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圃堪嗟。深夜雨、紫英犹傲霜华。暖宿篱根,飞去想怯寒沙。采摘浮杯如戏水,晚香淡似夜来些。背风斜。翠苔径里,描绣人夸。
白头共开笑口,看试妆满插,云髻双丫。蝶也休愁,不是旧日疏葩。连枝愿为比翼,问因甚寒城独自花。悠然意,对九江山色,还醉陶家。
老圃堪嗟。深夜雨、紫英犹傲霜华。暖宿篱根,飞去想怯寒沙。采摘浮杯如戏水,晚香淡似夜来些。背风斜。翠苔径里,描绣人夸。
白头共开笑口,看试妆满插,云髻双丫。蝶也休愁,不是旧日疏葩。连枝愿为比翼,问因甚寒城独自花。悠然意,对九江山色,还醉陶家。
张炎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33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
平芜(wú)¹古堞(dié)²暮萧条,归思凭高黯(àn)³未消。
译文:暮色下放眼望去,杂草蔓生的原野尽显萧条,心情黯然忧伤凭高远眺归思难消。
注释:上官伟长:名良史,号阆峰山人。芜城:扬州的别称。²平芜:杂草蔓生的原野。²堞:城上的矮墙。³黯:黯然忧伤的心情。
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
京口¹寒烟鸦外灭,历阳²秋色雁边遥。
译文:在京口望向飘起的寒烟,乌鸦凄切飞过,夕阳下的秋色映照下雁边更显遥远。
注释:¹京口:今江苏镇江。²历阳:今安徽和县。
清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清江木落长疑雨¹,暗浦(pǔ)²风多欲上潮。
译文:长江边上飘洒的落叶像极了落下的雨水,江浦色暗而风大,怕是潮汛要来。
注释:¹疑雨:江边树叶坠地,发出如下雨般沙沙声。²浦:通大河的小河。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遥遥。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遥遥。
译文:频频极目远眺故乡,而终因为长江南北路途遥远而不可见。

  这首诗首联描写古城周围的一片萧条景色,中间两联写登临远近所见,最后一联写诗人的归思乡情难遣。全诗采用白描手法,虚实结合,写景工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怀乡念家之情。

  诗的首联刻画了古城周围的一片萧条景色。“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扬州地处平原,郊野一望无际,深秋季节,草木凋零,给人以荒芜的感觉。这里的堞代指整个城墙。在广漠的荒原之中,古老的城墙孤零零地矗立着,加上夜幕悄悄降临,这一切都显出一种冷落萧索的气氛。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出诗人的“归思”。作客异地,登临凭眺,本来就容易激发乡情,何况眼前呈现的又是这样凄清的景物,令人黯然销魂。开篇这一联给全诗定下基调。

  中间两联写登临所见,一远一近。“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镇江在扬州的对岸,隔江相望,而历阳距离更远。从扬州城上眺望出去,京口一代的袅娜炊烟尚明灭可睹,而历阳那边的风物更加遥不可辨,只剩下一抹秋色。这一联都是写的远景,其中仍有稍近或更远之分,用“鸦外”和“雁边”暗示区别,写得很有层次。在这之后,诗人的目光收回来,注视于近处的江面。深秋的江水色调清冷,片片落叶坠入水中,溅起水珠,有如雨点。由于天色渐晚,江面水口风力增大,预示着涨潮的时刻就要到来。这一联写景中结合人的感受,体物工细入微,常为后人称引。而“清江木落”、“暗浦风多的境界”的境界,跟上一联的几缕青烟、一抹秋色,远近相映,浓淡互衬,合组成一幅江天惨淡的水墨图,更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愁思。

  尾联诗人写归思乡情。“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遥遥。”诗人此时频频极目远望,故乡遥隔千山万水,渺不可见,只有慢慢长道,贯通江南江北,向着天边延伸而去。面对此情此景,又怎能不叫人感慨万端,惆怅不已。篇末明点“惆怅”,妙在不说破惆怅的根由,把一片乡情隐没于“江南江北路迢迢”的画面中,就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此诗是和答乡里亲朋之作,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从思想感情上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所以诗中不必再叙交谊,而交谊即在其中。通篇采用白描手法写景抒情,不炫弄才学,不雕琢文词,有别于一般的宋人诗作,可以看出诗人倾心于唐诗的趣尚。而已经衰飒,作风清迥刻削,仍缺少盛唐诗歌的浑厚气象。

