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藩擅良隅,地旷物满盈。漫川计畜兽,荡海驱群䲔。
东藩擅良隅,地旷物满盈。漫川计畜兽,荡海驱群䲔。
盛极理必衰,彼狡何所惩。养虺得返噬,其能遁天刑。
盛极理必衰,彼狡何所惩。养虺得返噬,其能遁天刑。
远接强弩末,近訹乳臭婴。一朝投袂起,毡裘拥矛矜。
远接强弩末,近訹乳臭婴。一朝投袂起,毡裘拥矛矜。
天意盖有在,聚而剿其萌。荓蜂有螫毒,大驾须徂征。
天意盖有在,聚而剿其萌。荓蜂有螫毒,大驾须徂征。
寅年夏五月,海甸观其兵。凭轼望两际,其势非不勍。
寅年夏五月,海甸观其兵。凭轼望两际,其势非不勍。
横空云作阵,裹抱如长城。嚣纷任使前,万矢飞欃枪。
横空云作阵,裹抱如长城。嚣纷任使前,万矢飞欃枪。
我师静而俟,衔枚听鼙声。夜半机石发,万火随雷轰。
我师静而俟,衔枚听鼙声。夜半机石发,万火随雷轰。
少须短兵接,天地为震惊。前徒即倒戈,溃败如山崩。
少须短兵接,天地为震惊。前徒即倒戈,溃败如山崩。
臣牢最忾敌,奋击不留行。卯乌嗢都间,天日为昼冥。
臣牢最忾敌,奋击不留行。卯乌嗢都间,天日为昼冥。
僵尸四十里,流血原野腥。长驱抵牙帐,巢穴已自倾。
僵尸四十里,流血原野腥。长驱抵牙帐,巢穴已自倾。
彼狡不自缚,鼠窜逃馀生。太傅方穷追,适与叛卒迎。
彼狡不自缚,鼠窜逃馀生。太傅方穷追,适与叛卒迎。
选锋不信宿,逆颈縻长缨。死弃木脔河,其妻同一泓。
选锋不信宿,逆颈縻长缨。死弃木脔河,其妻同一泓。
彼狡何所惜,重念先王贞。择彼顺祝者,其归顺吾氓。
彼狡何所惜,重念先王贞。择彼顺祝者,其归顺吾氓。
万落胁罔治,无畏来尔宁。王师固无敌,况复多算并。
万落胁罔治,无畏来尔宁。王师固无敌,况复多算并。
君王自神武,岂惟庙社灵。三年哂东山,殪戎营柳清。
君王自神武,岂惟庙社灵。三年哂东山,殪戎营柳清。
都人望翠华,洗兵雨何零。长歌入汉关,喜气郁两京。
都人望翠华,洗兵雨何零。长歌入汉关,喜气郁两京。
小臣太史属,颂德职所承。虽非平淮雅,动荡耳目精。
小臣太史属,颂德职所承。虽非平淮雅,动荡耳目精。
赫赫桓拨烈,仰之如日星。泚笔为纪述,发越吾皇英。
赫赫桓拨烈,仰之如日星。泚笔为纪述,发越吾皇英。
召穆美常武,且莫誇雷霆。
召穆美常武,且莫誇雷霆。

