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径逶迤柳巷深,小阑亭午啭春禽。
花径逶迤柳巷深,小阑亭午啭春禽。
相如解作长门赋,却用文君取酒金。
相如解作长门赋,却用文君取酒金。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53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叶下¹洞庭初²,思君万里馀(yú)³
译文:相聚的时间总是很短,期待的时间总是很长很长。秋天又来了,满浓的红叶向洞庭湖悠悠飘去,而你还在远在万里之外。
注释:彩书怨:一名《彩毫怨》。彩书:即帛书,指书信。¹叶下:秋至之征。²初:一作“秋”。³馀:不尽的,未完的。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píng)¹虚。
译文:秋夜长,相思更长;只有寒露带给凄凉,只有月儿与我为伴。
注释:¹锦屏:锦绣屏风,这里指天空。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欲奏江南曲¹,贪²³(jì)书。
译文:真想弹奏一曲热闹的浓南采莲曲,把它封在信中一封又一封地往蓟北寄去。
注释:¹江南曲:乐府曲调名。这里代指歌咏游乐之曲。²贪:急切。³封:这里有“写”的意思。⁴蓟北:蓟州(今河北蓟县)以北一带地方,此泛指东北边地。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¹中无别意,惟怅²久离居。
译文:信中没有写别的,只是写了长久以来的相思与惆怅。
注释:¹书:信。²怅:惆怅。

  该诗写思妇怀念丈夫的怨情,虽然寄寓了作者对唐中宗的思念,但不是实写自己,而是摹想之作。思妇住在江南洞庭湖边,丈夫远在蓟北。这样安排构思巧妙。首句既点明时令和地点,又化用楚辞“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中间两联对仗极工,末联点题。钟惺评此诗曰“高浑”,实为唐诗佳作。

  首联点明了地点、时间和主题,即深秋时节对夫君的怀念。头一句“叶下洞庭初”化用屈原《九歌·湘夫人》“炳娟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蓣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句意,点明时节,又借屈原诗中盼湘女水神来的吉日之意,暗含盼夫早归的宿愿。第二句“万里余”,言丈夫离去之远,愈远则念愈深,一个“思”字统领全篇。

  颔联实写思妇之怨,以“被冷”、 “屏虚”写出“怨”的高潮。用“香被冷”和“锦屏虚”来反映生活的富丽和心情的空虚与苦闷,“露浓”天寒又无人共衾则“香被冷”; “月落”夜深,锦屏中仍空虚无人,闺房孤寂,自然由“思”而生怨。

  颈联则进一步虚写所“思”,加深了那个“怨”字。《江南曲》本不是此诗必不可少之词语,但为了给“蓟北书”找配偶,就想到了“欲奏江南曲”一句,由此足见她对法之灵妙。其思情之深、其怨绪之烈,力透纸背。

  尾联束收全篇。“无别意”表达除了相思以外,也表达了她对丈夫的关心。“久离居”表达了作者的惆怅心情。其“怨”其“思”,昭然若揭。

  该诗通过描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场景,将“国”和“家”联系在一起,带有一定的政治色色彩。全诗深沉开阔,自然真挚,清丽含蓄,对仗工整,富有情味。

  这首诗克服了初唐诗歌情感贫乏的弊端,初唐宫廷诗在将近百年的情感沉寂,开始了绵长、深情而又精彩的情感表达。从这一角度讲,堪为“宫廷诗的自赎”。

参考资料:
1、 云葭,青黎著.一本书读完最美古诗词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206页
2、 贺新辉主编.全唐诗鉴赏辞典 第一卷 (重排版):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07月第1版:第124-125页
3、 仉凤峨选析.历代女性诗词曲精粹:云南教育出版社,2007.1:第72-73页
4、 嶙峋编.阆苑奇葩 中国历代妇女文学作品精选:华龄出版社,2012.01:第35页
5、 沈文凡; 左红杰.近百年武则天与上官婉儿诗歌研究综述: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30,第8-9页
6、

cǎishūyuàn--shàngguānzhāoróng

xiàdòngtíngchūjūnwàn

nóngxiāngbèilěngyuèluòjǐnpíng

zòujiāngnántānfēngběishū

shūzhōngbiéwéichàngjiǔ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蜗牛角上争何事¹,石火光中寄此身。
译文:人活在世界上,就好像局促在那小小的蜗牛角上,空间是那样的狭窄,还有什么好争的呢?人生短暂,就像石头相撞时迸发出的一点火光,转瞬即逝。
注释:¹何事:什么事情。
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随富随贫且¹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译文:人生不论贫穷富有,应放开眼界,随遇而安,笑口常开,极乐自在。
注释:¹且:暂且,姑且。

