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大冯君,雅志在千里。坎■不得前,而姑止于此。
英英大冯君,雅志在千里。坎■不得前,而姑止于此。
出处虽两途,动静无二理。燕坐三十年,初不离朝市。
出处虽两途,动静无二理。燕坐三十年,初不离朝市。
了了方寸閒,湛然若秋水。冯生适何来,眉目差可喜。
了了方寸閒,湛然若秋水。冯生适何来,眉目差可喜。
自云衣冠后,家破偶不死。失身坑阱中,摇尾凡几祀。
自云衣冠后,家破偶不死。失身坑阱中,摇尾凡几祀。
遇者日千百,藐焉不一止。忽逢盘谷翁,引手唯力致。
遇者日千百,藐焉不一止。忽逢盘谷翁,引手唯力致。
力极势未回,既出几复委。不知何因缘,又入先生耳。
力极势未回,既出几复委。不知何因缘,又入先生耳。
一见不忍遗,即命加冠履。奴虏岂所安,推己乃知彼。
一见不忍遗,即命加冠履。奴虏岂所安,推己乃知彼。
恻然动于中,弃金犹弃秕。少属豺虎场,永谢泥与滓。
恻然动于中,弃金犹弃秕。少属豺虎场,永谢泥与滓。
乞诗答盛德,此意良亦美。顾我欲何言,一笑不如己。
乞诗答盛德,此意良亦美。顾我欲何言,一笑不如己。
先生世外人,于汝初何俟。苟能肩一心,绮语奚足恃。
先生世外人,于汝初何俟。苟能肩一心,绮语奚足恃。
屈信固有时,此政在知己。勿如越石父,以是骄晏子。
屈信固有时,此政在知己。勿如越石父,以是骄晏子。
段成己

段成己

段成己,字诚之,号菊轩。段克己弟。稷山人(今属山西)。与兄克己以文章擅名,赵秉文成为“二妙”。金正大年间中进士。金亡后与兄避地龙门山中。元世祖召其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不赴任,闭门读书。与兄段克己所作诗合刊为《二妙集》,词有《菊轩乐府》一卷。 ▶ 255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外道邪山千万重,真言一发尽摧峰。
外道¹邪山千万重,真言一发尽摧峰。
译文:那些不合正道的谬论如同高山一样连绵不绝,正确的言论一经发表就将那山峦般的谬论全部推翻摧毁。
注释:¹外道:泛指不合于正道的论说﹑法则等。
有时明月无人夜,独向昭潭制恶龙。
有时明月无人夜,独向昭潭制恶龙。
译文:希望未来我在某个明月高悬、人声寂静的夜晚,独自前往昭潭制服邪恶势力。
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
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
元代时期人们重视重阳赏菊。客居杭州的张可久也在重九日到西湖出游,仲秋时节,金风送爽,菊蕊飘香。张可久写下了这首作品,表达自己愉悦的心情。

fēngsōng··jiǔ--zhāngjiǔ

lánglángxīntiānxiǎojǐngliùqiáobiān西fēngyǎnshānhuàyǒuhuánghuāxiūhènqiánkànzhūxiàoshīwēngjiànshìchángnián

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
(qiè)¹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
译文:那些外出豪游的人啊,追求势利开启祸患之门。
注释:¹朅:离去,去。
如何兰膏叹,感激自生冤。
如何兰膏¹叹,感激自生冤。
译文:何必叹息兰膏因材而尽,感动激发自己造成怨愤。
注释:¹兰膏:古代用泽兰子炼制的油脂。可以点灯,一种润发香油。
众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
众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
译文:众人所趋指明躲避所在,被时世抛弃而道义尚存。
云渊既已失,罗网与谁论。
云渊¹既已失,罗网与谁论。
译文:既然失去了白云和深渊,投入罗网跟谁说理评论?
注释:¹云渊:指鸟可高飞入云,鱼可潜藏入渊。
箕山有高节,湘水有清源。
(jī)山有高节,湘水有清源。
译文:箕山之下有许由的高节,湘水之中有屈原的清贞。
唯应白鸥鸟,可为洗心言。
唯应白鸥鸟,可为¹洗心²言。
译文:只应当交游海上的白鸥鸟,可对它们倾吐,荡涤心中杂念。
注释:¹为:一作“与”。²洗心:指荡涤心中杂念。
西湖春色归, 春水绿于染。
西湖¹春色归², 春水绿于染³
译文:春天使者姗姗前来访问,西湖水面换上绿色衣裙。
注释:¹西湖:指许州(今河南许昌市)西湖。谢法曹:即谢伯初,字景山,晋江(今属福建)人。当时在许州任司法参军。宋代州府置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法参军等属官,统称曹官,司法参军即称法曹。²归:回去,指春光将逝。³绿于染:比染过的丝绸还绿。
群芳烂不收, 东风落如糁。
群芳烂不收¹, 东风落如糁(sǎn)²
译文:漫山遍野捧出七彩热情,花风落地一样唤人兴奋。
注释:¹烂不收:指落花委地,难于收拾。²落如糁:碎米粒,引申指散粒状的东西,诗中形容飘落的花瓣。
参军春思乱如云, 白发题诗愁送春。
参军¹春思乱如云, 白发题诗愁送春。
译文:春来了,参军思绪乱如云,白发人,最怕题诗送青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 能忆天涯万里人。
遥知湖上一樽(zūn)酒, 能忆天涯万里人¹
译文:我知道你摆好了湖中酒席,等待着老朋友来开怀畅饮。
注释:¹天涯万里人:诗人自指。樽:指古代的盛酒器具。
万里思春尚有情, 忽逢春至客心惊。
万里思春尚有情, 忽逢春至客心惊。
译文:遥遥万里你捎来一片春情,每到春来我暗暗感到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 花发江边二月晴。
雪消门外千山绿, 花发江边二月晴。
译文:冰雪消融,门外千山碧绿,繁花争妍,江边二月多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 今日逢春头已白。
少年把酒逢春色, 今日逢春头已白。
译文:还记得,少年时,迎春畅饮,到如今,春草绿,两鬓如丝。
异乡物态与人殊, 惟有东风旧相识。
异乡物态与人殊¹, 惟有东风旧相识。
译文:他乡作客,物态人情各异,东风情意,年年难舍难离。
注释:¹殊:不同,引申为“陌生”的意思。

