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日雨不休,壶藤瓜蔓生蜗牛。情知春旱已无麦,所可复望秋田收。
一月十日雨不休,壶藤瓜蔓生蜗牛。情知春旱已无麦,所可复望秋田收。
寄巢燕子湿两翅,四散飞落谁家楼。句法清雄卢柱史,意气剧为苍生忧。
寄巢燕子湿两翅,四散飞落谁家楼。句法清雄卢柱史,意气剧为苍生忧。
能言有笔断有斧,多少阴妖凭社丘。
能言有笔断有斧,多少阴妖凭社丘。

jiānchéngzhūgōng--qīng

yuèshíxiūténgguāmànshēngniúqíngzhīchūnhànmàisuǒwàngqiūtiánshōu

cháoyànzi湿shīliǎngchìsànfēiluòshuíjiālóuqīngxióngzhùshǐwèicāngshēngyōu

néngyányǒuduànyǒuduōshǎoyīnyāopíngshèqiū

顾清

顾清

顾清(1460-1528)字士廉,江南华亭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诗清新婉丽,天趣盎然。著有《东江家藏集》《松江府志》等。 ▶ 1276篇诗文

猜您喜欢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淡水¹三年欢意,危弦²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情道,秋梦短长亭。
译文:如君子相交淡如水般已经知心三年,欢乐自在,短短的几夜之间就像这急凑的琴声一般便要分离。明天天色微亮之际,霜打得红叶漫天飞舞之时,你们便要踏上归程。如此分别之情,情今同慨,千年叹颂;在这秋意微凉之际,我将日夜思念,时时梦见曾经分别时刻的场面。
注释:¹淡水:语出《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²危弦:急弦。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渌酒¹尊前清泪,阳关²叠里离声。少陵(líng)³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chóng)城。
译文:端起面前清澈的水酒,默默的留下不舍的泪水,琴弦也凑热闹一般的奏起阳关三叠,仿佛一同相送友人。杜甫曾借诗词寄托思念的友人颇有才名,我亦愿仿效之。小云,小鸿,沈十二,廉叔,我们相约再次相见的地方,在烟雾缭绕的京城。
注释:¹渌酒:清酒。²阳关:曲调名,即唐王维《渭城曲》。为送别名曲,反复吟唱,故名《阳关三叠》。³少陵:唐诗人杜甫。⁴云鸿:指其友人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歌女小云、小鸿。

  晏几道是一位多情词人,每到一处,必然与歌妓缱绻缠绵,分手时就有相思痛苦。经历得多,品尝得深,抒发得真切强烈。这首词从某一段感情说起。曾有过三年的欢聚相恋时光,抵不住离别时几夜琴弦上传出的凄苦声调。

  上片言在颍昌三年,与诸友好淡水之交,深秋时节将别,连日来沉浸在离情别绪之中。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这两句用了比兴手法,形容作者与诸女之交是淡水长情君子之交。“危弦”形容操琴激烈,几乎弦断音绝。未正面写因离别而生的惆伥,却与作者“琵琶弦上说相思”(《临江仙》)“断肠移破秦筝柱”(《蝶恋花》)同一意境。

  “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情道,秋梦短长亭”。“晓霜”句点出离别时的节令和景物,每到秋季晓霜满地的时候,归程上总是飞舞着坠落的红叶,情今行人都是在驿道上颠沛奔波,在驿亭中魂牵梦萦。

  下片叙饯别酒席上的情景与自己的离恨。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描绘歌女劝酒时的依恋情态。离别酒宴上的送行《阳关曲》和情人的清泪,每次相同,一次次折磨离人。“阳关”(抒发离情别意的情琴曲名)二字点出送别本意。

  “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少陵”(杜甫的称号),在这里作为诗人的代称。是对当年自己的赞许,当下被生活折磨得已经没有了这精气神。云、鸿是歌伎名,晏几道好以属意者名字入词,以记其坠欢零绪之迹。尽管是分别在即,小云、小鸿还与他相约。然而她们身世漂零,俱流转入间,这相约是渺茫的,如同烟雾般可望而不可即。

