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妻非齐姜,置田非膏腴。结交非平原,或牧或樵渔。
娶妻非齐姜,置田非膏腴。结交非平原,或牧或樵渔。
亲戚不我嗤,还复羡幽居。厨中办鸡黍,前溪漉虾鱼。
亲戚不我嗤,还复羡幽居。厨中办鸡黍,前溪漉虾鱼。
相期风雨候,早更过吾庐。得巢雀相贺,得食鹿相呼。
相期风雨候,早更过吾庐。得巢雀相贺,得食鹿相呼。
与尔共乡县,时来倾此壶。野人常在野,鸟兽颇相关。
与尔共乡县,时来倾此壶。野人常在野,鸟兽颇相关。
嗷嗷叹众雀,求食何时闲。慨然念羲农,不生此世间。
嗷嗷叹众雀,求食何时闲。慨然念羲农,不生此世间。
鼙鼓声不休,群盗满南山。衣食起干戈,世路多险艰。
鼙鼓声不休,群盗满南山。衣食起干戈,世路多险艰。
仁义那可恃,清净良难攀。莫言庄与老,不如孔与颜。
仁义那可恃,清净良难攀。莫言庄与老,不如孔与颜。
猎骑过青山,追逐良自乐。朝出长安城,晚投咸阳郭。
猎骑过青山,追逐良自乐。朝出长安城,晚投咸阳郭。
笑谓田家儿,止如夸收获。乾坤方用武,人命轻鸟雀。
笑谓田家儿,止如夸收获。乾坤方用武,人命轻鸟雀。
养贼二十年,无人收河洛。空有长弓箭,不射欃枪落。
养贼二十年,无人收河洛。空有长弓箭,不射欃枪落。
大言竟何益,此辈真轻薄。
大言竟何益,此辈真轻薄。

