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斧钺下青霄,重镇关中别路遥。卫水楼船春解缆,崤陵骢马晓扬镳。
中丞斧钺下青霄,重镇关中别路遥。卫水楼船春解缆,崤陵骢马晓扬镳。
诸军共仰新旌节,列郡仍遵旧教条。想是归期应不远,朝元有约听箫韶。
诸军共仰新旌节,列郡仍遵旧教条。想是归期应不远,朝元有约听箫韶。

sòngchéndōuxiànzhènguānzhōngsānshǒuèr--xuēxuān

zhōngchéngyuèxiàqīngxiāozhòngzhènguānzhōngbiéyáowèishuǐlóuchuánchūnjiělǎnxiáolíngcōngxiǎoyángbiāo

zhūjūngòngyǎngxīnjīngjiélièjùnréngzūnjiùjiàotiáoxiǎngshìguīyīngyuǎncháoyuányǒuyuētīngxiāosháo

薛瑄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102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荆山一片玲珑。分付冯夷,捧出波中。白羽香寒,琼衣露重,粉面冰融。知造化私加密宠,为风流洗尽娇红。月对芙蓉,人在帘栊。太华朝云,太液秋风。
(jīng)¹一片玲珑。分付²(féng)( yí)³,捧出波中。白羽香寒,琼(qióng)衣露重,粉面波融。知造化私加密宠,为风流洗尽娇红。月对芙蓉,人在帘栊(lóng)。太华朝云,太液秋风。
译文:你就像荆山的一块美玉,被水神从水波中捧出。肌肤像洁白的羽毛,散发出幽幽清香;精美的衣裳仿佛缀满了晨露闪闪发光;涂着脂粉的面庞,似那正在融化的波雪。造物主私下里肯定对你暗加宠爱,为了让你风流无限,把你清洗得如此娇美。皎洁月光洒在荷花丛里,你独自倚靠在窗边。让我想起华山美妙绝伦的朝霞,太液池中缓缓吹过的秋风。
注释:蟾宫曲:元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六、四、四、四、四、四、七、七、四、四的10句,但是第五句以后可酌增四字句。或单用作小令,或用在双调套曲内。¹荆山:在湖北南漳县西,以产玉著称,名闻天下的“和氏璧”即产于此。²分付:交给。³冯夷:水神。⁴白羽:白色羽毛。⁵太华:即五岳之一的华山,在陕西华阴县南。华山以山顶池生千叶莲花得名,又峰顶若莲形,称“玉井莲”。⁶太液:皇家宫苑内的池沼。芙蓉即荷花,亦属莲。

  这是一首写人小令。首句切“玉”字,“荆山”“玲珑”都是玉的名称,“玲珑”还有表现美玉形象的意味。三句括出“冯夷” “波中”,为“玉”过渡到“莲”作准备,以下就几乎句句述莲了。“白羽”化用了杜诗,杜甫在《赠已上人》中有“江莲摇白羽”的句子。“白羽” “琼衣” “粉面”,无一不是对白莲花花姿的生动比喻,在诗人心目中,“玉莲”的基本特征应该是洁白的。“洗尽娇红”“月对芙蓉”,将”玉莲”之白发挥得淋漓尽致。

  末两句则直接扣合“五莲”或“白莲”,足见作者的巧思。然而,作品并非单纯地卖弄游戏技巧,而是尽力以玉莲花的粹美来比喻人物,表达了对张玉莲清雅脱俗、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的赞美。如“ 为风流洗尽娇红” “月对芙蓉,人在帘栊”,就明显地含有张玉莲身处青楼而守身自好的寓意。又如“太华朝云”,“太液秋风”,在影射人名的同时,借助仙家和皇家景物的意象,映示了玉莲的清逸和优雅。全曲造语婉丽,对仗工整,怜香惜玉之情溢于言表。

参考资料:
1、 (元)关汉卿著;方青羽著. 中侨彩图馆 元曲三百首彩图馆[M]. 2016,284.

