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意剑南诗,风情子安曲。美人舞团扇,万叶飐华绿。
雨意剑南诗,风情子安曲。美人舞团扇,万叶飐华绿。
何似月婵娟,凉夜照鸳浴。
何似月婵娟,凉夜照鸳浴。
姚燮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 1688篇诗文

猜您喜欢
问从来谁是英雄?一个农夫,一个渔翁。晦迹南阳,栖身东海,一举成功。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霸业成空,遗恨无穷。蜀道寒云,渭水秋风。
问从来谁是英雄?一个农夫¹,一个渔翁²。晦(huì)³南阳,栖身东海,一举成功。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tāo)功在飞熊。霸业成空,遗恨无穷。蜀道寒云,渭(wèi)水秋风
译文:请问古往今来谁是真正的英雄,一个是三国的农夫诸葛亮,一个是周朝的渔翁姜太公。一个隐居南阳,一个栖身东海海滨,都是一举成功。诸葛亮名成八阵图,姜太公梦兆飞熊并写下《六韬》兵书。但转眼霸业都成空,带来无穷的遗恨。如今只看到蜀道上的寒云,渭水上的秋风。
注释:¹一位农夫:指诸葛亮。因为他曾经“躬耕南阳”。²一个渔翁:指姜太公,因为他曾经钓于渭水。³晦迹: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即隐居。⁴南阳:今属河南,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⁵卧龙:指诸葛亮。⁶六韬书:相传为姜太公所著的一部兵书。分文、武、虎、豹、龙、犬六韬。⁷飞熊:周文王得姜太公的梦兆。⁸蜀道寒云:极言蜀道之险峻。⁹渭水秋风:言在羁旅中过生活。渭水:姜太公曾垂钓于渭水边。

  查德卿的这首《蟾宫曲·怀古》抒发的是怀古咏史之意。作者在开篇第一句就写出了自己的疑问,他问道“问从来谁是英雄?”,紧接着他便在曲中写到一个农夫,一个渔翁。”查德卿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回答了自己的问题,在此处点明了怀古的对象,同时也做出了评价。

  “晦迹南阳,栖身东海,一个成功。”南阳,东海是两处地点,分别承接“农夫”与“渔翁”,诸葛亮在未出山之前,曾经在南阳过着隐居的生活,而姜太公也曾经在渭水之滨垂钓,同样过着悠闲恬淡的日子。

  “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则是说明诸葛亮和吕尚的丰功伟绩,进一步表现他们两个作为英雄所做出的功绩。

  “霸业成空,遗恨无穷。蜀道寒云,渭水秋风。”这句由追寻历史转为了对历史的感慨,说诸葛亮、吕尚所建的“霸业”终究是一场空,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逝了。

chángōng··怀huái--cháqīng

wèncóngláishuíshìyīngxióngnóngwēnghuìnányángshēndōnghǎichénggōngzhènmíngchénglóngliùtāoshūgōngzàifēixióngchéngkōnghènqióngshǔdàohányúnwèishuǐqiūfēng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¹石。
译文:想象着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子心中满是悲愁。
注释:¹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不谒承明庐¹,老作平原客²
译文:没有机会进京入朝为官,只能长久地滞留在赵国的旧地。
注释:¹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²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译文:自己已经离开家乡三年,三年都没有机会去祭拜自己的祖宗。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旅歌屡(lǚ)弹铗(jiá)¹,归问时裂帛²
译文:我经常像冯谖那样弹铗而歌却未能如愿,只能写封书信来表示自己希望早日还家的心情。
注释:¹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²裂帛:指写家信。

yóu--

bēimǎnqiānxīnnuǎnnánshānshíchéngmínglǎozuòpíngyuánshíbiéjiāmiàosānniánxiāngguódànjiáguīwènshíliè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zhuó)酒与君君自宽¹,人情²翻覆(fù)³似波澜(lán)
译文:给你斟酒愿你喝完能自我宽慰,人心反复无常,如同起伏不定的波涛。
注释:¹自宽:自我宽慰。²人情:人心。³翻覆:谓反覆无常;变化不定。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白首相知¹犹按剑²,朱门³先达笑弹冠
译文:朋友即便相携到白首还要按剑提防,要是你盼望先富贵的人来提拔你、帮助你,只不过惹得专他一番耻笑罢了。
注释:¹相知:互相知心的朋友。²按剑:以手抚剑,预示击剑之势,表示提防。³朱门:红漆大门。指贵族豪富之家。⁴先达:有德行学问的前辈。⁵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草色全经¹细雨湿,花枝²欲动春风寒。
译文:草色青青,已经全被细雨打湿,花枝欲展却遇春风正寒。
注释:¹经:一作“轻”。²花枝:开有花的枝条。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世事¹浮云何足问²,不如高卧³且加餐
译文:世事如浮云过眼不值一提,不如高卧山林,多多进食,保重身体。
注释:¹世事:世务,世上的事。²何足问:不值得一顾。何足,犹言哪里值得。³高卧:安卧;悠闲地躺着。指隐居不仕。⁴加餐:慰劝之辞。谓多进饮食,保重身体。

  此诗是王维晚年诗作中十分值得玩味的一篇。诗用愤慨之语对友人进行劝解,似道尽世间不平之意,表现了王维欲用世而未能的愤激之情。全诗风格清健,托比深婉,前后既错综成文,又一气贯注,构思布局缜密精妙。

  第一句“酌酒与君君自宽”,“君”字重复强调,这是障眼法;骨子里其实是胸中郁积愤懑,需与挚友一起借酒浇化。所谓“宽”者,宽人也即宽己,正是因为无法排遣。故次句“人情翻覆似波澜”,一曰翻覆,二曰波澜,足见心中愤激之情。