  全词通篇只写了过去三年的淡水之交,眼前别宴上、骊歌中的清泪和黯淡的前程,未着一字写“不舍”,字里行间却让人深切感受到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参考资料:
1、 诸葛忆兵编选.晏殊 晏几道集:凤凰出版社,2013.03:第102页
2、 程自信 许宗元主编.宋词精华分类品汇: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03月:第233页
3、 费振刚主编,陶尔夫,杨庆辰著.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词传 晏欧词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53页

línjiāngxiān··dànshuǐsānniánhuān--yàndào

dànshuǐsānniánhuānwēixiánqíngxiǎoshuānghóngguīchéngqíngjīndàoqiūmèngduǎnzhǎngtíng

jiǔzūnqiánqīnglèiyángguāndiéshēngshǎolíngshījiùcáimíngyún鸿hóngxiāngyuēchùyānjiǔzhòngchéng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知积善以遗子孙,其谋远也。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可知积财以遗子孙,其害无穷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¹;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²。可知积善以遗子家,其谋远也。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³。可知积财以遗子家,其害无穷也。
译文:常常积德行善的人家,必然遗留给子孙许多的德泽;多行不义的人家,遗留给子孙的必然多是祸患。由此可知多积德行善,为子孙留些后福,这才是为子孙着想最长远的打算。贤能又有许多金钱,这些金钱容易使他不求上进而耽于享乐;愚笨却有许多金钱,这些金钱只有让他增加更多的过失。由此可知,遗留许多财产给子孙,会有很多祸害。
注释:¹余庆:先代为后代所遗留下来的福泽叫余庆。²余殃:留下祸害;后患。³过:过失。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guī)¹(jì)²新,送此草堂³人。
译文:雨后初晴,圭峰上蔚蓝天空格外新鲜,我们为草堂寺无可上人送行。
注释:¹圭峰:山峰名。位于陕西南鄂县东南紫阁峰东,与重云寺相对,其形如圭,故名。下有草堂寺,寺东又有小圭峰。²霁色:雨后天空晴朗的蓝色。³草堂:寺名。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zhǔ)¹尾同离寺,蛩(qióng)²鸣暂别亲。
译文:在蛩鸣的秋天,他带着麈尾,离开了寺院,暂别了亲人。
注释:¹麈: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²蛩:蟋蟀。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独行尾(tán)底影¹,数息²树边身³
译文:潭水中倒映着他独行的身影,他多次身倚树边休息。
注释:¹尾底影:尾水中的倒影。²数息:多次休息。³树边身:倚在树上的身体。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终有烟霞¹约,天台²作近邻。
译文:最终他应烟霞之约,把天台山作为近邻。
注释:¹烟霞:云雾之气,也指山水胜景。²天台:山名。在浙江省天台县北,为仙霞岭脉之东支。

  在秋雨初晴的时候,诗人送其从弟至天台问道。“蛩鸣”承“霁色新”,见出雨后之情形,“同离寺”则接次句而来。三、四句承上启下,一写送,一写别,由此过渡到“独行”二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为历来传诵的名句。上句写出堂弟孤寂地行走于潭边,清澈的潭水映出他孤独的身影,在形影相吊的意境中给人以一种寂寞感;后一句写堂弟沿途的疲惫,致使他不断地靠在树边休息,这又在寂寞之中增添了无家可依的悲苦。诗句对偶工巧,造语自然奇特,意境幽冷奇峭。这两句,是贾岛生平得意之语,自注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表面上看,这两句承上离别而来,写自己的孤独。由于从弟离去,在潭边行走,只有水底影子相随;几次歇息下来,也只有树木相伴,而从深层次来看,此联又体观了对佛禅的领悟。独行潭边,潭上之人与潭底之影,是一是二,非一非二,亦一亦二,不免使人想到洞山良价看到潭底之影而豁然开悟的事迹。而在树旁歇息,不过是色身而已。那么,离别之事不须看得太重。但禅家讲纳于境而不滞于境,到底未能泯灭心中的感情,所以最后说:“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他对尘世的厌恶和对佛门清静的向往,以及他对堂弟的留恋之情。首联写明送别地点、对象及景色,颔联写送别情景,以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写离别,写气氛,烘托情感。颈联突出写别后诗人孤寂的外部形象和清冷的内在感受,是贾诗本色。尾联写别后相思意。诗层次清晰,写出送别全过程,语言质朴自然,抒情达意深挚浓郁,确可称为“平淡”。“独行”二句虽不一定“三年得”,但刻划人物心理状态却极为真切。

