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衣荷笠鬓如霜,自说家编楚水阳。满岸秋风吹枳橘,
草衣荷笠鬓如霜,自说家编楚水阳。满岸秋风吹枳橘,
绕陂烟雨种菰蒋。芦刀夜鲙红鳞腻,水甑朝蒸紫芋香。
绕陂烟雨种菰蒋。芦刀夜鲙红鳞腻,水甑朝蒸紫芋香。
曾向五湖期范蠡,尔来空阔久相忘。
曾向五湖期范蠡,尔来空阔久相忘。
韦庄

韦庄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358篇诗文

猜您喜欢
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
晚逐香车¹入凤城²,东风斜揭³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
译文:傍晚时,我追逐着她的香车,一直跟随到京城里,一阵东风吹来,将绣帘斜斜地掀起。终于看到她回首相视的容貌,娇美的眸子闪着盈盈笑意。
注释:¹香车:华丽的车子。²凤城:京城,帝王所居之城。杜甫《夜》诗:“步蟾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仇兆鳖注引赵次公曰:“秦穆公女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言京城曰凤城。”³斜揭:轻轻地揭开帘帷。⁴“慢回”句:漫不经心地回眼相顾,含羞带笑。漫,随意地。
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
消绣未通¹何计是?便须²(yáng)³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
译文:不知有什么办法,能让我对她倾诉衷肠?佯装作酒醉的狂徒,随着车行踉踉跄跄。隐约听得车中人的笑语,嗔骂“这生好轻狂”。
注释:¹消绣未通:指与车中美人的情意未通。²便须:即应。³佯醉:伪装酒醉。⁴“依稀”句:好像听到车中女子责怪说:“太狂了!”太狂生,大狂妄了。生,语尾助词,诗词中常用,乃唐宋口语。李白《戏赠杜甫》诗:“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花间词词风秾艳,辞藻华丽,多为闺阁香艳之词。张泌现存的九首《浣溪沙》亦多写深闺绣闱,怜香惜玉,散发着脂粉气,但这首《浣溪沙》却别富情调,生动活泼。

  这首词写一募小小喜剧,鲁迅在一篇杂文中曾戏谓为“唐朝(应为“五代”)的钉梢”。封建时代男女防闲甚严,而在车马杂沓,上女如云,男女界限有所混淆的游春场合,就难免有一见钟情式的恋爱、即兴的追求、一厢情愿苦恼发生,难免有“钉梢”一类风流韵事的出现,作为对封建禁锢的积极或消极的反应。

  首句直入情节:在游春人众归去的时候。从郊外进城的道路上一辆华丽的香.车迤俪而行,一个骑马的翩翩少年尾随其后。显然,这还只足一种单方面毫无把握的追求。也许那香车再拐儿个弯儿,彼此就要永远分手。只留下一片空虚和失望——要是没有后来那阵好风的话,“东风”之来是偶然的。而成功往往不可忽略这种偶然的机缘。当那少年正苦于彼此隔着一层难以逾越的帷幕时、这风恰巧像是有意为他揭开了那青色的绣帘。虽是“斜揭”,揭开不多,却也够意思了:他终于得以着见他早想见到的帘后的那人。果然是一双美丽的“娇眼”,而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慢回娇眼笑盈盈”。这样眼风,虽则是“慢回”,却已表明她在帘后也窥探多时。这嫣然一笑。是下意识的勾引,是对“钉梢”不动声色的响应,两情相逢,生这场即兴的迫求势必要继续下去了。

  这盈盈一笑本是一个“消息”,使那少年搔首踟蹰,心醉神迷,但没有得到语言上可靠的印证,心中小踏实,故仍觉“消息未通”。而进城之后,更不能肆无忌惮。“消息未通何计是”的问句,就写少年的心理活动,颇能传焦急与思索之神。情急生智——“便须佯醉且随行”。醉是假的,紧随不舍才是真的。这套“误随车“的把戏,许能掩人耳目,但瞒不过车中那人。于是:“依稀闻道太狂生!”