tiánjiāxìngchǔguāngyùn--sūnzhīwèi

fēijiāngzhìtiánfēigāojiéjiāofēipíngyuánhuòhuòqiáo

qīnchīháixiànyōuchúzhōngbànshǔqiánxiā

xiāngfēnghòuzǎogèngguòcháoquèxiāngshí鹿xiāng

ěrgòngxiāngxiànshíláiqīngrénchángzàiniǎoshòuxiāngguān

áoáotànzhòngquèqiúshíshíxiánkǎiránniànnóngshēngshìjiān

shēngxiūqúndàomǎnnánshānshígànshìduōxiǎnjiān

rénshìqīngjìngliángnánpānyánzhuānglǎokǒngyán

lièguòqīngshānzhuīzhúliángcháochūzhǎngānchéngwǎntóuxiányángguō

xiàowèitiánjiāérzhǐkuāshōuhuògānkūnfāngyòngrénmìngqīngniǎoquè

yǎngzéièrshíniánrénshōuluòkōngyǒuzhǎnggōngjiànshèchánqiāngluò

yánjìngbèizhēnqīngbáo

孙枝蔚

孙枝蔚

(1620—1687)明末清初陕西三原人,字豹人。世为巨商。明末散家财起兵,与李自成军对抗。兵败,只身走扬州读书,刻意为诗。康熙十八年举鸿博,自陈衰老,不应试,授内阁中书衔。有《溉堂集》。 ▶ 21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东方有人焉,曰爰旌目,将有适也,而饿于道。狐父之盗曰丘,见而下壶餐以餔之。爰旌目三餔而后能视,曰:“子何为者也?”曰:“我狐父之人丘也。”爰旌目曰:“嘻!汝非盗耶?胡为而食我?吾义不食子之食也。”两手据地而欧之,不出,喀喀然,遂伏而死。
东方有人焉,曰¹爰(yuán)(jīng)目,将²有适³也,而饿于道。狐父之盗曰适,见而下⁴壶餐以餔(bū)⁵之。爰旌目三餔而后能视,曰:“子何为者也?”曰:“我狐父之人适也。”爰旌目曰:“嘻!汝非盗耶?胡为而食我?吾义⁶不食子之食也。”两手据⁷地而欧(ǒu)⁸之,不出,喀(kā)喀然,遂伏而死。
译文:东方有个人叫爰旌目的人,准备到别的地方去,但在半路上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狐父城一个叫做丘的强盗看见他倒在地上,就把自己壶里装的饭倒出来喂他。爰旌目吃了几口以后便睁开了眼睛,问:“你是干什么的?”强盗说:“我是狐父城任,名叫丘。”爰旌目说:“呀!你不是那强盗吗?为什么要喂我饭呢?我宁死也不吃你的饭。”于是两只手撑在地上呕吐,吐不出来,喀喀地咳了两声,便趴在地上死了。
注释:¹曰:叫做。²将:准备。³适:到……去。⁴下:摘下。⁵餔:给食;喂食。⁶义:仁义。⁷据:撑着,趴。⁸欧:同“呕”。呕吐。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批竹¹初攒(cuán)²,桃花³未上身。
译文:马的如削尖的竹子的两只耳朵聚拢向上,身上还没露出鲜明的桃花斑纹。
注释:¹批竹:比喻马的耳朵如削尖的竹子。²攒耳:谓两只耳朵聚拢向上。³桃花:马的毛色状如桃花斑点。一说白毛红点的马谓之桃花马。桃花马也是一种良马。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他时须搅阵¹,牵去借²将军。
译文:但有朝一日需要它冲破敌人的阵营,把它牵去定能帮助将军建立功勋。
注释:¹搅阵:冲破敌人的阵营。²借:帮助。
别后闲情何所寄,初莺早雁相思。如今憔悴异当时,飘零心事,残月落花知。
别后闲情何所寄,初莺早雁¹相思。如今憔悴异当时,飘零心事,思月落花知。
译文:你我分别后,你的闲情雅趣寄托在何处呢?如今因为思念你,我早已形容憔悴、异于当初,那飘零的心事只有残月和落花懂得。
注释:临江仙: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此词双调五十八字,平韵格。严荪友:即严绳孙,字荪友,号秋水,无锡人。词人好友。¹初莺早雁:初莺,借喻春暮之时。早雁,借指秋末之日。此谓春去秋来,无日不相思念友。
生小不知江上路,分明却到梁溪。匆匆刚欲话分携,香消梦冷,窗白一声鸡。
生小不知江上路,分明却到梁溪¹。匆匆刚欲话分携²,香消梦冷³,窗白一声鸡。
译文:我生来不知江南之路,在梦中却分明来到了你的家乡梁溪,刚要与你诉说离别后的诸般情形,却被一声鸡叫惊醒。梦中温馨的情谊也已消逝。
注释:¹梁溪:原系太湖一支流,此处代指荪友的家乡无锡。²分携:分手携手,谓聚散,侧重指分离。³香消梦冷:谓一梦醒来。香消,形容梦中温馨的情谊消逝了。梦冷,梦断、梦醒。

  此词是词人寄赠好友之作,表达对好友的相思相忆之情。上阕写词人因思念好友而形容憔悴,其孤独落寞之感只有思花知晓;下阕说自己为了寻觅友人,以至于梦魂踏上了通往江南的陌生道路与友人相聚。词人与好友不得相见,便想借美梦与好友倾诉心迹,其情谊之深,可见一斑。

