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千里远,孰知方寸违。春游欢有客,夕寝赋无衣。
楚国千里远,孰知方寸违。春游欢有客,夕寝赋无衣。
江水带冰绿,桃花随雨飞。九歌有深意,捐佩乃言归。
江水带冰绿,桃花随雨飞。九歌有深意,捐佩乃言归。

hànyángshì--chǔguāng

chǔguóqiānyuǎnshúzhīfāngcùnwéichūnyóuhuānyǒuqǐn

jiāngshuǐdàibīng绿táohuāsuífēijiǔyǒushēnjuānpèinǎiyánguī

储光羲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 196篇诗文

猜您喜欢
杜陵贤人清且廉,东谿卜筑岁将淹。
杜陵¹贤人清且廉,东谿(xī)卜筑²岁将淹。
译文:杜陵贤士清正廉洁,在东溪筑屋已经多年。
注释:¹杜陵:在长安东南二十里。²卜筑:择地建筑。
宅近青山同谢脁,门垂碧柳似陶潜。
宅近青山¹同谢脁(tiǎo),门垂碧柳似陶潜。
译文:宅地如谢脁一样靠近青山,门垂碧柳,又像那陶潜。
注释:¹青山:在当涂县东南三十里。齐时宣城太守谢脁筑室于山南,绝顶有谢公池。唐天宝间改为谢公山。
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
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
译文:美丽的鸟儿在后院唱着迎春的欢歌,落花伴着酒香在前庭飞旋。
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只有水晶盐。
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只有水晶盐¹
译文:有客到来,就让他开怀一醉,盘中菜肴,只有水精盐。
注释:¹水晶盐:《金楼子》:“胡中白盐,产于山崖,映日光明如精。胡人以供国厨,名君王盐,亦名玉华盐。”

  “杜陵贤人清且廉,东谿卜筑岁将淹。”讲述杜陵贤士清正廉洁、东溪卜筑终老的淡泊人生。其中,“卜筑”强调了东溪公隐居的决心,寓意出东溪公的人品及其决意在此过清贫的生活。

  “宅近青山同谢脁,门垂碧柳似陶潜。”诗句中含有两位诗人名字:南朝齐诗人谢朓和东晋诗人陶潜。谢朓诗歌影响了唐代诗风,陶渊明的田园诗风陶醉过了多少代人。诗句中借南朝齐诗人谢朓和东晋诗人陶潜的高尚品格喻杜陵贤人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人生情怀。

  “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描绘出一幅鸟儿后院飞翔高歌、是飞花落絮送酒的艳丽景色,更是突显出《题东溪公幽居》中的“幽”字,幽僻之处、深而幽静。与此同时,诗人将“飞花”拟人化,飘舞的花朵“送酒”为来客喝酒助兴,以此营造热烈氛围,暗示了主人对客人的真诚。

  “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只有水晶盐。”意境开阔,让人感受到杜陵贤人的纯朴善良、热情好客的性情,但亦蕴含着盘内空空没有菜蔬、三亩两亩闲田也懒种的田园生活,表现出东溪公的“清且廉”,照应开头,首尾照应,再次升华主旨。

  全诗围绕“清”“廉”两字为主线,以谢脁、陶潜喻东溪公杜陵贤人,诗中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突显杜陵贤人的清正廉洁、高雅绝浴,同时也肯定了东溪公的淡泊明志之情。

dōng谿gōngyōu--bái

língxiánrénqīngqiěliándōng谿bozhùsuìjiāngyān

zháijìnqīngshāntóngxiètiǎoménchuíliǔshìtáoqián

hǎoniǎoyíngchūnhòuyuànfēihuāsòngjiǔqiányán

dàodànzhīliúzuìpánzhōngzhǐyǒushuǐjīngyán

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
今宵好风月¹,阿侯²在何处。
译文:清风朗月之夜,心爱的人儿在哪里呢?
注释:¹风月:清风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²阿侯:相传为古代美女莫愁的女儿。
为有倾人色,翻成足愁苦。
为有倾人色¹,翻成足愁苦。
译文:正因为她长得实在太美了,反令我苦苦相思不已。
注释:¹倾人色:一作“倾城人”。
东湖采莲叶,南湖拔蒲根。
东湖采莲叶,南湖拔¹(pú)²
译文:也许她正在东湖采莲叶吧?又可能她在南湖拔蒲葵根吧?平野漠漠,她究竟在哪里呢?她采的莲叶会给哪个人呢?
注释:¹拔:一作“折”。²根:一作“茸”。
未持寄小姑,且持感愁魂。
未持寄小姑¹,且持感愁魂(hún)²
译文:可不要先送给她的姐妹们,要是她知道我在如此苦苦地思念她,为了她而忧愁,她该先拿来送给我,一慰我的愁怀。
注释:¹小姑:此泛指少女。²愁魂:一作“秋风”。

