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都依仁里,西北有高斋。昨日主人氏,治井堂西陲。
皇都依仁里,西北有高斋。昨日主人氏,治井堂西陲。
工人三五辈,辇出土与泥。到水不数尺,积共庭树齐。
工人三五辈,辇出土与泥。到水不数尺,积共庭树齐。
他日井甃毕,用土益作堤。曲随林掩映,缭以池周回。
他日井甃毕,用土益作堤。曲随林掩映,缭以池周回。
下去冥寞穴,上承雨露滋。寄辞别地脉,因言谢泉扉。
下去冥寞穴,上承雨露滋。寄辞别地脉,因言谢泉扉。
升腾不自意,畴昔忽已乖。伊余掉行鞅,行行来自西。
升腾不自意,畴昔忽已乖。伊余掉行鞅,行行来自西。
一日下马到,此时芳草萋。四面多好树,旦暮云霞姿。
一日下马到,此时芳草萋。四面多好树,旦暮云霞姿。
晚落花满地,幽鸟鸣何枝。萝幄既已荐,山樽亦可开。
晚落花满地,幽鸟鸣何枝。萝幄既已荐,山樽亦可开。
待得孤月上,如与佳人来。因兹感物理,恻怆平生怀。
待得孤月上,如与佳人来。因兹感物理,恻怆平生怀。
茫茫此群品,不定轮与蹄。喜得舜可禅,不以瞽瞍疑。
茫茫此群品,不定轮与蹄。喜得舜可禅,不以瞽瞍疑。
禹竟代舜立,其父吁咈哉。嬴氏并六合,所来因不韦。
禹竟代舜立,其父吁咈哉。嬴氏并六合,所来因不韦。
汉祖把左契,自言一布衣。当涂佩国玺,本乃黄门携。
汉祖把左契,自言一布衣。当涂佩国玺,本乃黄门携。
长戟乱中原,何妨起戎氐。不独帝王耳,臣下亦如斯。
长戟乱中原,何妨起戎氐。不独帝王耳,臣下亦如斯。
伊尹佐兴王,不藉汉父资。磻溪老钓叟,坐为周之师。
伊尹佐兴王,不藉汉父资。磻溪老钓叟,坐为周之师。
屠狗与贩缯,突起定倾危。长沙启封土,岂是出程姬。
屠狗与贩缯,突起定倾危。长沙启封土,岂是出程姬。
帝问主人翁,有自卖珠儿。武昌昔男子,老苦为人妻。
帝问主人翁,有自卖珠儿。武昌昔男子,老苦为人妻。
蜀王有遗魄,今在林中啼。淮南鸡舐药,翻向云中飞。
蜀王有遗魄,今在林中啼。淮南鸡舐药,翻向云中飞。
大钧运群有,难以一理推。顾于冥冥内,为问秉者谁。
大钧运群有,难以一理推。顾于冥冥内,为问秉者谁。
我恐更万世,此事愈云为。猛虎与双翅,更以角副之。
我恐更万世,此事愈云为。猛虎与双翅,更以角副之。
凤凰不五色,联翼上鸡栖。我欲秉钧者,朅来与我偕。
凤凰不五色,联翼上鸡栖。我欲秉钧者,朅来与我偕。
浮云不相顾,寥泬谁为梯。悒怏夜将半,但歌井中泥。
浮云不相顾,寥泬谁为梯。悒怏夜将半,但歌井中泥。

