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二千石,体望向来尊。况复严徐客,从前益稷孙。
汉家二千石,体望向来尊。况复严徐客,从前益稷孙。
公侯贵不绝,礼乐器长存。符竹临分陜,声光应列藩。
公侯贵不绝,礼乐器长存。符竹临分陜,声光应列藩。
亲闱先契重,子舍近交敦。柏垄依仁域,棠阴接故园。
亲闱先契重,子舍近交敦。柏垄依仁域,棠阴接故园。
怀归聊露请,予告入推恩。荷祋烦彊候,停车下郡门。
怀归聊露请,予告入推恩。荷祋烦彊候,停车下郡门。
帷廧纷大馆,驺骑屈朱轓。不以黎苗待,还将臭味论。
帷廧纷大馆,驺骑屈朱轓。不以黎苗待,还将臭味论。
森罗牢礼重,灭裂俗仪烦。霜霁威严息,春生笑语温。
森罗牢礼重,灭裂俗仪烦。霜霁威严息,春生笑语温。
草微侵碧甃,尘不染华轩。日影摇云栋,风痕过玉樽。
草微侵碧甃,尘不染华轩。日影摇云栋,风痕过玉樽。
落尘歌迥出,激楚袖双翻。雅戏象交局,珍肴熊荐蹯。
落尘歌迥出,激楚袖双翻。雅戏象交局,珍肴熊荐蹯。
河梁俄首路,汾曲访吹埙。举手辞双戟,腾装改北辕。
河梁俄首路,汾曲访吹埙。举手辞双戟,腾装改北辕。
乌飞城树晓,雁泊野芜暄。耿耿清标阔,涔涔宿酒昏。
乌飞城树晓,雁泊野芜暄。耿耿清标阔,涔涔宿酒昏。
百蟠萦阪道,数里豁川原。跋马风烟外,依稀鼓吹喧。
百蟠萦阪道,数里豁川原。跋马风烟外,依稀鼓吹喧。

dēngpíngběishānhuíkànxiáchéngfèngzhàngxuéshì使shǐjūnèrshíèryùn--guāng

hànjiāèrqiānshíwàngxiàngláizūnkuàngyáncóngqiánsūn

gōnghóuguìjuézhǎngcúnzhúlínfēnxiáshēngguāngyīnglièfān

qīnwéixiānzhòngzishějìnjiāodūnbǎilǒngréntángyīnjiēyuán

怀huáiguīliáoqǐnggàotuīēnduìfánjiànghòutíngchēxiàjùnmén

wéiqiángfēnguǎnzōuzhūfānmiáodàiháijiāngchòuwèilùn

sēnluóláozhòngmièlièfánshuāngwēiyánchūnshēngxiàowēn

cǎowēiqīnzhòuchénrǎnhuáxuānyǐngyáoyúndòngfēnghénguòzūn

luòchénjiǒngchūchǔxiùshuāngfānxiàngjiāozhēnyáoxióngjiànfán

liángéshǒufén访fǎngchuīxūnshǒushuāngténgzhuānggǎiběiyuán

fēichéngshùxiǎoyànxuāngěnggěngqīngbiāokuòcéncén宿jiǔhūn

bǎipányíngbǎndàoshùhuōchuānyuánfēngyānwàichuīxuān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1342篇诗文