  在李贺集中,这首诗的写法是很独特的。

  李贺作诗取法于《楚辞》早已是定论,至于有人说李贺之诗“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褒扬亦甚。可能是李贺太喜欢标新立异的缘故吧,其诗趣实迥异于楚《骚》,走入幽冷鬼怪一路。从而人们往往忽视李贺也曾从南朝乐府民歌中汲取过养料。这首《绿水词》就是明证。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在内容上与南朝乐府多言男欢女爱相一致,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素来喜用幽冷孤凄的字眼的诗人此番一反常态,诗歌所显现出来的情感是明快的,且多效仿南朝民歌近乎口语化的语言,很多词语还直接取自于乐府民歌,读来清新可爱。素性忧郁的诗人难得有这般轻快的心情。虽然此诗的主题,是良夜思忆所欢,中间渗透着一丝淡淡的苦味,但这在李贺已是很少见的了。

  除了李贺在此诗中的“取径”南朝乐府问题外,诗句本身几乎不用加以解释了。“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梁武帝有诗云:“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又有人据别书说阿侯是妓女,此句则指诗人所想念的女子。梁武帝的诗很明显是从民歌中汲取养料的,阿侯也许是当时民间所传的人物。李贺此诗的第三句又从汉李延年的诗中化出。李延年原是伶人,其诗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贺这里反其意而用之。“为有倾人色,翻成足愁苦。”相思不已,又无从寻觅,诗人心中因惦念她而产生许多遐想:也许她正在“东湖采莲叶”,又可能她在“南湖拔蒲根”。她采的莲叶会给哪个人呢?“未持寄小姑”,意谓:不要先送给她的姐妹们。“且持感愁魂”,感愁魂是说诗人苦苦地思念她为她而忧愁。意谓:她该先把莲叶拿来送给诗人。

  比较一下南北朝时的《采莲童曲》:“东湖扶菰童,西湖采菱芰。不持歌作乐,为持解愁思。”不难发现,李贺此诗的后半首与这首民歌的措词、含意非常相似。李贺平时作诗冥思苦索、呕心沥血,奇峭的风格往往使人们忘记李贺创作时曾那样苦心孤诣、曾经精心雕琢,但细心的读者还是可以见出他因刻意求工而露出那份雕琢的痕迹来的,而以这样洗炼、明快的语言表达诗人缠绵悱恻的情感,在李贺实为难得。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798-801

绿shuǐ--

jīnxiāohǎofēngyuèāhóuzàichù

wèiyǒuqīngrénfānchéngchóu

dōngcǎiliánnángēn

wèichíxiǎoqiěchígǎnchóuhún

梁溪西畔小桥东。落月纷纷水映空。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中。
梁溪西畔(pàn)小桥东。落月纷纷水映空。五夜¹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jiǎo)²中。
译文:月色照耀下,红梅纷纷扬扬,飘落在清溪的西边和小桥东面的水中。五更之夜愁苦难眠,在凄厉的军号声里一年的春耕农事又开始了。
注释:¹五夜:即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汉代宫中漏刻夜尽,自鼓鸣时起,至钟鸣时终,卫士依次轮值,甲夜毕传乙夜,相传一到五更结束为止。在这时指终夜。²角声:宫、商、角、徵、羽五音之一。《公羊传》注称:“闻角声则使人恻隐而好仁。”
歌残玉树人何在,舞破山香曲未终。却忆孤山醉归路,马蹄香雪衬东风。
歌残玉树¹人何在,舞破山香²曲未终。却忆孤山³醉归路,马蹄香雪衬东风。
译文:《玉树后庭花》歌声渐歇,陈后主如今又身在何处?《山香》的乐曲仍未奏完。忽然想起隐居孤山时,酒醉归来,马蹄踏着香雪般的梅花迎东风奔驰向前。
注释:¹玉树:即陈后主所创新曲《玉树后庭花》。²山香:《李山香》舞曲名,见《羯鼓录》。³孤山:在杭州西湖。⁴香雪:指花。

ruìzhè ·luòméi

yóumào sòngdài 

liáng西pànxiǎoqiáodōng luòyuèfēnfēnshuǐyìngkōng chóuhuāpiàn niánchūnshìjiǎoshēngzhōng 
cánshùrénzài shānxiāngwèizhōng quèshānzuìguī xiāngxuěchèndōngfēng 
月落城乌啼未了,起来翻为无眠早。薄霜庭院怯生衣,心悄悄,红阑绕。此情待共谁人晓?
月落城乌¹啼未了,起来翻为无眠早。薄霜庭院怯生衣²,心悄悄,红阑(lán)绕。此情待共谁人晓?
译文:月亮已经落下,城头上栖息的乌鸦仍啼呜不已。我辗转难眠,索性披衣到庭院里去。院子里结着薄霜,寒意透入我尊薄均夏衣。我在回廊里徘徊,忧愁满腹,这种心绪能告诉谁人知道呢?
注释:天仙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此调有单调、双调,唐人用单调,宋以后始有双调,此体为单调小令,三十四字,五仄韵。¹城乌:城楼上的乌鸦。²“薄霜”句:谓清晨庭院里一层薄霜,凉意袭人,夏衣已不胜其寒。生衣:夏衣。唐王建《秋日后》:“立秋日后无多愁,渐觉生衣不著身。”

