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遂鼎湖遗剑履,时来渭水掷鱼竿。
事遂鼎湖遗剑履,时来渭水掷鱼竿。
欲知贤圣存亡道,自向心机反覆看。
欲知贤圣存亡道,自向心机反覆看。
一林霜雪未沾头,争遣藏休肯便休。
一林霜雪未沾头,争遣藏休肯便休。
学尽世间难学事,始堪随处任虚舟。
学尽世间难学事,始堪随处任虚舟。
齐己

齐己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74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古涧一枝梅,免被园林锁。路远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趓。
古涧一枝梅,免被园林锁。路远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趓(duǒ)¹
译文:深幽的山涧中一枝梅花独自绽放,不像那些锁在园林里的梅花没有自由。在这路远山深的山谷中,不惧严寒,好似可以躲开春天的热闹。
注释:¹趓:古同“躲”。
幽思有谁知,托契都难可。独自风流独自香,明月来寻我。
幽思有谁知,托契(qì)¹都难可。独自风流²独自香,明月来寻我。
译文:它幽深的心思有谁能懂呢?想找个人谈谈心也不可能。只有独自绽放散发着幽香,偶尔明月相照,它没有忘记了我。
注释:¹契:书信。²风流:洒脱放逸;风雅潇洒。

bosuànzi--zhūdūn

jiànzhīméimiǎnbèiyuánlínsuǒyuǎnshānshēnhánshìgòngchūnxiāngduǒyōuyǒushuízhītuōdōunánfēngliúxiāngmíngyuèláixún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¹(pēi)²,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wān)(yán)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³,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zhū)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译文:金陵(今南京)从北门桥向西走二里路,有个小仓山,山从清凉山起源,分成两个山岭向下延伸,到桥才消失。山岭蜿蜒狭长,中间有个清池、水田,俗称干河沿。河没有干涸的时候,清凉山是南唐皇帝避暑的地方,当时的繁盛可想而知。称得上金陵名胜的,南边的有雨花台,西南有莫愁湖,北边有钟山,东边有冶城,东北有孝陵,叫做鸡鸣寺。登上小仓山,这些景物就像漂浮起来一样。江湖这么大,云烟变幻那么快,不是山拥有的景致,都被山拥有了。
注释:¹清凉:山名,在南京市西。又名石头山。山上昔建有清凉寺,南唐建有清凉道场。相传为避暑官。寺已废。²胚胎:此指小仓山为清凉山余脉。³雨花台:在南京市中华门外。相传南朝梁时期天监年间(502—519)云光法师讲经于此,感天雨花,因而得名。⁴莫愁湖:在南京市水西门外,相传为南齐时莫愁女居处而名。然而莫愁湖之名实始见于宋代。⁵钟山:在南京市中山门外。又名金陵山、紫金山、蒋山、北山。是南京主要山脉。⁶冶城:故址在南京市水西门内朝天宫附近,相传吴王夫差冶铁于此,故名。⁷孝陵:在南京市中山门外钟山南麓,为明太祖朱元璋陵墓。⁸鸡鸣寺:在南京市区北鸡鸣山,梁时与此始建同泰寺,后屡毁屡建。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在其旧址建鸡鸣寺。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嚾呶,禽鸟厌之不肯妪伏,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阖,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diān),构堂皇¹,缭(liáo)(yuán)(yǒu),树之荻千章²,桂千畦(qí),都人游者,翕(wěng)然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tuí)弛,其室为酒肆(sì),舆(yú)³(huàn)(náo),禽鸟厌之不肯妪(yù),百卉(huì)(wú)谢,春风不能花。余恻(cè)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阖,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tuān)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qī)侧也,为缀峰岫(xiù);随其蓊(wěng)而旷也,为设宧(yí)(yǎo)。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jí),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è)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译文:康熙年间,织造(官职名)隋大人在山的北麓,建起殿堂,砌上围墙,种了上千株荻草,上千畦桂花,城里人来游玩的,盛极一时,人们给这座园林起名叫做隋园,是因为主人姓隋。三十年后,我主持江宁政事,园林倾塌而且荒芜,里面的房屋被改成酒馆,楼台喧嚣,禽鸟讨厌这个地方不来栖息,百花荒芜,春天也不开花。我感到悲凉怆然,询问园林之多少钱,说值三百两银子,我拿薪水买下来。修补围墙修剪花草,更换房檐改变用途。高的地方,建成临江楼阁;低的地方,修建溪旁亭子;有溪水的地方,修了桥;水深流急的地方,造了舟船;突起险峻的地方,点缀它的气势;平坦而且草木旺盛的地方,设置了观赏设施。有的风景加强,有的风景抑制,都随它的丰盛萧杀繁茂贫瘠情况而定,因势取景,不是他们消失堵塞,仍叫做随园,和隋园同音,但意思变了。
注释:¹堂皇:广大的堂厦。²树之荻千章:是说楸树千株,“章”通“橦”,大木林。荻:即“楸”。落叶乔木,干直树高。³舆台:地位低贱的人。嚾呶,叫喊吵闹。⁴妪伏:原指鸟孵卵,引申为栖息。⁵蓊郁:茂盛浓密貌。⁶宦窔:房屋的东北角与东南角。古代建房,多在东南角设溷厕,东北角设厨房。此即代指这些设施。⁷夭阏:《庄子·逍遥游》。“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夭谓折,阏为阻塞之意。此指没有改变山原来的形势。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¹、甥(shēng)(méi)²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³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译文:建成以后感叹说:“让我在这里做官,则一个月来一次;让我居住在这里,则每天都来。两者不可兼得,所以辞官而要园子。”于是托病辞官,带着弟弟袁香亭、外甥湄君搬着图书居住在随园里。听苏轼说过:“君子不一定非要做官,也不一定非不做官。”然而我的做不做官,和住这个园子的长久与否,是相依赖的。两个事物能够交换,肯定其中的一个足以胜过另一个。我竟拿官职换这个园子,这个园子的奇妙,可想而知了。
注释:¹香亭:袁枚弟袁树。²湄君:袁枚外甥陆建,字湄君,号豫庭。³苏子:宋朝大文学家苏轼。下面的引文出自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⁴相易:互换。
己巳三月记。
己巳¹三月记。 
译文:己巳年三月写此文。
注释:¹己巳:1749年(乾隆十四年)。