jǐngshíyùn--shāngyǐn

huángdōurén西běiyǒugāozhāizuózhǔrénshìzhìjǐngtáng西chuí

gōngrénsānbèiniǎnchūdàoshuǐshùchǐgòngtíngshù

jǐngzhòuyòngzuòsuílínyǎnyìngliáochízhōuhuí

xiàmíngxuéshàngchéngbiémàiyīnyánxièquánfēi

shēngténgchóuguāidiàoxíngyāngxíngxínglái西

xiàdàoshífāngcǎomiànduōhǎoshùdànyúnxiá姿

wǎnluòhuāmǎnyōuniǎomíngzhīluójiànshānzūnkāi

dàiyuèshàngjiārénláiyīngǎnchuàngpíngshēng怀huái

mángmángqúnpǐndìnglúnshùnchánsǒu

jìngdàishùnzāiyíngshìbìngliùsuǒláiyīnwéi

hànzuǒyándāngpèiguóběnnǎihuángménxié

zhǎngluànzhōngyuánfángróngwángěrchénxià

yǐnzuǒxìngwánghànpánlǎodiàosǒuzuòwèizhōuzhīshī

gǒufànzēngdìngqīngwēizhǎngshāfēngshìchūchéng

wènzhǔrénwēngyǒumàizhūérchāngnánzilǎowèirén

shǔwángyǒujīnzàilínzhōnghuáinánshìyàofānxiàngyúnzhōngfēi

jūnyùnqúnyǒunántuīmíngmíngnèiwèiwènbǐngzhěshuí

kǒnggèngwànshìshìyúnwèiměngshuāngchìgèngjiǎozhī

fènghuángliánshàngbǐngjūnzhěqièláixié

yúnxiāngliáojuéshuíwèiyàngjiāngbàndànjǐngzhōng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53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
¹言上国²繁华,岂谓帝城³羁旅
注释:¹咸:都。²上国:大国,强国,此处指大唐帝国,其实时至九世纪末子兰之时,李唐王朝已衰败至极,即将覆亡,上国是恭维之词。³帝城:首都,都城,此处指长安(陕西省西安市)。⁴羁旅:寄居作客。
十点五点残萤,千声万声秋雨。
十点五点残萤,千声万声秋雨。
白云江上故乡,月下风前吟处。
白云江上故乡,月下风前吟处。
欲去不去迟迟,未展平生所伫。
欲去不去迟迟,未展平生所伫¹
注释:¹伫:通贮,积储。指平生所蓄之雄图大志。
旧山指旧日隐居修行之处,因隐修处多在山林,故称旧山。这是僧人子兰所写的一首六言律诗。描写细腻,节奏明朗,情感真挚,寓意深沉,是这首诗的特点。
辽东九月芦叶断,辽东小儿采芦管。
辽东¹九月芦叶断²,辽东小儿采芦管。
译文:辽东一带九月时节芦叶将断,辽东地方小孩儿们采制芦管。
注释:¹辽东:辽水之东。今辽宁南部辽河以东地区。²芦叶断:芦叶垂条,长势正旺,已到了可摘芦管之时。
可怜新管清且悲,一曲风飘海头满。
可怜¹新管清且悲,一采风飘海头²满。
译文:新制芦管声音清悲多么动听,一支曲于随着风儿飘满海边。
注释:¹可怜:可爱。²海头:辽东近海,故有此称。
海树萧索天雨霜,管声寥亮月苍苍。
海树¹萧索²天雨³霜,管声寥亮月苍苍
译文:海边一带树木凋零天已下霜,吹起芦管声音嘹亮月色苍苍;
注释:¹海树:海边树木。²萧索:萧条。³雨:动词,降下。⁴苍苍:指月色苍茫。
白狼河北堪愁恨,玄兔城南皆断肠。
白狼¹河北堪愁恨,玄兔²城南皆断肠。
译文:白狠河北戍边士卒更添愁恨,玄兔城南离乡人儿都要断肠。
注释:¹白狼:白狼河,今辽宁大凌河。²玄兔:又玄菟,东汉有玄菟郡,在今沈阳市东。
辽东将军长安宅,美人芦管会佳客。
辽东将军¹长安宅,美人芦管会佳客。
译文:辽东将军长安宅中宾客云集,让那美女手持芦管吹起乐曲,
注释:¹辽东将军:指裴将军。
弄调啾飕胜洞箫,发声窈窕欺横笛。
弄调¹(jiū)(sōu)²胜洞箫³,发声窈窕横笛。
译文:欢奏芦管调儿啾飕胜过洞箫,曲子声卢多么幽远赛过横笛。
注释:¹弄调:调拨、演奏。²啾飕:象声词,指芦管之声。³洞箫:即排箫,又名参差,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编排而成。⁴窈窕:本指女子姿态之美,此处用以形容芦管之声优美动听。⁵欺:压,胜。
夜半高堂客未回,祗将芦管送君杯。
夜半高堂客未回,祗将芦管送君杯。
译文:半夜时分大堂之上宾客来说,只将芦管声声吹起把酒相劝,
巧能陌上惊杨柳,复向园中误落梅。
巧能陌上惊杨柳¹,复向园中误落梅。
译文:声音精巧惊动路旁丝丝杨柳,又似梅花朵朵飘下落向后园。
注释:¹杨柳、落梅:这里均含双关义,既指现实的杨柳、梅花,又指《折杨柳》《落梅花》这两文古乐采。《乐府诗集》横吹采辞中有《折杨柳》《落梅花》,皆笛中采子,常用以抒写伤春悲离之情。
诸客爱之听未足,高卷珠帘列红烛。
诸客爱之听未足,高卷珠帘¹列红烛。
译文:座上客人爱听管瞥不愿离去,高卷珠帘遍插红烛再整酒席;
注释:¹珠帘:嵌有珠子的帘子。
将军醉舞不肯休,更使美人吹一曲。
将军醉舞不肯休,更使美人吹一采。
译文:辽东将军乘醉起舞不肯罢休,吩咐美女捧起芦管再吹一曲。