  上片写春去秋来,他没有一天不在思念好友严绳孙,以至于形容憔悴,与以前判若两人。但他心中这种孤独寂寞之感,除了零落的思花落絮,再无人能知晓。

  下片写由思念至深至切而生出梦幻,竟梦到了自己不知路途的荪友的家乡,如此虚拟之笔很浪漫,很感人。但好梦难留,他刚要与好友倾诉别后的相思之意,却突然从美梦中醒来,只听得窗外传来一声雄鸡的鸣叫声,天边已经显出了鱼肚白,令人不胜怅惋。词人与好友不得相见,便想借美梦与好友倾诉心迹,对好友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其深挚的友情,深切的怀念,在词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参考资料:
1、 马大勇 评注.纳兰词.北京:中华书局,2015:179-181
2、 《经典读库》编委会.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237-238
河东郭有道,于世若浮云。
河东郭有道¹,于世若浮云。
译文:你就像汉朝的隐士郭有道,与世隔绝无争,飘若浮云。
注释:¹郭有道:又名郭泰,东汉时期名士,与许劭并称“许郭”,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
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译文:你德行高迈,我望尘莫及;你清光独照,我世尘满心。
耻将鸡并食,长与凤为群。
耻将鸡并食,长与凤为群。
译文:你认为与群鸡争食物是可耻的,你只与凤凰般高雅的人为群。
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译文:有朝一日,奋羽高飞九千仞,在紫氛氤氲的太空遨游。

  唐朝文学,尤其是繁荣的盛唐文学,亦可称作政治文学。此时期的诗人及其文学作品大多以服务政治为目的,诗人们企图通过诗文一方面为自己造名气、树声誉,另一方面为唐朝的科举考试做准备。总之,一个目的就是一朝出名登第,踏入仕途。毫无疑问,李白是这些诗人中的一员,并且是非常活跃的一员。但李白注定与众不同,由于受到道家思想及不拘于儒学经典束缚的个性影响,他企图通过走终南捷径来实现自己入仕的愿望。李白在二十岁前后还未远离过四川绵州居住之地,他这时广交特异之士,活动都与蜀地道教相关。出川前的准备为李白出川后踏上仕途打好了基础。

  出川后,李白一路东行,吴楚漫游,酒隐安陆,其中遇到了许多文人墨客,和他们饮酒赋诗,结伴而行。这使李白结交了很多朋友,同时诗名远播。但这种看似闲适的生活没有堙没李白求取功名,建功立业之雄心。所以,大约在开元二十年前后,李白经南阳向长安出发,目标直指一登仕途。由于受终南捷径思想影响,李白这时的活动也少不了隐居一事。他隐居于洛阳附近的嵩山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成了人们笑称的“随驾隐士”。他一边做隐士,结交了玉真公主等人,一边写诗投赠给当时的高官显贵,可收效甚少。李白第一次入京活动,约经历两年左右,以无结果而告终,不禁发出了“主人苍生望,假我青云翼。风水如见资,投竿左黄极”的愤世呐喊。李白失势却不失志,

  “耻将鸡并食,长与凤为群。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可见他仍然很高的抱负。在四处游览、走亲访友、干谒高官后,李白踏上了第二次入京的征途。天宝元年,李白终于时来运转,迎来了重大喜讯。玉真公主向皇上举荐李白,玄宗乃下诏徵离京归家的李白入京。

zèngguōyīng--bái

dōngguōyǒudàoshìruòyún

shèngwèiqīngguāngyìngjūn

chǐjiāngbìngshízhǎngfèngwèiqún

jiǔqiānrènxiānglíngfēn

春城丽白日,阿阁跨层楼。
春城丽白日,阿阁¹跨层楼²
译文:春日的建康景色明媚,那檐宇屈曲翘起的楼阁好像与那几层高楼比试高低。
注释:江丞:即江孝嗣。“丞”是官名,是正职官的辅佐。¹阿阁:指檐宇屈曲翘起的楼阁。²层楼:指多层高楼。
苍江忽渺渺,驱马复悠悠。
苍江忽渺(miǎo)¹,驱马复悠悠²
译文:东流江水一片悠远苍茫,驱马漫踏岸旁,心中忧思难收。
注释:¹渺渺:悠远的样子。²悠悠:忧思的样子。
京洛多尘雾,淮济未安流。
京洛¹多尘雾,淮(huái)济未安流。
译文:京都建康中权贵争权夺利一片昏暗,北部边境淮水、济水一带战事不息。
注释:¹京洛:指当时的京都建康。
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
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¹
译文:国家多难,我岂不想脱离这多纷争的京城,赴边杀敌;只可惜没有实现志愿的途径啊!
注释:¹轻舟:这里指诗人实现志向的途径。
夫君良自勉,岁暮勿淹留。
夫君¹良自勉,岁暮(mù)勿淹留。
译文:属于我们的时代即将过去,勉励自己,不要再贻误良机。
注释:¹夫君:称友人。