  香车驶入长安了,正当男的左右为难,要不要继续跟踪下去之时,东风来帮忙,它掀起马车的布帘,里面露出了少女的容颜,女主角正在笑嘻嘻地看着他呢,原来流水也有情,男主角燃起了希望,但少女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没有交谈,男主角无法明确,只好继续跟着马车行走。可是在城里面,这样明目张胆地跟踪女性车驾太嚣张了。爱情是智慧的催化剂,灵机一动,男主角假装喝醉了,跌跌撞撞地跟着马车行走。这种小算盘可逃不过少女的心思,少男模糊地听到少女在车里笑骂:这个男的啊,太轻狂了。剧情到此戛然而止,留给读者的则是丰富的想象。少女对少男的心意怎样,是佯怒实喜呢,还是其他?两人之间会不会演出红拂夜奔或待月西厢的剧情呢,则更让人期待了。这突来的一骂富有生活的情趣。鲁迅说:“上海的摩登少爷要勾搭摩登小姐,首先第一步,是追随不舍”,“第二步便是‘扳谈’:即使骂,也就大有希望:因为一骂便可有语语来往。所以也就是‘扳谈’的开头。”(《二心集·唐朝的钉梢》)这里的一骂虽然不一定会马上引起扳谈,但它是那盈盈一笑的继续,是打情骂俏的骂,是“大有希望”的“消息”。将词意推进了一步。

  词到此为止,前后片分两步写来,每次都写了男女双边的活动。在郊外,一个放胆追逐,一个则秋波暗送;入城来,一个佯醉随行,一个则佯骂轻狂。前后表现的不同根据在于环境的改变。作者揭示出男女双方内心与表面的不一致甚至矛后。戮穿了这一套由特定社会生活导演的恋爱的“把戏”。自然产生出浓郁的喜剧效果。此词不涉比兴,亦不务为含蓄,只用白描抒写,它开篇便入情节。结尾只到闻骂为止,结构紧凑、简洁。所写情事,逼肖生活。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03-204

