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留舒子国,惯作北门游。山远三峰出,溪长二水流。
久留舒子国,惯作北门游。山远三峰出,溪长二水流。

yóuqiánfēng--

jiǔliúshūziguóguànzuòběiményóushānyuǎnsānfēngchūzhǎngèrshuǐliú

徐俯

徐俯

徐俯(1075~1141)宋代官员,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人,后迁居德兴天门村。徐禧之子,黄庭坚之甥。因父死于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谏议大夫。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三年,迁翰林学士,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官至参知政事。后以事提举洞霄宫。工诗词,著有《东湖集》,不传。 ▶ 1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一把青秧(yāng)¹趁手青²,轻烟³漠漠雨冥(míng)
译文:将一把青色的秧苗,插入水中。那秧苗瞬间变得青葱。就好似农夫的手,将它染绿。天空中,飘洒着朦胧如烟的细雨。
注释:¹青秧:绿色的秧苗。²趁手青:插秧下田,随手就青。趁手:顺手、就手。趁,随即。³轻烟:淡淡的烟雾。⁴漠漠:烟雾迷漫的广大无边的样子。⁵雨冥冥:天气阴沉沉的,将要下雨。冥冥(mǐng):形容天气昏暗。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东风¹染尽²三千顷(qǐng),白鹭(lù)³飞来无处停。
译文:和煦的春风,吹绿了无边无际的稻田。白鹭飞来,望着那无涯的青翠,竟找不到落脚的地。
注释:¹东风:春风。²染尽:这里形容春风把田里的稻苗全部吹绿,好像用绿色染过似的。染:这里指东风把秧苗吹成青色。²三千顷:形容稻田面积广阔。顷,地积单位,一顷等于一百亩。³白鹭:水鸟名,羽毛洁白,腿长,能入水捕食鱼虾。

  首句“一把青秧趁手青”,写插下的秧苗迅速返青,说明春天孕育着强大的生命力。前一个“青”做形容词,后一个“青”做动词。第二句“轻烟漠漠雨冥冥”,写春天的季节特点:薄雾弥漫,细雨朦朦,这正是万物生长的好时机。这样的天气特点,是江南水乡春天常见的景象,有鲜明的地区色彩。第三句“东风染尽三千顷”写春风吹绿了广阔的田野。这里用“东风”代替春风,并用“染尽”强调春风的力量。到底染尽了什么?诗人不说,也不需说,读者自然会想到和煦的春风把一望无际的稻田都吹绿了,大地好像用绿色染过似的,到处都充满了无限的生机。第四句“白鹭飞来无处停”以白鹭飞来没有落脚的地方作结,反衬禾苗长得密密麻麻,热情歌颂农民的辛勤劳动改变了大地的面貌。

  天上细雨霏霏,地上绿茵一片,农民们正在弯着腰插秧,田野上白鹭飞翔,这就是诗人描绘的一幅江南田园风光图,而这幅图画中突出一个“青”字,展示了春风春雨的力量。诗歌画面鲜明,语言优美,情趣盎然。

héngtángchūnxiǎo

liáng sòngdài 

qīngyāngchènshǒuqīng qīngyānmíngmíng 
dōngfēngrǎnjìnsānqiānqǐng báifēiláichùtíng 
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
南山新长凤凰雏(chú)¹,眉目分明画不如。
译文:小外孙就像南山上新生的小凤凰一样,眉目清秀得比画上的还好看。
注释:¹凤凰雏:指幼小的凤凰。这里用来比喻作者的外孙。雏,指幼小的,多指鸟类。
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年小¹²他爱梨栗(lì),长成须读五车(chē)³书。
译文:在他小时候时就让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年纪大些的时候必须读很多的书。
注释:¹年小:年纪小。²从:放纵,放任。(通假字:通“纵”)。³五车:形容书之多,语出《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成语“学富五车”即源于此.