  诗的前四句“西湖春色归, 春水绿于染。群芳烂不收, 东风落如糁。”写许州西湖春景:春来波绿,群芳烂漫,明媚旖旎,景致醉人。接下由景及人,转写诗友殷勤多情,特从这美丽的地方寄来美好情意,点明这首诗是回赠之作。“参军春思乱如云, 白发题诗愁送春。”写诗友虽已白发苍苍,但仍多愁善感,春思如云。谢伯初赠诗中有“多情未老已白发,野思到春乱如云”之句,诗人特别欣赏,故化用其意,描摹诗人白发多情,寥寥数笔,却十分生动传神。“遥知湖上一樽酒, 能忆天涯万里人。”想象诗友独酌湖上,默默思念远方被贬的自己。读诗至此,方知前面写景用意并不仅仅在于咏叹西湖的自然风光,更是以美景烘托诗友的美好情谊。句中“天涯万里人”是诗人的自称,暗寓自己被贬夷陵的遭遇,同时将内容巧妙引向自己胸臆的抒发。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许州、夷陵两地相距遥远,又有山川阻隔,故诗人对诗友“万里”寄诗,传递春的消息和真挚友情激动不已,但同时因身遭斥逐,心情凄惶,忽睹春景,不禁心头震颤。门外绵绵远山残雪融尽,绿装重换。二月晴朗的阳光下,江边红花正争相吐艳,如此来去匆匆的春天,让人感叹如梭的光阴和稍纵即逝的美好年华。诗人触景伤怀,蓦然回首:昔日把酒对春、风流倜傥的少年,如今而立刚过,却已是鬓发苍苍。显然,一个事业、生活正在蓬勃向上的得意之士,是不太可能如斯身心俱老的,只有历经磨难者才每每会回味过去的大好时光。“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在这贬谪之地,诗人眼甲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冷淡,唯有岁岁年年按时相伴的春风仍是那么熟悉、亲切,似在安慰一颗孤寂的心。诗到此戛然而止,但意犹未尽,令读者回味无穷。

  全诗以春为线索,既有对景物的描绘,又有诗友形象的勾勒和对原诗的化用l既有感于诗友的真挚睛怀,又低徊于自身的遭际,诗情沿这一线索逐层展开,前后承转不着痕迹,使诗篇情韵幽折,是一首酬唱诗的佳作。另外,诗人多处描摹明丽春景,虽有以明朗之景反衬其忧苦之心,今昔之感的用意,但那种或虚或实的反复咏叹,更多的是使诗篇交错洋溢着令人沉醉的气氛,一折一扬的处理,使诗之色彩也显得多变而迷人,诗之内涵也更加丰富,绝没有停留在一般的咏春主题上。全诗结构上由景及人,由景及情,层次分明,而接转自然,语言明白晓畅,体现了欧诗的基本特色。

参考资料:
1、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辽金诗鉴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2 第1版:第67-68页

