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冉冉笼清御,细草茸茸覆路沙。
长闭园门人不入,禁渠流出雨残花。
垂杨冉冉笼清御,细草茸茸覆路沙。
长闭园门人不入,禁渠流出雨残花。
刘敞

刘敞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12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故园¹三径²吐幽丛³,一夜玄霜坠碧空。
译文:老旧园子里的小路旁已经长出了幽幽的花丛,一夜之间白霜从天空坠下落在花上。
注释:¹故园:古旧的林苑,也借指故乡。²三径:借指归隐者的家园。³幽丛:幽幽的花丛,这里指菊花。⁴玄霜:这里指霜。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尽借 一作:借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lí)¹看秋风。
译文:有多少远在他方为客的未归人啊,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
注释:¹篱落:即篱笆。柳宗元《田家》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没有什么艰涩的意象,很清新淡雅,并且浅近直白。诗人借菊花以自比,在诗词中属于香草美人笔法。

  首联诗人先描写故园中的菊花淡放的情形,开得并不张扬,而是淡淡的幽然的开放,而且开得那么突然,所以颔联写它就好像是一夜的霜降后从天空坠落一般。写出了菊花高傲的品质,不铺排张扬,但是却内涵丰沛,在单淡然中凸现其品质。

  后两句是诗人的托物起兴,以菊花自比。颈联写到多少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估计诗人自己也在内吧,尾联写尽借篱落看秋风,篱落是指篱笆,记的范成大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篱落,“日长篱落无人问”。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从这篱笆里面的开放的秋菊中看尽了浓浓衰飒的秋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陶渊明以来,菊花就是隐士、高洁的象征,诗人就是借菊花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

huā

tángyín míngdài 

yuánsānjìngyōucóng xuánshuāngzhuìkōng 
duōshǎotiānwèiguī jìnjièluòkànqiūfēng  (jìnjièzuò jièrén )

历阳壮士勤将军,神力出于百夫,则天太后召见,奇之,授游击将军,赐锦袍玉带,朝野荣之。后拜横南将军。大臣慕义,结十友,即燕公张说、馆陶公郭元振为首。余壮之,遂作诗。
历阳壮士勤将军,神力出于百夫,则天太后召见,奇之,授游击将军¹,赐锦袍玉带,朝野荣之。后拜横南将军。大臣慕义,结十友,即燕公张说²、馆陶公郭元振³为首。余壮之,遂作诗。
注释:¹游击将军:古代武官名。五品以上散武官。²张说:公元667—730年。唐洛阳人,字道济,封燕国公。³郭元振:公元656—713年。名振,字元振。曾任睿宗朝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
太古历阳郡,化为洪川在。
太古历阳郡(jùn),化为洪川¹在。
译文:历阳郡县历史悠久,远古即有,但是曾经整体下陷成为湖泊。
注释:¹洪川:当指此湖。
江山犹郁盘,龙虎秘光彩。
江山犹郁盘¹,龙虎秘²光彩。
译文:山水曲折幽深,郁郁葱葱,是个龙盘虎踞,韬晦之地。
注释:¹郁盘:萦回盘旋。²秘:隐藏。
蓄泄数千载,风云何霮薱!
蓄泄数千载¹,风云何霮(dàn)(duì)²
译文:经过千年蓄集风水,风云际会。
注释:¹蓄泄句:言湖泊存在时间之长。蓄泄,积聚和排泄,这里是偏义复词,词义偏于“蓄”。²霮薱:浓云密布貌。
特生勤将军,神力百夫倍。
¹生勤将军,神力百夫倍。
译文:终于诞生了勤夫军你这样的天生夫才,神勇无比,以一当百!
注释:¹特:特意。

yángzhuàngshìqínjiāngjūnmíng

bái tángdài 

yángzhuàngshìqínjiāngjūn shénchūbǎi tiāntàihòuzhàojiàn zhī shòuyóujiāngjūn jǐnpáodài cháoróngzhī hòubàihéngnánjiāngjūn chén jiéshíyǒu yàngōngzhāngyuè guǎntáogōngguōyuánzhènwéishǒu zhuàngzhī suìzuòshī 

tàiyángjùn huàwéihóngchuānzài 
jiāngshānyóupán lóngguāngcǎi 
xièshùqiānzǎi fēngyúndànduì 
shēngqínjiāngjūn shénbǎibèi 