  诗人从自己由建康跨马出郊春游写起。“春城丽白日,阿阁跨层楼”二句,“丽”、“跨”二字为点睛之笔。首句如只是“春城”、“白日”二语,虽是写景,但总显得孤零无依,而且见不出其鲜明生动。春城也可能是风雨如晦;白日也可能是烈炎可畏。着一“丽”字,春城便明媚景象全出,而白日则更显得光彩绚烂可掬。“阿阁”,指檐宇屈曲翘起的楼阁。“层楼”,指多层高楼。中间着一“跨”字,便把两者写活,似觉阿阁与层楼彼此互欲超越而在争胜斗奇,景色既壮观,又活跃。这两句写静景,静中见动。

  接下来“苍江忽渺渺,驱马复悠悠”二句写城外动景。建康位于长江东南岸,诗人跨马出城,走近江边,面对滚滚东流的苍茫江水,顿觉心潮起伏,忧思难收。“忽”,形容水流之急。“悠悠”,忧思的样子。急速东流的江水,既苍茫复渺渺,景色一片迷惘。实为下句写诗人马上忧思作陪衬,含蓄而具体地展现了诗人忧思之深沉而无限。至此,读者自然会问:诗人的忧思自何而来?又何来之多?

  下面二句作答:一是“京洛多尘雾”,一是“淮济未安流”。洛阳为古代名都,此处借“京洛”指当时京都建康。这里的“尘雾”,并非实指空间的灰尘和雾气,而是暗指朝廷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对皇权的控制所进行的殊死搏斗。古代一般以在朝廷做官为荣。江孝嗣苦于边境的戍守生涯,自然也羡慕朝官。诗人对此提出劝告道:建康虽是“春城丽白日,阿阁跨层楼”,看上去煞是美丽,其实乃是“尘雾”极多。处身其间不但宏图难展,而且吉凶不卜。“淮”水和“济”水,都在当时南朝的北部边境。江孝嗣戍守所在,正临近济水。“淮济”流水“未安”,实喻边境战事不息。边境来安,正是有志之士杀敌安边,报国立功的天赐良机。诗人自知自己位卑言微,无能廓清京洛尘雾,但有志于边境淮济的“安流”事业。

  故紧接下来,笔锋顺势一转,抒写自己的抱负:“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这二句是化自曹植《杂诗》其五:“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诗句。“轻舟”,指途径。这两句意思是说:当前国家多难,我岂不想脱离这“多尘雾”的京城,仗剑奔赴边境以杀敌立功报国啊!可惜我没有实现我志愿的途径啊!听来是诗人自抒怀抱,自叹报国无门,其实它的潜台词是说:你江丞嗣戍守边关,正驰骋疆场大显神手,杀敌立功报效祖国。如果我谢朓处在你江孝嗣的地位,我不但不会像你那样愁苦无状,而且会喜不自胜,不遗余力地去实现我的大志呢。

  末二句笔意再转,直点江孝嗣。前面,诗人用了很大气力写了春城、楼阁、江流、忧思、尘雾、淮济,实际上就是为了说出“夫君良自勉,岁暮勿淹留”这二句,意思是:我们的英雄时代即将过去,不要延误良机。owl0

jiāngchéngběishùlángchéngshī

xiètiǎo nánběicháo 

chūnchéngbái ēkuàcénglóu 
cāngjiāngmiǎomiǎo yōuyōu 
jīngluòduōchén huáiwèiānliú 
jiàn zāiqīngzhōu 
jūnliángmiǎn suìyānliú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