  这篇记文,先历叙园的地理位置,显得郑重之至。接着便处处扣住“随”字,写葺园的经过与作者的趣味,表现了作者洒脱放任的处世观,充满了初得园的喜悦及对将来悠游林仓的生活的憧憬。袁枚的记游一类文章与他的传记文不同,一是力求简洁,一是注重铺陈场景与刻画人物。文中第二段述及造园原则时,运用了大量整句,将园林“就势取景”的造园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笔法,也是对韩愈、柳宗元散文作法的继承。

  文章首段先写随园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详细介绍了金陵四周的美景,为后文得享美景时的喜悦做了铺垫。

  第二段作者主要叙写随园的来历以及自己治园的经过。中国古代造园的原则讲求利用已有的环境条件,精心设计,使园林虽由人造,却宛如天开。作者将原本的“隋园”改成“随园”,这个“随”字的含义正是体现了中国园林造园之奥妙,园林美学的精髓,同时也暗含着袁枚随顺自然、随时之宜的审美理想与人格象征。

  最后一段则抒写了袁枚舍官就园,安享园林之乐的情怀。他引苏轼“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一句,表明自己仕与不仕皆随顺自然的心态。“随”字也正是袁枚追求自由随性的人生观、仕宦观的显露,充分显示了袁枚以“性灵说”驰骋文坛的诗人气质。

  袁枚写这篇文章。一方面为他精心修造园林解嘲,一方面也为了扩大随园的影响。但写对自己经营的园林有感情,并把侈造园林的操劳和做宫的仰人鼻息作比较,这些思想应该是真实的。

参考资料:
1、 袁启明译注.袁枚文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01月第1版:第28页-第30页
丈人骏马名胡骝,前年避胡过金牛。回鞭却走见天子,
丈人骏马名胡骝,前年避胡过金牛。回鞭却走见天子,
朝饮汉水暮灵州。自矜胡骝奇绝代,乘出千人万人爱。
朝饮汉水暮灵州。自矜胡骝奇绝代,乘出千人万人爱。
一闻说尽急难材,转益愁向驽骀辈。头上锐耳批秋竹,
一闻说尽急难材,转益愁向驽骀辈。头上锐耳批秋竹,
脚下高蹄削寒玉。始知神龙别有种,不比俗马空多肉。
脚下高蹄削寒玉。始知神龙别有种,不比俗马空多肉。
洛阳大道时再清,累日喜得俱东行。凤臆龙鬐未易识,
洛阳大道时再清,累日喜得俱东行。凤臆龙鬐未易识,
侧身注目长风生。
侧身注目长风生。