廓落青云心,结交黄金尽。
廓落青云心,结交黄金尽。
译文:空有青云直上的心愿,干谒交结百两黄金散尽。
富贵翻相忘,令人忽自晒。
富贵翻相忘,令人忽自晒。
译文:有的人富贵的时候早把贫贱朋友忘却,真令人独自哂笑不已。
蹭蹬鬓毛斑,盛时难再还。
蹭蹬鬓毛斑,盛时难再还。
译文:我如今蹭蹬不进,鬓毛翻白,年青强盛的时光难以回还。
巨源咄石生,何事马蹄间?
巨源¹咄石生,何事马蹄间?
译文:山涛曾经对石鉴大叫:知道司马懿称病不朝的意思吗?我们为何还留恋官职不回家呢?
注释:¹巨源: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州辟部河南从事。与石鉴共宿,涛夜起蹴鉴曰:“今为何等时而眠耶?知太傅卧何意?”鉴曰:“宰相三不朝,与尺一令归第,卿何虑也?”涛曰:“咄!石生无事马蹄间耶?”投传而去。未二年,果有曹爽之事。
绿萝长不厌,却欲还东山。
绿萝长不厌,却欲还东山。
译文:东山的绿萝青翠得让人喜欢,我现在正想回归东山。
君为鲁曾子,拜揖高堂里。
君为鲁曾子¹,拜揖高堂里。
译文:你有曾子的风尚,对父母非常孝敬。
注释:¹曾子:曾参,南武城人,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
叔继赵平原,偏承明主恩。
叔继赵平原¹,偏承明主恩。
译文:你的叔叔赵中丞有赵平原的风范,得到皇上的喜爱。
注释:¹平原: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至者数千人。
风霜推独坐,旌节镇雄藩。
风霜推独坐,旌节镇雄藩。
译文:独坐朝堂而风霜骤起,旌节飘扬,雄镇边藩。
虎士秉金钺,蛾眉开玉樽。
虎士¹秉金钺,蛾眉开玉樽。
译文:朝堂上虎士手执金钺,内室中蛾眉靓装美女频开玉樽劝酒。
注释:¹虎士:有力之士,详见八卷注。《诗·商颂》:“有虔秉钺。”秉,执也。陆云《吴故丞相陆公诔》:“金钺镜日,云旗绛天。”
才高幕下去,义重林中言。
才高幕下去,义重林中言。
译文:你才高学识渊深.现在去你叔叔府幕里效力,就象阮籍与阮咸叔侄一样,义气为重。
水宿五溪月,霜啼三峡猿。
水宿五溪月,霜啼三峡猿。
译文:你此行要在五溪水宿,随便玩赏玩赏水月,秋天里三峡的猿啼如秋霜一样清冷。
东风春草绿,江上候归轩。
东风春草绿,江上候归轩。
译文:等到明年东风将春草染绿的时候,我会在江上等候你的船儿归来。