chūn西xiècáo

ōuyángxiū sòngdài 

西chūnguī chūnshuǐ绿rǎn 
qúnfānglànshōu dōngfēngluòsǎn 
cānjūnchūnluànyún báishīchóusòngchūn 
yáozhīshàngzūnjiǔ néngtiānwànrén 
wànchūnshàngyǒuqíng féngchūnzhìxīnjīng 
xuěxiāoménwàiqiānshān绿 huājiāngbiānèryuèqíng 
shàoniánjiǔféngchūn jīnféngchūntóubái 
xiāngtàirénshū wéiyǒudōngfēngjiùxiāngshí 
苍苍云松,落落绮皓。
苍苍云松,落落¹(qǐ)(hào)²
译文:苍劲入云的青松,落拓开朗的商山四皓。
注释:¹落落:豁达,开朗。²绮皓:即四皓,秦末汉初隐居的四名高士东园公、用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因四人年皆八十余岁,须发皓白隐居在商山(又名地肺山、楚岫,在今陕西商县东南),故号称“商山四皓”。
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
春风尔来为阿谁¹,蝴蝶忽然满芳草。
译文:和煦的春风啊你为谁吹来?翩翩的蝴蝶忽然飞满了芳草。
注释:¹阿谁:六朝、唐代口语,犹言谁。
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
秀眉为雪颜桃花¹,骨青髓(suǐ)绿²长美好。
译文:看老人秀眉银发满面春色,精气筋骨爽健长久美好。
注释:¹颜桃花:谓面容有青春之色。²骨青髓绿:即《黄庭内景经》所说的“骨青筋赤髓如为”,道家谓筋骨强健,精气老炼。
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
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
译文:自称是秦时避乱隐居的人,欢快地相互劝酒而不觉年老。
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
各守麋(mí)鹿志¹,耻随龙虎争²
译文:四人各守与山间麋鹿为友的栖隐之志,耻于参加官场上的权力之争。
注释:¹麋鹿志,即遢隐之志。糜鹿:鹿的一种,俗称四不像,生活于山野。古人常以与麋鹿为伴喻栖隐山林。²龙虎争:龙争虎斗,指官场上的权力解触。这里指刘邦和项羽之争。
欻起佐太子,汉王乃复惊。
(xū)¹起佐太子²,汉王³乃复惊。
译文:可是忽然间又出山去佐助太子,使汉朝皇帝感到吃惊。
注释:¹欻:忽然,突然。²太子:指吕后子汉惠帝刘盈。³汉王:指汉高祖刘邦。
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
顾谓戚夫人¹,彼翁²羽翼³成。
译文:回头对戚夫人说:“那几位老翁啊,羽翼已经形成!”
注释:¹戚夫人:汉高祖宠妃,曾与高祖议立其子赵王如意为太子,被吕后断肢剜目投入茅厕内,呼为“人彘”。²彼翁:指四皓。³羽翼:辅佐力量。羽翼成,即势力已经形成。
归来商山下,泛若云无情。
归来商山下,泛若¹云无情²
译文:功成之后又回到商山之下,好象天上的浮云一样来去无情!
注释:¹泛若:好象,泛,渗泛。²云无情:浮云飘来飘去无情。
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
举觞¹(lèi)²巢由³,洗耳何独清。
译文:共同举杯祭奠唐尧时代的巢父、许由,你们惧污洗耳,多么高洁自清!
注释:¹觞:酒杯。²酹:洒酒于地表示祭奠。³巢由:巢父、许由,传说为唐尧时的两位隐士。⁴洗耳:这里运用了典故。尧召许由,欲将帝位传给他,许由不想听,就洗耳于颖水之滨。
浩歌望嵩岳,意气还相倾。
浩歌望嵩(sōng)岳,意气还相倾¹
译文:放声高歌,望着嵩岳那圣洁之地,你们的志趣情怀实让人倾慕钦敬!
注释:¹相倾:指意气相投。

  《山人劝酒》是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编此诗入《奉曲歌辞》。诗咏商山四皓健拔如苍松,落拓不羁,仙风道骨,青春不老,春风和煦向他送暖,蝴蝶翩翩为之起舞。作品着重称颂四皓“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的高洁之志。尤其赞誉其以隐士的身份出山辅佐太子,安定了汉朝储皇之位。尔后功成身退,复归商山,毫不系情于官禄爵们,其高风亮节直可追步上古高士巢父、许由。这正符合李白一向所追求的“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园”的理想,所以在本篇对四皓表达了极高的敬慕之情。这和李白其他诗篇颂扬“千古高风”的鲁仲连、安期生等功成身退的名士一样,不过是以咏叹古人来抒写诗人自己的襟抱而已。其他评家以为本篇借四皓佐太子事来影射玄宗朝时事,就未免失之穿凿了。

  全诗可分为三段。“龙虎争”以上为第一段。写商山四皓的仪表风度及节操。“羽翼成”以上为第二段。写商山四皓力回高祖心意,稳固刘盈太子地位的成就。最后六句为第三段。用形象赞颂商山四皓归来的豪壮气概。情若白云,气若嵩岳,楷模巢、由,举觞浩歌。此诗表达“功成身退”的志向,亦是诗人李白一生的追求。

参考资料:
1、 王洪.中国文学宝库 唐诗精华分卷.北京市:朝华出版社,1991年:281-282页

shānrénquànjiǔ--bái

cāngcāngyúnsōngluòluòhào

chūnfēngěrláiwèiāshuídiéránmǎnfāngcǎo

xiùméishuāngxuěyántáohuāqīngsuǐ绿zhǎngměihǎo

chēngshìqínshíshìrénquànjiǔxiānghuānzhīlǎo

shǒu鹿zhìchǐsuílóngzhēng

chuāzuǒtàizihànwángnǎijīng

wèirénwēngchéng

guīláishāngshānxiàfànruòyúnqíng

shānglèicháoyóuěrqīng

hàowàngsōngyuèháixiāngqī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