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作章台柳,今为清水萍。
寄托一失所,谁分渭五泾。
王孙事游冶,兰麝徒芳馨。
清晨夭桃花,灼灼鲜且荣。
随风易零落,不及粪上英。
萍生八九子,滋育常盈盈。
芙蓉饰高盖,文藻疏繁缨。
宁复事攀折,中心无不平。
昔作章台柳,今为清水萍。
寄托一失所,谁分渭五泾。
王孙事游冶,兰麝徒芳馨。
清晨夭桃花,灼灼鲜且荣。
随风易零落,不及粪上英。
萍生八九子,滋育常盈盈。
芙蓉饰高盖,文藻疏繁缨。
宁复事攀折,中心无不平。
曹勋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14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晚岁¹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léi)²
译文:不才如我垂久老矣竟忝列先生的门下,金灿灿的酒器映照着我满头萧萧的白发。
注释:¹晚岁:作者时年五十六岁,故称。²金罍:泛指酒盏。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¹
译文:惭愧呀魏公你如此看重又宴请了我,我在曲台编的那本书消磨了几多年华。
注释:¹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译文:多少回重阳节从忧愁中过来的,多少回酒醉中又壮心偶发。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¹百遍开。
译文:此番风雨之夜辗转无眠,起来把新诗一遍一遍地写下。
注释:¹新诗:韩琦新赋的诗,诗中含有久居高位,宾朋满座的富贵之气。

  首联从多年来他们的交游,一直写到这天的宴会,语言高度概括,内涵十分丰富。苏洵于1056年(嘉祐元年)持益州张方平、雅州雷简夫的推荐信赴京谒见韩琦、欧阳修等名流重臣,从此成了他们的座上客。时苏洵已四十八岁,年近半百,故说“晚岁登门”。雷简夫称苏洵为“王佐才”、“帝王师”,苏洵实际上也是以此自居的,而这里却自称“不才”,且冠以“最”字,并以自已的那“萧萧华发”同韩琦宴上的闪闪金罍(酒器)相映衬,表面自谦,实际充满怀才不遇之感。

  颔联又从这天的宴会写到他五年来的虚度光阴。出句以“不堪”承“最不才”,以“延东阁”承“金罍”,表示对韩琦宴请的谢意,诗人自谦中也含着牢骚。汉武帝时公孙弘自举贤良,数年而至宰相,“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汉书·公孙弘传》)这里诗人即以公孙弘喻韩琦好贤而言自己不配这种礼遇。下句,诗人回答了“不堪”的原因:官卑位低,不堪重用。曲台指太常寺。因《礼记》有《曲礼》篇,故称专掌礼仪制度的太常寺为“曲台”。苏洵在1061年(嘉祐六年)被命于太常寺修纂礼书,至赴宴时,刚完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费时五年。苏洵以自己能辅助帝王的才能来做这种白首穷经的工作,深感虚度年华,用非所长,这集中表现在“闲”、“老”二字上。1056年(嘉祐元年),欧阳修荐苏洵于朝廷,韩琦也以为可用,独富弼主张“姑少待之”(叶梦得《石林燕语》)。拖了两年,朝廷才召苏洵试舍人院。苏洵拒绝赴试,朝廷授以试秘书省校书郎,不久又以苏洵为霸州文安县(今属河北)主簿,编纂太常礼书,直至去世。“书虽成于百篇,爵不过于九品。”(《老苏先生会葬致语》)这就是诗人发出“闲伴诸儒老曲台”的深沉哀叹的原因。

  颈联尤为历代评论家所称赏。重阳节历来是人们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的好日子,但苏洵却在愁里度过。“佳”和“愁”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久”字更有丰富的内容。苏洵在二十七岁以前“游荡不学”,不一定有“愁”。但从二十七岁开始,他发奋苦读,希望有用于世,却多次科考不第;后来,虽然名动京师,却沉沦下僚,无法一展抱负。这个“久”字至少包括了他三十年的不得志。他已五十七岁,很难再有所作为。“偶傍”,说明他平时已经很少有雄心壮志;“醉中”,说明未醉时已清醒感到壮志难酬。但“傍”、“来”二字仍表现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其意气尤不少衰”。(叶梦得《避暑录话》)

  尾联以暮间归来,反复吟咏韩琦新诗作结,戛然而止,余味无穷。韩琦《乙巳重阳》说:“苦厌繁机少适怀,欣逢重九启宾罍。招贤敢并翘材馆,乐事难追戏马台。藓布乱钱乘雨出,雁飞新阵拂云来。何时得遇樽前菊,此日花随月令开。”韩琦诗中那种久居高位、宾朋满座的富贵气,使苏洵更感到自己“闲伴诸儒”的穷窘;韩琦志满意得之余的淡淡闲愁,更激起了苏洵壮志不酬的深沉哀怨。这就是他越读韩琦新诗就越发难以入睡的原因。暮、雨、寒三字为全诗烘托出一种昏暗、凄冷的气氛,而“寒无睡”,“百遍开”更活画出这位“萧萧华发”的老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神情。