huànshā··wǎnzhúxiāngchēfèngchéng--zhāng

wǎnzhúxiāngchēfèngchéngdōngfēngxiéjiēxiùliánqīngmànhuíjiāoyǎnxiàoyíngyíng

xiāowèitōngshì便biànyángzuìqiěsuíxíngwéndàotàikuángshēng

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气命儿般看承爱惜。逐霄上草料数十番,喂饲得膘息胖肥。但有些污秽却早忙刷洗,微有些辛勤便下骑。有那等无知辈,出言要借,对面难推。
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¹,气命儿般²看承爱惜。逐霄³上草料数十番,喂饲得膘息胖肥。但有些污秽却早忙刷洗,微有些辛勤便下骑。有那等无知辈,出言要借,对面难推。
译文:近来买到一匹好马,爱惜它就像爱惜自己的性命。每夜都要喂数十次草料,喂养得膘肥马壮。只要有一点脏污就赶忙刷洗,它稍微有点劳累就下来不骑。却有那种无知无趣之人,出言要借我的马,当面不好推却。
注释:般涉调:宫调名,元曲中常用的十二宫调之一。耍孩儿:般涉调的一个曲牌名,也在正宫、中吕、双调的套数里运用,但没有单独作小令用的。¹蒲梢骑:古代良马的名字。《史记·乐书》:“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²气命儿般:性命儿似的。³逐宵:每夜,夜夜。⁴膘息:马肥叫膘息,是说皮里肥肉相接。
〔七煞〕懒设设牵下槽,意迟迟背后随,气忿忿懒把鞍来鞴。我沉吟了半晌语不语,不晓事颓人知不知。他又不是不精细,道不得“他人弓莫挽,他人马休骑”。
〔七煞〕懒设设¹牵下槽,意迟迟背后随,气忿忿懒把鞍来鞴(bèi)²。我沉吟了半晌语不语,不晓事颓人³知不知。他又不是不精细,道不得“他人弓莫挽,他人马休骑”。
译文:懒洋洋地把马牵下马槽,慢腾腾地在马背后跟随,气忿忿地给马套上马鞍。我沉吟了半晌要说不说,不晓得这鸟人知道不知道。他又不是不精细的人,不会不知道“他人弓莫挽,他人马休骑”吧。
注释:¹设设:形容懒洋洋的样子。²鞴:套上马鞍叫鞴。³颓人:骂人语,犹言“鸟人”“鸟汉”。
〔六煞〕不骑呵西棚下凉处栓。骑时节拣地皮平处骑。将青青嫩草频频的喂。歇时节肚带松松放,怕坐的困尻包儿款款移,勤觑着鞍和辔,牢踏着宝镫,前口儿休提。
〔六煞〕不骑呵西棚下凉处栓。骑时节拣地皮平处骑。将青青嫩草频频的喂。歇时节肚带松松放,怕坐的困尻(kāo)包儿¹款款²移,勤觑着鞍和辔(pèi)³,牢踏着宝镫(dèng),前口儿休提。
译文:不骑的时候你栓在西棚下凉爽的地方,骑坐的时候挑选地皮平坦的地方。要用青青的嫩草频繁地喂养。休息的时候肚带放松放松,怕坐得累了马鞍要慢慢地移动,要时常注意鞍和辔,要牢牢地踏着宝镫,不要用力拉住缰绳把马口往上提。
注释:¹尻包儿:指马背上的鞍。²款款:慢慢地。³辔:马勒头和马缰绳合起来叫辔。⁴宝镫:马鞍两旁足所踩者。
〔五煞〕饥时节喂些草,渴时节饮些水,着皮肤休使麄毡屈。三山骨休使鞭来打,砖瓦上休教稳着蹄。有口话你明明记:饱时休走,饮时休驰。
〔五煞〕饥时节喂些草,渴时节饮些水,着皮肤休使麄(cū)(zhēn)¹屈。三山骨²休使鞭来打,砖瓦上休教稳着蹄。有口话你明明记:饱时休走,饮时休驰。
译文:马饥饿的时候要喂些草,口渴的时候让它饮些水,擦皮肤不要让马脖子上的鬣毛弯曲。三山骨不要用鞭子来打,不要让马蹄中垫入了砖瓦。有句话你须明确地记住:吃饱时不要跑路,喝水时不要奔驰。
注释:¹麄毡:粗毛,指马脖上的鬣毛。麄,同“粗”。²三山骨:指马身上突出的骨骼。
〔四煞〕抛粪时教干处抛,尿绰时教净处尿,栓时节拣个牢固桩橛上系。路途上休要踏砖块,过水处不要践起泥。这马知人义,似云长赤兔,如益德乌骓。
〔四煞〕抛粪时教干处抛,尿绰时教净处尿,栓时节拣个牢固桩橛(jué)上系。路途上休要踏砖块,过水处不要践起泥。这马知人义,似云长赤兔,如益德乌骓(zhuī)¹
译文:马拉屎让它去干燥的地方拉,撒尿时让它去干净的地方撒,栓系的时候挑选个牢固的柱子栓系。走在路途上不要踏着砖块,过水的时候不要践踏起泥土。这马知道人的情义,就好像关云长的赤兔马,张翼德的乌骓马。
注释:¹“似云长”二句:云长是三国关羽的字;益德,应为翼德,是张飞的字。关羽的坐骑叫赤兔追风马,张飞所乘之马叫乌骓。
〔三煞〕有汗时休去檐下栓,渲时节休教浸着颓,软煮料草铡底细。上坡时款把身来耸,下坡时休教走得疾。休道人忒寒碎,休教鞭颩着马眼,休教鞭擦损毛衣。
〔三煞〕有汗时休去檐下栓,渲时节休教浸着颓,软煮料草铡(zhá)底细¹。上坡时款把身来耸,下坡时休教走得疾。休道人忒(tuī)寒碎²,休教鞭颩(diāo)³马眼,休教鞭擦损毛衣。
译文:有汗的时候不要在屋檐下栓系,洗刷的时候不要浸着生殖器,草料要煮软铡得精细。上坡时慢慢地把身子耸起,下坡时不要让它走得快疾。不要说人家太琐碎,不要让鞭子甩着马眼,不要让鞭子擦损毛皮。
注释:¹“渲时”句:替马洗刷时不要让冷木浸着它的生殖器。渲,洗刷:颓,雄性生殖器。²忒寒碎:过分地寒酸和琐碎。忒,方言,太,过于。³颩着:戳击着。
〔二煞〕不借时恶了弟兄,不借时反了面皮。马儿行嘱咐叮咛记:鞍心马户将伊打,刷子去刀莫作疑。则叹的一声长吁气。哀哀怨怨,切切悲悲。
〔二煞〕不借时恶了弟兄,不借时反了面皮。马儿行嘱咐叮咛记:鞍心马户将伊打,刷子去刀莫作疑¹。则叹的一声长吁气。哀哀怨怨,切切悲悲。
译文:不借给你坏了兄弟人情,不借给你伤了朋友面子。马儿啊嘱咐你叮咛你,你要记住:他不会打你的,如果打你,那他无疑就是个“驴屌”。哀怨悲切地长叹一声,真是哀哀怨怨,悲悲切切。
注释:¹“鞍心”二句:“马户”乃“驴”的拆字,“刷子去刀”乃“屌”字。“驴屌”是骂人的话。
〔一煞〕早晨间借与他,日平西盼望你,倚门专等来家内,柔肠寸寸因他断,侧耳频频听你嘶。道一声好去,早两泪双垂。
〔一煞〕早晨间借与他,日平西盼望你,倚门专等来家内,柔肠寸寸因他断,侧耳频频听你嘶。道一声好去¹,早两泪双垂。
译文:想想早晨间把你借给他,太阳落西山就盼望你归,靠着门专门等你回到家里,柔肠寸寸因为马而断,侧耳频频地倾听马嘶鸣。说一声你好好地去吧,早已经两眼泪垂。
注释:¹好去:犹今言“好走”。
〔尾〕没道理,没道理;忒下的,忒下的。恰才说来的话君专记:一口气不违借与了你。
〔尾〕没道理,没道理;忒(tuī)下的¹,忒下的。恰才说来的话君专记:一口气不违借与了你。
译文:真是没道理啊,没道理;真是太下作了,太下作。刚才说的话你一定要用心记住:一口气全部依从才借给你。
注释:¹忒下的:太下作。下,南方方言,元杂剧里常见。此处作“下作”解。