dōngzhēngshī--wángyùn

dōngfānshànliángkuàngmǎnyíngmànchuānchùshòudànghǎiqúnqíng

shèngshuāijiǎosuǒchéngyǎnghuīfǎnshìnéngdùntiānxíng

yuǎnjiēqiángjìnchòuyīngcháotóumèizhānqiúyōngmáojīn

tiāngàiyǒuzàiérjiǎoméngpíngfēngyǒushìjiàzhēng

yínniánxiàyuèhǎidiānguānbīngpíngshìwàngliǎngshìfēiqíng

héngkōngyúnzuòzhènguǒbàozhǎngchéngxiāofēnrèn使shǐqiánwànshǐfēichánqiāng

shījìngérxiánméitīngshēngbànshíwànhuǒsuíléihōng

shǎoduǎnbīngjiētiānwèizhènjīngqiándàokuìbàishānbēng

chénláozuìkàifènliúxíngmǎodōujiāntiānwèizhòumíng

jiāngshīshíliúxuèyuánxīngzhǎngzhàngcháoxuéqīng

jiǎoshǔcuàntáoshēngtàifāngqióngzhuīshìpànyíng

xuǎnfēngxìn宿jǐngzhǎngyīngluántónghóng

jiǎosuǒzhòngniànxiānwángzhēnshùnzhùzhěguīshùnmáng

wànluòxiéwǎngzhìwèiláiěrníngwángshīkuàngduōsuànbìng

jūnwángshénwéimiàoshèlíngsānniánshěndōngshānróngyíngliǔqīng

dōurénwàngcuìhuábīnglíngzhǎnghànguānliǎngjīng

xiǎochéntàishǐshǔsòngzhísuǒchéngsuīfēipínghuáidòngdàngěrjīng

huánlièyǎngzhīxīngwèishùyuèhuángyīng

zhàoměichángqiěkuāléitíng

王恽

王恽

王恽(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4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
(liǎo)¹避葵(kuí)(jǐn)²,习苦不言非。
译文:蓼虫已经习惯了辛辣的水蓼,看见甜美的葵堇,反而要逃跑。
注释:放歌行:《放歌行》为古乐府使用的旧题,常用来表现自叹失意或激励奋发的内容。¹蓼虫:蓼草上生长的小虫。蓼,指泽蓼,一种草本植物,叶味辛辣。²葵堇:又名堇葵,一种野菜,味甜。见《楚辞·七谏》:“蓼虫不徒乎葵藿”。
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
小人自龌(wò)(chuò)¹,安知旷(kuàng)²怀。
译文:小人总是限于狭猫的境界,又怎么能理解旷士的高尚怀抱。
注释:¹龌龊:拘局的样子,指局限于狭隘的境界。²旷士:旷达之士,不拘于世俗之见的人。
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
鸡鸣洛城¹里,禁门²平旦³开。
译文:天刚放亮,洛阳城中雄鸡啼晨,宫门洞开,大小官吏前来早朝。
注释:¹洛城:洛阳城,这里是泛指京城。²禁门:皇宫的门。天子居住的地方叫禁中,门设禁卫,警戒森严,所以叫禁门。³平旦: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
冠盖¹纵横至²,车骑四方来。
译文:达官贵人从四面八方聚来,轻车骏马奔驰在条条官道。
注释:¹冠盖:冠冕与车盖。指戴高冠乘篷车的达官贵人。²纵横至:纷纷而来。纵横,是纷纭杂乱的样子。
素带曳长飙,华缨结远埃。
素带¹(yè)²长飙(biāo)³,华缨(yīng)结远埃。
译文:宽大的衣带在风中飘舞,五彩的冠缨被飞尘笼罩。
注释:¹素带:古时大夫所用的衣带。²曳:引、拉动。³长飙:暴风。⁴华缨:华美的冠缨,一种用彩线做成的帽带。
日中安能止,钟鸣犹未归。
日中¹安能止,钟鸣²犹未归。
译文:日上中天,公务仍然不会停止,夜幕降临,晚钟已敲也无人回家。
注释:¹日中:中午。²钟鸣:钟鸣漏尽,指深夜戒严之后。
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
(yí)¹不可逢,贤君信²爱才。
译文:如今这太平盛世,不易再逢,君王贤明爱才,也很难遇到。
注释:¹夷世:太平之世。²信:诚然,确实。
明虑自天断,不受外嫌猜。
明虑自天¹断,不受外嫌猜。
译文:清明的谋虑,出自君王的独断,外来的猜嫌之辞,都无法动摇。
注释:¹天:指君王。
一言分珪爵,片善辞草莱。
一言分珪(guī)¹(jué)²,片善辞草莱(lái)³
译文:说对了一句话,就能封官进爵,有一点儿特长或好的品格,就可以辞别田野,从此做官,步步升高。
注释:¹珪:一种上圆下方的玉板,古代封官时赐硅作为符信。²爵:爵位,官阶。³草莱:田野。
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
岂伊¹白璧赐²,将起黄金台³
译文:当今君王,为招纳天下贤士,岂只是把白璧颁赏,还要把黄金台来建造。
注释:¹岂伊:哪里。伊,是语助词。²白璧赐:赏赐白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赵孝成王一见虞卿即赏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³黄金台:在今北京附近。燕昭王筑黄金台,上置千金,以招天下贤士。
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回。
今君¹有何疾,临路独迟回²
译文:可是今天,您究竟为什么面临坦荡的仕途,反而迟疑不前,把好机会失掉?
注释:¹君:指旷士。²迟回:迟疑不前。

