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读书,莫读书,
惠施五车今何如。请君为我焚却离骚赋,
我亦为君劈碎太极图。朅来相就饮斗酒,
听我仰天歌乌乌。深衣大带讲唐虞,
不如长缨系单于。吮豪搦管赋子虚,
不如快鞭跃的卢。君不见前年贼兵破巴渝,
今年贼兵屠成都。风尘满面洞兮豺虎塞途,
杀人如麻兮流血成湖。眉山书院嘶哨马,
浣花草堂巢妖狐。何人笞中行,
何和缚可汗。何人丸泥封函谷,
何人三箭定天山。大冠若箕兮高剑拄颐,
朝谈回轲兮夕讲濂伊。绶若若兮印累累,
九州博大兮君今何之。有金须碎作仆姑,
有铁须铸作蒺藜。我当赠君以湛卢青萍之剑,
君当报我以太乙白鹊之旗。好杀贼奴取金印,
何用区区章句为。死诸葛兮能走仲达,
非孔子兮孰却莱夷。噫,
歌乌乌兮使我心不怡。莫读书,
成书痴。
莫读书,莫读书,
惠施五车今何如。请君为我焚却离骚赋,
我亦为君劈碎太极图。朅来相就饮斗酒,
听我仰天歌乌乌。深衣大带讲唐虞,
不如长缨系单于。吮豪搦管赋子虚,
不如快鞭跃的卢。君不见前年贼兵破巴渝,
今年贼兵屠成都。风尘满面洞兮豺虎塞途,
杀人如麻兮流血成湖。眉山书院嘶哨马,
浣花草堂巢妖狐。何人笞中行,
何和缚可汗。何人丸泥封函谷,
何人三箭定天山。大冠若箕兮高剑拄颐,
朝谈回轲兮夕讲濂伊。绶若若兮印累累,
九州博大兮君今何之。有金须碎作仆姑,
有铁须铸作蒺藜。我当赠君以湛卢青萍之剑,
君当报我以太乙白鹊之旗。好杀贼奴取金印,
何用区区章句为。死诸葛兮能走仲达,
非孔子兮孰却莱夷。噫,
歌乌乌兮使我心不怡。莫读书,
成书痴。
乐雷发

乐雷发

乐雷发(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字声远,号雪矶,汉族,湖南宁远人。 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 16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舞裙香暖金泥凤,画梁语燕惊残梦。门外柳花飞,玉郎犹未归。
舞裙(qún)香暖金泥凤¹,画梁语燕惊残梦。门外柳花飞,玉郎²犹惊归。
译文:舞裙上弥漫着浓浓的暖香,金泥印成欲飞的凤凰,梁上春燕呢喃的碎语,又惊醒了春梦一场。门外只有柳絮在飞舞,玉郎仍未归故乡。
注释:¹金泥凤:用金粉涂印的凤凰图案。金泥,即泥金,以金粉饰物。²玉郎:古代女子对丈夫的爱称。
愁匀红粉泪,眉剪春山翠。何处是辽阳?锦屏春昼长。
愁匀红粉泪,眉剪春山翠。何处是辽阳¹?锦屏春昼(zhòu)长。
译文:含愁重匀红粉妆,却愁怎抹去珠泪千行;紧锁的双眉凝着深深的翠绿,好似远处春山一样。那辽阳到底远在何处,画屏里的春天为何这样长?
注释:¹辽阳:地名,在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区。这里代指玉郎征戍之地。

  这是《花间集》中所收牛峤七首《菩萨蛮》中的一首。所咏虽不出男女之情事,但词中女主人公所念之人身处辽阳(古来为征戍之地),则此词在思想内容方面就非《花间集》中那些纯咏妇女生活及男女情事的作品所可追配的了。