  这首套曲可以说是一颗风姿独特的奇葩,它以诙谐风趣的语言,以生动传神的细节,以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深刻地刻画了主人公在借马这一过程中的行为、思想、语言,塑造了一个爱马如命、既悭吝又憨厚的人物形象。

  全曲描写的是一个借马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借马的场景。这人买了匹好马,便惜马如命,百般爱护。偏有那“不晓事”的人来借马,这便如同要掏他的心窝一般。他实不愿把马借给他人,但又怕伤了朋友脸面,于是他内心产生了剧烈的矛盾和钻心的刺痛。这些都通过他长篇大论、没完没了地向借马人叮嘱关于养马、骑马的注意事项表现了出来。马还在身边,却预想到马被人借走后,他倚门等待马归来的情景,以至于“柔肠寸断”,“两泪双垂”。这个细节十分夸张,也极具幽默效果,把人物心态展示得淋漓尽致。最后反复用“没道理”“忒下的”,进一步刻划马主人吝啬的心态。此曲诙谐滑稽,充满喜剧色彩。作者刻画人物用的是漫画笔法,但同时又是精雕细刻,曲中的喜剧形象刻画得十分成功,产生很好的喜剧效果。

  喜剧效果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作者故意夸大、强化所表现对象的某些特征,使它与人们通常模式、生活情理构成鲜明的反差。如写马主人爱马如痴,突出他对马的超乎常情的爱怜。马的职能本来就是代人助步的,但主人却要“微有些辛勤便下骑”,宁愿自己走路绝不加重马的负担。朋友间借马一用,本属生活中正常现象,可主人却视为大逆不道,不仅给人当面难看,而且指桑骂槐,出言不逊。马要被人借走,却像生离死别一样,反反复复的絮道,不厌其烦的叮咛嘱告,那份哀伤、悲痛、珠泪双垂的样子,真像死了亲朋故友一般。这些过分、夸张的描写,无疑是超越常规、不合理的。当人们用通常的行为规范、生活情理来衡量时,都会察觉出这位马主人的迂腐。他的痴呆,他的反常滑稽、诙谐、可笑,构成了这套曲子的喜剧风格。

  对于借马者,除了马主人在心里骂他之外,别无描写。但马主人与马难舍难分的矛盾是他引起的,马主人的那么多嘱咐是对他说的,马主人与马难舍难分的种种表情,他是亲眼看见的。因而越到后来,读者越关心这个人物。他最后是否牵走了马,作者没有写,这就更激起了读者的无穷想象。