  《李鄠县丈人胡马行》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7卷第27首。仇兆鳌《杜诗详注》评注此诗:“丈人骏马名胡骝,前年避贼过金牛。回鞭却走见天子,朝饮汉水暮灵州。”首言马行迅捷。从乱禽颠沛说起,便有奇气。过金牛,扈从明皇也。见天子,趋谒肃宗也。却走,退走也。

  “自矜胡骡奇绝代,乘出千人万人爱。一闻说尽急难才,转益愁向驾骀辈。”此见其济难之功。赵注:急难才,如刘备的颅跃过檀溪以免刘表之追,刘牢之马跳五丈涧,以脱慕容之逼。此处指避胡一事言。愁向驾胎,自叹所乘者皆疲马也。

  “头上锐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始知神龙别有种,不比俗马空多肉。”此写其神骏之姿。耳锐蹄坚,筋胜于肉,此良马之相也。

  “洛阳大道时再清,累日喜得俱东行。凤臆龙鬐未易识,侧身注目长风生。”末言同行见马,结归李丈。凤臆龙鬐,一时未易测识,但见侧身注目,足下风生,果是绝尘之骥矣。《杜臆》:马不易识,以况相士之难。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李鄠县丈人胡马行

xiànzhàngrénxíng--

zhàngrénjùnmíngliúqiánniánguòjīnniúhuíbiānquèzǒujiàntiānzi

cháoyǐnhànshuǐlíngzhōujīnliújuédàichéngchūqiānrénwànrénài

wénshuōjǐnnáncáizhuǎnchóuxiàngdàibèitóushàngruìěrqiūzhú

jiǎoxiàgāoxuēhánshǐzhīshénlóngbiéyǒuzhǒngkōngduōròu

luòyángdàoshízàiqīnglèidōngxíngfènglóngwèishí

shēnzhùzhǎngfēngshēng

万木云深隐,连山雨未开。
万木云深隐¹,连山雨未开。
译文:满山的林木被浓浓的黑云所遮隐,天地茫茫浑然一色,大雨下个不停。
注释:¹深隐:深深隐藏。
风扉掩不定,水鸟过仍回。
风扉(fēi)掩不定¹,水鸟过仍回。
译文:简陋的木门被风吹的哗啦响,才飞出去的飞鸟,因为雨大风急,又急急忙忙飞回来了。
注释:¹不定:不稳定。
鲛馆如鸣杼,樵舟岂伐枚。
(jiāo)¹如鸣杼(zhù)²,樵舟³岂伐枚(méi)
译文:水面上传来如鲛人织布时发出的声音。雨下的如此之大,以至于樵子都无法砍柴,运柴了。
注释:¹鲛馆:指鲛人居住的地方,传说鲛人在水府中织绡。²鸣杼:指织具,梭子。³樵舟:指运柴的船。⁴枚:树干。
清凉破炎毒,衰意欲登台。
清凉破炎毒¹,衰意欲²登台。
译文:风雨带来的凉意冲淡了夏日所带来的炎炎暑气,让人想要登上高台,抒发自己愤懑的心情。
注释:¹炎毒:酷热。²意欲:想要。谓心想做某事。

 tángdài 

wànyúnshēnyǐn liánshānwèikāi 
fēngfēiyǎndìng shuǐniǎoguòrénghuí 
jiāoguǎnmíngzhù qiáozhōuméi 
qīngliángyán shuāidēngtái 
园林再到身犹健,官职全抛梦乍醒。
园林再到身犹健,官职全抛梦乍醒¹
译文:再次来到这个园林我的身体还算强健,只是官职已经全部被我抛下了,我的梦才刚刚醒来。
注释:¹乍醒:刚刚醒来。
惟有南山与君眼,相逢不改旧时青。
惟有南山与君眼,相逢不改旧时青。
译文:世事多变,只有南山和你是不会变的,再次相逢依然保持着往日的光彩。

zhāngchéngyuán--fànzhèn

yuánlínzàidàoshēnyóujiànguānzhíquánpāomèngzhàxǐngwéiyǒunánshānjūnyǎnxiāngfénggǎijiùshíqī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