猜您喜欢
爱他时似爱初生月,喜他时似喜看梅梢月,想他时道几首西江月,盼他时似盼辰钩月。当初意儿别,今日相抛撇,要相逢似水底捞明月。
爱他时似爱初生月,喜他时似喜看梅梢月,想他时道几首西喜月,盼他时似盼辰钩月¹。当初意儿别²,今日相抛撇,要相逢似水底捞明月。
译文:与他相爱的时候,觉得他像初生的月亮那样清新明媚;喜欢他的时候,觉得他像梅花枝头的月亮那样妩媚娇好;想念他的时候,填写几首《西江月》词寄托相思;盼望他来的时候,直盼得通宵无眠,残月如钩。回想当初,与他一见钟情,真是别有一番意绪,想不到如今却抛下了我,要再想与他相逢,恐怕是水底捞月,徒劳无益了。
注释:¹辰勾月:水星。这种星很难见到。²别:特别好。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绝顶一茅茨¹,直上三十里。
译文:高高的山顶上有一座茅屋,从山下走上去足有三十里。
注释:¹茅茨:茅屋。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扣关¹无僮(tóng)²,窥(kuī)室唯案几³
译文:轻扣柴门竟无童仆回问声,窥看室内只有桌案和茶几。
注释:¹扣关:敲门。²僮仆:指书童。³唯案几:只有桌椅茶几,表明居室简陋。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若非巾柴车¹,应是钓秋水²
译文:主人不是驾着关柴车外出,一定是到秋水碧潭去钓鱼。
注释:¹巾柴车:指乘小车出游。²钓秋水:到秋水潭垂钓。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差池¹不相见,黾(mǐn)²空仰止³
译文:错过了时机不能与他见面,空负了殷勤仰慕一片心意。
注释:¹差池: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指此来彼往而错过。²黾勉:勉力,尽力。³仰止:仰望,仰慕。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¹
译文:新雨中草色多么青翠葱绿,晚风将松涛声送进窗户里。
注释:¹“草色”二句:这是诗人经过观察后亦真亦幻地描写隐者居所的环境。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及兹¹²幽绝,自足荡心耳³
译文:这清幽境地很合我的雅兴,足可以把身心和耳目荡涤。
注释:¹及兹:来此。²契:惬意。³荡心耳:涤荡心胸和耳目。一本无此二句。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虽无宾主意,颇(pō)得清净理¹
译文:我虽然还没有和主人交谈,却已经领悟到清净的道理。
注释:¹“虽无”二句:意谓虽没有受到主人待客的厚意,却悟得了修养身心的真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兴尽¹方下山,何必待之子²
译文:玩到兴尽就满意地下山去,何必非要和这位隐者相聚。
注释:¹兴尽:典出《世说新语》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²之子:这个人,这里指隐者。一作“夫子”。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诗。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当然是出于对这位隐者的友情或景仰了,而竟然“不遇”,按照常理,这一定会使访者产生无限失望、惆怅之情。但却出人意料之外,这首诗虽写“不遇”,却偏偏把隐者的生活和性格表现得历历在目;却又借题“不遇”,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似乎比相遇了更有收获,更为心满意足。正是由于这一立意的新颖,而使这首诗变得有很强的新鲜感。

  诗是从所要寻访的这位隐者的栖身之所写起的。开首两句写隐者独居于深山绝顶之上的“一茅茨”之中,离山下有“三十里”之遥。这两句似在叙事,但实际上意在写这位隐者的远离尘嚣之心,兼写寻访者的不惮艰劳、殷勤远访之意。“直上”二字,与首句“绝顶”相照应,点出了山势的陡峭高峻,也暗示出寻访者攀登之劳。三、四两句,写到门不遇,叩关无僮仆应承,窥室只见几案,杳无人踪。紧接着下两句是写寻访者停在户前的踟蹰想象之词:主人既然不在,到哪儿去了呢?若不是乘着柴车出游,必是临渊垂钓去了吧?乘柴车出游,到水边垂钓,正是一般隐逸之士闲适雅趣的生活。这里不是正面去写,而是借寻访者的推断写出,比直接对隐者的生活做铺排描写反觉灵活有致。“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远路相寻,差池不见,空负了一片景仰之情,失望之心不能没有。但诗写至此,却突然宕了开去,“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由访人而变成问景,由失望而变得满足,由景仰隐者,而变得自己来领略隐者的情趣和生活,谁也不能说作者这次跋涉是入宝山而空返。“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结句暗用了著名的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故事出于《世说新语·任诞篇》,记王子猷居山阴,逢雪夜,忽忆起隐居在剡溪的好友戴安道,便立时登舟往访,经夜始至,及至门口又即便返回,人问其故,王子猷回答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诗人采用了这一典故,来自抒旷怀。访友而意不在友,在于满足自己的佳趣雅兴。读诗至此,读者似乎遇到了一位绝不亚于隐者的高士。诗人访隐居友人,期遇而未遇;读者由诗人的未遇中,却不期遇而遇──遇到了一位胸怀旷达,习静喜幽,任性所之的高雅之士。而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要表达的,也正是这一点。