duìjiǔshǒuèr--bái

niújiǎoshàngzhēngshìshíhuǒguāngzhōngshēnsuísuípínqiěhuānkāikǒuxiàoshìchīrén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lù)¹彼萧²³,零露湑(xǔ)兮。既见君子,我心写(xiè)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译文: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珠晶晶亮。既已见到周天子,我的心情真舒畅。一边宴饮边谈笑,因此大家喜洋洋。
注释:¹蓼:长而大的样子。²萧:艾蒿,一种有香气的植物。³斯:语气词,犹“兮”。⁴零:滴落。⁵湑:湑然,萧上露貌。即叶子上沾着水珠。⁶写:舒畅。⁷燕:通“宴”,宴饮。⁸誉处:安乐愉悦。处,安乐也。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蓼彼萧斯,零露瀼(ráng)¹。既见君子,为龙为光²。其德不爽³,寿考不忘
译文: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珠浓又亮。既已见到周天子,感到恩宠又荣光。您的德行洁无瑕,祝您长寿永无疆。
注释:¹瀼瀼:露繁貌,露水很多。²为龙为光:为被天子恩宠而荣幸,喜其德之辞。龙,古“宠”字。³不爽:不差。⁴不忘:没有止期。忘,“止”的假借。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既见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¹。既见君子,孔燕²(kǎi)(tì)³。宜兄宜弟,令德寿岂(kǎi)
译文: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珠润又亮。既已见到周天子,快乐非常心悦畅。如同兄弟情意浓,美德无瑕寿且长。
注释:¹泥泥:露濡貌,露水很重。²孔燕:非常安详。³岂弟:即“恺悌”,和乐平易。⁴宜兄宜弟:形容关系和睦,犹如兄弟。宜,适宜。⁵令德:美德。⁶岂:快乐。
蓼彼萧斯,零露浓浓。既见君子,鞗革忡忡。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蓼彼萧斯,零露浓浓¹。既见君子,鞗(tiáo)²忡忡³。和鸾(yōng),万福攸
译文: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珠浓又浓。既已见到周天子,精致马勒饰黄铜。銮铃悦耳响叮当,万般福祉归圣躬。
注释:¹浓浓:同“瀼瀼”,露盛多貌。²鞗革:鞗,辔头;革,马辔所余而垂者也。³忡忡:饰物下垂貌。⁴和鸾:鸾,借为“銮”,和与銮均为铜铃,系在轼上的叫“和”,系在衡上的叫“銮”。皆诸侯车马之饰也。《小雅·庭燎》亦以君子目诸侯,而称其鸾旗之美,正此类也。⁵雍雍:和谐的铜铃声。⁶攸:所。⁷同:会聚。

  全诗四章,全以萧艾含露起兴。萧艾,一种可供祭祀用的香草,诸侯朝见天子,“有与助祭祀之礼”,故萧艾以喻诸侯。露水,常被用来比喻承受的恩泽。故此诗起兴以含蓄、形象的笔法巧妙地点明了诗旨所在:天子恩及四海,诸侯有幸承宠。如此,也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完全是一副诸侯感恩戴德、极尽颂赞的景仰口吻。

  首章写初见天子的情景及感受。“蓼彼萧斯,零露湑兮。”自古以来,阳光雨露多是皇恩浩荡的象征和比喻,而微臣小民多以草芥自比,因此,这开头两句可以是兴,也可以看作比。有幸见到了君王,或是得到了君王的恩宠,当然是喜上眉梢,喜出望外,心里有多高兴自不待言,因此说:“既见君子,我心写兮。”似是日日夜夜,朝思暮盼,今日终遂心愿后的表述。因为在诸侯看来,入朝面君,无疑是巨大的幸事,一个“写”字,形象地描画出诸侯无比兴奋、诚惶诚恐、激动得难以言表的感受。境由心造,心情舒畅当然见什么都高兴。和君王在一起宴饮谈笑,如坐春风,因此,自然会得到君王的首肯、赞许,尽情享受那种恩遇带来的精神愉悦。因此,当他们与天子共享宴乐之时,便争相倾吐心中的敬祝之情,完全沉浸在圣洁的朝圣之乐中。