sòngzhàopànguānqiánzhōngchéngshū--bái

kuòluòqīngyúnxīnjiéjiāohuángjīnjǐn

guìfānxiāngwànglìngrénshài

cèngdēngbìnmáobānshèngshínánzàihái

yuánduōshíshēngshìjiān

绿luózhǎngyànquèháidōngshān

jūnwèicéngzibàigāotáng

shūzhàopíngyuánpiānchéngmíngzhǔēn

fēngshuāngtuīzuòjīngjiézhènxióngfān

shìbǐngjīnyuèéméikāizūn

cáigāoxiàzhònglínzhōngyán

shuǐ宿yuèshuāngsānxiáyuán

dōngfēngchūncǎo绿jiāngshànghòuguīxuān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着 同:著;玉鉴 一作:玉界)
洞庭¹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²。玉鉴琼³田三万顷,着我扁(piān)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chè)。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着 同:著;玉鉴 一作:玉界)
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边,在这中秋将至的时节,更是没有一点风势。平静清澈的湖面像白玉磨成的镜子,像美玉铺成的田地,有三万顷那么宽阔,湖上只漂浮着我的一叶风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这种美妙的体验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注释:¹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²风色:风势。³琼:美玉。⁴着:附着。⁵扁舟:小船。⁶素月:洁白的月亮。⁷明河:天河。明河一作“银河”。⁸表里:里里外外。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肝肺 一作:肝胆;沧浪 一作:沧冥;尽挹 一作:尽吸;岭海 一作:岭表)
应念岭海¹经年,孤光²自照,肝肺³皆冰雪。短发萧骚(jīn)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yì)西江,细斟(zhēn)北斗¹⁰,万象¹¹为宾客。扣¹²(xián)独啸¹³,不知今夕何夕!(肝肺 一作:肝胆;沧浪 一作:沧冥;尽挹 一作:尽吸;岭海 一作:岭表)
译文:应思量在岭外一年左右的官场生活中,月光本就照耀陪伴,自己的心胸全部像冰雪一样明洁。而如今我(虽)因年老而深感短发稀疏,衣襟单薄透着寒意,(但)我仍能平静地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地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地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地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注释:¹岭海: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岭海:一作“岭表”。²孤光:指月光。³肝肺:一作“肝胆”。⁴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⁵萧骚:稀疏。萧骚一作“萧疏”。⁶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⁷沧浪:青苍色的水。沧浪一作“沧溟”。⁸挹:舀。⁹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¹⁰北斗:星座名。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¹¹万象:万物。¹²扣:敲击。扣一作“叩”。¹³啸:撮口作声。啸一作“笑”。

  这首词上片先写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写它的澄澈。“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青草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这几句表现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风色”二字很容易忽略过去,其实是很值得玩味的。风有方向之别、强弱之分,难道还有颜色的不同吗?也许可以说没有。但是敏感的诗人从风云变幻之中是可以感觉到风色的。李白《庐山谣》:“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那万里黄云使风都为之变色了。张孝祥在这里说“更无一点风色”,表现洞庭湖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读之冷然、洒然,令人向往不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piān)舟一叶。”玉鉴就是玉镜。琼是美玉,琼田就是玉田。“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三万顷”,说明湖面的广阔。著,犹着,或释为附着。船行湖上,是飘浮着、流动着,怎么可以说附着呢?著者,安也,置也,容也。陈与义《和王东卿》:“何时著我扁舟尾,满袖西风信所之。”陆游《题斋壁》:“稽山千载翠依然,著我山前一钓船。”都是这个意思。张孝祥说:“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这三句写水天辉映一片晶莹。“素月分辉”,是说皎洁的月亮照在湖上,湖水的反光十分明亮,好象素月把自己的光辉分了一些给湖水。“明河共影”,是说天上的银河投影到湖中,十分清晰,上下两道银河同样地明亮。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这两句明点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是一片琉璃世界。所以接下来说:“表里俱澄澈。”这一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说来说去,洞庭秋色美在哪里呢?词人在这一句里点了出来,美就美在“澄澈”上。这里表里如一的美,是光洁透明的美,是最上一等的境界了。“表里俱澄澈”这五个字,描写周围的一切,从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透明的,没有一丝儿污浊。这已不仅仅是写景,还寄寓了深意。这五个字标示了一种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诸如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些意思都包涵在里面了。杜甫有一句诗:“心迹喜双清”(《屏迹》三首其一),心是内心,也就是里,迹是行迹,也就是表,心迹双清也就是表里澄澈。“表里俱澄澈,心迹喜双清”,恰好可以集成一联,给我们树立一个为人处世的准则,我们不妨拿来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当张孝祥泛舟洞庭之际,一边欣赏着自然景色,同时也在大自然中寄托着他的美学理想。他笔下的美好风光,处处让我们感觉到有他自己的人格在里面。诗人的美学理想高尚,心地纯洁,他的笔墨才能这样干净。