xún西shānyǐnzhě

qiūwéi tángdài 

juédǐngmáo zhíshàngsānshí 
kòuguāntóng kuīshìwéiàn 
ruòfēijīncháichē yīngshìdiàoqiūshuǐ 
chíxiāngjiàn mǐnmiǎnkōngyǎngzhǐ 
cǎoxīnzhōng sōngshēngwǎnchuāng 
yōujué dàngxīněr 
suībīnzhǔ qīngjìng 
xìngjìnfángxiàshān dàizhī 
幽人在何所,紫岩有仙躅。
幽人在何所,紫岩有仙躅。
月下横宝琴,此外将安欲。
月下横宝琴,此外将安欲。
材抽峄山干,徽点昆丘玉。
材抽峄山干,徽点昆丘玉。
漆抱蛟龙唇,丝缠凤凰足。
漆抱蛟龙唇,丝缠凤凰足。
前弹广陵罢,后以明光续。
前弹广陵罢,后以明光续。
百金买一声,千金传一曲。
百金买一声,千金传一曲。
世无钟子期,谁知心所属。
世无钟子期,谁知心所属。
竹生大夏溪,苍苍富奇质。
竹生大夏溪,苍苍富奇质。
绿叶吟风劲,翠茎犯霄密。
绿叶吟风劲,翠茎犯霄密。
霜霰封其柯,鹓鸾食其实。
霜霰封其柯,鹓鸾食其实。
宁知轩辕后,更有伶伦出。
宁知轩辕后,更有伶伦出。
刀斧俄见寻,根株坐相失。
刀斧俄见寻,根株坐相失。
裁为十二管,吹作雄雌律。
裁为十二管,吹作雄雌律。
有用虽自伤,无心复招疾。
有用虽自伤,无心复招疾。
不如山上草,离离保终吉。
不如山上草,离离保终吉。
宝龟尺二寸,由来宅深水。
宝龟尺二寸,由来宅深水。
浮游五湖内,宛转三江里。
浮游五湖内,宛转三江里。
何不深复深,轻然至溱洧。
何不深复深,轻然至溱洧。
溱洧源流狭,春秋不濡轨。
溱洧源流狭,春秋不濡轨。
渔人递往还,网罟相萦藟。
渔人递往还,网罟相萦藟。
一朝失运会,刳肠血流死。
一朝失运会,刳肠血流死。
丰骨输庙堂,鲜腴藉笾簋。
丰骨输庙堂,鲜腴藉笾簋。
弃置谁怨尤,自我招此否。
弃置谁怨尤,自我招此否。
馀灵寄明卜,复来钦所履。
馀灵寄明卜,复来钦所履。
松生北岩下,由来人径绝。
松生北岩下,由来人径绝。
布叶捎云烟,插根拥岩穴。
布叶捎云烟,插根拥岩穴。
自言生得地,独负凌云洁。
自言生得地,独负凌云洁。
何时畏斤斧,几度经霜雪。
何时畏斤斧,几度经霜雪。
风惊西北枝,雹陨东南节。
风惊西北枝,雹陨东南节。
不知岁月久,稍觉枝干折。
不知岁月久,稍觉枝干折。
藤萝上下碎,枝干纵横裂。
藤萝上下碎,枝干纵横裂。
行当糜烂尽,坐共灰尘灭。
行当糜烂尽,坐共灰尘灭。
宁关匠石顾,岂为王孙折。
宁关匠石顾,岂为王孙折。
盛衰自有时,圣贤未尝屑。
盛衰自有时,圣贤未尝屑。
寄言悠悠者,无为嗟大耋。
寄言悠悠者,无为嗟大耋。
桂树何苍苍,秋来花更芳。
桂树何苍苍,秋来花更芳。
自言岁寒性,不知露与霜。
自言岁寒性,不知露与霜。
幽人重其德,徙植临前堂。
幽人重其德,徙植临前堂。
连拳八九树,偃蹇二三行。
连拳八九树,偃蹇二三行。
枝枝自相纠,叶叶还相当。
枝枝自相纠,叶叶还相当。
去来双鸿鹄,栖息两鸳鸯。
去来双鸿鹄,栖息两鸳鸯。
荣荫诚不厚,斤斧亦勿伤。
荣荫诚不厚,斤斧亦勿伤。
赤心许君时,此意那可忘。
赤心许君时,此意那可忘。
彩凤欲将归,提罗出郊访。
彩凤欲将归,提罗出郊访。
罗张大泽已,凤入重云飏。
罗张大泽已,凤入重云飏。
朝栖昆阆木,夕饮蓬壶涨。
朝栖昆阆木,夕饮蓬壶涨。
问凤那远飞,贤君坐相望。
问凤那远飞,贤君坐相望。
凤言荷深德,微禽安足尚。
凤言荷深德,微禽安足尚。
但使雏卵全,无令矰缴放。
但使雏卵全,无令矰缴放。
皇臣力牧举,帝乐箫韶畅。
皇臣力牧举,帝乐箫韶畅。
自有来巢时,明年阿阁上。
自有来巢时,明年阿阁上。

