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苦中狭,与世枘凿乖。
吾生苦中狭,与世枘凿乖。
平生素心人,耿耿人满怀。
平生素心人,耿耿人满怀。
汝能伯始后,游世如婴孩。
汝能伯始后,游世如婴孩。
相逢握手语,便作埙篪谐。
相逢握手语,便作埙篪谐。
时时笑谓我,如子患未涯。
时时笑谓我,如子患未涯。
执古以规今,求合诚难哉。
执古以规今,求合诚难哉。
涉世幸未远,子车尚可回。
涉世幸未远,子车尚可回。
我介足怨忌,君通绝嫌猜。
我介足怨忌,君通绝嫌猜。
不见山巨源,雍容居鼎台。
不见山巨源,雍容居鼎台。
不见嵇中散,绝交自可哀。
不见嵇中散,绝交自可哀。
贤愚心自了,短韵共一咍。
贤愚心自了,短韵共一咍。

néng--hóngmài

shēngzhōngxiáshìruìzáoguāi

píngshēngxīnréngěnggěngrénmǎn怀huái

néngshǐhòuyóushìyīnghái

xiāngféngshǒu便biànzuòxūnchíxié

shíshíxiàowèizihuànwèi

zhíguījīnqiúchéngnánzāi

shèshìxìngwèiyuǎnzichēshànghuí

jièyuànjūntōngjuéxiáncāi

jiànshānyuányōngróngdǐngtái

jiànzhōngsànjuéjiāoāi

xiánxīnleduǎnyùngònghāi

洪迈

洪迈

洪迈(1123——1202),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副丞相、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南宋著名文学家。 ▶ 1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两句三年得¹,一吟(yín)²双泪流。
译文:这两句诗我构思多年才得来,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
注释:¹得:此处指想出来。²吟:读,诵。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知音¹如不赏(shǎng)²,归卧故山秋。
译文: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将隐迹故,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
注释:¹知音:指了解自己思想情感的好朋友。²赏:欣赏。
贾岛作诗锤字炼句精益求精,布局谋篇也煞费苦心。这首诗就是他视艺术为生命,全身心投入,执着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shīhòu

jiǎdǎo tángdài 

liǎngsānnián yínshuānglèiliú 
zhīyīnshǎng guīshānqiū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种瓜黄台¹下,瓜熟子离离²
译文:黄台下种着瓜,瓜成熟的季节,瓜蔓上几长了很多瓜。
注释:¹黄台:台名,非实指。²离离:形容草木繁茂。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译文:摘去一个瓜可使其他瓜生长得更好。再摘一个瓜就看着少了。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三摘犹自可¹,摘绝抱蔓(wàn)²归。
译文:要是摘了三个,可能还会有瓜,但是把所有的瓜都摘掉,只剩下瓜蔓了。
注释:¹自可:自然可以,还可以。²蔓:蔓生植物的枝茎,木本曰藤,草本曰蔓。

  这首诗形式上为乐府民歌,语言自然朴素,寓意也十分浅显明白。以种瓜摘瓜作比喻,讽谏生母武则天切勿为了政治上的需要而伤残骨肉,伤害亲子。

  开始两句描写种瓜黄台下,果实累累。诗人者使用“离离”这一叠词,简括而又形象鲜明地点染出瓜熟时长长悬挂在藤蔓上的一派丰收景象。接着写出“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的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一个“好”一个“稀”,言简意赅,形象鲜明,对比强烈,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生长变化的辩证规律,于轻描淡写中寄托了诗人的深远用意。“三摘犹自可”使用让步修辞手法,以突出“摘绝抱蔓归”的可悲结局。诗人的原意是借以对武后起到讽喻规劝作用,希望她做事留有余地,切勿对亲子一味猜忌、过度杀戮。否则,犹如摘瓜,一摘、再摘,采摘不已,最后必然是无瓜可摘,抱着一束藤蔓回来。

  这首诗在格调上比较类似于曹植的那首“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但曹植用豆和豆萁比喻兄弟相煎的情形,而李贤这首诗却是用藤和瓜比喻母子“相煎”。所以,相比于曹诗“相煎何太急”这样激烈的言辞来,李贤的这首《黄台瓜辞》更多的是一种哀惋。他在诗句中也没有办法进行指责,因为“敌人”是自己的母亲。李贤的诗中,并没有太抱怨自己的厄运,而是奉劝母后“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不要对亲生儿女们赶尽杀绝。