  这是一首表达相思和孤寂之情的词作。

  整首词前五句都是写景,对那位夜来无眠的愁人形象进行了生动的刻画,通过愁人的耳之所闻,心之所思,身之所感等细节的描写,勾画出他此时的孤寂与无聊意绪。

  夏天的衣服想必是较为单薄的,而词人在内悲凉之中,似乎也忘记了更换衣物,就这样穿着单衣来到庭院中。此时此刻,词人唯觉得八中悄然黯淡,左右环顾,看红色的栏杆围绕四同,改言又止之下,只是叹了一句,心中这样的情怀不知有谁知道。纳兰调是含素的,而有时甚至略显晦涩。“心悄悄,红阑绕”,若是有人相伴,则不会到这样孤寂无期的境地, 即使失眠,也能同游庭院中,清设闲话,或仅仅是陪伴也好神。

  最后一句写情,将词中所酝酿的愁怨一下子抒发出来,令人动容。

  全词通篇都使用了词人最为擅长的白描手法,空灵自然,景情俱到,篇末点旨,但景情俱到。整首词显得格外空灵自然。在篇末,搁下一个或许已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将全词孤清寂寞意境推向了顶点。全词表达了词人相思孤寂的情怀。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282页
2、 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编.金瓶梅研究 第1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07:第259页
3、 纳兰容若著.纳兰词 凡尘最美的情花:文汇出版社,2014.12:第230页

tiānxiānzi··yuèluòchéngwèile--lánxìng

yuèluòchéngwèileláifānwèimiánzǎobáoshuāngtíngyuànqièshēngxīnqiāoqiāohónglánràoqíngdàigòngshuírénxiǎo

我事事村,他般般丑。丑则丑村则村意相投。则为他丑心儿真,博得我村情儿厚。似这般丑眷属,村配偶,只除天上有。
我事事村,他般般丑。丑则¹丑村²则村意相投。则³为他丑心儿真,则得我村情儿厚。似这般丑眷(juàn)属,村配偶,只除天上有。
译文:我事事处处愚笨,他般般样样都丑。丑就丑吧,笨就笨吧,情意却十分相投。只因他相貌丑心里有真情,以心换心,我对他的情意也同样厚。像我们这样的丑眷属村配偶,世上难找除非天上才能有。
注释:¹则:虽。²村:粗俗、蠢笨。³则:只。⁴只除:除非是。

  该作品对传统文化中固有的 “男才女貌” 的恋爱模式进行了大胆的颠覆,一反传统郎才女貌,才子配佳人的择偶标准,而以“心儿真”,“情儿厚”作为感情的基础,唱出人间最本色最天然的纯真、朴实、无邪的爱情颂歌。

  在兰楚芳的笔下,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男才女貌”的恋爱模式进行了大胆的颠覆,剧中的主人公一个是土里土气、没有女性引以为傲的美丽容颜;一个是相貌丑陋,没有男子英俊倜傥的翩翩风度,与我们对于“完美”爱情的预想完全不符!“丑则丑村则村意相投!”显然,自己之村、爱人之丑并未给爱情中的女子造成任何困扰,她坦然承认自己与爱人并不符合世俗“完美”的标准,却更自信地彰显着爱情最核心的价值——情投意合心心相印!自然这看似又村又丑的一双爱人在世间是极为罕见的,因为他们超越了世俗的价值,具有洞悉爱情真谛的智慧,在双方村与丑的表象之外,能感受到彼此的真心与深情。所以,这份厚实的幸福只有天上的神仙眷侣才能与之媲美。爱情的主人公没有令世俗艳羡的名誉、地位或财富,甚至与普通人相比他们都显得寒酸很多,但是他们所拥有的却是无法用金钱、权力和容貌得到的真情和幸福。
 
  兰楚芳的《南吕·四块玉·风情》将一段人间的真爱放到当时社会非常态的镜像下作变形的展现,对社会的不合理因素提出了质疑,让我们看到在那弥漫着畸形而荒唐的迷雾社会中仍然透出一丝真善美的光亮,也为追求光明和幸福的人们注入了继续跋涉的勇气,使人们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不至于完全绝望。若将作品放到整个元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中来考量,该作以一个“写丑而显美”的角度表现了作家对生命真谛独特的理解,也与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一贯具有的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的传统相互呼应,从这个意义上看,对元散曲这一当时文坛新生的充满着活泼的生命张力的文学样式进行重新评价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资料:
1、 魏佳,《变形记中的生命救赎 ——以兰楚芳 <南吕· 四块玉· 风情> 为例》[I]普洱学院中文系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