  第一首,王绩选择宝琴以自喻,“材抽下山干,徽点昆丘玉。漆抱蛟龙唇,丝缠凤凰足。”都是自己才华的象征。而且宝琴又先后奏了《广陵散》和《楚明光》这样高雅的曲子,但曲高和寡,无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来欣赏,寄寓了他怀才不遇的感慨。

  第二首王绩以翠竹自比,写了他所处的艰难的环境“霜霰封其柯,鹓鸾食其食”,不仅如此,还有性命之忧,“刀斧俄见寻,根株坐相失”。翠竹虽然有用,但却终遭到砍伐,反不如山上之草,得以繁茂生长。他上一首表现了出仕的愿望后,在这一首又马上表现出了消极的畏祸心理,又趋向于隐。这种心理状态又持续到下一首。

  第三首写宝龟处身不慎,因此落入罗网,惨遭杀身之祸。王绩想到了出仕后政治生涯的风波无常,继上一首表现出了畏惧和隐逸避祸的心理。

  在第二首和第三首王绩意欲归隐后,王绩第四首又写了松树,尽管生得其地,免遭砍伐,但却是自生自灭。“盛衰自有时,圣贤未尝屑”表现了王绩想到归隐虽可自保,但却不甘心无为无用的心理。出仕的欲望又有所抬头,接着又写了第五首。

  第五首虽然写了“荣荫诚不厚,斤斧亦勿伤”,流露了王绩知足求全的心理,似乎道家的隐逸思想又占了上风,但最后一句“赤心许君时,此意那可忘”却又明显地表现出他渴望出仕的心理。

  可将第六首视为前五首的总结和终结,它是王绩苦苦思索和挣扎后得出的一个结果。前几句写凤凰高翥远翔,表明了王绩决心归隐。但最后四句又写在“皇臣力牧举,帝乐箫韶畅”的时候,他自会重返朝阁,经世济用的。

  《古意六首》风格朴质无华,完整地体现了王绩关于仕与隐的心理矛盾,同时也展现了一个从怀才不遇到归隐避祸,从不甘无用到意欲出仕,从决心归隐到期盼清明盛世重返朝阁的心理过程。