chángōng··zèngmínglián--zài

jīngshānpiànlínglóngfēnféngpěngchūzhōngbáixiānghánqióngzhòngfěnmiànbīngróngzhīzàohuàjiāchǒngwèifēngliújǐnjiāohóngyuèduìróngrénzàiliánlóngtàihuácháoyúntàiqiūfēng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
译文:冬日寒窗前只有梅树孤零零伫立,它总在百花开放之前开放。只可惜那绽放的花朵难以持久,春天一到就已全部凋残。
残固不堪残,何须自寻烦?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
残固¹不堪²残,何须自寻烦?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
译文:本来要凋谢的总要凋谢,人又何必自寻愁烦?花落花开自有它的时间,蓄积的芬芳只待明年再次开放。
注释:¹固:本来。²堪:禁受;能。

  诗人在这首诗中,以咏梅寄情的比兴手法,悼念了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同时也激励了广大无产阶级革命者以及诗人自己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上阕写深冬的梅花横斜傲岸于窗前;并以拟人手法,用一个“笑”字来形容梅花的无尽风采。梅花含笑盛开于“百花”之前,而 “百花”当是指万紫千红的春日。寒梅顶着盛大的春天,但可惜这梅花的笑容难以持久,到了春天就凋零了。诗人在这里,借梅花的开与落这一自然景观,道出了内心的哀思。

  艾地同志以及他所领导的印尼共产党当时在印尼正如日中天,形势一片大好,但没想到情况陡 地发生逆转,眼见就要来临的大好春光反而凋残了,革命之火被扑灭了——但艾地同志的音容笑貌却不断地浮现在诗人的眼前。

  下阕,诗人表面上仍是写初春调残的梅花总是会凋残的,要凋残就凋残吧,赏花人何必自寻烦恼,花开花落有它自己的规律,花儿蓄积的芬芳在等待第二年盛开。

  除了这表面一层写景外,诗人也在此寄寓了另一层深意。

  诗人将自己悲痛的感情作了一个调整,勉励自己与勉励其他同志,不应一 味沉湎于悲哀之中,为愁烦所困扰。该失去的自会失去,但只要不懈奋斗,总会有所得的。并从中升华出一个道理:共产主义战士前 赴后继,是不可能被彻底摧毁的;失败中也有教训,也孕育着成功。我们不应为印尼共产党短暂的挫折而深深忧愁、不能自拔。就像 年复一年蓄积着芬香的梅花一样,他们也正在蓄积着更大的力量,他们终会有得胜的一天。

  在全诗最后一句中,诗人引领我们向上升起,让我们心中豁然明亮起来,而不是在悲哀中暗下去;使我们满怀希望,再次充满革命的斗志与豪情。

参考资料:
1、 中国世界史研究网.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
淮岸。向晚。圆荷向背,芙蓉深浅。仙娥画舸,露渍红芳交乱。难分花与面。
淮岸。向晚。圆荷向背¹,芙蓉深浅。仙娥画舸(ɡě)²,露渍(zì)³红芳⁴交乱。浅分花与面。
译文:临近夜晚的淮河岸边,圆圆的荷叶有的背对着人,有的面向人,荷花颜色深深浅浅。有佳乘着画船而来,露水浸染了衣衫,美人与荷花相互交映。难以区分花朵和美人的面容。
注释:¹向背:有的正面对着人,有的背对着人。²画舸:画船。³渍:浸染。⁴红芳:美人和荷花。
采多渐觉轻船满。呼归伴。急桨烟村远。隐隐棹歌,渐被蒹葭遮断。曲终人不见。
采多渐觉轻船满。呼归伴。急桨烟村远。隐隐棹(zhào)歌¹,渐被蒹(jiān)(jiā)遮断。曲终人不见。
译文:采莲采多了,渐渐发觉小小的船快满了,呼唤着伙伴一起回去。急急划动船桨向远处烟气笼罩的村子驶去。隐隐传来棹歌,她的身影渐渐被芦苇遮挡住了。一曲终了,已看不见人。
注释:¹棹歌:船工行船时唱的歌。

chuánèrzhīèr··xiāndiào--liǔyǒng

huáiànxiàngwǎnyuánxiàngbèiróngshēnqiǎnxiānéhuàhóngfāngjiāoluànnánfēnhuāmiàncǎiduōjiànjuéqīngchuánmǎnguībànjiǎngyāncūnyuǎnyǐnyǐnzhàojiànbèijiānjiāzhēduànzhōngrénjiàn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野寺(sì)¹²晴树³,山亭过晚霞(xiá)
译文:山野中的寺庙把晴空下的树林分开了,山亭好似穿行在晚霞之间。
注释:¹野寺:山野中的寺庙。²分:分开。³晴树:晴空下的树林。这句是说寺庙在树林中间,把林子分开了。⁴过:飘掠,飘过。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¹
译文:幽静的山野春色深深,没有游人欣赏;漫行其中只见松花飘落。
注释:¹松花:又叫松黄,指马尾松开的球形或卵圆形花。