参考资料:
1、 乐云.唐宋诗鉴赏全典.湖北:崇文书局,2011:1168
2、 缪钺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1454-1455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年年岁岁¹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注释:¹年年岁岁:每年。
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
凉月¹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
注释:¹凉月:七月的异名。
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明时¹(liàng)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注释:¹明时:阐明天时的变化。
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京洛(luò)¹胡尘²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注释:¹京洛:专用名词。原意为“京城洛阳”,因洛阳从夏代开始频繁作为都城,历代多有沿用。后特化为“都城”的意思,又未必指洛阳一城。²胡尘:胡地的尘沙。

guǐwèiyuèshízhìshíliùyuèjiējiā--céng

niánniánsuìsuìwàngzhōngqiūsuìsuìniánniánchóu

liángyuèfēngguāngsānhǎolǎo怀huáibàoshēngxiū

míngshíliàngfèiyínquēchùyīngxiū

jīngluòchénmǎnrényǎnzhīnéngshìzhèjiāng

宿雨霁氛埃,流云度城阙。
宿雨霁氛埃,流云度城阙。
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
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
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
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
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
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
凿龙近出王城外,羽从琳琅拥轩盖。
凿龙近出王城外,羽从琳琅拥轩盖。
云罕才临御水桥,天衣已入香山会。
云罕才临御水桥,天衣已入香山会。
山壁崭岩断复连,清流澄澈俯伊川。
山壁崭岩断复连,清流澄澈俯伊川。
雁塔遥遥绿波上,星龛奕奕翠微边。
雁塔遥遥绿波上,星龛奕奕翠微边。
层峦旧长千寻木,远壑初飞百丈泉,
层峦旧长千寻木,远壑初飞百丈泉,
彩仗蜺旌绕香阁,下辇登高望河洛。
彩仗蜺旌绕香阁,下辇登高望河洛。
东城宫阙拟昭回,南阳沟塍殊绮错。
东城宫阙拟昭回,南阳沟塍殊绮错。
林下天香七宝台,山中春酒万年杯。
林下天香七宝台,山中春酒万年杯。
微风一起祥花落,仙乐初鸣瑞鸟来。
微风一起祥花落,仙乐初鸣瑞鸟来。
鸟来花落纷无已,称觞献寿烟霞里。
鸟来花落纷无已,称觞献寿烟霞里。
歌舞淹留景欲斜,石关犹驻五云车。
歌舞淹留景欲斜,石关犹驻五云车。
鸟旗翼翼留芳草,龙骑駸駸映晚花。
鸟旗翼翼留芳草,龙骑駸駸映晚花。
千乘万骑銮舆出,水静山空严警跸。
千乘万骑銮舆出,水静山空严警跸。
郊外喧喧引看人,倾都南望属车尘。
郊外喧喧引看人,倾都南望属车尘。
嚣声引飏闻黄道,佳气周回入紫宸。
嚣声引飏闻黄道,佳气周回入紫宸。
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
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
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这是一首应制的七言歌行,记述武后访问龙门之事。史载:武后游龙门,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未安;之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锦袍衣之。

  此诗的几个词语需要解释。“黄道”是太阳的轨道,因此也就是帝王之道。“鼎”是王朝正统的象征。“瑶池”是周穆王与西王母欢宴的地方,这里暗示过度奢侈或纵欲的要求。

  宋之问赞美武后的出游,用了许多较早的京城歌行的技巧,但他将夸张的描写诗句连接成近于叙述的形式,显得更加复杂。七世纪七十年代的京城诗人从京城赋中借来结构,以某种讽喻或否定的反应修饰他们对声色之美的赞扬。这种结尾在这里是不合适的,甚至是危险的。可是,诗人仍然需要以某种道德评论结束诗篇,所以宋之问在结尾赞美了武周政权的正统性及道德力量。