  此词语言俊丽,形象鲜明,曲折传情。落花满径,柳絮随风,呢喃双燕,惊扰残梦。这恼人的春色,撩人愁思。这首词描景写人,细腻柔和,宛转多姿,表现了晚唐五代的词风。

  上片首句写女主人公服饰之精美。所著既为舞裙,则其为舞妓身份自明。“香”与“暖”写舞裙之精,“金泥凤”写舞裙之美,极生动活脱之趣。服饰之精美如此,则其人之美可见。第二句写梦中惊醒。梦而谓之“残”,说明梦惊做完。至于其所梦的内容,综观全词自可知晓。好梦惊竟而被语燕惊醒,则其恼与怨亦可以想见。此句暗中化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意,但比金诗更加委婉含蓄,实为《花间》本色。画梁之燕呢喃私语又暗形女主人公之孤单寂寞。梦后的一切依然如故:门外柳絮纷飞,而玉郎仍不见归。柳花飞既点明节令为春天(而春季是女子念远之心情最为急切的时候),又暗状女主人公残梦初醒时的迷离恍惚的精神状态。“犹”宇暗逗出一点怨意。

  过片首句是承上片末句而来。“匀”字一则表明其非痛哭流涕而是泪水暗滴,将痛苦强忍强咽,苦而必须咽、必须忍,则更见其苦;二则表明其力护容貌之美,故第二句接写其眉:“眉剪春山翠”,意谓双眉被剪画成春山之状,这句是暗用《西京杂记》所说卓文君“眉山如望远山”的典故。第三句“何处是辽阳”,点明“玉郎”所在之地。此问句于无限向往之中渗透着无限哀怨与无可奈何的情绪。此实可问而不可答,故结以“锦屏春昼长”。“长”字固是春昼的实写,也是心理状态的虚写。以景语作结,极迷离动荡之致,给人以无限想象的余地。

  这首词在艺术上的特色是欲扬先抑,声情顿挫。词的意旨,原在于刻画女主人公思念征人的情怀。开篇却用高华曼丽的笔墨,先构成一个美妙的梦境,把主人公放在特定的梦境欢会当中,使她在好梦惊醒以后,益增离别之苦,词意亦陡转沉郁。“惊残梦”以下转入正文,又用低徊咏叹的方式,先写门外是春光骀荡,而人“犹惊归”,于极度失望中,再展望归之情,词笔亦再作顿挫。换头处又以整妆期待的笔墨,使主人公凄清的内心世界,于纸上徘徊重现,不言其怀人而自见幽怨。词境由委婉转向深沉。结尾更从主人公的内心深处,迸发出“何处是辽阳?”的感慨,征人不归,他们的闺中少妇,却是在痴心等待。此妇所忆之人遭遇如何,不得而知。但一边是霜戈壁立、铁骑腾踏的边塞,一边是春意浓郁、锦屏寂寞的深闺,纵使重逢有望,也不知道在何年何月。因此“锦屏春昼长”一句,更深沉地揭示了主人公的怨思。咏叹至此,对主题发抒已达言有尽而意不尽的境界,在情节上也作出第三次的顿挫。不尽主人公在深思,也有“此恨绵绵”之感。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98-199
2、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圭璋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88-89