liùshǒu--wáng

yōurénzàisuǒyányǒuxiānzhú

yuèxiàhéngbǎoqínwàijiāngān

cáichōushāngànhuīdiǎnkūnqiū

bàojiāolóngchúnchánfènghuáng

qiándàn广guǎnglínghòumíngguāng

bǎijīnmǎishēngqiānjīnchuán

shìzhōngzishuízhīxīnsuǒshǔ

zhúshēngxiàcāngcāngzhì

绿yínfēngjìncuìjīngfànxiāo

shuāngsǎnfēngyuānluánshíshí

níngzhīxuānyuánhòugèngyǒulínglúnchū

dāoéjiànxúngēnzhūzuòxiāngshī

cáiwèishíèrguǎnchuīzuòxióng

yǒuyòngsuīshāngxīnzhāo

shānshàngcǎobǎozhōng

bǎoguīchǐèrcùnyóuláizháishēnshuǐ

yóunèiwǎnzhuǎnsānjiāng

shēnshēnqīngránzhìqínwěi

qínwěiyuánliúxiáchūnqiūguǐ

rénwǎngháiwǎngxiāngyínglěi

cháoshīyùnhuìchángxuèliú

fēngshūmiàotángxiānbiānguǐ

zhìshuíyuànyóuzhāofǒu

língmíngboláiqīnsuǒ

sōngshēngběiyánxiàyóuláirénjìngjué

shāoyúnyānchāgēnyōngyánxué

yánshēnglíngyúnjié

shíwèijīnjīngshuāngxuě

fēngjīng西běizhībáoyǔndōngnánjié

zhīsuìyuèjiǔshāojuézhīgànzhé

téngluóshàngxiàsuìzhīgànzònghéngliè

xíngdānglànjǐnzuògònghuīchénmiè

níngguānjiàngshíwèiwángsūnzhé

shèngshuāiyǒushíshèngxiánwèichángxiè

yányōuyōuzhěwèijiēdié

guìshùcāngcāngqiūláihuāgèngfāng

yánsuìhánxìngzhīshuāng

yōurénzhòngzhílínqiántáng

liánquánjiǔshùyǎnjiǎnèrsānxíng

zhīzhīxiāngjiūháixiāngdāng

láishuāng鸿hóngliǎngyuānyāng

róngyīnchénghòujīnshāng

chìxīnjūnshíwàng

cǎifèngjiāngguīluóchūjiāo访fǎng

luózhāngfèngzhòngyúnyáng

cháokūnlángyǐnpéngzhǎng

wènfèngyuǎnfēixiánjūnzuòxiāngwàng

fèngyánshēnwēiqínānshàng

dàn使shǐchúluǎnquánlìngzēngjiǎofàng

huángchénxiāosháochàng

yǒuláicháoshímíngniánāshàng

与客携壶,梅花过了,夜来风雨。幽禽自语。啄香心,度墙去。春衣都是柔荑剪,尚沾惹、残茸半缕。怅玉钿似扫,朱门深闭,再见无路。
与客携壶¹,梅花过了²,夜来风雨。幽禽(qín)³自语。啄香心,度墙去。春衣都是柔荑(tí)剪,尚沾惹、残茸(róng)半缕。怅玉钿(diàn)似扫,朱门深闭,再见无路。
译文:我与好友携酒踏青,却发现一夜的风雨已将梅花摧残殆尽。梅花枝头孤鸟独鸣,啄食花心,凌空而去。出自佳人纤纤玉手的一件崭新的春衣上还残留一点儿缝制时的线头。可惜现在梅花香凋玉殒,她也被锁在深深的庭院,我们不可能再相见了。
注释:¹壶:酒器。²梅花过了:指梅花被风雨打落在地。³幽禽:幽栖的小鸟。⁴香心:花心。⁵柔荑:细向柔嫩的初生茅草,形容女子滑嫩的的纤纤玉手。⁶残茸半缕:意为女子为他缝制的春衣还残留着一缕丝茸。残茸:缝农刺绣等针线活计用过的线头。玉钿:古代女子的首饰,此处形容吹落的梅花像钗钿一样。⁷朱门:红漆大门,指意中人所居之处。
凝伫,曾游处。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扬州梦觉,彩云飞过何许?多情须倩梁间燕,问吟袖弓腰在否?怎知道、误了人,年少自恁虚度。
凝伫,曾游处。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¹。扬州梦觉,彩云²飞过何许?多情须倩(qiàn)³梁间燕,问吟袖弓腰在否?怎知道、误了人,年少自恁(nèn)虚度。
译文:我伫立凝望当初和她携手同游的地方,而今只剩下那日我们系马的垂杨柳和熟悉我的鹦鹉了。当我从旧梦中醒来时,我的爱人又在何处呢?我只能借助梁间的燕子把我的深情传达给她,问一问她现在过得怎样。当初我们怎能料想到这样会虚度时光、浪费青春呢。
注释:¹认郎鹦鹉:只有架上的鹦鹉还认得我。²彩云:比喻美好事物或薄命佳人。³倩:借助。⁴吟袖:诗人的农袖,此处是作者自指。⁵弓腰:形容女子纤细柔蚓的腰肢,舞蹈时腰肢弯曲的姿态。⁶恁:如此。