  这首套曲是马致远散曲中的杰作。它不仅在题材方面突破了散曲言情写景的局限,具有开拓之功,更主要的是在创作艺术方面作出了贡献。这就是用第一人称代言体,细致入微的刻画以及细节描写,有旁白、背唱,通过马主人的语言、心理活动和神态、行动等等。从多方面去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诙谐幽默。既入情入理,又风趣而真实可信。

参考资料:
1、 窦春蕾.喜剧之手笔 丰富之意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1)
2、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260-261
3、 王 毅.元代“代言体”散曲论略.中国文学研究,1992,(3)
踏踏马蹄谁见过?眼看北斗直天河。
踏踏¹马蹄谁见过?眼看北斗直²天河。
译文:得得的蹄声,是谁在骑马走过?夜已深沉,北斗星正指向天河。
注释:¹踏踏:马蹄声。²直:当,临。
西风罗幕生翠波,铅华笑妾颦青娥。
西风罗幕¹生翠波,铅华²笑妾颦(pín)³青娥
译文:凄冷的西风掀动罗幕的波纹,脸上的残粉似笑我双眉紧锁。
注释:¹罗幕:罗帐。²铅华:妆饰用粉。³颦:皱眉。⁴青娥:指女子用青黛画的眉。
为君起唱长相思,帘外严霜皆倒飞。
为君起唱长相思¹,帘外严霜皆倒飞。
译文:站起身来,唱一支相思的歌曲,幽怨的歌音逼退帘外的霜色。
注释:¹长相思:乐府旧题,多写朋友或男女久别思念之情。
明星灿灿东方陲,红霞稍出东南涯,陆郎去矣乘斑骓。
明星灿灿¹东方陲(chuí)²,红霞稍出东南涯,陆郎³去矣乘斑(bān)(zhuī)
译文:恍惚间启明星在东方升起,灿烂后天边透出朝霞一叶。我难忘此情此景,也是这时你跨上马与我相别。
注释:¹明星灿灿:天色将晓,启明星灿灿有光。²陲:边地。³陆郎:六朝陈人,本名陆瑜,为陈后主狎客,后用来代指嫖客。⁴斑骓:有苍黑杂毛的马。

  这首诗以设问开篇,“马蹄踏踏谁见过?”这话既像是问自己,又像是问别人,表达了女主人公希望和失望相交织的复杂心情:心上人是骑着马儿离去的,至今不见归来,唯有“踏踏”的马蹄声不时回响在耳边,萦绕在心上。接着展示夜不能寐,坐而吟唱的特定时空。“眼看北斗直天河”,这句有双重含义,一指“夜深”,如注家所诠释的;一指时届凉秋。古人有依据星象的变化来确定季节的习惯,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按北斗星位置的变化来分辨四季,当玉衡、开阳、摇光三星连成的线直指西方的银河时,这片土地便已进入秋天。秋天是自然界由盛而衰的季节,传递秋的信息的是西风和落叶,它们都引发人的伤感之情。况且正值华年,在饱尝别离的痛苦之后,独守深闺空闱之中,长夜漫漫,能不愁肠百结?“铅华笑妾颦青娥”,正是这种愁苦神情的写照。

  人的愁苦愈积愈深,到了不堪忍受的程度,势必要设法排遣。“为君起唱《长相思》”,就是女主人公选择的排解方式。她的歌声是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饱含爱恋,贯串精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连无情的“严霜”也为之动情,竟至掉头而去,不忍卒听。“帘外严霜皆倒飞”,想象奇诡,极富表现力。比起《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来似更进一层,因为“天若”句有比喻词“若”,系或然之辞,而此句表达得如此坚决,就象实际发生的那样,不仅有形体,而且有气势,使难于捉摸的情幻成新奇美妙、可见可感的物象。这就是艺术魅力之所在。

  女主人公感情的可贵突出地呈现在一个“长”字上。自朝到暮,从昏到晓,她的心始终伴随着离去者的身影和“踏踏”的马啼,融进一片痴情。她彻夜难眠,长想思,至于长吟唱,抒发着无尽的恋情,直至东方发白,朝霞升起。她是如此的一往情深,忠贞不渝,而对方,“陆郎去矣乘斑骓”,毫无顾恋之意。多情换来薄情,女主人公徒然陷入痛苦的深渊。“陆郎”具体解释诸本不尽相同。徐文长说是陆贾,“贾在南中,倡家竞留之。”暗示女主人公是青楼中人。王琦以《明下童曲》为本,注云“陈孔,谓陈宣、孔范,陆谓陆瑜,皆陈后主狎客。”狎客薄情,司空见惯,王注似与诗的本意相合。