  这首诗不时出现宫廷宴会诗的惯例。最先出现的两句七言诗(第五、六句)不对偶,但是随着诗人开始描写风景,各联诗就完美地相配了。诗人也未放弃宴会结束的长段描写,落日和淹留的快乐都写得与宴会诗一样得体。这种华美的描写风格一定曾经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当杜甫在安禄山叛乱后,回忆唐朝失去的繁盛时,常常哀伤地模仿这种宫廷描写风格。

lóngményīngzhì--sòngzhīwèn

宿fēnāiliúyúnchéngquē

liǔxīncuìyuànshùhuāxiān

luòyánghuāliǔshínóngshānshuǐlóutáiyìngzhòng

qúngōngcháoxiángfèngtiānzichéngchūnxìngzáolóng

záolóngjìnchūwángchéngwàicónglínlángyōngxuāngài

yúnhǎncáilínshuǐqiáotiānxiāngshānhuì

shānzhǎnyánduànliánqīngliúchéngchèchuān

yànyáoyáo绿shàngxīngkāncuìwēibiān

céngluánjiùzhǎngqiānxúnyuǎnchūfēibǎizhàngquán

cǎizhàngjīngràoxiāngxiàniǎndēnggāowàngluò

dōngchénggōngquēzhāohuínányánggōuchéngshūcuò

línxiàtiānxiāngbǎotáishānzhōngchūnjiǔwànniánbēi

wēifēngxiánghuāluòxiānchūmíngruìniǎolái

niǎoláihuāluòfēnchēngshāngxiàn寿shòuyānxiá

yānliújǐngxiéshíguānyóuzhùyúnchē

niǎoliúfāngcǎolóngqīnqīnyìngwǎnhuā

qiānchéngwànluánchūshuǐjìngshānkōngyánjǐng

jiāowàixuānxuānyǐnkànrénqīngdōunánwàngshǔchēchén

xiāoshēngyǐnyángwénhuángdàojiāzhōuhuíchén

xiānwángdìngdǐngshānbǎomìngchéngzhōuwànxīn

huángshìyáochíshíláiguānnóngchūn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兰之猗(yī)¹猗,扬扬²其香。
译文:兰花开时,在远处仍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
注释:猗兰操:蔡邕《琴操》说,孔子周游列国,诸侯不能用。孔子自卫返鲁,过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啃然叹息道:“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于是止车,援琴而歌,托兰为辞,自伤不逢时,作《猗兰操》。¹猗:盛美的样子。²扬扬:香气远闻的样子。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译文:人们不去采摘兰花并佩戴在身上,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今天之旋¹,其曷(hé)为然。
译文:如今政局大变,为什么竟是这样呢!
注释:¹旋:指返回鲁国。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译文:日复一日啊年复一年,我依旧行走四方。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雪霜贸贸¹,荠²麦之茂。
译文:看到隆冬严寒时,荠麦却正开始茂盛地生长,一派生机盎然。
注释:¹贸贸:纷杂、混乱的样子。²荠:一二年生草本野生植物,冬寒始生,春暖开花。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gòu)¹
译文:既然荠麦能无畏寒冬,那么不利的环境对我又有什么影响呢?
注释:¹觏:遇见。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¹
译文:荠麦在寒冬生长茂盛的特性,是它所特有的。
注释:¹有:多,富裕。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¹
译文:君子在世间所遇到的困难,也是他所可以克服的。一个君子是能处于不利的环境而保持他的志向和德行操守的啊。
注释:¹守:节操。

láncāo

hán tángdài 

lánzhī yángyángxiāng 
cǎiérpèi lánshāng 
jīntiānzhīxuán wéirán 
xíngfāng nián 
xuěshuāngmàomào màizhīmào 
 shāng ěrgòu 
màizhīmào màizhīyǒu 
jūnzhīshāng jūnzhīshǒu 
开塍放馀水,经霜谷将实。
开塍(chéng)¹放馀水,经霜谷将实。
译文:打开田埂放掉多余的水,经过秋霜后谷物将结出果实。
注释:¹塍:田间的土埂子。
更黎原上畴,坎麦亦云毕。
更黎原上畴(chóu)¹,坎麦亦云毕。
译文:人们从早到晚地在平原上的田地干活,土坎上的麦子也已经全部收割完。
注释:¹畴:田地。
老叟呼儿童,敲林收橡栗。
老叟呼儿童,敲林收橡栗。
译文:老爷爷喊着小孩,敲打着树林收地树上掉下来的橡栗。
乃知田家勤,卒岁无闲日。
乃知田家勤,卒岁¹无闲日。
译文:这才知道田家生活很勤劳,全年没有清闲的日子。
注释:¹卒岁:终年,整年。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