  诗的开头四句写芦管的产地及其声音特色。前两句在点明芦管来历的同时,勾划出九月深秋、芦叶遍地、辽东小儿采芦管的风俗画;后两句则写芦管声的清悲,并以“风飘海头满”来加以渲染;芦管的清悲,透露出边地的凄清和悲凉,以苍凉气氛引起全诗。诗的次四句承开头继续写芦管声音的凄清悲凉。前两句用萧索的海树、下霜的天空和苍苍的月色构成凄凉的边地景象来衬托芦管声调的凄清悲凉,后两句则又以远离乡土、久戍边地的士卒们的心情来陪衬芦管声调的凄清悲凉。以上八句通过边地景物的烘托,人物心情的陪衬来写芦管声调“清且悲”的特色。

  以下十二句写裴将军宅中酒宴之间吹奏芦管。前四句先点出“辽东将军长安宅”这一地点及高堂美女、佳宾满座的环境,然后以“啾飕”、“窈窕”形容芦管声调之美妙,井与洞箫、横笛比较来突出其美妙。宴中之人只觉其动听,而不觉其清悲,与上文比较,已另是一副笔调。次四句接上文仍以时间为线索,进一步描绘芦管声调之巧:不仅使《折杨柳》、《落梅花》等名曲为之逊色,而且使陌上杨柳、园中梅花为之惊动,诗人巧妙地运用双关手法,把对曲调的描写与对景物的想象结合起来,既构成优美的意境,又突出了芦管曲调的无与伦比。诗的最后四句仍以时间为线索,写更阑人静,而宾主都没满足,在人们的这种反映中进一步突出芦管音调之动人。芦管在无休无止地吹下去,诗歌也就在这种无休无止的芦管声调中结束。

  这首诗写芦管,分两方面来写。前幅八句与的是海树萧条、严霜满天、月色苍苍那样一个边地环境中的芦管声,其声凄清悲凉,传达的是戍边战士的忧愁;后幅十二句写的是珠帘高卷、红烛罗列、佳宾满座那样一个将军宅地中的芦管声,其声美妙精巧,传达的是将军高官们的欢娱。辽东戍边是无止无休的,宅中酒宴也是无止无体的,二者通过“芦管”贯穿起来而又在客观上形成鲜明对照。辽东将军而于长安宅中作乐,洞箫、横笛听得腻了,边地的芦管便成了他们最为新巧别致的助酒之物,讽刺之意是富于笔端的。这首诗前半写芦管声,而以边地景物来烘托,以言其“清且悲”;后半写芦管声,而以“会佳客”、“客未回”、“听未足”为线索,以芦管与箫、笛之类乐器,与《折杨柳》、《落梅花》之类乐曲比较并以对景物的想象来渲染,以言其“窈窕”精巧,手法是很高明的。全诗深宏阔大,波澜起伏,意境深远苍凉与清幽婉秀叠用交错。