  上阕描写春游的所见所感。开端从春景写起。“与客携壶”,开头便是借酒浇愁。“梅花”两句交待时令,已到仲春,更兼风雨,摧残梅花情景可知。情亦如花,倍受间隔。“自语”“啄”“度”将鸟儿的可爱情态描摹得栩栩如生。由这美丽的春光,自然地过渡到了对春衣的描写。词人身上穿着的春衣,都是恋人用白晰柔嫩的手亲自剪裁的,那衣服上至今还残留着一些断线残丝。词人将恋人的手比做柔荑,娇艳动人,令人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再见无路”表达的是一片无奈的心情,与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阕则描写故地凝思。“凝伫”二字看似写状态,实则写心情。在物是人非之时重游旧地,或属无心,或似有意,管不住双脚似的来到曾经良辰美景的庭院,但见人去楼空。在美人门前呆呆且久久地凝望。往事如烟,却又历历在目。“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八字以清淡萧条之笔写现下孤寂心态,更反衬昔日的风流。“系马垂杨”写当年潇洒神色,俊逸风采。一个’但”字,又勾回现今。“认郎鹦鹉”写常来常往之熟稔,而今垂杨依旧,无马可系,只剩一片凄凉。此处鹦鹉或许一如往常地在招呼来客,但对词人来说,却已事过境迁,人面不知何处。“扬州梦觉”化用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遣怀》),表达了和杜牧相似的感情历程。“彩云飞过”或象征过去的那段美好恋情,或象征昔日的爱人,如今都化为陈迹,再也寻访不到了。这里词人一片痴心,都化作对燕子的喃喃私语,流露出无限的深情。“吟袖弓腰”,以局部代表整体,从中可以想象出伊人身姿的曼妙。“倩梁间燕”,这富有情致的一笔。结尾几句自伤自叹,空怀悲戚。

  此词写追怀旧情。上阙由眼前风雨摧花、耳边幽禽独语、衣上残茸半缕,引出对旧情的思念和相见无路的怅恨。下阙以“凝伫”承上启下,旧游处仅见垂扬、鹦鹉,又感慨今日物是人非;虽知人去梦醒,却又欲罢不能,而向梁间燕子殷勤寄语;最后明知多情误人,虚度年华,仍在苦涩中咀嚼昔日的甜美。全词从细微处着笔,以小见大,以景衬情,回环蕴藉。这首词虽是伤春怀人之作,然而读后并不觉得沉重,清新的语言,婉转的情调,使它成为描写思念之情的动人佳作。

参考资料:
1、 王克俭主编.姜夔诗词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第60页
2、 刘石主编,清华大学《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08:第1120页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单车¹欲问边²,属国³过居延
译文: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注释:¹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²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³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⁴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分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的境内。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¹出汉塞(sài),归雁(yàn)²入胡天³
译文: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注释:¹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²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³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¹蓬烟²直,长河³落日圆。
译文: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注释: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²蓬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蓬烟直上”。又:蓬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³长河:指黄河。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萧关¹逢候骑(qí,旧时读jì)²,都护³在燕然
译文: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未归。
注释:¹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²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³都护:这里指前线统帅。⁴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这里代指前线。

  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边塞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抑郁和孤寂落寞。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河流,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里说的那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参考资料:
1、 张燕瑾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62-163

shǐ使zhìsàishàng

wángwéi tángdài 

dānchēwènbiān shǔguóguòyán 
zhēngpéngchūhànsài guīyàntiān 
yānzhí chángluòyuán 
xiāoguānfénghòu zàiyānr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