  二、三两章进一步描写君臣之谊,分别从诸侯与天子两方面落笔。对诸侯而言,无疑应感谢天子圣宠,“为龙为光”,这当然是“其德不爽”的结果。故最后祝天子“寿考不忘”;对天子而言,则是描写其和乐安详的圣容及与臣下如兄弟般的深情。可以说抓住了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方面,恰如其分地刻画出了天子的风仪及修养。这样可亲可爱的天子,不可能不受到臣下的拥戴与崇敬。

  末章借写天子离宴时车马的威仪进一步展示天子的不凡气度。看那威风凛凛的高头大马,听那叮当悦耳的铃声和鸣,威而不滥,乐而不乱,恰恰表明天子不仅能够泽及四海,而且可以威加四夷,因此,他才能够集万福于一身,不愧受命于天的真命天子。全诗以“和鸾雍雍,万福攸同”作结,为读者描绘了一派其乐融融的大祝福场面:四方车马齐聚,鸾铃叮当悦耳,臣民齐祝君王,万福万寿无疆!想来真是令人激动满怀,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此诗无论内容或是形式,均体现出雅诗的典型风格。因表现的是诸侯对天子的祝颂之情,未免有些拘谨,有些溢美,比起健康活泼、擅长抒发真情实感的民间风诗来,在艺术与情感上,可取之处便少了许多。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48-350

xiāo

míng xiānqín 

xiāo líng jiànjūn xīnxiè yànxiào shìyǒuchǔ 
xiāo língrángráng jiànjūn wéichǒngwéiguāng shuǎng shòu寿kǎowàng 
xiāo líng jiànjūn kǒngyànkǎi xiōng lìngshòu寿kǎi 
xiāo língnóngnóng jiànjūn tiáochōngchōng luányōngyōng wànyōutóng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译文:百鸟聚集在天边飞来飞去,周围绵延的群山已都呈现出一片秋色。
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上下华子冈,惆(chóu)(chàng)情何极¹
译文:置身于这满是萧瑟之感的华子冈,心中的惆怅感伤无穷无尽啊!
注释:¹何极: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穷尽、终极。

huázigāng--wángwéi

fēiniǎoqióngliánshānqiū

shàngxiàhuázigāngchóuchàngqíng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
¹人有习²³舟者,其始,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¹⁰之间,所向莫¹¹不如意,遂¹²以为尽¹³操舟之术。遽(jù)¹⁴¹⁵舟师,椎¹⁶鼓径¹⁷进,亟(jí)¹⁸¹⁹大险,乃²⁰²¹²²胆落,坠桨失柁(duò)²³。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
译文:楚国有一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学习的时候,船掉头还是船转弯,是快还是慢,只听从师傅的(教导)。因此他到江中岛屿之间的小河里小试身手,没有不如人意的,他于是就认为自己已完全学会了驾船的技术。(他就)马上小别了船师,击鼓(古人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径直快进,突然遇到危险,(他)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掉入江中,舵失去操控。然而现在造成的危险,不就是之前得意所造成的吗?
注释:¹楚:楚国(战国时期国家名)。²习:学习。³操:控制,这里指驾船。⁴始:开始。⁵折:指船调头。⁶旋:指船转弯。⁷疾:快。⁸徐:慢慢地。⁹惟舟师之是听:只听从师傅的(教导)。这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倒置句式,应按“惟听舟师之”理解。惟:只,仅仅。舟师:传授驾船技术的人。¹⁰渚:水中小洲。¹¹莫:没有。¹²遂:于是就。¹³尽:全部。¹⁴遽: 立即。¹⁵谢:辞别。¹⁶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¹⁷径:径直。¹⁸亟:立即,突然。¹⁹犯:遇到。²⁰乃:于是,就。²¹四:四周。²²顾:张望。²³柁:通假字同“舵”,做动词,驾驶。原指船舵。

chǔrénxuézhōu

liúyuánqīng míngdài 

    chǔrényǒucāozhōuzhě shǐzhéxuán wéizhōushīzhīshìtīng shìxiǎoshìzhōuzhǔzhījiān suǒxiàng suìwéijìncāozhōuzhīshù xièzhōushī chuíjìngjīn fànxiǎn nǎidǎnluò zhuìjiǎngshīduò ránjīnzhīwēizhě fēiqiánzhīxì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