参考资料:
1、 刘开扬.岑参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164-165
2、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15-219

péijiāngjūnzháiguǎn--céncān

liáodōngjiǔyuèduànliáodōngxiǎoércǎiguǎn

liánxīnguǎnqīngqiěbēifēngpiāohǎitóumǎn

hǎishùxiāosuǒtiānshuāngguǎnshēngliáoliàngyuècāngcāng

báilángběikānchóuhènxuánchéngnánjiēduàncháng

liáodōngjiāngjūnzhǎngānzháiměirénguǎnhuìjiā

nòngdiàojiūsōushèngdòngxiāoshēngyǎotiǎohéng

bàngāotángwèihuízhījiāngguǎnsòngjūnbēi

qiǎonéngshàngjīngyángliǔxiàngyuánzhōngluòméi

zhūàizhītīngwèigāojuǎnzhūliánlièhóngzhú

jiāngjūnzuìkěnxiūgèng使shǐměirénchuī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故人江海¹别,几度²隔山川。
译文:自从和老友在江海分别,隔山隔水已度过多少年。
注释:¹江海:指上次的分别地,也可理解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遥远。²几度:几次,此处犹言几年。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zhà)¹见翻²疑梦,相悲各问年³
译文:突然相见反而怀疑是梦,悲伤叹息互相询问多少年没见了。
注释:¹乍:骤,突然。²翻:反而。³年:年时光景。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深竹 一作:湿竹)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译文:孤灯暗淡照着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着云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更有明朝(zhāo)恨,离杯¹惜共传²
译文:明朝更有一种离愁别恨,难得今夜聚会传杯痛饮。
注释:¹离杯:饯别之酒。杯:酒杯,此代指酒。²共传:互相举杯。

  这是首惜别诗。诗写乍见又别之情,不胜黯然。诗一开端由上次别离说起,接着写此次相会,然后写叙谈,最后写惜别,波澜曲折,富有情致。“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乃久别重逢之绝唱,与李益的“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次别后,已历数年,山川阻隔,相会不易,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正因为相会不易,相思心切,所以才生发出此次相见时的“疑梦”和惜别的感伤心情来,首联和颔联,恰成因果关系。

  “乍见”二句是传诵的名句,人到情极处,往往以假为真,以真作假。久别相逢,乍见以后,反疑为梦境,正说明了上次别后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会不易。假如别后没有牵情,相逢以后便会平平淡淡,不会有“翻疑梦”的情景出现了。“翻疑梦”,不仅情真意切,而且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维妙维肖,十分传神。即使说久别初见时悲喜交集的心情神态,尽见于三字之中,也是不为过的。

  颈联和尾联接写深夜在馆中叙谈的情景。相逢已难,又要离别,其间千言万语,不是片时所能说完的,所以诗人避实就虚,只以景象渲染映衬,以景寓情了。寒夜里,一束暗淡的灯火映照着蒙蒙的夜雨,竹林深处,似飘浮着片片烟云。

  孤灯、寒雨、浮烟、湿竹,景象是多么凄凉。诗人写此景正是借以渲染伤别的气氛。其中的孤、寒、湿、暗、浮诸字,都是得力的字眼,不仅渲染映衬出诗人悲凉暗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二句既是描写实景,又是虚写人的心情。

  结处表面上是劝饮离怀,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用一“更”字,就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离杯惜共传”,在惨淡的灯光下,两位友人举杯劝饮,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惜,珍惜。诗人用在此处,自有不尽的情意。综观全诗,中四句语极工整,写悲喜感伤,笼罩寒夜,几乎不可收拾。但于末二句,却能轻轻收结,略略冲淡。这说明诗人能运笔自如,具有重抹轻挽的笔力。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649-650 .

yúnyángguǎnhánshēn宿bié

kōngshǔ tángdài 

rénjiānghǎibié shānchuān 
zhàjiànfānmèng xiāngbēiwènnián 
dēnghánzhào shēnzhúànyān  (shēnzhúzuò shī湿zhú )
gèngyǒumíngzhāohèn bēigòngchuán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昨夜梁园¹里,弟寒兄不知。
译文:昨夜我们一起在梁园里游玩,小弟我很寒冷,兄长你却不知道。
注释:¹梁园:在唐时宋州(今河南商丘),一名梁苑,汉代梁孝王的游赏之地。
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tíng)前看玉树¹,肠(cháng)断忆连枝²
译文:独自来到庭院里,看那雪中玉树,真为那连理树枝而伤心断肠。
注释:¹玉树:雪中树。²连枝:古诗:“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duìxuěxiàncóngxiōngchéngzǎi