  仔细品味,此诗与鲍照、李白的同题作品有明显的区别。后二者属“听歌逐音,因音托意”一类,女主人公不是歌唱者,而是在聆听所爱的歌声之后,为之沉吟久坐,抒发爱慕的情意,属“投桃报李”式的情感交流,带有喜剧性质;此诗中的坐吟、起唱者皆为女主人公,男方则无反应,以多情烘托无情,更具悲剧效果。就体式而言,鲍照和李白的作品有七字句,也有三字句,属杂言体;李贺的这首则全是七言句,类似七言歌行。这些表明李贺创作诗歌不愿受前人的缚束,他的主体意识相当浓烈,力图充分表达自我。袭用旧题系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而非模仿的冲动。善于渲染是李贺诗歌的一大特色。这首诗中就多借景抒情的笔墨,不同寻常的是,景物描写不仅仅用作陪衬而已,常常成为题材的主体部分。例如“为君起唱《长相思》,帘外严霜皆倒飞。”乍看起来前一句是叙事。抒情,后一句是写景。经过仔细体味,就会清楚地认识到两者都是叙事、抒情、写景的结合体,不过一者常,一者变;一者正,一者奇而已。“帘外”句运思奇诡,却不难体味。用奇诡的物象和境界,表达几乎人人都能体味的情理,正是李贺的特长,也是他的诗歌独具的艺术价值。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564-566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¹。泪²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泪¹一枝春欲放:此指买得一支将要开放的梅花。²泪:指形似眼泪的晶莹露珠。
译文:在卖花人的担子上,买得一枝含苞待放的花。那晨曦的露珠也在那花色之中留下痕迹,让花显得更楚楚动人。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怕郎猜道,奴¹面不如花面好。云鬓(bìn)²斜簪(zān),徒³要教郎比并⁴看。泪¹奴:作者自称。²云鬓:形容鬓发多而美。³徒:只、但。郎:在古代既是妇女对丈夫的称呼,也是对她所爱男子的称呼。这里当指前者。⁴比并:对比。
译文:我怕丈夫看了花之后犯猜疑,认为我的容颜不如花的漂亮。我这就将花插在云鬓间,教他看一看,到底哪个比较漂亮。

  这首词作于建中靖国年间,其时词人与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心中充满对爱情的热情挚着。全篇截取了作者新婚生活的一个侧面,显示她放纵恣肆的独特个性。  

  上片主旨是买花。宋朝都市常有卖花担子,一肩春色,串街走巷,把盎然生趣送进千家万户。似乎小丫环入报以后,女主人李清照随即作了吩咐,买下一枝最满意的鲜花。整个上片便是截取了买花过程中最后一个画面,所写的便是女主人公手执鲜花,满怀深情地进行欣赏。“春欲放”三字,表达了她对花儿的由衷喜爱,其中“春”字用得特别好,既可以指春色、春光、春意和春天,也可以借指花儿本身。“春” 字境大,能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联想。下面“泪染轻匀”二句,写花的容态。着一“泪”字,就把花拟人化了,再缀以“轻匀”二字,便显花娇而不艳,其中似乎渗透着女主人对它的同情与爱抚。前一句为虚,出自词人的想象;后一句属实,摹写了花上的露珠。“犹带彤霞晓露痕”,花朵上披着彤红的朝霞,带着晶莹的露珠,不仅显出了花之色彩新鲜,而且点明时间是清晨,整个背景写得清新绚丽,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新婚的欢乐与甜蜜。  