  此诗吟咏山野春景,描绘了一幅美丽、清幽的春天日暮的山景图。前两句描写黄昏时刻山野的艳丽景色:山野之中的寺庙为绿树所簇拥,晚霞飘过山亭;后两句写山野之幽静:正是美丽春天却没有游人来欣赏,一路上只有松花在不停地飘落。全诗共四句,句句写景,一、三句静,二、四句寓动于静而愈显其静,手法新巧别致,描写精妙。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描写黄昏时刻山野的艳丽景色。“野寺分晴树”摆出两样事物:野寺与晴树。前者说明地处荒僻,人迹罕至;后者说明天朗气清,春天的树翠油油的,一派生机。在它们中间用了一个“分”字,好像是把彼此分隔开了。孟浩然有“绿树村边合”(《过故人庄》)句。这“分”与“合”恰相反,而其意却是说绿树拥着野寺;或是说绿树将村庄包围了起来,都表明树多。次句也是两样事物:山亭与晚霞。这里用了一个“过”字,山亭似徐徐穿行在晚霞之间,赋予山亭以某种生命,化静为动点活境界,平添情趣。这两句的景色有淡素,有明媚,也有艳丽;但总的还是淡素较多。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两句写山野之幽静,没有游人欣赏。转写到人事,点明无客人来,只有诗人自己,漫行在山间小路上,只见松花飘落,一片静谧,人与自然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春深无客到”这句应首句的“野寺”,与上面的自然色彩是谐调的。它也与首句一样写静。不见人影,不闻喧哗,写静而无板涩之嫌、沉闷之弊,却在总体静谧的意境中嵌入“深”“到”二字,又微微地点缀了某些动态、生机,活跃了画面。“一路落松花”,此句点明是“山行”,又是化静为动,落笔呈象,且又入声。

  全诗不以强烈的对比、映衬来强化画境,而是细细地轻挑漫拨,来传送寂静中的些微动态,描写精妙。同时在描写中又特别注意色调的变幻:绿色的树林、红色的晚霞以及铺满地面的松花,在静而动的山间画图中又染上了鲜明的色彩。此诗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其安闲自得的乐趣,表达了诗人独自山行时趋尘脱俗的感觉。四句诗,句句写景,一、三静,二、四寓动于静而愈显其静,手法新巧别致,作者越是丝毫不露声色,愈见出“无客到”的山行道上这位“客”的恬淡闲适、怡然自得的情怀。王士祯称其五言诗“有风人之旨,其章法之妙,如天衣无缝”(《池北偶谈》),由此诗来看并非过誉。

参考资料:
1、 艾治平著,历代绝句精华全解,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01,第299页

