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故城长乐坡,三年从此送君过。宦游不道相逢少,愁病何堪惨别多。
开远故城长乐坡,三年从此送君过。宦游不道相逢少,愁病何堪惨别多。
强敌犹知奉威信,巴童莫忘习中和。庙堂应趋缁衣拜,少缓离亭白玉珂。
强敌犹知奉威信,巴童莫忘习中和。庙堂应趋缁衣拜,少缓离亭白玉珂。
刘敞

刘敞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12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握管门庭侧,含毫山水隈。
握管¹门庭²侧,含毫山水隈(wēi)³
译文:文史官握着笔杆站立在朝堂一侧,笔尖在如山水般雕砚中蘸饱墨水。
注释:¹握管:书写、执笔人,指文史官。²门庭:宫殿,指朝廷。³山水隈:山水的弯曲处。
霜辉简上发,锦字梦中开。
霜辉简上发,锦字梦中开。
译文:历史由它书写简牍记录兴衰存亡,书写出的字体就想梦中花般美姸。
鹦鹉摛文至,麒麟绝句来。
鹦鹉摛(chī)¹至,麒麟绝句²来。
译文:能够书写那明理死谏的忠勇鸿文,能够书写那精美吉祥的千古绝句。
注释:¹鹦鹉摛文:鹦鹉古有比喻忠勇之意,鹦鹉摛文指进谏。²麒麟绝句:麒麟古有比喻吉祥美好之意,麒麟绝句指精美吉祥的词句。
何当遇良史,左右振奇才。
何当遇良史¹,左右²振奇才。
译文:能遇秉笔直书的良心史官得其所,能助有识之士得名声远振不枉生。
注释:¹良史:忠于史实的史官。²左右:辅佐,帮助。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半烟半雨¹江桥畔(pàn),映杏映桃²山路中。
译文:柳树种植在溪桥边和山路旁,与杏树和桃树相映。
注释:¹半烟半雨:云雾夹杂着细雨。²映杏映桃:与杏树和桃树相映。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会得¹离人²无限意³,千丝万絮(xù)春风。
译文:又好像懂得离人思乡的无限情感,千万条柳丝飘下无数柳絮去招引迷人的春天。
注释:¹会得:懂得,理解。²离人:远离故乡的人。³无限意:指思乡的情感。⁴絮:柳絮。⁵惹:招引,挑逗。

liǔ

zhèng tángdài 

bànyānbànjiāngqiáopàn yìngxìngyìngtáoshānzhōng 
huìrénxiàn qiānwànchūnfēng 
十五年来,逢寒食节,皆在天涯。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看飞花。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
十五年来,逢寒食节,皆在天涯。叹雨濡(rú)露润,还思宰柏¹,风柔日媚,羞看飞花²。麦饭纸钱,只鸡斗酒³,几误林间噪喜鸦。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
译文:十五年来,每逢寒食节,都是远离家乡,漂泊在天涯。在下雨的天气里,思念着坟墓上的柏树;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却又羞于见到飞花。寒食节自己不能供奉麦饭、纸钱、鸡和酒祭扫祖茔,林间的喜鹊乌鸦也空等了!老天笑道:这不是因为我,也不是因为元军的入侵。
注释: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郓(yùn)州:北宋州名,治所须城,即今山东东平。这里用北宋旧名,以示不忘故国。¹宰柏:坟墓上的柏树,又称宰树、宰木。²飞花:切寒食节。³只鸡斗酒:均指祭品。⁴几误林间噪喜鸦:祭扫过后,林间的鸦鹊就可来啄食这些祭品,由于自己多年末能祭扫,故耽误了鸦鹊。几,屡次。
鼎中炼熟丹砂。把紫府清都作一家。想前人鹤驭,常游绛阙,浮生蝉蜕,岂恋黄沙。帝命守坟,王令修墓,男子正当如是邪。又何必,待过家上冢,书锦荣华。
鼎中炼熟丹砂(shā)。把紫府清都¹作一家。想前人鹤驭(yù),常游绛(jiàng)(què)²,浮生蝉蜕,岂恋黄沙³。帝命守坟,王令修墓,男子正当如是邪。又何必,待过家上冢,书锦荣华。
译文:自己早已深思熟虑,胸有成竹,如同鼎中丹砂炼熟,随时可以升天,以紫府清都仙界为家了。想以前仙人驾鹤常游于天上的绛阙;世俗之身如同蝉蜕壳一样被丢弃,岂能留恋于尘埃浊世?帝王命臣子守坟、修葺墓园,男子应当这样报效君王。又何必等到回家上坟,如同白天衣锦还乡一样显示荣华!
注释:¹紫府清都:道家称仙人居住之地为紫府;清都,指天帝所居的官。²绛阙:指神仙宫阙。³黄沙:意指尘埃浊世。⁴过家上冢:回家乡上坟。此处非泛说,而是特指奉皇帝之命回家祭告先祖,显示皇帝的恩宠。⁵书锦:意指富贵还乡。