  三四句紧承“人情翻覆”,照应止水波澜的外部刺激,强调矛盾两端,铺叙反目成仇,人心无常。白首相知尚且如此,其他的人就不用说了。相知成仇,先达不用,说尽了世态炎凉,当是实有所指。前四句关键在“笑”字。弹冠”本为援手荐引乃同契之义,此处则反用其意,一旦“先达”即笑侮后来弹冠(出仕)者,轻薄排挤,乃至下井落石,此为淋漓之戟骂。金圣叹以为“自是千古至今绝妙地狱变相”,诚为得言。

  从内容上说,五六两句是即景即情,从户内至室外,为酌酒时举目所见,由世态炎凉,人情翻覆展示天地无私,万物亲仁,豁然呈现一新境界。被王国维先生誉为“摄春草之魂”的“细雨湿流光”,诗人用以描写映窗草色;禅宗关于“心动”“物动”的著名偈语,诗人借以描绘照眼花枝,即使单纯作“景语”看,也属上乘。而其蕴涵则在“全经”,“欲动”,由彰显至深密,从象外到象内,大千世界,无所不容;仅观人间之蝇营狗苟,于义愤之外,恍然顿悟。从章法上说,律诗中间两联要求虚实相生,三四句实写,五六句则应当化实为虚,措辞表意不可复犯,方能体现“神韵”“气象”之妙。从道家思想上说,佛家主“虚静”,尚“自然”,和光同尘;深一层探求,五六句似还参合“有无”“生灭”“变常”之理;即处“静观”“达观”态度,与三四句世俗的“势利”“凉薄”恰成对照。

  末两句“世事浮云”与“高卧加餐”由禅意而来。“何足问”有不屑一顾的鄙薄之意,所指实有其人其事,承三四句,“高卧”承五六句,超凡脱俗。前后既错综成文,又一气贯注,构思布局缜密精妙。

  亦显亦隐、半儒半释的人生经历与处世态度,给王维造成巨大的心理矛盾,犹如碧潭止水,宜清心静观;但仰望高谷急湍,依旧凛然飞动,怵目惊心。王维全部诗作均可作如是观,通过《酌酒与裴迪》一诗即可透视此种矛盾心态。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120-122

zhuójiǔpéi

wángwéi tángdài 

zhuójiǔjūnjūnkuān rénqíngfānlán 
báishǒuxiāngzhīyóuànjiàn zhùménxiānxiàotánguān 
cǎoquánjīngshī湿 huāzhīdòngchūnfēnghán 
shìshìyúnwèn gāoqiějiācān 
飞云倚岫心常在,明月沉潭影不流。
飞云倚岫(xiù)¹心常在,明月沉潭影不流。
译文:飞云依傍着远山心一直都在,明月沉落在清潭中的倒影不曾流走。
注释:¹岫:山。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译文:明月有情,它应该认识我这个年年在异乡的游子吧。
波映横塘柳映桥,冷烟疏雨暗亭皋。春城风景胜江郊。
波映横塘¹柳映桥,冷烟疏雨暗亭皋(gāo)²。春城风景胜江郊³
译文:波光粼粼的流水照映着横塘堤,河边的柳树掩映着小桥。天色将暮,使人感到稍许冷意,细细的雨丝洒落在水旁。此时的整个春城的风景远胜临江郊野的风光。
注释:¹横塘:即南京市西南的横塘。²亭皋:水边的平地。³江郊:临江的郊野。
花蕊暗随蜂作蜜,溪云还伴鹤归巢。草堂新竹两三梢。
花蕊暗随蜂作蜜,溪云还伴鹤归巢。草堂新竹两三梢。
译文:花蕊悄悄地随了蜜蜂去酿作了蜜,溪云有意陪伴着白鹤回巢。草堂边上又抽生了两三竿新竹。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词。

  起句两个“映”字,表现了作者敏锐的艺术观察力。池溏春水,碧波荡漾,烟柳垂荫,小桥、亭榭若隐若现。水塘之波,塘边之柳,塘上之桥,相映成趣。连用两“映”字,景色明媚,节奏复沓,极具清新风格。第二句写春雨,冷烟疏雨,就是烟雨,就是蒙蒙小雨。因为下雨,池边的亭榭,看上去也有些模糊了。这就使眼前的景色呈现出一种朦胧美。第三句紧承上二句,具有小结之意: “春城风景胜江郊”。江郊是临江地带。就是说,这里的景致超过了江郊。一个“胜”字,又深化了春景之美。

  下阕“花蕊暗随蜂作蜜,溪云还伴鹤归巢”,把“花”和“云”拟人化了,赋予浓郁的感情色彩。花蕊随蜂,溪云伴鹤,说明春意盎然,物随人意,已经很迷人了。再加上一个“暗”字、“还”字,更是传神妙笔,写尽了春光的魅力。所以,夏承焘先生评论此联谓: “花蕊一联,自然流转”是很有道理的。结句“草堂新竹两三梢”,一则扣合上片“春城风景胜江郊”,二则总收全词,好象词人在江边小路踏青,一路看去,最后惊喜地发现竹梢又长了二三节。夏承焘在《金元明清词选》中评论说:“结句轻轻即收,不著议论,而并具微婉。”

  这首词的艺术风格是清秀自然,宛转沉著。这首词好象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作者的情感通过描绘景物,同时把“情之所至,妙不自寻”的意境传递给读者了。值得再三玩味。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