参考资料:
1、 张宏生,章利国著.中国佛教百科全书·诗偈、书画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2 第1版:第83页
2、 马承五主编.唐宋名家诗词笺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4:第198-199页

sòngshàngrén--jiǎdǎo

guīfēngxīnsòngcǎotángrén

zhǔwěitóngqióngmíngzànbiéqīn

xíngtányǐngshùshùbiānshēn

zhōngyǒuyānxiáyuētiāntáizuòjìnlín

玉鞭重倚。却沈吟未上,又索离思。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玉鞭重倚(yǐ),却沉吟未上,又萦(yíng)离思。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¹妙移筝,雁啼²秋水。柳怯(qiè)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³曾记。
译文:清晨步出驿舍,即将离开所爱的人,重新跨马扬鞭走上旅程,却沉吟徘徊,回荡起无限离情别绪,牵绊得难以遽去。姊妹二人不愧天香国色,大乔善鼓琴,小乔妙解弹筝,姊妹为送别演奏出动听的乐曲,有的如春风拂袖,有的似寒雁悲鸣、流水呜咽。她们的体态杨柳般柔弱,发髻轻云般蓬松,风姿动人,更不必着意梳妆。记得她话别之言:“还记得初次见面那天,隔着帘儿看见您携了羽扇而来的样子。”
注释:¹大乔、小乔:“桥”常又写作“乔”。这里,大乔、小乔代指作者合肥恋人姊妹。²雁啼:弹古筝,古筝有承弦之柱斜列如雁行,故云。³半面:指初次见面。
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西窗夜凉雨霁(jì)¹,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²,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水驿(yì)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³。念唯有夜来皓(hào)月,照伊自睡。
译文:当时西窗帘前雨过天晴,凉意袭人,感叹欢聚未久,为何又轻易分离。女子追问后会之约,何时归来重聚,只徒然指花为期,勉强安慰对方,如此美好的山川,何时再能重来呢?所在水边驿站的灯光昏黄,而同那人共聚的曲折画屏忽又闪现在眼前。想来今晚那人儿只有皎洁的月光,照她独自就寝了。
注释:¹雨霁:雨过天晴。²指蔷薇:谓指蔷薇花以为期。³曲屏近底:曲折的画屏跟前。

  姜白石作词一丝不苟,体悟到自然的离境。他在其所著《诗说》中言:“诗之不二,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属多亦奚为?”他的词也体现了布局精致,用词精致的特点。即选择现成调名,也往往有所用意。此词调名“解连环”,正喻示着主题。

  “玉鞭重倚。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起笔三句,点出事因。却字转折有力,刻画出将渐行渐远而又不忍远去的内心冲突。又字亦可玩味。虽说又萦离思,只在这里停留了片刻,何曾片时忘怀。离思为何?“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离移筝,雁啼秋水。”这里用三国时东吴国色大乔、小乔喻指合肥恋人姊妹。临别前,姊妹俩为行人作临行践别的最后一次演奏,姐姐拨动琵琶,妹妹弹起筝,诉说衷曲。句中“春风”二字代指琵琶及其演奏技艺。王安石《明妃曲》:“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捍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黄庭坚《次韵和答曹子方杂言》:“侍儿琵琶春风手。”雁字切筝,以筝承弦之柱斜列暗合雁行。由春风与雁,营造出琵琶声如春风流拂、筝声如雁唳秋江的音乐意境,使此词有象外之象之离。“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柳怯,喻体态柔弱,云松,喻发髻蓬松,四字状女子在情郎将要离开时梳妆无意的状态,亦暗示出女子之美。粗服乱头,不掩国色,又何必梳妆整齐呢。接上来三句,用道字领起女子的话语。“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半面指初次见面。那时的相见是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样子。语短情深,声吻宛然。女子缅怀初次见面,实叹惋轻易离别。追忆他们第一次见面时的难忘印象,又可见其爱情之深挚缠绵。