  上片最后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洞庭湖是澄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这妙处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悠然,闲适自得的样子,形容心与物的相会是很自然的一种状态,不是勉强得来的。妙处,表面看来似乎是指洞庭风光之妙,其实不然。洞庭风光之妙,上边已经说出来了。这难说的妙处应当是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只有这种美妙的体验才是难以诉诸言语的。

  下片着重抒情,写自己内心的澄澈。“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岭表,指五岭以外,今两广一带。岭表经年,指作者在广南西路任经略安抚使的时期。“应”字平常表示推度猜测的意思,这里讲的是自己当时的思想,无所谓推度猜测。这“应”字语气比较肯定,接近“因”的意思。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犹言“官因老病休”,“应”字也是肯定的语气。“应念岭表经年”,是由上片所写洞庭湖的景色,因而想起在岭南一年的生活,那是同样的光明磊落。孤光,指月光。苏轼《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就曾用孤光来指月光。“孤光自照”,是说以孤月为伴,引清光相照,表现了既不为人所了解,也无须别人了解的孤高心情。“肝胆皆冰雪”,冰雪都是洁白晶莹的东西,用来比喻自己襟怀的坦白。南朝诗人鲍照在《白头吟》里说:“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另一个诗人江总《入摄山栖霞寺》说:“净心抱冰雪。”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些都是以冰雪比喻心地的纯洁。张孝祥在这首词里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结合他被谗免职的经历来看,还有表示自己问心无愧的意思。在岭南的那段时间里,自问是光明磊落,肝胆照人,恰如那三万顷玉鉴琼田在素月之下表里澄澈。在诗人的这番表白里,所包含的愤慨是很容易体会的。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这两句又转回来写当前。萧骚,形容头发的稀疏短少,好象秋天的草木。结合后面的“冷”字来体会,这萧骚恐怕是一种心理作用,因为夜气清冷,所以觉得头发稀疏。“短发萧骚襟袖冷”,如今被免职了,不免带有几分萧条与冷落。但诗人的气概却丝毫不减:“稳泛沧溟空阔”。不管处境如何,自己是拿得稳的。沧溟,本指海水,这里指洞庭湖水的浩淼。这句是说,自己安稳地泛舟于浩淼的洞庭之上,心神没有一点动摇。不但如此,诗人还有更加雄伟的气魄: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是全词感情的高潮。西江,西来的长江。挹,汲取。“尽挹西江”,是说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细斟北斗”,是说举北斗星当酒器慢慢斟酒来喝。这里暗用了《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桂浆”的意思,诗人的自我形象极其宏伟。“万象”,天地间的万物。这几句是设想自己作主人,请万象作宾客,陪伴我纵情豪饮。一个被谗罢官的人,竟有这样的气派,须是多么的自信才能做到啊!

  词的最后两句更显出作者艺术手法的高超:“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舷,船边。扣舷,敲着船舷,也就是打拍子。苏轼《赤壁赋》:“扣舷而歌之。”啸,蹙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张孝祥说:“扣舷独啸”,或许有啸咏、啸歌的意思。“不知今夕何夕”,用苏轼《念奴娇·中秋》的成句:“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张孝祥稍加变化,说自己已经完全沉醉,忘记这是一个什么日子了。这两句作全词的结尾,收得很经松,很有余味。从那么博大的形象收拢来,又回到一开头“近中秋”三字所点出的时间上来。首尾呼应,结束了全词。

  张孝祥在南宋前期的词坛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是伟大词人辛弃疾的先驱。他为人直率坦荡,气魄豪迈,作词时笔酣兴健,顷刻即成。他的词风最接近苏东坡的豪放,就拿这首《念奴娇》来说吧,它和苏东坡的《水调歌头》风格就很近似。《水调歌头》写于中秋之夜,一开头就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时空观念引入词里,在抒情写景之中含有哲理意味。末尾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欲打破时间的局限和空间的阻隔,在人间建立起美好的生活。整首词写得豪放旷达,出神入化。张孝祥这首《念奴娇》写的是接近中秋的一个夜晚。他把自己放在澄澈空阔的湖光月色之中,那湖水与月色是透明的,自己的心地肝胆也是透明的,他觉得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他以主人自居,请万象为宾客,与大自然交朋友,同样豪放旷达,出神入化。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仿佛是与明月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关于人生的哲理。张孝祥的《念奴娇》则是将自身化为那月光,化为那湖水,一起飞向理想的澄澈之境。两首词的写法不同,角度不同,那种豪放的精神与气概,却是很接近的。