  此诗前四句开门见山亮出矛盾,将龌龊小人与高怀旷士分列两句,形成对照。“小人自龌龊”构成全诗主脑,是后文穷形极相描绘的张本。在这两句写实诗前用“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两句来起兴,既有含义,又增添了文学情趣。蓼虫习惯了辛辣苦味,不喜欢堇葵的甘甜。这两句不仅是兴,而且也是比。其比的含义,前人或谓是指小人不知旷士之怀,犹如蓼虫不知葵堇之美;或谓是指旷士习惯于辛苦生涯,不以辛苦为非。细绎诗意,当以后说为是,因为“避”、“不言非”等语,并无贬义,而以苦为乐,从来就是豁达放旷之士的本色;只有小人,才是趋甘避苦之徒。

  从“鸡鸣人城里”至“钟鸣犹未归”八句是此诗第二层,写“小人”的龌龊行为。“鸡鸣”“平旦”“日中”“钟鸣”是贯串八句的时间线索。其人物则是“冠盖”,他们的一天,从“平旦”起,天子的“禁门”刚刚打开,就蜂拥而至了。“纵横至”、“四方来”,来势汹涌如潮水,笔端带有揶揄调侃之意。乘他们车马驰骤之际,诗人迅速为他们的风尘尊容勾勒了一幅生动无比的漫画:“素带曳长飙,华缨结远埃。”这些颇有身分的人,他们的素带在急驰的大风中乱飘,华丽的帽缨上结聚了远道而来的尘埃。这幅画有色彩,有动态,有细节,形象传神,耐人品味。句中未著一字褒贬,却“写尽富贵人尘俗之状”(沈德潜《古诗源》),把角逐名利场者的丑态刻划得入木三分,不愧为神来之笔。他们到处奔竞,“日中”不可能会停止钻营。就连夜深“钟鸣”后他们犹未回家。一个“犹”字,有多少惊讶、感叹、挖苦之意。后汉安帝《禁夜行诏》云:“钟鸣漏尽,人阳城中不得有行者。”这里说“钟鸣未归”,可见奔竞日盛,古风荡然无存。

  “夷世不可逢”以下是此诗第三层,记录了奔竞小人对道旁旷士的谈话,他们对旷士说道:现在是千载难逢的太平盛世,君王也是真正爱才的贤君。他英明的考虑出于自己的判断,不受任何外来影响而猜疑动摇。这些正经话出自小人之口,就显得肉麻阿谀与不伦不类,因而具有极大的讽刺性。接着,小人们又向旷士津津乐道地夸说起了进入仕途的容易和当官的好处。这四句是说才能之士只要有一言之美,片善之长,就会受贤君青睐,被封官赐爵,辞别田野,登上朝堂。而贤君爱才,岂但只赏赐白璧,还将仿效燕昭王筑黄金台来重金招聘你们呢。这四句虽是小人们的劝诱、夸说之辞,但也是他们一心只想升官发财的灵魂大曝光,写得真是笔锋辛辣,利如刀锥。“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回?”最后,小人以嘲弄的口吻诘问旷士:你到底有什么毛病,竟面对阳关大道还独自徘徊不前?全诗至此顿住。对于无耻小人的挑衅,诗人没有也不屑回答,但不回答并不等于没有答案。读者若试着掩卷思索,就会发现,答案已在开头“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之中了。这一结回应开头,使通篇皆活,旷士形象虽未著墨,但在对照中自显出其迥异小人的品格。这个结尾让应受嘲弄的人去厚颜嘲弄别人,真是幽默滑稽而有波澜,可谓味蕴言外,冷峻隽永。

  《代放歌行》在《乐府诗集》中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歌录》曰:“《孤生子行》,亦曰《放歌行》。”《孤生子行》,又题作《孤儿行》,在乐府古辞中写的是孤儿备受兄嫂折磨,难与久居的内容。鲍照的拟作,旧瓶装新酒,用以揭露黑暗,抨击时政,大大拓宽和加深了这一乐府旧题的表现力。在这个方面,也同样显示了诗人非凡的艺术勇气和独辟蹊径的创新精神。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741-743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雨滴长门¹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²
注释:¹长门:汉宫名,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后居于此。后世常以为冷宫的代名词。²昭阳:汉殿名,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所住的地方。后世泛指得宠宫妃所居之处。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宫殿沈沈月欲分,昭阳更漏不堪闻。
宫殿沈沈月欲分,昭阳更漏不堪闻。
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
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
蝉鬓慵梳倚帐门,蛾眉不扫惯承恩。
蝉鬓慵梳倚帐门,蛾眉不扫惯承恩。
旁人未必知心事,一面残妆空泪痕。
旁人未必知心事,一面残妆空泪痕。