bái tángdài 

zuóliángyuán hánxiōngzhī 
tíngqiánkànshù chángduànliánzhī 
闲窗漏永,月冷霜华堕。悄悄下帘幕,残灯火。再三追往事,离魂乱、愁肠锁。无语沉吟坐。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则个。
闲窗¹漏永,月冷霜华堕²。悄悄下帘幕,残灯火。再三追往事,离魂乱、愁肠锁³。无语沉吟坐。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则个
译文:窗边计时的滴漏无休止的嘀嗒着,月光清冷,霜花满地。悄悄的放下帘子,即将熄灭的灯烛光微弱。思想就像下开了自己的身体一样所想之事十分混乱,忧伤的心绪怎么也解不开。没有体会到把眉头展开的欢喜快乐。
注释:¹闲窗:此指幽暗的居室。²月冷霜华堕:月冷,初冬之夜天气转冷,以月指代时为夜间。霜华,即霜花。堕,落下。³锁:郁结。⁴沉吟:深思。⁵省:曾。⁶则个:宋人口语,意如些个,一些。
从前早是多成破。何况经岁月,相抛嚲。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悔恨无计那。迢迢良夜。自家只恁摧挫。
从前早是多成破。何况经岁月,相抛(pāo)(duǒ)¹。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悔恨无计那(nuò)²。迢迢良夜。自家只恁(nèn)摧挫。
译文:早已经是多次多次摩擦又多次和好,况且又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相互躲避,还能和好如初么,十分悔恨却没有办法啊,漫长的夜晚,只能这样自己折磨自己。
注释:¹抛嚲:同抛躲,躲避。²无计那:无可奈何。那,语助词,表反诘。

  《鹤冲天·闲窗漏永》表达了浓浓的相思之情。词中展现了主人公拾起一段既抛不开、又提不起的感情经历,并以刹那间的感情体验消磨自己的生命过程,令人震撼。

  词的上阕,主要通过凄清、冷寂的夜景来烘托女主人公“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起句“闲窗漏永”交代了地点、时间。“闲”、“永”两个词主观色彩颇浓,既写出了幽室的寂静凄冷、长夜的漫漫无际,又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寂、压抑。此刻,窗外月冷霜清,明月的清辉映照着满地的凝霜。外面的世界是那样的幽冷。

  “悄悄下帘幕,残灯火”,女主人公静悄悄地放下帘幕,面对残灯一盏,独自枯坐。

  以上四句中,“闲”窗、“永”漏、“冷”月、“残”灯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种极为幽静清冷的环境氛围,为下文描写人物内心的寂寞、烦乱作了很好的铺垫。“再三追往事”一句由景语转人情语。追怀往事,颠倒思量,仍然理不清个头绪,结果只能是“下魂乱、愁肠锁”。一个“乱”字,一个“锁”字,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当时心绪的纷乱和愁思的郁结。在此种情形下,沉吟无语的女主人公不由发出了这样的感喟:外面虽月冷霜清,但也算得上是“好天好景”,我却愁眉不展,愁肠百结。

  词入下阕,紧承上文直抒其情,道出了“好天好景,未省展眉”的原因:“从前早是多成破”,回忆初识的情景,现在想来早就注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何况经岁月,相抛嚲”,语意又深一层:更何况两人长久别下,重聚无期,相互间无法了解,无法沟通,这段感情经历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但词中女主人公绝无《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式的决绝,她明知自己不能把握这份感情,却还心存一点幻想:“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这种小心翼翼、怯生生的自言自语中透出的那份犹疑不定真是令人心悸、心碎。至此,下阕以“早是”、“何况”、“假使”三层意思层层递进,写尽了往事如烟、恋情不再、纵使相见不“相识”的悲哀。“悔恨无计那”,她悔恨莫及,但也无可奈何。最终也只能在“迢迢良夜”中自我折磨,无法解脱。

  这首词在总体上是以直线型的结构方式和白描的手法写景、状物、抒情,体察入微地描绘了人物细腻而复杂的心理,无异一位悔恨无已的歌妓的内心独白。由“下魂乱、愁肠锁”到“未省展眉则个”的伤怀,由“从前早是多成破”到“假使相见,还得似、旧时么”的预想,由“悔恨无计那”到“自家只恁摧挫”的甘受内心折磨,感情自然流转,回环往复,将女主人公欲爱不成、欲罢不能的悲哀和无奈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可说是柳永笔下妓女形象的又一个典型。

参考资料:
1、 顾之京,姚守梅,耿小博编著.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5.01:69-72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