  叶梦得说:“明允诗不多见,然精深有味,语不徒发,……婉而不迫,哀而不伤,所作自不必多也。”(《避暑录话》)这一首诗在内容上“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深刻反映了宋代失意文人的精神苦闷;艺术风格上也是“婉而不迫,哀而不伤”,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缪钺.《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65-167

jiǔhánwèigōng

xún sòngdài 

wǎnsuìdēngménzuìcái xiāoxiāohuáyìngjīnléi 
kānchéngxiàngyándōng xiánbànzhūlǎotái 
jiājiéjiǔcóngchóuguò zhuàngxīnǒubàngzuìzhōnglái 
guīchōnghánshuì xīnshībǎibiànkāi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
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
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
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
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
我心还不浅,怀古醉馀觞。
我心还不浅,怀古醉馀觞。

péisòngzhōngchéngchāngyǐn怀huái--bái

qīngjǐngnánlóufēngliúzàichāng

gōngàiqiūyuèchéngxìngzuòchuáng

lóngyínhánshuǐtiānluòxiǎoshuāng

xīnháiqiǎn怀huáizuìshāng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圣代¹无隐者,英灵²尽来归。
译文:政治清明时代绝无隐者存在,为朝政服务有才者纷纷出来。
注释:¹圣代:政治开明、社会安定的时代。²英灵:有德行、有才干的人。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suì)令东山客¹,不得顾采薇(wēi)²
译文:连你这个像谢安的山林隐者,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齐去采薇。
注释:¹东山客:东晋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借指綦毋潜。²采薇:商末周初,伯夷、叔齐兄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遂以采薇指隐居生活。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金门 一作:君门)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¹。(金门 一作:君门)
译文:你应试落第不能待诏金马门,那是命运不济谁说吾道不对?
注释:¹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这两句指虽然未能考中,但不是因为没有才能。金门: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汉代贤士等待皇帝召见的地方。吾道非:是指孔子叹自己政策的不能实行,半途受到阻碍。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江淮(huái)¹度寒食²,京洛³缝春衣。
译文:去年寒食时节你正经过江淮,滞留京洛又缝春衣已过一载。
注释:¹江淮:指长江,淮水,是綦毋潜所必经的水道。²寒食:古人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断火三日。³京洛:指东京洛阳。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置酒长安道¹,同心²与我违³
译文:我们又在长安城外设酒饯别,同心知己如今又要与我分开。
注释:¹长安道:一作“临长道”。²同心:志同道合的朋友、知己。³违:分离。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行当¹浮桂棹(zhào)²,未几³拂荆扉(fēi)
译文:你行将驾驶着小船南下归去,不几天就可把自家柴门扣开。
注释:¹行当:将要。²桂棹:桂木做的船桨。³未几:不久。
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孤村 一作:孤城)
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huī)。(孤村 一作:孤城)
译文:远山的树木把你的身影遮盖,夕阳余辉映得孤村艳丽多彩。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吾谋适¹不用,勿谓知音稀。
译文:你暂不被录用纯属偶然的事,别以为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
注释:¹适:偶然的意思。

  这是一首送别诗。此诗围绕送友还乡,层层深入,娓娓道来。诗人对綦毋潜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一事反复地进行慰勉,鼓励友人不要灰心懊丧,落第只是暂时的失意,要相信世上还会有知音,如今政治清明,有才能的人最终是不会受埋没的,表达了对朋友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劝慰,写得委婉尽致。

  开头四句言当今正是太平盛世,人们不再隐居,而是纷纷出山应考,走向仕途。“圣代”一词充满了对李唐王朝的由衷信赖和希望。“尽来归”,是出仕不久、意气风发的诗人对天下举子投身科考的鼓励,规劝綦毋潜不发归隐,而要振作精神,树立信心,争取再考。五、六句是对綦毋潜的安慰:尽管这一次未能中第入仕,但选择科举之路是没有错的,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希望的。七至十句是劝綦毋潜暂回家去。“度寒食”“缝春衣”,是从时令上提醒对方,含有关切之情。“江淮”“京洛”,从路线的选择上提出建议,含有送别之意。“置酒”相送、“同心”相勉,足见诗人对綦毋潜的深情厚意与殷殷期望。十一至十四句设想对方回乡的快捷与沿途风光,给人以温暖之感,意在安慰对方,不要背上落第的包袱,要开心起来。最后两句规劝对方,这次落第只是自己的才华恰好未被主考官赏识,切不要因此怪罪于开明的“圣代”,不要怨天尤人,切莫以为朝中赏识英才的人稀少。这一恳切安慰之辞很能温暖人心,激励綦毋潜继续仕进。