  《长门怨》这首乐府旧曲,从它的起因和来历看,就是专门描写和抒发宫怨的作品。刘皂此作也不例外。封建帝王一个人霸占了无数妇女,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人”。大部分人都因为青春虚掷、幸福无望而极端痛苦。出于对这些妇女的同情,出于对不合理的妃嫔制度的不满,宫怨——或者直揭惨状,或者代妇女舒怨洩愤,便成为古代诗人作家常常表现的主题之一。

  当然,同是宫怨,诗人所揭示的问题却有多种,表现角度也颇多样,具体方法更是变化无穷。刘皂的《长门怨》共三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这三首的基本手法都是前二句写失宠官人的形状,后二句写失宠宫人的心情,而重点则在后二句。例如,其一云:“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将已断的君恩与不断的泪行作一鲜明对比。其二云:“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感情表达得强烈而明快。这一首作者稍稍弄了点狡狯,前二句写宫人慵懒之态:蝉鬓慵梳,蛾眉不扫,故意制造了一种轻松随便的气氛和“惯承恩”的假象。后两句乃揭出宫人的内心痛苦。她的心事人们未必知道,实际上她是每日以泪洗面,这才使她成了 “一面残妆”啊!由于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取得了更佳的艺术效果。

  宫怨诗暴露了封建制度的残忍不合理,这是其价值所在。但这类诗总是把基点放在宫人失宠,望宠以及与得宠者的矛盾上,而往往并不从根本上触动妃嫔制度。这又是其明显的局限性所在。

玉人家,画楼珠箔临津。托微风、彩箫流怨,断肠马上曾闻。宴堂开、艳妆丛里,调琴思,认歌颦。麝蜡烟浓,玉莲漏短,更衣不待酒初醺。绣屏掩、枕鸳相就,香气渐暾暾。回廊影,疏钟淡月,几许消魂?
玉人¹家,画楼珠箔(bó)²临津³。托微风、彩箫流怨,断肠马上曾闻。风堂开、艳妆丛里,调琴思,认歌颦(pín)。麝蜡烟浓,玉莲漏短,更衣不待酒初醺(xūn)。绣屏掩、枕鸳相就,香气渐暾(tūn)。回廊影,疏钟淡月,几许消魂?
译文:美人之家,就在渡口边那挂着珠帘的画楼。箫声随轻风传送幽怨,断肠人在马上听得分明。在风席上,在歌女丛中,从琴声和愁容一眼就把她相认。麝香蜡烛烟雾浓浓,漏声滴滴夜色已深,等不得酒醉就更衣。掩上锦绣屏风,便在鸳枕上相依相拥,屋子香气浓郁沁人。月光映出回廊暗影,几响钟声一弯淡月,这一夜多么欢乐销魂!
注释:¹玉人:容颜如玉的歌女,或指对钟爱女子的昵称。²珠箔:即珠帘,装饰华美的帘子。³津:渡口。⁴琴思:琴曲中的情思。思,读去声。⁵漏短:时间短暂。漏,计算时间的仪器。⁶醺:喝醉。⁷枕鸳:即鸳枕,绣有鸳鸯的枕头。⁸暾暾:香味浓烈的意思。⁹疏钟:夜深人静之时。
翠钗分。银笺封泪,舞鞋从此生尘。任兰舟载将离恨,转南浦,背西曛。记取明年,蔷薇谢后,佳期应未误行云。凤城远、楚梅香嫩,先寄一枝春。青门外,只凭芳草,寻访郎君。
翠钗¹分。银笺(jiān)封泪,舞鞋从此生尘。任兰舟载将离恨,转南浦,背西曛(xūn)²。记取明年,蔷薇谢后,佳期应未误行云。凤城³远、楚梅香嫩,先寄一枝春。青门外,只凭芳草,寻访郎君
译文:自分别后她封封书信泪斑斑,舞鞋从此落满灰尘。任随小舟漂泊,载着离愁别恨,从南江转到北浦,从早晨直到夕阳西沉。请记住在明年,蔷薇花凋谢之后,我们定期相会绝不耽误行程。京城很遥远,这楚地的梅花清秀鲜嫩,请你先寄一枝芳春。到那一天在青门外,顺着芳草路,去访寻郎君。
注释:¹翠钗:翠色的头钗,即碧玉钗。²曛:日落时的余光。³凤城:京城。传说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吹箫引来凤凰落在京城,称丹凤城。后来凤城就成为京城的代称。⁴楚梅:楚地的梅花。⁵青门:泛指京城城门。因汉代长安东南门是青色,俗称青门。⁶郎君:作者自指。

