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无获禽,古人猎在德。非德为禽荒,猎食吾不食。
终日无获禽,古人猎在德。非德为禽荒,猎食吾不食。

bǎishìshāngjūnxiángshíliè--jùnmín

zhōnghuòqínrénlièzàifēiwèiqínhuānglièshíshí

李俊民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6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
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
译文:在高高山树下翩然飞落一朵梅花,如此清冷欢快的一朵梅花,偏偏停驻在山野人家。
野人何所有,满瓮阳春酒。
野人何所有,满瓮(wèng)¹阳春酒。
译文:要问山野人家有什么,只有一坛子阳春酒罢了。
注释:¹瓮:一种盛水或酒等的陶器。
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
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
译文:我携着酒走上高高的春台,踏着梅花飞落的节奏高歌。
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
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
译文:醉了就卧在明月上,在梦里游历到天宫深处。

chūnxíng--liú

shānshùluòméihuāfēiluòrénjiārénsuǒyǒumǎnwèngyángchūnjiǔxiéjiǔshàngchūntáixíngbànluòméizuìmíngyuèchéngmèngyóutiāntái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万事销身外¹,生涯在镜中。
译文:身外一切往事都可以一笔勾销,仕途生涯都反映在这镜中。
注释:¹身外:自身之外。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惟将两鬓(bìn)¹雪,明日对秋风。
译文:只有花白如雪的两鬓,明天又是一个立秋,秋风一起,万物凋零,自己命运也不过如此。
注释:¹两鬓:两边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失志不遇的悲哀,莫过于年华蹉跎而志业无成,乃至无望。如果认定无望,反而转向超脱,看破红尘。在封建士人中,多数是明知无望,却仍抱希望,依旧奔波仕途,甘受沦落苦楚。李益这诗即作是想,怀此情。

  第二天立秋,第一天照镜子,不言而喻,有悲秋的意味。诗人看见自己两鬓花白如雪,苍老了。但他不惊不悲,而是平静淡漠,甚至有点调侃自嘲。镜中的面容,毕竟只表现过去的经历,是已知的体验。他觉得自己活着,这就够了,身外一切往事都可以一笔勾销,无须多想,不必烦恼,就让它留在镜子里。但是,镜外的诗人要面对第二天,走向前途,不知该怎么办。他觉得后一天恰同前一日。过去无成而无得,将来正可无求而无失。何况时光无情,次日立秋,秋风一起,万物凋零,自己的命运也如此,不容超脱,无从选择,只有在此华发之年,怀着一颗被失望凉却的心,去面对肃杀的秋风,接受凋零的前途。这自觉的无望,使他从悲哀而淡漠,变得异常冷静而清醒,虽未绝望,却趋无谓,置一生辛酸于身外,有无限苦涩在言表。这就是此诗中诗人的情怀。

  诗题“立秋前一日”点明写作日期,而主要用以表示此诗的比兴寓意在悲秋。“览镜”,取喻镜鉴,顾往瞻来。前二句概括失志的过去,是顾往;后二句抒写无望的未来,是瞻来。首句,实则已把身世感慨说尽,然后以“在镜中”、“两鬓雪”、“对秋风”这些具体形象以实喻虚,来表达那一言难尽的的遭遇和前途。这些比喻,既明白,又含蓄不尽,使全篇既有实感,又富意趣,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704页

qiūqiánlǎnjìng--

wànshìxiāoshēnwàishēngzàijìngzhōng

wéijiāngliǎngbìnxuěmíngduìqiūfēng

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
汉水方城¹²百蛮(mán)³,四邻谁道乱周班
译文:浩浩的汉水巍巍的方城山,强盛的楚国统辖百蛮,四邻各国也没有谁议论这乱了周班。
注释:岳阳楼:岳阳西门城楼,唐玄宗开元中张说所建,俯临洞庭,为观览胜地。¹汉水方城:原指楚国誓死抗击齐国入侵的决心。此指楚国地域广袤。汉水:水名,又称汉江。方城,山名,在今河南叶县南。一说方城指春秋时楚国北面边境上的长城。²带:领有。³百蛮: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⁴周班:周室封爵的等级。
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如何一梦高唐雨¹,自此无心入武关²
译文:为什么自从迎娶了秦女做了一场高唐云雨梦,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心思去攻打武关。
注释:¹高唐雨:此指男欢女爱之事。²武关:古关隘,是秦国的南关。旧址在陕西商县东一百八十里处。

  这首《岳阳楼》咏叹楚国由强变衰,讽谕楚王沉溺女色,使国势衰颓。李商隐的咏史诗,常常嵌入统治者沉溺于女色的慨叹,咏史中兼有爱情的色彩,是其咏史一大特色。

  这首七绝前二句写楚国强大。楚国一度以方城山为城,以汉水为护城河,敢于与整个中原抗衡,秦国更不在话下。楚国统一了南方,若能乘胜前进,形势将有利于楚国。当时,诸侯四邻谁也不敢指责楚国打乱了周天下的秩序。这其实是借周失权柄、诸侯坐大之事暗喻唐王朝藩镇割据不服从中央。

  后二句,语气一转,以一个设问词“如何”领起,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何楚王“一梦高唐雨”后,“自此无心入武关”?这“高唐雨”,自然是楚王在高唐梦见与女神交接。这件事是楚怀王还是楚襄王,历史上曾有很多争议。诗非具体的历史,不必去考证,只是泛指楚王即行了。历史学家会分析:秦楚之战,楚国由于政治、军事、经济等等因素,故亡于秦。但是诗是靠形象来说话的,靠神韵、兴趣来表达。君王“一梦高唐雨”以后,楚国就走向颓势了,以此暗喻唐代君主沉湎声色而缺乏远图,以表达胸中的愤懑之情。这一总趋势完全正确,所以这首七绝倒是从大处着墨,抓住了历史主流的。

参考资料:
1、 李商隐 等.李商隐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11-112
2、 钟来茵.李商隐爱情诗解:学林出版社,1997:237-238
宿昔不梳头,丝发被两肩。
宿(sù)¹不梳头,丝发披两肩。
译文:我以前从来不把头发梳起来,长长地披在肩上。
注释:¹宿昔:往常;向来。
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
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¹
译文:头发伸到情郎腿上,那时的我十分美丽可爱。
注释:¹可怜:可爱。
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福悠悠。
万事由天莫¹苦求²,子孙绵远福悠悠。
译文:所有的事情都是上天安排好的,不可强求;这样才会幸福,子孙也会有福气。
注释:¹莫:不要。²苦求:极力哀求。
饮三杯酒休胡乱,得一帆风便可收。
饮三杯酒休胡乱,得一帆风便可收。
译文:喝了几杯酒之后不要胡言妄语,人生一帆悠顺便要满足。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译文:做人不要没事找事,既伤害了别人又伤害自己,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译文:有仇的人应该和,不应该继续结仇;要看前看后。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