  全诗虽只六句三十个字,却表现出一个完整的主题思想。语言平易晓畅,体现了乐府民歌的特色。全诗运用比喻,寓意蕴藉深婉,能收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3-14
2、 郝洪亮.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雅致诗词: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209-210

huángtáiguā

xián tángdài 

zhòngguāhuángtáixià guāshú 
zhāishǐ使guāhào zàizhāishǐ使guā 
sānzhāiyóu zhāijuébàomànguī 
赤县神州坐陆沈,金汤非粟祸侵寻。
赤县神州坐陆沈,金汤¹非粟(sù)²祸侵寻。
译文:神州大地沦于敌手,即便是有金汤之固的城池,没有粮食也会祸事不断。
注释:¹金汤:形容城池险固。²粟:古泛指谷物。
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
当官避事平生耻,视祸如归社稷(jì)心。
译文:为官者任其职不尽其责,当是最大耻辱,你却勇于任事,视死如归心系社稷。
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
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
译文:你的文采人人都知道,交朋友没有比我跟你更好的。
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
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jīn)
译文:悲伤的心情泛起不用等山阳笛响,一想起你我的泪水湿透了衣襟。

āishīqīnshū--yuánhǎowèn

chìxiànshénzhōuzuòshěnjīntāngfēihuòqīnxúndāngguānshìpíngshēngchǐshìguīshèxīn

wéncǎishìrénzhīzizhòngjiāopéngjūnshēnbēiláidàishānyángtóngqīnlèimǎnjīn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花庭开粉席,云岫(xiù)敞针楼¹
注释:¹针楼:谓妇女所居之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石类¹支机影,池似泛槎(chá)²流。
注释:¹石类:怪石类似。²槎:木筏。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暂惊河女鹊,终狎(xiá)¹野人鸥。
注释:¹狎:接近;亲近。

tóngshān--jiào

míngyuèqīngshāngāotiānbáiqiū

huātíngkāifěnyúnxiùchǎngzhēnlóu

shílèizhīyǐngchíshìfàncháliú

zànjīngquèzhōngxiárénōu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¹
译文:记得那年你我离别的时候,你说你要去桐庐居住。
注释:¹桐庐:县名,今属浙江。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¹
译文:去了桐庐后音信全无,如今收到来自广州得书信。
注释:¹书:书信。

  据晚唐范摅《云溪友议》记述,刘采春是中唐时的一位女伶,擅长演唐代流行的参军戏。元稹曾有一首《赠刘采春》诗,赞美她“言词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徊秀媚多”,“选词能唱《望夫歌》”。《望夫歌》就是《啰唝曲》。方以智《通雅》卷二十九《乐曲》云:“啰唝犹来罗。”“来罗”有盼望远行人回来之意。据说,“采春一唱是曲,闺妇、行人莫不涟泣”,可见当时此曲歌唱和流行的情况。

  《全唐诗》录《啰唝曲六首》,以刘采春为作者。此曲在佳作如林的唐代诗坛上赢得了诗评家的推重。管世铭在《读雪山房唐诗钞》中说:“司空曙之‘知有前期在’、金昌绪之‘打起黄莺儿’……刘采春所歌之‘不喜秦淮水’、盖嘉运所进之‘北斗七星高’,或天真烂漫,或寄意深微,虽使王维、李白为之,未能远过。”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更称此曲为“天下之奇作”。这类当时民间流行的小唱,在文人诗篇之外,确实另有风貌,一帜别树,以浓厚的民间气息,给人以新奇之感。其写作特色是:直叙其事,直表其意,直抒其情,在语言上脱口而出,不事雕琢,在手法上纯用白描,全无烘托,而自饶姿韵,风味可掬,有司空图《诗品》所说的“不取诸邻”、“着手成春”之妙。“那年离别日”是这组诗的第四首。

  这首诗写夫婿逐利而去,行踪无定。张潮有首《江南行》:“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所写情事,与这首诗所写有相似之处。“朝朝江口望”,一心望夫婿归来,而不料愈行愈远。这正是望而终于失望的原因,正是每次盼到船来以为是夫婿的归船、却总是空欢喜一场的原因。正如李鍈在《诗法易简录》中所分析:“桐庐已无归期。今在广州,去家益远,归期益无日矣。只淡淡叙事,而深情无尽。”长期分离,已经够痛苦了;加上归期难卜,就更痛苦;再加以行踪无定,愈行愈远,是痛苦上又加痛苦。在这情况下,诗中人只有空闺长守,一任流年似水,青春空负,因而接着在下一首诗中不禁发出“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的近乎绝望的悲叹了。

  随着唐代商业的发达,嫁作商人妇的少女越来越多,因而有《啰唝曲》之类的作品出现,而闺妇、行人之所以听到此曲“莫不涟泣”,正因为它写的是一个有社会意义的题材,写出了商人家庭的矛盾和苦闷。

luōgòng··niánbié--liúcǎichūn

niánbiézhǐdàozhùtóng

tóngrénjiànjīn广guǎngzhōush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