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棱倚高寒,突兀擅空阔。江横碧罗带,山断青玉玦。
曾棱倚高寒,突兀擅空阔。江横碧罗带,山断青玉玦。
湛湛清不摇,霏霏翠如泼。松蹊奋苍鬣,苔石换绿发。
湛湛清不摇,霏霏翠如泼。松蹊奋苍鬣,苔石换绿发。
阴森揉肌粟,茜绚乱眼缬。凭栏送落景,一鸟烟中没。
阴森揉肌粟,茜绚乱眼缬。凭栏送落景,一鸟烟中没。

yòuchéngxiāngzhānggōngmíngyíngbiéshùchuānyóuzhějiǔchùhuìérwèishūshǔjìnlíngsūnmǒuzhīcuìlóu--sūn

cénglénggāohánshànkōngkuòjiānghéngluódàishānduànqīngjué

zhànzhànqīngyáofēifēicuìsōngfèncāngliètáishíhuàn绿

yīnsēnróuqiànxuànluànyǎnxiépínglánsòngluòjǐngniǎoyānzhōngméi

孙觌

孙觌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 548篇诗文

猜您喜欢
淮西客舍,接得陈敬止书有寄。
淮西¹客舍,接得陈敬止²书有寄³
译文:淮西客舍接得陈敬止书,有寄:
注释:¹淮西:淮河上游地区,即今安徽合肥和凤阳一带。²陈敬止:作者的友人。³有寄:指作此词寄给陈敬止。
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柘枝。相逢风雪满淮西。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
驿馆吹芦叶¹,都亭舞柘(zhè)²。相逢风雪满淮西。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
译文:我在驿馆寂寞地吹芦叶,又去都亭观舞听《柘枝》。记得去年相逢时,风雪充满了整个淮西,你我畅谈到深夜,残烛照着游子身上衣。
注释:¹驿馆吹芦叶:驿馆,即客舍。吹芦叶,吹芦叶卷成的哨子。²都亭舞柘枝:都亭,古时城郭附近的亭舍。柘枝,舞曲名。
曲水东流浅,盘山北望迷。长安书远寄来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
曲水¹东流浅,盘山²北望迷。长安³书远寄来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
译文:遥想家乡东流清浅的曲水,却无法回到家乡去;北望你所在的东五台,却只看到天边烟雾凄迷。怨京城路途太遥远,你的书信太少稀。如今一年过去了,秋色又染遍了大地。
注释:¹曲水:古代有阴历三月上巳日在水边宴饮以祓除不详的风俗,后人便引水曲环成渠,流觞取饮为乐,称为曲水。王羲之《兰亭集序》:“引以为流觞曲水。”这里指家乡萧山附近的曲水,有思乡之意。²盘山:即东五台,位于北京附近的蓟县境内,这里借指陈敬止所在的地方。³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借指都城北京,也指陈敬止所在的地方。

  “淮西”指淮河上游一带,今安徽合肥市及凤阳地区。《元史·地理志》: “庐州路,宋为淮西路。”陈敬止,毛的朋友,余不详。这首是羁旅中怀念友人之词。前一年,两人在淮西客舍相逢,剪烛话旧,其后陈到京师,毛仍滞留淮西。陈寄书来,毛因而赋这首《南柯子》寄给陈,表达怀乡念友之情。上半阕写去年的相会。“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柘枝。”两句破空而来,异常工稳。“芦叶”,指卷芦叶为哨子吹,“柘枝”是舞曲名。芦之叶,柘之枝,对仗何其工稳。驿馆都亭,字面亦工。或以为两者合掌,实际不然。驿馆吹芦叶,写旅途凄冷,芦叶哨音令人难忍。“都亭舞柘枝”,淮西相逢,共看歌舞,值得欣慰。“相逢风雪满淮西”,点出相逢的季节环境。这“风雪”固然与时令有关,同时“最难风雨故人来”,“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风雪中逢故人,尤其难得,这“风雪”二字也就是前人所谓“着色”。“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这一句唤醒,一切都是去年发生的事。去年的事,今年还记得清楚,可见两人的交情非比一般。“残烛照征衣”写出剪烛话旧兼话别的特点。四句小词,却采用步步逆入的手法,耐人寻味。

