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城水色映飞楼,楼外晴天属望悠。万里山连百越远,五溪涨入九江流。
侵城水色映飞楼,楼外晴天属望悠。万里山连百越远,五溪涨入九江流。
黄州陈迹知何似,赤壁苍烟久未收。法像有庐真草草,令人俯仰意难休。
黄州陈迹知何似,赤壁苍烟久未收。法像有庐真草草,令人俯仰意难休。
薛瑄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1025篇诗文

猜您喜欢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王大司马¹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pén)²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chuí)(tà)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³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yǎn)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tì)抽肠衅鼓云。
译文:大司马王僧辨的母亲魏老夫人,品性非常严谨方正;王僧辨在湓城驻守时,是统率三千人的将领,年龄已过四十岁,但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还用棍棒教训他,所以王僧辨才能成就功业。梁元帝的时候,有一位 学士,聪明有才华,被父亲娇宠,缺乏教养,他若有一句话 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 绝口;但他若有一件事做错了,其父便想方设法为他遮掩 粉饰,希望他自己能改正。待学士成年后,粗暴傲慢的性 情日益增长,最终因说话不检点,被周逖杀死,肠子被抽 出,血被拿去涂抹战鼓。
注释:¹王大司马:即王僧辨,南朝梁太原祁(今山西祁县) 人,字君才,初仕北魏,归粱后任湘东 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²湓城:也称 湓口,古城名。³梁元帝:即萧绎,字世诚,南朝 梁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 人,梁武帝第七子,初 封湘东王,镇守江陵(今属湖北) ,侯景叛乱时, 派王僧辨,陈霸先等讨景,事平后,在江陵即帝 位。在位三年,为西魏所掳,被杀。⁴学士:官 名,南北朝时,学士为编纂撰述之官。⁵揜  :同“掩”,遮蔽,掩盖。⁶婚宦:结婚和做 官。此指成年。
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
丹木生何许?乃在峚(mì)¹山阳²
译文:丹木生长在何方?就在峚山南坡上。
注释:¹峚:逮本作“密”,今从李本、焦本改。²山阳:山的南面。
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
黄花复朱实¹,食之寿命长。
译文:黄色鲜花红果实,食之可以寿命长。
注释:¹朱实:红色的果实。
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
白玉凝素液,瑾(jǐn)(yú)¹发奇光。
译文:白玉凝成白玉膏,瑾瑜发出奇异光。
注释:¹瑾瑜:皆美玉。
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
岂伊¹君子宝,见重²我轩黄³
译文:岂止君子视为宝,轩辕黄帝早赞扬。
注释:¹伊:彼。²见重:被重视,被看重。³轩黄:黄帝轩辕氏。

shānhǎijīngshísānshǒu ·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dānshēng nǎizàishānyáng 
huánghuāzhūshí shízhīshòu寿mìngcháng 
báiníng jǐnguāng 
jūnbǎo jiànzhòngxuānhuáng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柳絮(xù)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¹
译文:在一个柳絮纷飞的时节,我告别了故乡洛阳,经过千里跋涉,在梅花开放的寒冬到了三湘。
注释:¹三湘:一说潇湘、资湘、沅湘。这里泛指湘江流域,洞庭湖南北一带。《全唐诗》校:“到,一作‘在’。”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世情已逐¹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译文: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盛衰荣辱,如同浮云一样,都是过眼云烟;可是,依依离情,却像那悠长的江水一样,绵绵不绝。
注释:¹逐:随,跟随。

  这是一首情韵别致的送别诗,一首贬谪者之歌。王八员外被贬长沙,因事谪守巴陵的作者给他送行。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在政治上都怀才不遇,彼此在巴陵夜别,更增添了缠绵悱恻之情。

  这首诗首先从诗人告别洛阳时写起:“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暮春时节,柳絮纷纷扬扬,诗人怀着被贬的失意心情离开故乡洛阳,在梅花盛开的隆冬时分,来到三湘。这里以物候的变化暗示时间的变换,深得《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遗韵。开头两句洒脱灵动,情景交融,既点明季节、地点,又渲染气氛,给人一种人生飘忽、离合无常的感觉。回想当初被贬的情景,诗人不胜感慨,此时友人王八员外也遭逢相同的命运,远谪长沙,临别依依,感慨万端:“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第三句所说“世情”,可包括人世间的盛衰兴败,悲欢离合,人情的冷暖厚薄等。而这一切,诗人和王八员外都遭遇过,并都有过深切的感受。命运相同,相知亦深。世情如浮云,更添离情缱绻缠绵,有如流水之悠长深远。结句比喻形象,“空随”二字似写诗人的心随行舟远去,也仿佛王八员外载满船的离恨而去。一个“空”字,委婉地表达出一种无可奈何而又恋恋不舍的深情。