mán··qúnxiāngnuǎnjīnfèng--niújiào

qúnxiāngnuǎnjīnfènghuàliángyànjīngcánmèngménwàiliǔhuāfēilángyóuwèiguī

chóuyúnhóngfěnlèiméijiǎnchūnshāncuìchùshìliáoyángjǐnpíngchūnzhòuzhǎng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¹
译文:四明山中曾出现过一个狂客,他就是久负风流盛名的贺季真。
注释:¹贺季真:即贺知章,季真是贺知章的字。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zhé)仙人¹
译文:在长安头一次相见,他就称呼我为天上下凡的仙人。
注释:¹谪仙人:被贬谪到人间来的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昔好杯中物¹,翻为松下尘²
译文:当初是喜爱杯中美酒的酒中仙,今日却已变成了松下尘。
注释:¹杯中物:即酒。语出陶潜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²松下尘:已亡故的意思,古时坟墓上多植松柏,故云。语出释昙迁诗:“我住刊江侧,终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金龟换酒¹处,却忆泪沾巾。
译文:每想想起用盎龟换酒的情景,不禁就悲伤地泪滴沾巾。
注释:¹金龟换酒:《本事诗》: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声益光赫。“金龟”盖是所佩杂玩之类,非武后朝内外官所佩之金龟也。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狂客归四明¹,山阴²道士迎。
译文:狂客贺先生回到四明,首先受到山阴道士的欢迎。
注释:¹四明:浙江旧宁波府的别称,以境内有四明山得名。四明山,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南。《名山洞天福地记》:四明山,周围一百八十里,名丹山赤水之天,在明州。²山阴:今浙江绍兴,贺知章的故乡。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chì)赐镜湖¹水,为君台沼(zhǎo)²荣。
译文:御赐一池镜湖水,为您游赏在山光水色之中。
注释:¹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²沼:池塘,这里指镜湖。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人亡余故宅¹,空有荷花生。
译文:人已逝去仅余故居在,镜湖里空有朵朵荷花生。
注释:¹故宅:据王琦《李太白全集》注引《会稽志》。唐贺秘监故宅在会稽县东北三里,遗址今已不存。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念此杳(yǎo)如梦,凄然伤我情。
译文:看到这些就使人感到人生渺茫如一场大梦,使我凄然伤情。

  第一首以“金龟换酒”事为中心,追忆与贺知章的情谊。“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宁波府志》:“四明山发自天台,屹峙于郡治之坤隅,上有二百八十峰,绵亘明、越、台三州之境,为三十六洞天之一。”《会稽记》亦载:“县南有四明山,高峰迭云,连岫蔽日。”贺知章家于此,故自号“四明狂客”。“风流”二字,本陆象先语,《旧唐书》卷一九〇引陆氏语云:“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吾与子弟离阔,都不思之,一日不见贺兄,则鄙吝生矣。”可见李白用“风流”二字,并非仅仅用以形容贺知章的言谈风姿,而且还带有无限的思念之情。始二句点明所忆之人,接下来回忆:“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此二句所言之事已见诗序。“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一言昔,一言今。“昔好杯中物”概括了贺知章一生的嗜好——酒。李白在写这两首诗之后,还有《重忆一首》诗云:“欲向江东去,定将谁举杯?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似乎李白与贺知章情谊的凝聚点就在于“酒”。而贺知章也的确是离不开酒的,前引杜甫《饮中八仙歌》也说明了这一点。“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金龟换酒”,可以说是李白与贺知章交往中最难以忘怀的一幕。这里的“换酒处”与下句的“却忆”是倒装句,本应为:“却忆金龟换酒处”,但诗人为了强调“金龟换酒”事,以突出贺知章那豪爽的性格和对友情的倾心,方作如此安排。今日对酒,诗人难免会想起昔日“长安一相见”的情形,也更不会忘记“金龟换酒”那令人惬意的一幕;尤其是当诗人在今与昔的反复对比与追忆中,其中也不排斥诗人自身的遭际,不能不倍加思念这位曾有知遇之恩的亡友,不能不泪盈满巾。

  第二首从贺知章归乡后着笔,进一步抒发诗人内心的怀念与悲凄之情。“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贺知章是“请为道士还乡里”,故云“道士迎。二句虽同为遥忆,但前句实写,后句虚拟。“归”、“迎”二字概括了贺知章还乡的整个过程,容量极大。“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贺知章归乡时,皇帝曾下诏,将镜湖剡川一曲赐于他,作为放生池。“为君台沼荣”,即为这一片池塘增添了荣耀和光彩。以上四句平平道来,似无深意,但它却很自然地把读者带回到了当初长安送别的场面,更令人不禁想起李白当时赠行的两首诗:“久辞荣禄遂初衣,曾向长生说息机。真诀自从茅氏得,恩波应阻洞庭归。”(《送贺监归四明应制》)“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送贺宾客归越》)完全是一种乐观的、恭贺的态度。对于贺知章来说,这种“辞荣禄”而“遂初衣”的结局,的确是功成身退、荣归乡里。而这正是李白所羡慕、所追求的。但诗人感情一转:“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可以想象,如果贺知章还在世的话,此时二人的相聚,应该是怎样的情形。“荷花生”不仅点明了此行的季节,而且还带有无限的情韵,尤其是“空有”二字,更准确地传达出了诗人那深深的思念之情。睹物思人,对酒怀人,往事历历在目,然而“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如幻似梦般的往事,空余故宅的现实,不仅有睹物思人、对酒怀人之念,也更有萧条异代、物是人非之感,这一切,不能不令人落泪沾巾、凄然伤情。