  上半阕采用倒叙的方式回忆两人淮西客舍的相遇,下半阕用顺叙写今日的旅愁和对知己的怀念。“曲水东流浅,盘山北望迷。”两句字面对得异常工稳,内容却大开大合。王羲之《兰亭集序》有“引以为流觞曲水”的话。毛是萧山人,曲水就在附近,“曲水东流浅”,想象家乡景物,然而不能亲临。“盘山北望迷”,翘首故人所在,又望不到。盘山在北京附近蓟县境内,又名东五台。这里借指北京故人之所在。引 “盘山”就是为字面上跟“曲水”对得更工稳。一句东思故乡,一句北望故人,空间开阔。“长安书远寄来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题目里是得到陈敬止的信才寄这首词,按常理应写收到信的高兴,但他却出人意外好象责备对方: “长安书远寄来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信寄得太少,去年冬天分别,今年秋天才寄一封信。这种象是责怪,比正面写收到信的喜悦要清新和深刻得多,正是因为友情太深、相思太切,接到信反而怪写少了寄迟了。这首小词立意、布局和琢句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是《毛检讨词》中的精品。谭献评这首词用 “北宋句法”(《箧中词》),说得也是中肯的。

参考资料:
1、 品诗文网
《禹贡》:“ 青州有铅、松、怪石。” 解者曰:“ 怪石, 石似玉者。” 今齐安江上往往得美石, 与玉无辨,多红黄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精明可爱, 虽巧者以意绘画有不能及, 岂古所谓“ 怪石”者耶?
《禹贡》¹:“ 青州有铅、松、怪石。” 解者曰:“ 怪石, 石似玉者。” 今齐安江上往往得美石, 与玉无辨,多红黄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luó),精明可爱, 虽巧者以意绘画有不能及, 岂古所谓“ 怪石”者耶?
译文:《禹贡》上说:“青州产铅、松、怪石”,解释的人说:“怪石,就是石头中像玉石的。今齐安江上经常有人捡到好看的石头,和玉石没有区别,多是红黄白色,上面的花纹就像人手指上的螺纹,精巧透明,十分惹可爱。即使画工再好的人也认为绘画比不了这石头的妙处,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怪石”吗?
注释:怪石供:奉献怪石,以供陈设玩赏。¹《禹贡》:我国最早的古地理文献,书中把当时的中国划分为九州,下文的青州即是古九州之一。
凡物之丑好, 生于相形, 吾未知其果安在也。使世间石皆若此, 则今之凡石复为“ 怪” 矣。海外有形语之国,口不能言, 而相喻以形; 其以形语也,捷于口;使吾为之,不已难乎?故夫天机之动,忽焉而成,而人真以为巧也。虽然,自禹以来怪之矣。
凡物之丑好, 生于相形, 吾未知其果安在也。使世间石皆若此, 则今之凡石复为“ 怪” 矣。海外有形语之国,口不能言, 而相喻以形; 其以形语也,捷(jié)于口;使吾为之,不已难乎?故夫天机之动,忽焉而成,而人真以为巧也。虽然,自禹以来怪之矣。
译文:凡是时间万物的美丑之别,都是互相比较产生的结果,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假如世间的石头都像这样,那么现在看起来觉得很平凡的石头反而会变成“怪石”了。海外有用“形语”的国家,他们彼此不说话,而是做比划交流。他们用动作比用语言方便多了。要是让我用比划代替言语的话,不也是很难吗?所以说,这些由神秘大自然产生,一下子就创造出来的,在凡人看来就非常的精巧。即使这么说,从禹那时起人们就一直认为这种石头很怪异。
齐安小儿浴于江,时有得之者。戏以饼饵易之;既久,得二百九十有八枚。大者兼寸,小者如枣、栗、菱、芡。
齐安小儿浴于江,时有得之者。戏以饼饵易之;既久,得二百九十有八枚。大者兼寸,小者如枣、栗(lì)、菱、芡(qiàn)
译文:齐安的小孩到江边游泳,经常捡到奇怪的石头。我用饼子做诱饵与他们交换了石头;没多久,就得了二百九十八枚。大的有寸长,小的像枣、栗、菱、芡。
其一如虎豹,首有口鼻眼处,以为群石之长,又得古铜盆一枚,以盛石,挹水注之粲然。而庐山归宗佛印禅师适有使至,遂以为供。
其一如虎豹,首有口鼻眼处,以为群石之长,又得古铜盆一枚,以盛石,挹水注之粲(càn)然。而庐山归宗¹佛印²禅师适有使至,遂以为供。
译文:其中有个像虎豹,头上还有口鼻眼,我把它当作群石的首领。又得到一个古铜盆子,用它来装石头,再往里面注上水,感觉璀璨发亮的。恰巧庐山的归宗佛印禅师有使者来访,就认为是我用的供品了。