  唐人抒写迁谪之苦、离别之恨者的诗作很多,可说各抒其情,各尽其妙。这首诗以迁谪之人送迁谪之人,离情倍添愁怅,故沉郁苍凉,情致深幽。一结有余不尽,可称佳作。

参考资料:
1、 何国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43-644
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路转山腰足未移¹,水清石瘦便能奇²
译文:道路转过半山腰脚步还没移,已看见水清澈石枯瘦一片奇丽。
注释:¹足未移:一作“未足移”。²便能奇:看见奇丽之景。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
译文:白云兀自笼盖了东山西岭,上下各一轮明月分不清天上池底。
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
黑黍(shǔ)黄粱¹初熟后²,朱柑绿橘³半甜时。
译文:果园中半甜的是红橙绿桔,田野里初熟了黑米黄米。
注释:¹黑黍黄粱:泛指谷类作物。²初熟后:一作“初熟候”。³朱柑绿橘:泛指果树。
人生此乐须天赋,莫遣儿曹取次知。
人生此乐须天赋¹,莫遣(qiǎn)儿曹²取次³知。
译文:人生这种陶情山水的愉悦须老天赐与,可别让儿辈知觉减损了乐趣。
注释:¹天赋:一本作“天付”。²儿曹:儿辈,一本作“儿郎”。³取次,随便。

  一二联描写寺景。首联概写。众人驻足观赏,故曰“足未移”,而脚下之路却逶迤盘陀,早已绕过了西菩山腰,因说“路转山腰”。这时,对大自然的奇妙美景一向有敏锐观察力的诗人,于俯仰之间,已经发现了西菩寺内、外的奇景:“水清石瘦便能奇”。颔联便分写水、石奇境。《於潜图经》云:“寺前有东西两山,或有云晦,遥望如岭焉”,《咸淳临安志》曰:“明智寺中,有清凉池、明月池”,寺景所奇便在此二山、二池上。诗人如此描写:先承“石瘦”写两山:“白云自占东西岭”。两峰屹然,直插云霄,白云浪涌,时掩峰顶,其情景便仿佛是那白云自己占据了东、西二岭。又承“水清”写二池:“明月谁分上下池”。天已向晚,一轮明月早已钻出了云缝,它一视同仁,不分上下,使两池共婵娟,而池水清澈,漾出了一双月影。在这两联中,诗人将他诗家的眼光所捕捉到的景物特点,以奇特的想象和灵动的笔致,加以渲染,便使那客观景物染上了浓厚的主观色彩,情态逼真,奇趣横生,生动地展现了西菩寺的无限奇妙风光。

  颈联的描写,又变换了手法。诗人在游目庭院、田野时,看见了累累秋实:初熟的小米、高粱,半熟的柑和桔,就重研丹青,为它们分别抹上了黑、黄、朱、绿四种较实物更为浓艳而鲜明的色彩,绘成了一幅色泽斑斓的秋色图。入胜境而观奇景、美景,诗人的游览之乐于此时便达到了极点,尾联便直说其乐:人生这种登山临水、探奇访胜之乐,是要由老天爷踢给的,可千万别让小儿辈们随随便便得知个中消息。方其时,诗人似乎已全然忘却了胸中深藏的许多烦恼了,实则非也。“天赋”已暗兜“天教”,分明有慨;而“莫遣”句,出自《晋书·王羲之传》诗人之意为:自己的探胜幽趣,如果让儿辈们知道,也会遭到非议,使人败兴。虽有这种言外之意在,又妙在比前首更为含蓄。

参考资料:
1、 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49-50
2、 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60-61

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
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
译文:桥边的池开里的月亮,真是难忘惹人怜爱。
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
帘开最明夜,簟(diàn)¹卷已凉天。
译文:帘子在明亮的夜晚打开,竹帘卷起时已经是很凉的天气了。
注释:¹簟:竹帘。
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
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¹鲜。
译文:月光流转处开花湍急,蟾辉倾吐出来使得云朵也有了光彩。
注释:¹云叶:云朵。
姮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
姮娥¹无粉黛(dài),只是逞婵(chán)²
译文:月中的女神不施粉黛,她的美貌全靠这月光了。
注释:¹姮娥:神话中的月中女神。²婵娟:月亮。

yuè

shāngyǐn tángdài 

chíshàngqiáobiān nánwànglián 
liánkāizuìmíng diànjuǎnliángtiān 
liúchùshuǐhuā shíyúnxiān 
héngéfěndài zhǐshìchěngchánju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