zèngwàisūn

wángānshí sòngdài 

nánshānxīnzhǎngfènghuángchú méifēnmínghuà 
niánxiǎozòngài zhǎngchéngchēshū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北冥¹有鱼,其名为鲲(kūn)²。鲲之大³,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xǐ)于南冥。南冥者,天池¹⁰也。《齐谐¹¹》者,志怪¹²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¹³三千里,抟(tuán)¹⁴扶摇¹⁵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¹⁶。”野马¹⁷也,尘埃¹⁸也,生物¹⁹之以息²⁰²¹²²也。天之苍苍²³,其正色邪(yé)²⁴?其远而无所至极²⁵(yé)?其视下²⁶也,亦²⁷若是²⁸则已²⁹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³⁰杯水于坳(ào)³¹堂之上,则芥(jiè)³²为之舟;置杯焉则胶³³,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³⁴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³⁵(péi)³⁶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yāo)(è)³⁷者,而后乃今将图南³⁸
译文: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都是因为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的深蓝色,那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太远而没有达到尽头的地方(看不清楚)呢?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载一艘大船的力量了。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一棵小草就能被当作是一艘船,放一个杯子在上面就会被粘住,这是水浅而船却大的原因。如果聚集的风不够强大的话,那么负载一个巨大的翅膀也就没有力量了。因此,鹏在九万里的高空飞行,风就在它的身下了,凭借着风力,背负着青天毫无阻挡,然后才开始朝南飞。
注释:¹北冥:北海。下文“南冥”,指南海。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冥:通假“溟”,指海色深黑。²鲲:传说中的大鱼。 ³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⁴其:指示代词。⁵鹏:本为古“凤”字,这里指传说中的大鸟。⁶怒:奋起的样子,这里指鼓起翅膀。⁷垂:同“陲”,边际。⁸海运:海水运动。古有“六月海动”之说。海运之时必有大风,因此大鹏可以乘风南行。⁹徙:迁移。¹⁰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¹¹《齐谐》:书名。出于齐国,多载诙谐怪异之事,故名“齐谐”。一说人名。¹²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¹³水击:指鹏鸟的翅膀拍击水面。击:拍打。¹⁴抟:鸟类向高空盘旋飞翔。一作“搏”(bó),拍。¹⁵扶摇:一种旋风,又名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九,表虚数,不是实指。¹⁶去以六月息者也:指大鹏飞行六个月才止息于南冥。一说息为大风,大鹏乘着六月间的大风飞往南冥。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以:凭借。息:风。¹⁷野马:指游动的雾气。古人认为:春天万物生机萌发,大地之上游气奔涌如野马一般。¹⁸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¹⁹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²⁰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²¹相:互相。²²吹:吹拂。²³苍苍:深蓝。²⁴其正色邪: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其,抑,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邪,同“耶”,疑问语气词。²⁵极:尽。²⁶下:向下。²⁷亦:也。²⁸是:这样。²⁹已:罢了。³⁰覆:倾倒。³¹坳:凹陷不平,“坳堂”指堂中低凹处。³²芥:小草。³³置杯焉则胶:将杯子放于其中则胶着搁浅。置,放。焉,于此。胶,指着地。³⁴斯:则,就。³⁵而后乃今:“今而后乃”的倒文,意为“这样,然后才……”。³⁶培:凭。³⁷莫之夭阏:无所滞碍。夭,挫折。阏,遏制,阻止。“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的倒装。³⁸图南:计划向南飞。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抢榆枋 一作:枪榆枋)
(tiáo)¹与学鸠(jiū)²笑之曰:“我决(xuè)³起而飞,抢(qiāng)(yú)(fāng)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九万里而南¹⁰?”适¹¹莽苍¹²者,三餐¹³而反¹⁴,腹犹¹⁵果然¹⁶;适百里者,宿舂(chōng)¹⁷,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¹⁸二虫¹⁹又何知?(抢榆枋 一作:枪榆枋)
译文: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提前三个月来准备粮食。蝉和小斑鸠这两只小虫、鸟又知道什么呢?
注释:¹蜩:蝉。²学鸠:斑鸠之类的小鸟名。³决:疾速的样子。⁴抢:触,碰,着落。“抢”也作“枪”。⁵榆枋:两种树名。榆,榆树。枋,檀木。⁶控:投,落下。⁷奚以:何以。⁸之:去到。⁹南:名词作动词,向南(飞行)。¹⁰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相当于“呢”。“奚以……为”,即“哪里用得着.......呢”。¹¹适:去,往。¹²莽苍:色彩朦胧,遥远不可辨析,本指郊野的颜色,这里引申为近郊。¹³三餐:指一日。意思是只需一日之粮。¹⁴反:同“返”,返回。¹⁵犹:还。¹⁶果然:吃饱的样子。¹⁷宿舂粮:即舂宿粮,舂捣一宿的粮食。宿:这里指一夜。 ¹⁸之:此,这。¹⁹二虫:指蜩与学鸠。虫:有动物之意,可译为小动物。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小知¹不及大知(zhì),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²不知晦朔(shuò)³,蟪(huì)(gū)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久特¹⁰¹¹,众人¹²匹之,不亦悲乎!
译文: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长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与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这就是短命。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大树叫做冥灵,它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季,五百年当作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种树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季,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季,这就是长寿。可是活了七百来岁的彭祖如今还因长寿而特别闻名,一般人谈到长寿,就举出彭祖来相比,岂不可悲!