  贺铸的词语言清新,风格多样,既有哀婉缠绵、典雅工丽,近似晏几道、秦观的一面;也有沉郁挺拔、豪爽峻迈,有如豪放派词人的另一面。这首词无疑属于前者,但又吸取了柳永词长调结构严密、动荡开合、往返交织的特点。但也正由于受到柳词太多的影响,在遣词用语上多少有点粗俗浅露。这首词充满风月脂粉气,借年轻歌女与情人的相恋、幽会和离别相思咏赞了爱情的纯真深挚。

  上阕记叙了相恋相会的经过。开篇先交代“玉人”所居的环境是繁华的“临津”地段,雕梁画栋的楼阁挂着珠帘。“托微风彩箫流怨,断肠马上曾闻”,轻风送来她演奏的寄托悠悠情思的琴声,骑马赶路的人闻之肝肠寸断,这说明两人倾心相恋已久。紧接着描写了相见的场面,为下文直接描绘幽会情景蓄势。酒会上人来人往,他们只能暗送秋波,借琴声倾诉相思。从“麝蜡”开始.浓墨重彩地渲染幽会的情景。因嫌“漏短”,所以“更衣不待酒初醺”,写出了两人相欢相合的追不及待。“绣屏”、“枕鸳”、“香气”等显示了幽会环境的雅致,结语用反问突出幽会时的风情万种。这里越是将相会渲染得情浓意浓,下阕所抒发的离愁别绪也越是显得真实可信。

  下阕起句即言别离后的痛苦和无聊,舞鞋从此闲置,日日泪湿香笺。“任兰舟”两句是回忆离别时万般无奈和无限依恋的情景。眼看着“兰舟”越行越远,渐渐地帆影模糊了,最终消失在落日的余晖里。“背西曛”既写出了当时极目远送的情景,也暗示了送别者驻足岸边的时间之长。“记取”写人已远走,她只有寄希望于来年,暗自嘱咐他别忘了赴约的佳期。但在此之前,她借口“凤城远”,要求对方先寄赠一枝梅花以慰相思。其实梅开的初春距蔷薇花谢也为时不远,但她却不愿空自等待,才刚刚分手,又焦急地盼望相聚,其愁情深重可想而知。结语是想象相会时她出城相迎的情景。

  该词用了许多色彩鲜丽、气味芬芳的词藻,如玉人、画楼、珠箔、彩箫、艳妆、麝蜡、玉莲、绣屏、枕鸳、香气、回廊、翠钗、银笺、兰舟、凤城、青门、芳草等。它们交织组合,形成了这首词秾丽的艺术风格。作者还善于融合前人诗语,以丰富词中的意象。“任兰舟载将离恨”,是化用宋人郑文宝《柳枝词》“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诗意。“蔷薇谢后,佳期应未误行云”,是化用唐人杜牧《留赠》“不用镜前空有泪,蔷薇花谢即归来”诗意。“楚梅香嫩,先寄一枝春”,是化用南朝人陆凯《赠范晔诗》中“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诗意。“只凭芳草,寻访郎君”则是用牛希济词《生查子》中“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语意,以“芳草”代“绿罗裙。”这种熔铸的工夫,使得词的寓情更为深厚,意象更为繁茂。

  全词设想巧妙,笔触细腻,将相思之情写得情致深婉,独特之处是写伤别之情缠绵但不哀伤,语工词丽情浓,逼近花间。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卢晋等编著.宋词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150-151
2、 钱仲联主编.爱情词与散曲鉴赏辞典: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09:243-244

绿tóu ·rénjiā

zhù sòngdài 

rénjiā huàlóuzhūlínjīn tuōwēifēng cǎixiāoliúyuàn duànchángshàngcéngwén yàntángkāi yànzhuāngcóng tiáoqín rènpín shèyānnóng liánlòuduǎn gēngdàijiǔchūxūn xiùpíngyǎn zhěnyuānxiāngjiù xiāngjiàntūntūn huílángyǐng shūzhōngdànyuè xiāohún 
cuìchāifēn yínjiānfēnglèi xiécóngshēngchén rènlánzhōuzàijiānghèn zhuǎnnán bèi西xūn míngnián qiángwēixièhòu jiāyīngwèixíngyún fèngchéngyuǎn chǔméixiāngnèn xiānzhīchūn qīngménwài zhǐpíngfāngcǎo xúnfǎng访lángjūn 
梦怕愁时断,春从醉里回。凄凉怀抱向谁开?些子清明时候被莺催。
梦怕愁时断,春从醉里回。凄凉怀抱向谁开?些子¹清明时候被莺(yīng)催。
译文:美梦就怕被愁苦惊醒,春光从沉醉中悄悄来到。愁苦的心情向谁诉说?正是清明时节黄莺唱着催春速归的歌。
注释:南柯子: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又名“南歌子”,双调五十二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¹些子:唐宋俗语,少许,一点点。
柳外都成絮,栏边半是苔。多情帘燕独徘徊,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
柳外都成絮(xù),栏边半是苔。多情帘燕独徘(pái)(huái),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
译文:柳村上白絮漾漾,栏杆边青苔繁茂。帘间多情的燕子飞来飞去,依旧满身花雨回到旧日的窝巢。