shānxíng--shīrùnzhāng

fēnqíngshùshāntíngguòwǎnxiá

chūnshēndàoluòsōnghuā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浩浩¹(hào)²,不骏³其德。降丧饥馑(jǐn),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¹⁰¹¹其辜¹²。若此无罪,沦胥(xū)¹³以铺¹⁴
译文:你这浩瀚无际的长天上苍,从不肯普照你的恩惠之光。只管降下遍地丧亡和饥荒,残害四方诸侯让百姓遭秧。老天爷挟着秋风施展暴虐,肆无忌惮不管不顾也不想。放任那些有罪的逃之夭夭,让他们的罪行全得以隐藏。相反像这些无罪的老百姓,一个挨一个相继沦落丧亡。
注释:¹浩浩:广大的样子。²昊天:犹言“皇天”。³骏:长,美。⁴降丧饥馑:上天降下了死亡和饥荒。⁵斩伐:犹言“残害”。⁶四国:四方诸侯之国,犹言“天下四方”。⁷疾威:暴虐。⁸虑、图:二字同义,都是考虑、谋划的意思。⁹舍:舍弃。¹⁰既:尽。¹¹伏:隐匿、隐藏。¹²辜:罪。¹³沦胥:沉没、陷入。¹⁴铺:同“痡”,病苦。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为恶。
周宗¹既灭,靡(mí)²止戾(lì)³。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yì)。三事大夫,莫肯夙(sù)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zāng)¹⁰,覆¹¹出为恶。
译文:大周天子宗亲已经被灭亡,哪里也找不到落脚的地方。爵高位显的大夫四散流亡,全然不理解我的劳苦忧伤。那些司徒公卿中下大夫们,不肯早起晚睡为国事奔忙。各邦国君王和列位诸侯啊,不肯朝夕陪王伴驾在身旁。望王能自己改悔而用善人,谁知往反出教令而行恶事。
注释:¹周宗:即“宗周”,指西周王朝。²靡所:没处。³止戾:安定、定居。⁴正大夫:长官大夫,即上大夫。⁵勩:劳苦。⁶三事大夫:指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⁷邦君:封国的君主。⁸莫肯朝夕:庶:庶几,表希望。⁹式:语首助词。¹⁰臧:好,善。¹¹覆:反。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如何昊天,辟言¹不信。如彼行迈²,则靡所臻(zhēn)³。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译文:你为什么这样啊我的苍天?合法度的话你一句听不见!就好比那走路的慢慢腾腾,永远不能到达目的地终点。你们这些自命不凡的君子,一个个明哲保身不敢承担!为什么再不敬畏周室天子,为什么再不敬畏浩浩长天?
注释:¹辟言:正言,合乎法度的话。²行迈:出走、远行。³臻:至。所臻,所要到达的地方。⁴敬:谨慎。⁵胡:何。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曾我暬御,憯憯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言则退。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¹。曾²我暬(xiè)³,憯(cǎn)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zèn)则退。
译文:兵祸已经酿成一时难退却,饥荒已经成灾局面扭转难。我们这些昔日的近臣侍卫,愁惨惨一天天地憔悴不堪。你们这些自命不凡的君子,一个个不肯勤于问政进谏。听到顺耳的话就随口搭腔,听到谗言委委琐琐退一边。
注释:¹遂:通“坠”,消亡。²曾:何。³暬御:侍御。国王左右亲近之臣。⁴憯憯:忧伤。⁵瘁:劳苦、憔悴。⁶讯:读为“谇”,谏诤。⁷听言:顺耳之言。⁸答:应。⁹谮言:诋毁的话,此指批评。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¹,维躬²是瘁³。哿(gě)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译文:可怜啊!那不善言谈之人,其实他们并不是笨嘴拙舌,他们是投入工作鞠躬尽瘁!可贺啊!那能言善辩之辈,靠能说会道一套套如流水,做了不倒翁永远处高官位!
注释:¹出:读为“拙”,笨拙。²躬:亲身。³瘁:病。或谓憔悴。⁴哿:欢乐。⁵能言:指能说会道的人。⁶休:美好。
维曰予仕,孔棘且殆。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¹曰予仕²,孔³(jí)且殆(dài)。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译文:世人都说这从政为官之事,要求非常之高高而且危险。如果说话办事不顺从旨意,就会从天子那里招致罪愆。如果说话办事顺从了旨意,就会从朋友那里受到埋怨。
注释:¹维:句首助词。²予仕:去做官。³孔:很。⁴棘:比喻艰难。⁵殆:危险。
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无言不疾。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谓尔¹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²思泣血,无言不疾³。昔尔出居,谁从尔室?
译文:明明告诉你快点迁到王都,你张口就说还没建成房屋。闻听此言我忧愤血泪哭出,没有一句不痛彻我的肺腑!想当初你仓皇出逃的时候,又有谁给你造好华舍大屋!
注释:¹尔:指上言正大夫、三事大夫等人。²鼠:通“癙(shǔ)”:忧伤。³疾:通“嫉”,嫉恨。⁴从:随。⁵作:营造。

  此诗题为“雨无正”,可是,从全篇诗句中,并无“雨多”之意,也无“政多如雨”之言,因而历朝历代很多人都怀疑诗题与诗意不合。有人疑为“雨无止”;有人疑为“周无正”(正,同“政”);更有人说韩诗有《雨无极》篇,诗文比毛诗篇首多“雨无其极,伤我稼穑”二句。各执一说,莫衷一是。姚际恒《诗经通论》说:“此篇名《雨无正》不可考,或误,不必强论。”