  “西窗夜凉雨霁。”换头写临别前夕情境,以收束追忆。亦能起承上启下之功。当雨住时,天将拂晓,人将启程矣。心念及此,的确叫人惋叹天地,词人不禁叹息:“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叹欢好未足,何苦轻别,词笔已收回现实,遥遥应合起笔之“沉吟未上,又萦离思”。其用语真是自然高离;由奇返常,用思而不露痕迹,简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紧接着,词人又陷入追忆。“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溪山映照伊人。姜夔《点绛唇·金谷人归》云:“淮南好。甚时重到。”与此可以相互印证。溪山、淮南,皆指合肥,实即指合肥女子。女子询问何时才能够再相会,词人指蔷薇花谢为期,词语用杜牧《留赠》诗意。实则自己亦心中茫然,溪山如此美好,不知何日才能重到。自己心中茫然但为给情人一个希望,只能空指蔷薇,掩饰不住的凄惶尽现于表。此三句是临别情境之一重要补笔,刻画出合肥女子的一片痴情,也写出词人内心的失落感。论笔致可谓曲折尽致。追忆至此已到尽头,接下来写的是幻觉之境。“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见,想象之辞,在,语助辞。近,白石自注:“平声。”按词律此字须用平声,白石制词心细如发,此亦可见。底,里也。以上皆宋人口语。水边驿舍,一灯昏黄,朦胧中,词人好像又回到伊人居处,曲曲屏风旁边。此一霎幻觉之描写,亦写出此时词人相思入骨以致神志恍惚。极言相思之切尤离者,将水驿灯昏之现境与曲屏近底之幻境叠印为一境,真耶,幻耶,恍不可辨。姜夔《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云:“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与此同一意境。梦毕竟是梦况且又是想象的梦,即刻便醒。结笔,词人又陷入痴情之悬想:“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想得伊人夜来最苦,只有淮南皓月,冷照伊人孤眠。一结凄凉无尽。

  全词由旅途中欲行又止,进入追忆临别前听曲话旧,再缅想窗前叹惋分离、询问归期,方折回驿馆灯下闪现旧境、悬想对方,叙事婉曲,思路回环跌宕,笔法细微精当,洵称写男女离情之名篇。

  此词显著特色是寓叙事于抒情。情以叙出主要是借助于其动作言语的悲伤,而使叙述、抒情融合无间。起笔三句写现境,“为大乔”以下直至换头,全是追忆惜别情境。“叹幽欢”二句才收回现实,“问后约”四句又跌入追忆。“水驿”三句则是幻觉,结笔变为悬想。纵观全幅,上片主写追忆,层次较为单纯,抒情更为直接、鲜明,下片则远为繁复,把追忆与现境、幻觉与悬想打成一片。由单纯而趋繁复之抒情结构,亦反映出词人由深沉而趋激烈之心态变化。寓叙事于抒情之笔法,实远绍清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云:“白石、梅溪皆祖清真,白石化矣。”白石怀人诸词,多不以回忆为主,而是另辟蹊径,化浑厚为清白,有别于清真,此词却逼近清真笔法。其风格显示出洗尽铅华,气格紧健之感。《解连环》词律规定要用一系列仄声单字领起下文。领字兼有声情并至之离,是此词又一特色。词中每下一领字,如:却、为、更、道、叹、问、算、又、念,便领起一层词情词境。领字递用,则情境层层翻进。诸领字又多为感叹辞,表达怀想叹惋,最是虚处传神。用字在声律上对和谐要求与讲究,除却字外,其馀领字皆用去声,去声振奋,恰好振起声情。万树《词律》云:“名词转折跌宕处多用去声。姜白石深通音律,作词精美,其风格清真瘦劲,如秋林疏叶,互相异了周邦彦的华艳丰腴。”此词正是好例。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746-1747
2、 刘乃昌.姜夔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91-94
昨夜大江舟,今宵小驿楼。
昨夜大江舟,今宵(xiāo)¹小驿(yì)楼。
译文:昨天夜里还在大江里的舟山过夜,今天晚上终于在小的馆驿找到了栖身之所。
注释:¹今宵:今夜。
只身千里客,孤枕一灯秋。
只身千里客,孤枕一灯秋。
译文:只身一人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地方,只有孤枕、孤灯伴着我入眠。
市酒难成醉,乡书莫寄愁。
市酒难成醉,乡书莫寄愁。
译文:在集市上买的酒很难让人喝醉啊,往家乡寄去的书信还是不要表达自己的离乡之愁了吧。
胸中无史记,浪作会稽游。
胸中无史记,浪作会(kuài)(jī)游。
译文:自己也没有什么学识,只能在会稽放浪闲游了。

jiāngzhīyuè宿xiāoshānxiàn--zhēnshānmín

zuójiāngzhōujīnxiāoxiǎo驿lóu

zhǐshēnqiānzhěndēngqiū

shìjiǔnánchéngzuìxiāngshūchóu

xiōngzhōngshǐlàngzuòhuìyó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