  这两首诗在艺术上主要采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随着镜头的一再转换,展现出诗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的心绪。第一首前四句着重对昔日的追忆,但后四句却是在今——昔、今——昔的反复重迭之中,来加强感情的抒发。第二首前四句言昔,后四句言今,同样是在对比之中展示出诗人那极不平静的心绪。这一手法的运用,无疑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明代诗论家陆时雍本着“绝去形容,独标真素”(《诗镜总论》)的论诗宗旨,对唐代五言古诗,包括杜甫在内,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而唯独李白颇得赞许。他在《诗镜总论》中说:“观五言古于唐,此犹求二代之瑚琏于汉世也。古人情深,而唐以意索之,一不得也;古人象远,而唐以景逼之,二不得也;古人法变,而唐以格律之,三不得也;古人色真,而唐以巧绘之,四不得也;古人貌厚,而唐以姣饰之,五不得也;古人气凝,而唐以佻乘之,六不得也;古人言简,而唐以好尽之,七不得也;古人作用盘礴,而唐以径出之,八不得也。虽以子美雄材,亦踣踬于此而不得进矣。庶几者其太白乎?意远寄而不迫,体安雅而不烦,言简要而有归,局卷舒而自得。离合变化,有阮籍之遗踪;寄托深长,有汉魏之委致。”陆氏的见解未免过于偏激,但李白的《对酒忆贺监》这一类诗,的确具有上述特征,从而带有“绝去旧形容,独标真素”的显著特点。首先,当时律诗已相当成熟,但李白却仍采用古诗的形式,这正是为了更贴切地表现他那种朴素、纯真而又自然的情感,诗歌的本身,已说明了这一点。其次,从这两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不事雕凿,毫无惊人之句,一切平平道来,然而其中蕴含的情韵和诗人内心的凄楚,却十分深沉饱满。这大概就是陆时雍所说的“深情浅趣,深则情,浅则趣”(《诗镜总论》)的道理。从诗歌审美角度来说,这也正是李白所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准则。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580-583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¹
译文:离痛饮后大醉而别还有几日,我们登临遍附近的山池楼台。
注释:¹池台:池苑楼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zūn)¹
译文:什么时候在石门山前的路上,重新有我们在那里畅饮开怀?
注释:¹金樽开:指开樽饮酒。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秋波落泗(sì)¹,海色明徂(cú)(lái)²
译文:漾漾的秋波摇荡在眼前泗水,熠熠的海色映亮了远山徂徕。
注释:¹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东部,源出山东泗水县陪尾山,向西流经流经曲阜、兖州,由济宁入运河。²徂徕:山名。徂徕山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飞蓬¹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译文:我们就如飞蓬一样各自飘远,且来个淋漓痛快饮尽手中杯!
注释:¹飞蓬:一种植物,茎高尺余,叶如柳,花如球,常随风飞扬旋转,故名飞蓬,又称转蓬。

  “醉别复几日”,没有几天便要离别了,那就痛快地一醉而别吧!两位大诗人在即将分手的日子里舍不得离开。“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鲁郡一带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几乎都登临游览遍了,“登临遍池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李白多么盼望这次分别后还能再次重会,同游痛饮:“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石门,山名,在山东曲阜东北,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峦,山有寺院,泉水潺潺,李杜经常在这幽雅隐逸的胜地游览。这两句诗也就是杜甫所说的“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的意思。“重有金樽开”这一“重”字,热烈地表达了李白希望重逢欢叙的迫切心情;又说明他们生活中有共同的乐趣,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读来令人感到亲切。