注释:¹知:通“智”,智慧。²朝菌:一种大芝,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³晦朔: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一说“晦”指月末,“朔”指月初。⁴蟪蛄: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⁵冥灵:大树名。一说为大龟名。根据前后用语结构的特点,此句之下当有“此中年也”一句,但传统本子均无此句。⁶大椿:传说中的大树名。一说为巨大的香椿。⁷彭祖:传说中尧的臣子,名铿,封于彭,活了约八百岁。⁸乃今:而今。⁹以,凭。¹⁰特:独。¹¹闻:闻名于世。¹²众人:一般人。匹:配,比。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¹之问棘(jí)²也是已³:“穷发(fà)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yàn)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rèn)¹⁰而下,翱(áo)翔蓬蒿(hāo)之间,此亦飞之至¹¹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¹²也。
译文:商汤问棘的话也是这样的:“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里面有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超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小泽里的麻雀讥笑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
注释:¹汤:商汤。²棘:汤时的贤大夫,《列子汤问》篇作“夏革(jí)”。³已:矣。⁴穷发:传说中极荒远的不生草木之地。发,指草木植被。⁵修:长。⁶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北。⁷羊角:一种旋风,回旋向上如羊角状。⁸绝:穿过。⁹斥鴳:池沼中的小雀。斥,池,小泽。¹⁰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这里应从周制。¹¹至:极点。¹²小大之辩:小和大的区别。辩,同“辨”,分辨,分别。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故夫知效¹一官²,行(xíng)³一乡,德合一君,而(néng)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¹⁰世誉之而不加劝¹¹,举世非¹²之而不加沮(jǔ)¹³,定¹⁴乎内外¹⁵之分,辩乎荣辱之境¹⁶,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shuò)数然¹⁷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¹⁸¹⁹风而行,泠(líng)²⁰²¹也,旬²²、有²³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²⁴者,未数数然也。此虽²⁵免乎行,犹有所待²⁶者也。若夫乘²⁷天地²⁸之正²⁹,而御六气之辩³⁰,以游无穷者,彼³¹³²(wū)³³乎待哉?故曰:至人³⁴无己³⁵,神人³⁶无功³⁷,圣人³⁸无名³⁹
译文: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的职守,行为能够庇护一乡百姓的,德行能投合一个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他们看待自己,也像上面说的那只小鸟一样。而宋荣子对这种人加以嘲笑。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勤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他认定了对自己和对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荣辱的界限,就觉得不过如此罢了。他对待人世间的一切,都没有拼命去追求。即使如此,他还是有未达到的境界。列子乘风而行,飘然自得,驾轻就熟。十五天以后返回;他对于求福的事,没有拼命去追求。这样虽然免了步行,还是有所凭借的。倘若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注释:¹效:效力,尽力。²官:官职。³行:品行。⁴比:合。⁵合:使...满意。⁶而:通“能”,能力。⁷征:征服。⁸宋荣子:一名宋钘(jiān),宋国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⁹犹然:喜笑的样子;犹,通“繇”,喜。¹⁰举:全。¹¹劝:勤勉,努力。¹²非:非议,责难。¹³沮:沮丧。¹⁴定:认清。¹⁵内外:这里分别指自身和身外之物。在庄子看来,自主的精神是内在的,荣誉和非难都是外在的,而只有自主的精神才是重要的、可贵的。¹⁶境:界。¹⁷数数然:汲汲然,指急迫用世、谋求名利、拼命追求的样子。¹⁸列子:郑国人,名叫列御寇,战国时代思想家。¹⁹御:驾驭。²⁰泠然:轻妙飘然的样子。²¹善:美好的。、²²旬:十天。²³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与零数。²⁴致福:求福。²⁵虽:虽然。²⁶待:凭借,依靠。²⁷乘:遵循,凭借。²⁸天地:这里指万物,指整个自然界。²⁹正:本;这里指自然的本性。³⁰御六气之辩:驾驭六气的变化。御,驾驭、把握。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辩:通“变”,变化的意思。³¹彼:他。³²且:将要。³³恶:何,什么。³⁴至人: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下文“神人”“圣人”义相近。 ³⁵无己:清除外物与自我的界限,达到忘掉自己的境界。即物我不分。³⁶神人:这里指精神世界完全能超脱于物外的人。³⁷无功:无作为,故无功利。³⁸圣人:这里指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人。³⁹无名:不追求名誉地位,不立名。
这篇文章巧用寓言故事,文笔变化多端,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庄子所宣扬的主张是清静无为、颐养天年。他对于世间的大小、贵贱、寿夭、是非、得失、荣辱等的解释是相对主义的。他对待社会和人生的思想态度,无论是消极的还是富有启发性的,对后世均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厌恶那个“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社会,拒绝与统治者合作,鄙视富贵利禄,否定鬼神的存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那种妄想逃避现实,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的思想,这种思想无论在当时或现在,都是—种消极的、不可能实现的绝对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xiāoyáoyóu ·jiéxuǎn

