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景游清都。
修簪侍兰室。
累榭疎远风。
度庭丽朝日。
穆穆神仪静。
愔愔道言密。
一飡击灵表。
无吝科年历。
肃景游清都。
修簪侍兰室。
累榭疎远风。
度庭丽朝日。
穆穆神仪静。
愔愔道言密。
一飡击灵表。
无吝科年历。
谢朓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315篇诗文

猜您喜欢
今朝五月正清和,榴花诗句入禅那。
今朝五月正清和,榴花诗句入禅¹那。
译文:五月的清晨清净平和,石榴花诗句犹入定禅室。
注释:¹入禅:入定。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译文:浓绿的背景上点缀一朵红花,画面顿时变得活泼而妖艳;动人的春色并不一定要万紫千红、妖娆多姿。

yǒngshíliúhuā

wángānshí sòngdài 

jīnzhāoyuèzhèngqīng liúhuāshīchán 
nóng绿wànzhīhóngdiǎn dòngrénchūnduō 
春讯飞琼管。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江城次第,笙歌翠合,绮罗香暖。溶溶涧渌冰泮。醉梦里、年华暗换。料黛眉重锁隋堤,芳心还动梁苑。
春讯飞琼(qióng)¹。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江城次第²,笙(shēng)歌翠合,鸟(qǐ)罗香暖。溶溶³涧渌(lù)冰泮(pàn)。醉梦里、年华暗换。料黛眉重锁隋堤(dī),芳心还动梁苑
译文:春天的讯息随着葭莩灰飞出琼管,早春的清风日头虽然还不暖,越过墙头的鸟啼已一片噪乱。江城转眼间,已是翠碧笼罩,笙歌喧天,人们穿上绮罗春衫,迎来花香日暖。溪涧里残冰消融,绿水涓涓,恍惚在醉梦里,岁月悄然转换。我料想隋堤的柳叶凝重地紧锁了黛眉,梁苑的林花芳心震颤。
注释:¹琼管:古以葭莩灰实律管,候至则灰飞管通。葭即芦,管以玉为之。²次第:转眼,顷刻。³溶溶:水盛。⁴渌,清澈。⁵冰泮:指冰雪融化。泮,溶解,分离。⁶黛眉:以美人黛眉比喻柳叶。⁷隋堤,见周邦彦《兰陵王》注,此处泛指。隋堤:隋代开通济渠,沿渠筑堤,后称为隋堤。⁸梁苑:园囿名,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汉梁孝王刘武筑。此处泛指园林。
新来雁阔云音,鸾分鉴影,无计重见。啼春细雨,笼愁澹月,恁时庭院。离肠未语先断。算犹有、凭高望眼。更那堪、芳草连天,飞梅弄晚。
新来雁阔云音¹,鸾(luán)分鉴影²,无计重见。啼春细雨,笼愁澹(dàn)月,恁时³庭院。离肠未语先断。算犹有、凭高望眼。更那堪、芳草连天,飞梅弄晚。
译文:新近我久已不闻鸿雁的叫声,分飞的鸾凤对着镜中的孤影悲唤,生离死别的情人再也不能相见。啼泣的春天洒下淋沥的细雨,愁云笼罩的夜晚,月光淡淡,我独守着此时的庭院。离别的愁肠未曾倾诉已先寸断。就算还能登高望远,更如何忍受那芳草连绵伸向天边,飞落的梅花舞弄着暮色昏暗。
注释:¹雁阔云音:听不到大雁的叫声。阔:稀缺。²鸾分鉴影:比喻爱人分离或失去伴侣。借指妇女失偶。³恁时:此时。
此词为伤春抒怀之作。上片写景。“春讯”八句从自然与人事的声、色、香、暖之种种变化,渲染江城春色之绚丽与温馨。“醉梦”、“暗换”,写春光流逝之迅速和词人恍惚不觉之心态,“料黛眉”二句写词人料想中原故土柳叶凝眉锁愁,林花震颤不安,暗寓了对中原的眷念与悲感。下片抒情。由春思人,由思生恨、辞情愈转愈深。“春啼”三句以移情手法写春之啼泣而细雨淋漓,由云之笼愁而月光暗淡,词人此刻正独立于庭院而思家伤时,一片凄凉。“离肠”二句写词人相思离愁而痛断离肠,即使登高望远以舒怀,亦不得消释内心的离恨。末句以景结情,传达出无限深长的别愁离恨,辞尽意未尽。
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
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
译文:莫愁现在深处何处呢?莫愁现在石城西。
注释:石城:今湖北省锺祥县。古称郢,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春秋战国时钟祥为楚别邑,称郊郢,系楚国陪都,战国后期为楚国都城,西汉初置县,三国时属吴,置牙门戍筑城,称为石城。
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tǐng)¹²两桨³,催送莫愁来。
译文:船夫用力拨动船桨,催促快点送莫愁来。
注释:¹艇子:方言,小艇的意思。²打:用力拨动。举,提起。³两桨:拨动两次船桨。桨,船桨。⁴催送:催促送来。快送。