  上片主要抒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已经十五年没有回家过寒食节,说明词人在外漂泊已久,“皆在天洲”是夸张手法,说明词人思乡情浓,也暗含当时国破家亡,百姓饱受流离失所之苦。“叹雨濡”四句写词人虽背井离乡,但无时无刻不在挂念家中。十五年都没有回家为祖茔扫坟祭墓,连“宰柏”都令词人思念不已。而在阳光明媚的时节,词人羞见飞花”,羞见的原因不想自知。“飞花”此处指热同繁盛之所,国破家亡之际,自己身为人臣,却无力挽大厦之将倾,实在羞愧。“麦饭”三句,写林中的喜、乌鸦原本可以食祭祀之物,但由于自己多年未祭,连它们都要空等了。表面词人在怜喜乌鸦,实则在为自己的不幸慨叹。最后一句,词人委婉地表达了对元统治者的愤慨。

  下片一改上片悲痛沉郁之风,转而抒发豪情。起首两句,词人借用道家之说,流露出自己早已看破生死、愿与神仙天帝成作一家的想法,表明词人为坚守气节,视死如归。“想前人取”四句,进一步说明词人不恋红尘俗世,不愿荀且偷生,甚至渴望像前人一样,解脱之后驾鹤云游,逍遥自在。“帝命守坟,王令修墓,男子正当如是耶”三句,词人再次明志,表明自己誓死效忠宋朝,宁死不屈臣节的思想。正因为有了这种“忠臣不事二主”的思想,所以词人最后说此次北上,虽被元人逼迫,但自己心意已决,他们也不能奈何。再次强调自己的坚定信念。

  该词由寒食节写起,词人先写自己的思乡之情,继而由家至国,表明自己决不愿做背信弃国的叛臣,即便舍弃性命也要保全臣节,从而升华了全词的思想境界,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资料:
1、 韦立军编著.宋词鉴赏辞典:北京出版社,2009.05:第297-298页
我爱山中春,苍崖鸟一声。
我爱山中春,苍崖¹鸟一声。
注释:¹苍崖:因林木葱茂而显得苍翠的山崖。
桃花源里住,罕见问津人。
桃花源¹里住,罕见问津²人。
注释:¹桃花源:简称桃源。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虚构的与世隔绝的乐土。其地人人丰衣足食,怡然自乐,不知世间有祸乱忧患。后因称这种理想境界为世外桃源。²问津:问路。津为渡口。
我爱山中夏,空冥花雨下。
我爱山中夏,空冥¹花雨下。
注释:¹空冥:犹言空中。冥为暗昧深远意,用以形容天空。
行吟屐齿肥,树色丽四野。
行吟屐齿肥¹,树色丽²四野。
注释:¹行吟句:谓穿着大登山鞋,吟着诗。²丽:光彩照耀,作动词。
我爱山中秋,黄云稻正稠。
我爱山中秋,黄云稻正稠¹
注释:¹黄云句:谓秋季稻熟,黄澄澄地稠密地一大片,有如金黄的云彩。
铎声连振起,镰子刈禾头。
¹声连振起,镰子刈²禾头。
注释:¹铎:铃。寺庙中以铃铎声召众出坡劳作。²刈(yì):割。
我爱山中冬,冰澌叠乱封。
我爱山中冬,冰澌¹叠乱封。
注释:¹冰澌:即冰。澌本指解冻时流动的冰块。此句谓冬天山上到处都被冰雪叠覆封闭,主要是指冰雪覆盖山头。
地炉无品字,一榻冷千峰。
地炉无品字¹,一榻冷千峰。
注释:¹品字:指木柴。木柴劈开后往往将之架叠起来以备使用,其架叠之形极似品字,故称,并以之代指木柴。
鹏公咏云居山之诗多达数十首,大多收入《云居山新志》。此选其咏云居山春、夏、秋、冬绝句一组。本诗以各个季节的典型风物、典型事件来直接反映鹏公及云居山真如禅寺僧众的禅隐生活。诗写得很精炼,很生动,简捷有力,诗味隽永,是鹏公咏云居山大量诗篇中的代表作。
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
三春¹花事好,为学须及早。
译文:三春时节花开正艳,若要求学必须趁着年轻。
注释:¹三春: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
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译文:再美丽的花也会有凋谢的时候,人生时光匆匆容颜易老。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