  此词借写景以抒春愁,词之上片写离情相思,下片写久别盼归。

  “梦怕愁时断,春从醉里回。”以对句起,点出“愁”字,开门见山,直抒愁怀。“梦”和“醉”二字,则说明这位愁人借以消愁解闷、自我麻醉的方法唯此二者。他害怕梦醒愁也醒,于是“终日昏昏醉梦间”,企图以此逃避愁闷的袭来;然而春天却从沉醉中悄悄地回来了。面对阳春烟景,他却发出酸楚的自问:“凄凉怀抱向谁开?”他感到满怀的凄凉况味,一时既诉说不尽,更找不到可以诉说的人。杜甫《奉待严大夫》诗:“身老时危思会面,一生襟抱向谁开?”虽然所指不同,但可以对之倾诉怀抱的人,一定是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人。凄凉怀抱,无可告语,可见知心人不在身边,因而感到格外孤寂难堪。这一句暗示愁闷难解的原因在于怀人,则梦断酒醒的惆怅也自然可以理解了。这三句已定下全词的抒情基调,于是在词人眼中所见的“春景”,无不染上这种“凄凉”的色调。“些子清明时候被莺催。”清明前后,正是春光大好,踏青游春之时,词人却意兴萧索,无心赏玩春光。“些子清明时候”,在词人的感觉上,清明前后这春光的黄金季节,竟是如此短暂,匆匆即过。少许春光,并不曾给愁人带来丝毫欢乐;相反,在他听来,枝头的百啭黄莺,不是在为春天欢唱,却是唱着催春速去的挽歌。这两句把莺花三月,化作短暂的心理时间,染上凄凉的感情色彩;春天从醉梦里悄悄而来,又在莺声中匆匆而去,外在的春景如梦幻泡影。春去春来,愁情依旧。

  如果说上片是词人直抒胸臆的痛苦告语,下片则推出了一组令人黯然销魂的景物镜头。词人隐身在景物之后,让这些无言的镜头说出他的心声。“柳外都成絮,栏边半是苔。”柳絮纷飞,意味着春将归去,很自然地令人想到上片结处“被莺催”的那个“催”字,意脉的过渡毫不着力。栏杆边的苔痕,则说明长久无人凭栏眺景了。春天对于愁人来说,似乎是可有可无的。然而有一件东西却深深地触动了词人:“多情帘燕独徘徊,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多情”二字,含着热泪脱口呼出,有如见故人之感。燕子还记得当年帘幕中的欢乐情景,当它再度飞来时,却感到境地凄凉。气氛顿异,不禁迟疑起来。“独徘徊”三字,就传神地写出燕子归来的神态。“依旧”二字,则唤起对于当年燕子来时的回忆,同时也会很自然地触发这样的感慨:当年栖巢的燕子又归来了,当年欢聚的人儿呢?作者虽未曾点破,但整首词的着眼点却正在于此。作者巧妙地把要说的这句话,诱使读者替他说出来。这首词之所以耐人寻味,也正在于此。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1185-1186
程氏园当尺五天,千金争赏并朱栏。
程氏园¹当尺五天,千金争赏并朱栏²
译文:腊梅花曾种植在程氏园这种显贵的地方,人们一掷千金簇拥在朱栏前争相观赏。
注释:¹程氏园:南宋园林。²朱栏:朱红色的围栏。
莫因今日家家有,便与常时两样看。
莫因今日家家有,便与常时两样看。
译文:不要因为如今家家种植,便与原来两相看待(便将其看作常之物)。

juéshǒu--zhī

chéngshìyuándāngchǐtiānqiānjīnzhēngshǎngbìngzhūlányīnjīnjiājiāyǒu便biànchángshíliǎngyàngkà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