳修晚年居住的颍州西湖的暮春景象,从而表现了作者异常的、幽微的心理状态。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这首词上阕是说,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丽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飘舞,柳枝在和风中随风飘荡,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西湖花时过后,残红狼籍,常人对此,当是无限惋惜,而作者却赞赏说“好”,确是异乎寻常的。首句是全词的纲领,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湖上一片实景,笼罩在这篇实景上的是寂寞空虚的气氛。落红零乱满地,杨花漫空飞舞,使人感觉春事已了。“垂柳阑干尽日风”与上二句相联系,写出了栏畔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单是这风中垂柳的姿态,本来是够生动优美的,然而著以“尽日”二字,联系白居易《杨柳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来体会,整幅画面上一切悄然,只有柳条竟日在风中飘动,其境地之寂静可以想见。在词的上阕里所接触到的,只是物象,没有出现任何人的活动。眼前的是自然界,显得多么令人意兴索然。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下阕前两句是说,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笙歌散尽”,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游人去后,始觉春空”,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的复杂微妙的心境。“始觉”是顿悟之词,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得获得宁静的畅适。首句说的“好”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可解释认为“狼籍残红”三句所写景象的“好”之所在。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末两句是说,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直到双燕从蒙蒙的细雨中归来,才放下了帘子。

  最后两句,写室内景,从而使人揣想,前面所写的一切,都是词人在室外凭栏时的观感。末两句是倒装。本是开帘待燕。“双燕归来”才“垂下帘栊”。着意写燕子的活动,反衬出室内一片清寂气氛。“细雨”字还反顾到上阕的室外景。落花飞絮,着雨更显得春事阑珊。这首词从室外景色的空虚写到室内气氛的清寂,通首体现出词人生活中的一种静观自适的情调。

  这首词是欧阳修颍州西湖组词《采桑子》十首的第四首。诸词抒写作者以闲退之身恣意游赏的怡悦之情,呈现的景物都具有积极的美的性质,如“芳草长堤”、“百卉争妍”“空水澄鲜”等等。独此首赏会的是“狼籍残红”。整组词描写的时节景物为从深春到荷花开时,“狼籍残红”自然是这段过程中应有的一环。如果说诸词表现了词人作为闲人对各种景物的欢然会意,本词却不自觉的透露出来他此时的别样情绪。作者这时是以太子少师致仕而卜居颍州的。他生平经历过不少政治风浪,晚年又值王安石厉行新法,而不可与争,于是以退闲之身放怀世外,这组词总的是体现了他这种无所牵系的闲适心情。但人情往往也有这样的矛盾,解除世事的纷扰固然觉得轻快,而脱去世务又感到空虚。本词“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却是极其微妙的反映出这种矛盾的心情。结尾“垂下帘栊”两句,乃极静的境界中着以动象,觉余情袅袅,表现出对春的流连眷恋意识,不免微露怅惘的情绪。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458-459页
2、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231页
3、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87-188页
4、 刘长贺.宋代诗词典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508

cǎisāng ·qúnfāngguòhòu西hǎo

ōuyángxiū sòngdài 

qúnfāngguòhòu西hǎo lángcánhóng fēiméngméng chuíliǔlángānjìnfēng 
shēngsànjìnyóurén shǐjuéchūnkōng chuíxiàliánlóng shuāngyànguīláizhōng 
扬帆借天风,水驿苦不缓。
扬帆借天风,水驿苦不缓。
译文:扬帆之船借天风航行,最好慢点到达下一个水驿,能拖多迟拖多迟。
平明及西塞,已先投沙伴。
平明及西塞,已先投沙伴¹
译文:天刚刚亮到达西塞山,已比同是流放的伙伴先到。
注释:¹投沙伴:指汉政治家、文学家贾谊。投:抛弃。沙:长沙。贾谊被权贵排挤滴贬到长沙,他曾作赋吊念屈原。在此借喻裴隐。
回峦引群峰,横蹙楚山断。
回峦引群峰,横蹙(cù)楚山断。
译文:两岸群峰回峦,楚山横蹙断裂。
砯冲万壑会,震沓百川满。
(pīng)¹冲万壑(hè)会,震沓(tà)百川满。
译文:水流冲击万条深壑,响声如雷,百川汹涌,波浪滔天。
注释:¹砯:水击山岩声也。
龙怪潜溟波,俟时救炎旱。
龙怪潜溟波,俟时救炎旱。
译文:龙怪潜伏于溟波,等待时机来救炎旱之灾。
我行望雷雨,安得沾枯散。
我行望雷雨,安得沾枯散。
译文:我们久盼雷鸣雨落,好滋润干枯的心田。
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
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
译文:此一去,鸟都埋怨天路悠长,我更忧愁春光短暂。
空将泽畔吟,寄尔江南管。
空将泽畔吟¹,寄尔江南管。
译文:我且模仿屈原的泽畔吟,寄给你用江南管弦配配乐,看好不好吟唱。
注释:¹泽畔吟:《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后常把谪官失意时所写的作品称为“泽畔吟”。

liúlángzhì西sāi驿péiyǐn--bái

yángfānjiètiānfēngshuǐ驿huǎn

píngmíng西sāixiāntóushābàn

huíluányǐnqúnfēnghéngchǔshānduàn

pīngchōngwànhuìzhènbǎichuānmǎn

lóngguàiqiánmíngshíjiùyánhàn

xíngwàngléiānzhānsàn

niǎotiānzhǎngrénchóuchūnguāngduǎn

kōngjiāngpànyíněrjiāngnánguǎn

长林众草入秋荒,独有幽姿逗晚香。
长林¹众草入秋荒²,独有幽姿(zī)³晚香。
注释:¹长林:指大片的树林,广阔的树林。²荒:荒芜。³幽姿:谓清幽秀美的姿态。⁴逗:此处有散发、溢出之意。
每向风前堪寄傲,几因霜后欲留芳。
每向风前堪寄傲(ào)¹,几因霜后欲留芳。
注释:¹每向句:谓秋兰即使在风中亦傲骨挺然,不屈服。
名流赏鉴还堪佩,空谷知音品自扬。
名流¹赏鉴(jiàn)还堪佩²,空谷³知音品自扬
注释:¹名流:指文人雅士,有名望的人。²佩:古人多有佩戴兰花以示清雅、以求吉祥的习惯。³空谷:犹言深谷。⁴扬:昂扬,张扬。
一种孤怀千古在,湘江词赋奏清商。
一种孤怀¹千古在,湘江词赋(fù)奏清商²
注释:¹孤怀:谓清高孤傲的情怀。²湘江句:谓屈原流放于湘江畔所作的兰橘颂歌,一直付诸乐律,传唱至今。清商:古五音之一,商声。后则以之指各种乐曲。
向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是谓其品操高洁,风姿清雅,历来诗家吟诵者甚多。静诺此诗,一承前辈诗人旨趣,对兰草的清香傲骨,雅姿洁品作了进一步的阐扬。当然,诗言其志,内中自然寄托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说诗人以兰自况,亦无不可。至少我们可以认为,诗人爱兰,爱得很深沉很真挚,犹如千余年前楚三闾大夫屈原那样。这便是诗人的心声。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