  李杜同嗜酒,同爱游山玩水。他们是在秋高气爽、风景迷人的情景中分别的:“秋波时泗水,海色明徂徕。”这里形容词“明”用如动词,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运动感。不说徂徕山色本身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和王安石的诗句“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所采用的拟人化手法相似,这就把山色写活,显得生气勃勃而富有气势。“明”字是这句诗的“诗眼”,写得传神而生动。在这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背景中,两个知心朋友在难舍难分,依依惜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好友离别,仿佛转蓬随风飞舞,各自飘零远逝,令人难过。语言不易表达情怀,言有尽而意无穷,那么,就倾尽手中杯,以酒抒怀,来一个醉别吧!感情是多么豪迈而爽朗。结句干脆有力,李白对杜甫的深厚友情,不言而喻而又倾吐无遗。

  这首送别诗以“醉别”开始,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诗中的山水形象,隽美秀丽,明媚动人,自然美与人情美——真挚的友情,互相衬托;纯洁无邪、胸怀坦荡的友谊和清澄的泗水秋波、明净的徂徕山色交相辉映,景中寓情,情随景现,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这首诗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充满诗情画意,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参考资料:
1、 何国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05-307

jùndōngshíménsòngèr

bái tángdài 

zuìbié dēnglínbiànchítái 
shíshímén chóngyǒujīnzūnkāi 
qiūluòshuǐ hǎimínglái 
fēipéngyuǎn qiějìnshǒuzhōngbēi 
觥船相对百分空,京口追随似梦中。
(gōng)¹相对百分空,京口²追随似梦中。
译文:把酒相对,依依话别,回首往昔,竟是百事成空,当年在京口结伴同游、互相酬唱的情景已如旧梦。
注释:务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字。¹觥船:载酒之船,或指代大型酒杯。²京口:今江苏镇江。
落纸云烟君似旧,盈巾霜雪我成翁。
落纸云烟¹君似旧,盈似霜雪²我成翁。
译文:而今您挥毫染翰,云烟满纸,诗风雄健,仍不异昔日;我却早已白发盈巾,满头霜雪,变成皤然衰翁。
注释:¹落纸云烟:比喻运笔挥洒自如,文章气魄雄劲。²盈似霜雪:古人喜着头似,盈似霜雪,意为满头白发。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春来茗叶¹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译文:在这腊尽春回之际,梅花盛开,梢头已染成一片嫣红;待您到任时,春光明媚,白茶叶也该争先吐出芽叶为您洗尘接风。
注释:¹茗叶:茶叶,诗中指福建名茶乌龙茶系中的珍品白叶茶,原产于饶平县,被誉为“国宾茶”。
领略溪山须妙语,小迂旌节上凌风。
领略溪山须妙语,小迂(yū)¹(jīng)²上凌风³
译文:人们领略闽中的溪山之胜还要靠您的妙语佳句,希望您稍微绕点路,到我建造的凌风亭题诗揽胜。
注释:¹小迂:稍作迂回。迂:绕远。²旌节:古代使者所持之节。宋制,镇守一方的军政长官,得拥旌持节。³凌风:亭名,在福建建安,韩元吉有登凌风亭题名录。

  首句“觥船相对百分空”写觥船送别。在船上依依话别,对饮离杯,回首当年,真有百事成空之感。次句“京口追随似梦中”追忆京口旧游。当时陆游任镇江通判,恰好诗人来镇江省亲,两人同游金山,互相酬唱。一年后,诗人改任京官,又来镇江同游,与陆游有京口唱和一集,“道群居之乐,致离阔之思。”而诗人现在回想起来,往事竟像在梦中一样。这两句寄慨深沉,为全诗定了基调。

  “落纸云烟君似旧”一句称誉陆游,言他虽然入蜀多年,而诗风慷慨,挥毫染翰,满纸云烟,气魄雄劲,不殊昔日。“盈巾霜雪我成翁”则感叹自己此刻已满头霜雪,在国事艰虞之秋,未能多为国家宣劳,匡扶时局,现在已经成为老翁了。这两句分别写两人当前的情况,表达了彼此都有壮志未酬的感慨。