注释:归¹宗: 即归宗寺,原为王羲之故宅, 后舍宅为寺,寺中有王羲之洗墨池。²佛印:僧人, 名了元,与苏轼交好。
禅师尝以道眼观一切, 世间混沦空洞,了无一物;虽夜光尺璧与瓦砾等,而况此石; 虽然, 愿受此供。灌以墨池水, 强为一笑。使自今以往,山僧野人,欲供禅师,而力不能办衣服饮食卧具者,皆得以净水注石为供, 盖自苏子瞻始。时元丰五年五月,黄州东坡雪堂书。
禅师尝以道眼观一切, 世间混沦空洞,了无一物;虽夜光尺璧与瓦砾(lì)等,而况此石; 虽然, 愿受此供。灌以墨池水, 强为一笑。使自今以往,山僧野人,欲供禅师,而力不能办衣服饮食卧具者,皆得以净水注石为供, 盖自苏子瞻始。时元丰五年五月,黄州东坡雪堂书。
译文:禅师用悟道的眼光观察一切,把世上乌七八糟的东西都看成空洞之物、已经不为世事羁绊,视夜明珠和美玉珍宝与瓦砾等同(的超级脱俗之人啊),更何况这种石头呢?即便如此,我还是愿意接受把这种东西作为我的供品。灌上墨池水,勉勉强强就当个笑话吧。假如说今后,山僧野人中想要供奉禅师又没钱办好衣食住行而用净水注石头作为供奉的人,都是从我这开始的。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
舒郡(jùn)惊冬节,吴门¹忆岁时²
译文:回家的船停泊在舒州城外,听说今天是冬至,不禁回忆起了去年春节泊舟平江门外的情景。
注释: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岁旦:一年的第一天。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¹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²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译文:天寒地冻,城门早已关闭,江面也冻结住,回家的行程也被延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译文:想起去年春节给兄长拜年时,共同思念远方的母亲的情景。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译文:想到一年到头都客居他乡,一直到现在才写下这首诗真是感慨万千!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¹齐人有欲金者²,清旦³,衣冠而之。适(yù)金者之所,因¹⁰(jué)¹¹其金而去¹²。吏捕¹³得之¹⁴,问曰:“人皆¹⁵在焉¹⁶,子¹⁷攫人之金何¹⁸?”对曰¹⁹:“取²⁰金之时,不见人,徒²¹见金。”
译文:从前齐国有一个想要金子的人,(有一天)清早,(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就到市场上去。去到卖金子的地方,乘机抢了店主的金子离开。衙役把他逮住了,审问他:“人都在那里,你抢别人的金子,这是为什么?”齐人回答他说:“我抢金子的时候,没看见人,只看见了金子。”
注释:¹昔: 从前。²欲金者: 想要金子的人。有…者:有一个…的人。³清旦: 清早。⁴衣冠: 穿好衣服、戴好帽子。⁵之:到…去。⁶市:集市。⁷适: 到…去。⁸鬻:出售。⁹所: 地方。¹⁰因: 趁机。¹¹攫:抢。¹²去: 离开。¹³捕:抓捕。¹⁴之:代词,代指齐人。¹⁵皆:都。¹⁶焉:那里 。¹⁷子:你,指代小偷。¹⁸何:为什么。¹⁹对曰:回答道。对:回答。²⁰取:抢。²¹徒:只,仅仅。
朔雪飘飘开雁门,平沙历乱卷蓬根。
(shuò)¹飘飘开雁门,平沙历乱卷蓬根。
译文:北方边境大雪飘落雁门,战场上飞沙走石连蓬根都挖出来了。
注释:¹朔雪:北方的雪。
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
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
译文:如果杀敌作战的功名记载史册只有我生擒人的数量,我会感到很耻辱;只希望能直接消灭敌国,报答国家对我的恩情。

sàixiàshǒu ·sān

zhāngzhòng tángdài 

shuòxuěpiāopiāokāiyànmén píngshāluànjuǎnpénggēn 
gōngmíngchǐqínshēngshù zhízhǎnlóulánbàoguóē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