  下片主旨写戴花。首先,作者从自己一方说起,侧重于内心刻画萋。“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活活画出一位新嫁娘自矜、好胜甚至带有几分嫉忌的心理。她青年妇女中,本已感到美貌超群,但同“犹带彤霞晓露痕”的鲜花相比,似乎还不够娇美,因此怀疑新郎是否爱她。这里表面上是说郎猜疑,实际上是她揣度郎心,曲笔表达,轻灵有致。同上片相比,前面是以花拟人,这里是以人比花,角度虽不同,但所描写的焦点都是新娘自己。接着二句,是从人物的思想写到人物的行动。为了争取新郎的欢爱,她就把花儿簪鬓发上,让新郎看看哪一个更美。然却终未说出谁强,含蓄蕴藉,留有余味。“云髻斜簪”,丰神如画。这里李清照,写出了一点闺房的乐趣。  

  全篇通过买花、赏花、戴花、比花,生动地表现了年轻词人天真、爱美情和好胜的脾性。可谓达到了“乐而不淫”的艺术境界,全词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一首独特的闺情词。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1216-1217 .
2、 于非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523-524 .
3、 刘长贺 .宋代诗词典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 :608-609 .

jiǎnlánhuā ·màihuādànshàng

qīngzhào sòngdài 

màihuādànshàng mǎizhīchūnfǎng lèirǎnqīngyún yóudàitóngxiáxiǎohén 
lángcāidào miànhuāmiànhǎo yúnbìnxiézān yàojiàolángbìngkàn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他乡复行役(yì)¹,驻马别孤坟。
译文:我东西漂泊,一再奔走他乡异土,今日歇脚阆州,来悼别你的孤坟。
注释:¹复行役:指一再奔走。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近泪无干土¹,低空有断云。
译文:泪水沾湿了泥土,心情十分悲痛,精神恍惚,就像低空飘飞的断云。
注释:¹近泪句:意谓泪流处土为之不干。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对棋(qí)¹陪谢傅²,把剑觅(mì)徐君³
译文:当年与你对棋,比你为晋朝谢安,而今在你墓前,象季札拜别徐君。
注释:¹对棋:对奕、下棋。²谢傅:指谢安。以谢安的镇定自若、儒雅风流来比喻房琯是很高妙的,足见其对房琯的推崇备至。³“把剑”一句:春秋时吴季札聘晋,路过徐国,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死,遂解剑挂在坟树上而去。意即早已心许。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译文:不堪回首,眼前只见这林花错落,离去时,听得黄莺啼声凄怆难闻。

分句分析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既在他乡复值行役之中,公事在身,行色匆匆。尽管如此,诗人还是驻马暂留,来到孤坟前,向亡友致哀。先前堂堂宰相之墓,如今已是茕茕“孤坟”,表现了房琯晚年的坎坷和身后的凄凉。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无干土”的缘由是“近泪”。诗人在坟前洒下许多伤悼之泪,以至于身旁周围的土都湿润了。诗人哭墓之哀,似乎使天上的云也不忍离去。天低云断,空气里都带着愁惨凝滞之感,使诗人倍觉寂寥哀伤。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诗人下句则用了另一典故。《说苑》载:吴季札聘晋过徐国,心知徐君爱其宝剑,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徐君已经去世,于是解剑挂在徐君坟的树上而去。诗人以延陵季子自比,表示对亡友的深情厚谊,虽死不忘。这又照应前两联,道出他为何痛悼的原因。诗篇布局严谨,前后关联十分紧密。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唯”字贯两句,意思是,只看见林花纷纷落下,只听见莺啼送客之声。这两句收尾,显得余韵悠扬不尽。诗人着意刻画出一个幽静肃穆之极的氛围:林花飘落似珠泪纷纷,啼莺送客,也似哀乐阵阵。此时此地,诗人只看见这样的场景,只听见这样的声音,格外衬托出孤零零的坟地与孤零零的吊客的悲哀。

意境分析
  此诗极不易写,因为房琯不是一般的人,所以句句都要得体;而杜甫与房琯又非一般之交,所以句句要有情谊。而此诗写得既雍容典雅,又一往情深,十分切合题旨。

思想感情
  诗人表达的感情十分深沉而含蓄,这是因为房琯的问题,事干政局,诗人已经为此吃了苦头,自有难言之苦。但诗中那阴郁的氛围,那深沉的哀痛,还是表现出诗人不只是悼念亡友而已,更多的是内心对国事的殷忧和叹息。

biéfángtàiwèi

 tángdài 

xiāngxíng zhùbiéfén 
jìnlèigān kōngyǒuduànyún 
duìpéixiè jiànjūn 
wéijiànlínhuāluò yīngsòngwé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