  据《旧唐书·音乐志》和陈代释智匠《古今乐录》等史籍记载,《莫愁乐》产生的原因大致是这样的:在石城(当时竟陵郡郡治所在地,竟陵即今湖北省钟祥县城)西面有位女子善歌《石城乐》,因《石城乐》的和声是“妾莫愁”,所以人们就把这位歌女叫做“莫愁”,而且改创(也许就是这位莫愁自己改创)一种新的变曲来配合她的歌唱,这个变曲就是《莫愁乐》。

  “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首二句,小伙子并不是不知道莫愁居住的地方,这里却明知而故问,自问而自答,显然出自对女方的神秘感。或许这是他们的第一次约会吧,或许担心莫愁的家长从中阻拦吧,反正他正踮着脚跟,忐忑不安地眺望着石城西畔,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莫愁会不会如约赴会?

  “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正在着急的时候,终于看到莫愁乘着小艇,正朝着他轻快地划过来。从字面上看,这二句是写莫愁的活动,但小伙子轻松、畅快的心情却已跃然纸上。这种效果,乍看无一字写内心活动,其实却把诗人不可抑制的喜悦心情活脱脱地端将出来。有几处词语值得注意。“艇子”,言船小而轻;“打两桨”,是说双桨在水面上划动。船既小,又两桨齐划,正如鸟添双翼,必行驶如飞。因此下句用“催送”,以壮小艇划行之快。前三句似乎与主人公无关,最后一句的“来”字,才点出主人公与莫愁的关系,且流露出主人公心情之喜悦。

  这首小诗,四句用了三个“莫愁”,而且前二句句式也相同,这种重复歌唱的手法,正是民歌的基本特点之一。全诗抒情之中夹有叙事,语言朴实、简洁、准确、欢快,且富有动感,是南朝乐府民歌中一首优秀的代表作。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¹弓当²挽强,用箭当用长³
译文: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
注释:¹挽:拉。²当:应当。³长:指长箭。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射人先射马,擒(qín)¹贼先擒王。
译文: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
注释:¹擒:捉拿。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杀人人有限¹,列国²自有疆³
译文: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
注释:¹人有限:是说也有个限度,有个主从。正承上句意。²列国:各国。³自有疆:是说总归有个疆界,饶你再开边。和前出塞诗第一首中的“开边一何多”照应。疆:边界。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gǒu)¹制侵陵²,岂³在多杀伤。
译文: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注释:¹苟能:如果能。²侵陵:侵犯。³岂:难道。
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诗人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 诗的前四句,很象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所以黄生说它“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若总结战斗经验。然而从整篇看,它还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衬笔。后四句才道出赴边作战应有的终极目的。“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它反映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愿望。所以,张会在《杜诗府粹》里说,这几句“大经济语,借戍卒口说出”。从艺术构思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本旨。先行辅笔,后行主笔;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掠转,实是顺接,看似矛盾,实为辩证。因为如无可靠的武备,就不能制止外来侵略;但自恃强大武装而穷兵黩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很有体会地说:“上四(句)如此飞腾,下四(句)忽然掠转,兔起鹘落,如是!如是!”这里说的“飞腾”和“掠转”,就是指作品中的奔腾气势和波澜;这里说的“兔起鹘落”就是指在奔腾的气势中自然地逼出“拥强兵而反黩武”的深邃题旨。在唐人的篇什中,以议论取胜的作品较少,而本诗却以此见称;它以立意高、正气宏、富哲理、有气势而博得好评。

qiánchūsàijiǔshǒu ·liù

 tángdài 

wǎngóngdāngwǎnqiáng yòngjiàndāngyòngcháng 
shèrénxiānshè qínzéixiānqínwáng 
shārényǒuxiàn lièguóyǒujiāng 
gǒunéngzhìqīnlíng zàiduōshāshāng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译文:慢慢走在春天的山林里面,春天的天日很长,黄莺没在歌唱,燕子却飞来飞忙着找食。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zhuó)¹手惟闻涧水香。
译文:没有人看见桃花飘落,在山涧溪流中洗手时却闻到了桃花香。
注释:¹濯:洗涤、清洗。

chūnshānjiān--huánggōng

huǎnchūnshānchūnzhǎngliúyīngyànfēimáng

táohuāluòchùrénjiànzhuóshǒuwéiwénjiànshuǐxiā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