  全诗七章。一、二章章十句,三、四章章八句,五、六、七章章六句,共五十四句,能于参差错落中见整饬。

  诗的第一章首先以无限感慨、无限忧伤的语气,埋怨天命靡常:“不骏其德”,致使丧乱、饥馑和灾难都一起降在人间。但是,真正有罪的人,依然逍遥自在,而广大无罪的人,却蒙受了无限的苦难。这里,表面是埋怨昊天,实际上是借以讽刺幽王。接着,第二章就直接揭示了残酷的现实问题:“周宗既灭,靡所止戾”。可是在这国家破灭、人民丧亡之际,一些王公大臣、公卿大夫们,逃跑的逃跑,躲避的躲避,不仅不能为扶倾救危效力,反而乘机做出各种恶劣的行径。因而,第三章作者就进一步揭示出了造成这次灾祸的根本原因:国王“辟言不信”,一天天胡作非为,不知要把国家引向何处;而“凡百君子”又“不畏于天”,反而助纣为虐,做出了一系列既不自重、又肆无忌惮的坏事。第四章,作者又以沉痛的语言指出:战祸不息,饥荒不止,国事日非,不仅百官“莫肯用讯”,国王也只能听进顺耳的话而拒绝批评,只有他这位侍御小臣在为危难当头的国事而“憯憯日瘁”了。第五章,作者再次申诉自己处境的艰难。由于国王“听言则答,谮言则退”,致使自己“哀哉不能言”,而那些能说会道之徒则口若悬河。自己“维躬是瘁”,而他们却“俾躬处休”。不是自己拙口笨舌,而是国王是非不分、忠奸不辨的行为使自己无法谏诤了。对比鲜明,感情更加深沉。因此,在第六章里,作者又进一步说明了“于仕”的困难和危殆。仕而直道,将得罪天子;仕而枉道,又见怨于朋友。左右为难,忧心如焚。最后一章,作者指出:要劝那些达官贵人迁向王朝的新都吧,他们又以“未有家室”为借口而加以拒绝,加以嫉恨,致使自己无法说话,而只有“鼠思泣血”。其实,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外地虽然没有家室,也照样纷纷逃离了。

  由此可见,这是一首抒情诗。作者面对国破、世危的局面,思前想后,感愤万端。既埋怨天命靡常,又揭露国王信谗拒谏、是非不分。执事大臣或苟且偷安,或花言巧语,致使天灾人祸,一起降临人间。面对昏君乱世,他忧国忧时,苦恼悲哀,虽想要勤于国事,救危扶倾,而又处境孤危,不知所措。因此只有忧伤、悲痛,怨天尤人,无可奈何。真可谓处饥馑、危亡、离乱之世,心有救乱济世之志,而行无救乱济世之力,所以只有揭示现实真象,以发泄他满腔的忧愤罢了,其感情是深沉的、真挚的。这是时代的呐喊和哀怨,因而对读者进一步认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那个时代的思想感情,也是有意义的。

  作者在抒发他那复杂而深厚的思想感情时,通篇采用了直接叙述的方式来表达,少打比喻,不绕弯子,语言质朴,感情真实,层层揭示,反覆咏叹,时而夹杂一些议论,颇有一种哀而怨、质而雅的艺术之美。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437-442

zhèng

míng xiānqín 

hàohàohàotiān jùn jiàngsāngjǐn zhǎnguó míntiānwēi  shěyǒuzuì  ruòzuì lún 

zhōuzōngmiè suǒzhǐ zhèng zhī sānshì kěn bāngjūnzhūhóu kěnzhāo shùyuēshìzāng chūwéiè 

hàotiān yánxìn xíngmài suǒzhēn fánbǎijūn jìngěrshēn xiāngwèi wèitiān 

róngchéngtuì退 chéngsuì zēngxiè cǎncǎncuì fánbǎijūn kěnyòngxùn tīngyán zènyántuì退 

āizāinéngyán fěishéshìchū wéigōngshìcuì néngyán qiǎoyánliú gōngchǔxiū 

wéiyuēshì kǒngqiědài yúnshǐ使 zuìtiān yúnshǐ使 yuànpéngyǒu 

wèiěrqiānwáng yuēwèiyǒushìjiā shǔxuè yán ěrchū shuícóngzuòěrshì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