  接着五六两句,笔锋一转,借景抒情。“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诗人设想陆游到福建的时候,已是下一年的春天,那里的白叶茶,该争先吐出白色的芽叶了。而在此刻分手之际,已经腊尽春回,红梅好都已迎年开放一片嫣红了。这两句笔姿潇洒,深见诗人旷达的胸怀,不专为别情所牵恋;而情景交融,不落凡响。结尾两句“领略溪山须妙语,小迂旌节上凌风。”再振一笔,以慰行人,并回映前文,有余音绕梁之妙。诗人和陆游在壮年的时候,都曾任官闽中,陆游开始做官的时候,任福州宁德县主簿,那时正当秦桧死后,陆游年三十四岁,诗人也曾任过建安守。彼此对闽中溪山之胜,是非常熟悉的。现在陆游再度任官福建,旧地重来,已经相隔二十年了。所以结笔前一句是希望友人把妙笔重新点染那里的溪山。诗人守建安的时候,曾登过那里的凌风亭,建安地近福州,所以在结句“小迂旌节上凌风”语意双关,希望陆游此去福州,不妨稍为迂回一下道路,登上凌风亭,一访那里的胜景,那么诗人虽然未能同行,也可以因友人访问自己的旧游地而一慰平生了。

  这首送别诗,从十几年前写到赴任以后,有感慨,但不颓唐,对未来有展望,但不虚发豪言,而且情感特别真挚。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撰写.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2:第908页

sòngguānjiàncāng

hányuán sòngdài 

gōngchuánxiāngduìbǎifēnkōng jīngkǒuzhuīsuímèngzhōng 
luòzhǐyúnyānjūnjiù yíngjīnshuāngxuěchéngwēng 
chūnláimínghuánzhēngbái jìnméishāojìnfànghóng 
lǐnglüèshānmiào xiǎojīngjiéshànglíngfēng 
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
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
译文:敬亭山上回首南望,极目望尽南天。
仙者五六人,常闻此游盘。
仙者五六人,常闻此游盘。
译文:常听说有五六仙人,在此游乐。
溪流琴高水,石耸麻姑坛。
溪流琴高水,石耸(sǒng)麻姑¹坛。
译文:琴高溪流水潺潺,麻姑坛石崖耸立。
注释:¹麻姑:道教神话人物。过去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
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
白龙降陵(líng)阳,黄鹤呼子安¹
译文:白龙降落在陵阳山,黄鹤呼叫子安。
注释:¹“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典出汉刘向《列仙传·陵阳子明》。
羽化骑日月,云行翼鸳鸾。
溪化骑日月,云行翼鸳(yuān)(luán)¹
译文:子安的在这里羽化骑黄鹤上日月,乘长风驾云雾,与鸳鸾比翼。
注释:¹鸳鸾:一作“鹍鸾”。
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
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lán)¹
译文:下视茫茫宇宙之间,四海皆是波澜壮阔。
注释:¹皆波澜:一作“空波澜”。
汰绝目下事,从之复何难?
汰绝目下事,从之复何难?
译文:双眼不瞧目下事,世事翻覆多艰难。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译文:人生百岁,现如今半途,前途渺茫,不可预期。
强食不成味,清晨起长叹。
强食不成味,清晨起长叹。
译文:强食的瓜儿不甜,每每清晨起床即长叹。
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译文:我愿跟随仙人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dēngjìngtíngshānnánwàng怀huáizèngdòuzhǔ簿--bái

jìngtínghuíshǒujǐntiānnánduān

xiānzhěliùrénchángwényóupán

liúqíngāoshuǐshísǒngtán

báilóngjiànglíngyánghuángziān

huàyuèyúnxíngyuānluán

xiàshìzhòujiānmíngjiēlán

tàijuéxiàshìcóngzhīnán

bǎisuìluòbànqiánhàomànmàn

qiángshíchéngwèiqīngchénzhǎngtàn

yuànsuízimíngliànhuǒshāojīnd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