  这一首送别诗不仅写出了对朋友的关心、理解、慰勉与鼓励,也表现出诗人积极入世的思想。全诗感情真挚而亲切,诗人为友人的落第而惋惜,对友人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全诗的格调并不流于感伤,相反显得奋发昂扬。这样的送别诗自然会给友人以慰藉和鼓舞。读这样一首送别诗,会让人有一波感动,有一份温暖,不仅被诗人对朋友的谆谆告别语所感动,更被诗人对朋友的殷殷慰勉情所温暖。

sòngqiánluòhuánxiāng

wángwéi tángdài 

shèngdàiyǐnzhě yínglíngjìnláiguī 
suìlìngdōngshān cǎiwēi 
zhìjīnményuǎn shúyúndàofēi  (jīnménzuò jūnmén )
jiānghuáihánshí jīngluòféngchūn 
zhìjiǔchángāndào tóngxīnwéi 
xíngdāngguìzhào wèijīngfēi 
yuǎnshùdàixíng cūndāngluòhuī  (cūnzuò chéng )
móushìyòng wèizhīyīn 
重楼杰观屹相望,表里河山自一方。
(chóng)¹杰观(guàn)²(yì)³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
译文:重重高阁与楼观相对耸立,有山河屏障的徐州自来雄镇一方。
注释:寇十一:寇国宝,字荆山,徐州人,从陈师道学。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授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主簿。白门,徐州城门名。¹重楼:多层的楼。²杰观:雄伟的楼观。观:楼观。³屹:高耸貌。⁴表里山河:谓有山河屏障,自守无虞。⁵自一方:即自成一方重镇,与帝城气象遥分,徐州自古为兵家要地,陈师道此语,确实形容准确。
小市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
小市¹张灯归意动²,轻衫当户³晚风长。
译文:直待到小市门张起明亮灯火,我才起了回家的念头;身穿轻薄衣衫对着窗户,晚风吹来只觉得分外悠长。
注释:¹小市:徐州有地名小市门。²归意动:起了回家的念头。³当户:对着窗户。
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
孤臣¹白首逢新政²,游子³青春见故乡。
译文:被朝廷遗忘的臣子白了头发,幸喜看到如今新的政令更张,被贬在外的游子正好趁着春光,返回久别的故乡。
注释:¹孤臣:远离朝廷、被君上所遗忘的臣子。此处是作者自称。²新政:指徽宗初即位,赦元祐旧臣内迁以示宽大。³游子:指苏轼、黄庭坚等人。
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译文:富贵本不是我们享有的事情,但又怎能在隐居生活中把师友淡忘!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登白门楼的所见所思。该诗上半段写登临的情况,下半段写归来后的感触,结体灵活,用意深婉。由于是写给晚辈的和诗,作者则写得潇洒自如,在欣喜之中略带轻松放旷的意绪。

  首联起势壮阔,将白门的形势及登楼所见都包容在内。

  颔联极洒脱而轻松,因看到小市上了灯,诗人才萌动了归意,可见其游兴之浓;乘着和煦的春风回到家门,然而诗人的意兴仍然未尽,故伫立门前,让晚风吹拂着轻衫。此二句将诗人的意绪动态与景物巧妙地结合起来,一个活生生的诗人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小市”“轻衫”“归意动”“晚风长”诸语,都如同随手拈来,颇有谐谑放达的意趣,特别是以“长”字形容风,形象而生动,画面逼真。

  颈联则道出了诗人轻松心情的由来。当时苏轼等人还贬谪于南方,因朝廷有重新起用旧党的趋势,所以庆幸又“逢新改”,语中带着喜悦和希望,但“白首”二字中却包蕴着无限感慨,暗示出政治上派别斗争之漫长和严酷。但诗人为流贬远方的朋友可以北归而高兴,“游子”句即设想他们在春天融和的天气中重回故乡的情景。这一句脱胎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首中“青春作伴好还乡”句,其中表达的感情也同杜诗的欢愉之情相仿佛。

  尾联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矛盾的内心世界。诗人感叹道:“富贵早已与我们绝缘,但羁身于仕宦之途,既不能建功立业,又不能归隐江湖,自由自在,所以永远处于矛盾困窘之中。”至于这种既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又留恋仕途,功名之心难忘的矛盾,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心理,颇有典型意义。

参考资料:
1、 缪钺,霍松林,周振甫,吴调公,曾枣庄,葛晓音,陈伯海,赵昌平,莫砺锋,刘永翔等撰写.宋诗鉴赏辞典 新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07:第715页
2、 乐云主编.唐宋诗鉴赏全典:崇文书局,2011.11:第944页
豚栅鸡埘晻霭间,暮林摇落献南山。
豚栅(zhà)¹鸡埘(shí)²(ǎn)³(ǎi)间,暮林摇落献南山。
译文:农家的猪圈和鸡窝渐渐没入苍茫暮色中,林中树叶纷纷飘落,只剩光秃枝条,钟山的南面显露在行人眼前。
注释:¹豚栅:猪圈。²鸡埘:鸡窝。³晻:昏暗不明。
丰年处处人家好,随意飘然得往还。
丰年处处人家好,随意飘然得往还。
译文:丰收之年的农家处处都好,我随时随地一走,不禁身心愉悦,飘然而行。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