zhuāngzhōu xiānqín 

    běimíngyǒu míngwéikūn kūnzhī zhīqiān huàérwéiniǎo míngwéipéng péngzhībèi zhīqiān érfēi ruòchuítiānzhīyún shìniǎo hǎiyùnjiāngnánmíng nánmíngzhě tiānchí  xié zhě zhìguàizhě  xié zhīyányuē  péngzhīnánmíng shuǐsānqiān tuányáoérshàngzhějiǔwàn liùyuèzhě   chénāi shēngzhīxiāngchuī tiānzhīcāngcāng zhèng yuǎnérsuǒzhì shìxià ruòshì qiěshuǐzhīhòu zhōu bēishuǐàotángzhīshàng jièwéizhīzhōu zhìbēiyānjiāo shuǐqiǎnérzhōu fēngzhīhòu  jiǔwàn fēngzàixià érhòunǎijīnpéifēng bèiqīngtiānérzhīyāoèzhě érhòunǎijīnjiāngnán 

    tiáoxuéjiūxiàozhīyuē  xuèérfēi qiāngfāngérzhǐ shízhì érkòngér zhījiǔwànérnánwéi  shìmǎngcāngzhě sāncānérfǎn yóuguǒrán shìbǎizhě xiǔ宿chōngliáng shìqiānzhě sānyuèliáng zhīèrchóngyòuzhī  (qiāngfāngzuò qiāngfāng )

    xiǎozhīzhì xiǎoniánnián zhīrán zhāojùnzhīhuìshuò huìzhīchūnqiū xiǎonián chǔzhīnányǒumínglíngzhě bǎisuìwéichūn bǎisuìwéiqiū shàngyǒuchūn椿zhě qiānsuìwéichūn qiānsuìwéiqiū nián érpéngnǎijīnjiǔwén zhòngrénzhī bēi 

    tāngzhīwènshì  qióngzhīběi yǒumínghǎizhě tiānchí yǒuyān guǎng广shùqiān wèiyǒuzhīxiūzhě míngwéikūn yǒuniǎoyān míngwéipéng bèiruòtàishān ruòchuítiānzhīyún tuányáoyángjiǎoérshàngzhějiǔwàn juéyún qīngtiān ránhòunán qiěshìnánmíng chìyànxiàozhīyuē  qiěshì téngyuèérshàng guòshùrènérxià áoxiángpénghāozhījiān fēizhīzhì érqiěshì   xiǎozhībiàn 

    zhīxiàoguān xíngxiāng jūn néngzhēngguózhě shì ruò érsòngróngyóuránxiàozhī qiěshìzhīérjiāquàn shìfēizhīérjiā dìngnèiwàizhīfēn biànróngzhījìng  shì wèishuòshuòrán suīrán yóuyǒuwèishù lièfēngérxíng língránshàn xúnyǒuérhòufǎn zhìzhě wèishùshùrán suīmiǎnxíng yóuyǒusuǒdàizhě ruòchéngtiānzhīzhèng érliùzhībiàn yóuqióngzhě qiědàizāi yuē zhìrén shénréngōng shèngrénmíng 

春来也,是何时?没人知。先到玉儿头上,袅花枝。
春来也,是何时?没人知。先到玉儿¹头上,袅(niǎo)花枝。
注释:¹玉儿:南齐东昏侯潘妃小字玉儿。古因称女子小字玉奴。
十二画楼帘卷,红妆笑语参差。争向彩幡成队去,看朱衣。
十二画楼帘卷,红妆¹笑语参差。争向彩幡(fān)成队去,看朱衣²
注释:¹红妆:指女子。彩幡:古代春节剪彩成幡,做庭户装饰或妇女头饰。²朱衣:相传宋代欧阳修知贡举,阅卷时,觉座后有一朱衣人,逢其点头者文章便入格。此借指春闱中式者。
这首迎春词章法别致,构思新颖。春已悄悄来到人间。来是何时?却无人知。词中不言陌头杨柳,枝上杏花,却说年轻女子头上先已花枝袅袅。她们一边打扮,一边说笑,成群结队地争着去看那些新考中的青年才士。此词以欢快而又含蓄、热闹而又风雅的情趣,烘衬出春已降临人间。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译文:雨后溪水见涨,微风吹拂在人脸上,月亮下落,繁星映满天空。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数只船横浦(pǔ)¹,一声笛起山前。
译文:有几只船横斜停泊在浦口,夜静悄悄的,山前传来了一声悠扬的笛声。
注释:¹浦口:小河入江之处。

xiàliùyán

yóu sòngdài 

zhǎngqīngfēngmiàn yuèluòfánxīngmǎntiān 
shùzhīchuánhéngkǒu shēngshānqi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