  黄蓼园评此词说:“写景不能绘情,必少佳致。此题咏洞庭,若只就洞庭落想,纵写得壮观,亦觉寡味。此词开首从洞庭说至玉界琼田三万顷,题已说完,即引入扁舟一叶。以下从舟中人心迹与湖光映带写,隐现离合,不可端倪,镜花水月,是二是一。自尔神采高骞,兴会洋溢。”(《蓼园词选》)这首词在情与景的交融上的确有独到之处,天光与水色,物境与心境,昨日与今夕,全都和谐地融会在一起,光明澄澈,给人以美的感受与教育。

  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此时作者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

niànjiāo ·guòdòngtíng

zhāngxiàoxiáng sòngdài 

dòngtíngqīngcǎo jìnzhōngqiū gèngdiǎnfēng jiànqióngtiánsānwànqǐng zhuópiānzhōu yuèfēnhuī mínggòngyǐng biǎochéngchè yōuránxīnhuì miàochùnánjūnshuō  (zhuó  zhuó jiànzuò jiè )
yīngniànlǐnghǎijīngnián guāngzhào gānfèijiēbīngxuě duǎnxiāosāojǐnxiùlěng wěnfàncānglángkōngkuò jìn西jiāng zhēnběidǒu wànxiàngwéibīn kòuxiánxiào zhījīn  (gānfèizuò gāndǎn cānglángzuò cāngmíng jìnzuò jìn lǐnghǎizuò lǐngbiǎo )
巂周声里严关峙,匹马登登,乱踏黄尘。听报邮签第几程。
(xī)¹声里严关峙,匹马登登²,乱踏黄尘。听报邮签³第几程。
译文:雄关巍峨,伴着杜鹃声,我匹马独行。踏起黄尘一路,细听驿站夜间报时的更筹来计算行程。
注释: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居庸关:关名,在北京昌平县境,距北京50公里,是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据传秦修长城时,将批庸徒(佣工)徙居于此,故得名“居庸”。居庸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其左(西墙)在金柜山,右(东墙)在翠屏山上,南门上有“居庸关”三字,旁有小字“景泰二年岁次癸未(1451年)仲秋吉旦立”。此地崇山峻岭,草木葱茏,又地势绝险,自古以来为北京西北之重要门户。¹巂周:即杜鹃鸟,子规鸟。传说古蜀国灭亡之后,国王杜宇死而化为杜鹃鸟,声声啼血。²登登:象声词,马蹄声。³邮签:古代驿馆夜间报时之器,即漏筹。
行人莫话前朝事,风雨诸陵,寂寞鱼灯。天寿山头冷月横。
行人莫话前朝事,风雨诸陵¹,寂寞鱼灯²。天寿山³头冷月横。
译文:风雨中经过前朝的帝陵,前朝的往事不要再说。一弯冷月照在天寿山头,想来陵墓中的鱼灯还在寂寞地燃烧吧?
注释:¹诸陵:谓明十三陵。十三陵在北京昌平天寿山一带,地近居庸关。²鱼灯:鱼形之灯。³天寿山:北京昌平县东北之天寿山。旧名东山,一名东作山。明永乐七年建山陵,改名天寿山,为明代皇陵(十三陵)所在地。

cǎisāng ·yōngguān

lánxìng qīngdài 

guīzhōushēngyánguānzhì dēngdēng luànhuángchén tīngbàoyóuqiānchéng 
xíngrénhuàqiáncháoshì fēngzhūlíng dēng tiānshòu寿shāntóulěngyuèhé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