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卉伏穷阴,一枝倚青色。
因易探真机,生意何曾息。
百卉伏穷阴,一枝倚青色。
因易探真机,生意何曾息。
叶茵

叶茵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 25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月落乌啼何处,点飞英如雪。
花底一声莺(yīng),花上半钩斜月。月落乌啼何处,点飞英¹如雪。
译文:花丛下面夜莺一声鸣唱,花丛上面斜挂着如钩般弯弯的半个月亮。要问月下那鸟儿在何处啼叫?看,前方花枝颤动落英如同雪花飘飘。
注释:¹飞英:飞舞在空中的落花。
东风吹尽去年愁,解放丁香结。惊动小亭红雨,舞双双金蝶。
东风吹尽去年愁,解放丁香结¹。惊动小亭红雨,舞双双金蝶(dié)
译文:东风吹来已把去年的愁绪一扫而光,催动着丁香花蕾朵朵绽放。金色的蝴蝶双双飞舞在小亭旁,惊动了花儿的安静,红花似雨洒落在地上。
注释:¹东风吹尽去年愁,解放丁香结:意指东风吹散了丁香花满腹的愁闷,如今它可以尽情绽放了。
这首咏春词写出了从月落乌啼到天明之后一段时间春色之美。上片写天明之前花鸟的萌动。这时候曙色朦胧,但报晓的黄莺已经在花底发出了第一声啼叫。月落乌啼之处,晓风阵阵,飞英如雪,以花儿凋谢开放为标志,自然界旧的在不断离去,新的纷至沓来,新的一天开始了。下片写白天的浩荡春景,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前二句写东风劲吹,吹尽了冬天的寒冷,也为人们吹尽了去年的哀愁;它吹绽了丁香花蕾,像是为花儿解开了郁结的愁思。结尾二句写双双金蝴蝶翩翩飞舞,惊动园中小亭那儿落红如雨,尤显出春之热闹。全片描写精工细致,富有图画之美。
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
白鸟朱荷引画桡(ráo)¹,垂杨影里见红桥²,欲寻往事已魂消。
译文:白的鸟儿,红的荷花,把我的画船引导;只见水里的垂杨影里,还有弯弯的红桥;我想追寻这里有过的往事,却禁不住已黯然魂消。
注释:¹桡:船桨,此指船。²红桥:在江苏扬州,明末建成。桥上朱栏数丈,周围荷香柳色,为扬州一景。
遥指平山山外路,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
遥指平红¹红外路,断鸿²无数水迢(tiáo)迢,新愁分付广陵³潮。
译文:远望蜀冈上的平山堂,只见平山堂外路茫茫;天空有无数失群的大雁,江水流向远方;我心中涌出了无数新愁,却只能把它交给广陵潮水,因为它波澜起伏和潮水一样。
注释:¹平红:指平红堂,扬州游览胜地。²断鸿:失群的孤雁。³广陵:即扬州。
此词写舟中观看红桥景色,抒发怀古之幽思。上片写美景诱人。白鸟朱荷,碧波荡漾,画舫悠游,光艳照人。面对绿柳红桥,不禁思绪万千。回顾往事,怎不令人黯然消魂!下片借眼前景物,抒发感怀。放眼远望,平山山外路漫漫,江潮汹涌水迢迢。无数失群孤雁,空中徘徊。这凄凉景色,勾起了无数新愁。无法排遣,只好付于广陵潮水。通篇含蓄、有神韵。

huànshā··hóngqiáo--wángshìzhēn

báiniǎozhūyǐnhuàráochuíyángyǐngjiànhóngqiáoxúnwǎngshìhúnxiāo

yáozhǐpíngshānshānwàiduàn鸿hóngshùshuǐtiáotiáoxīnchóufēn广guǎnglíngcháo

十年不见犹如此,未觉斯人叹滞留。
十年不见犹如此,未觉斯人¹叹滞留²
译文:十年不见你还是这样,未曾感到你因没升官而长吁短叹。
白璧明珠多按剑,浊泾清渭要同流。
白璧明珠多按剑¹,浊泾(jīng)清渭要同流²
译文:你的美行高才像白璧、明珠一样莹洁,容易引起一些人的嫉恨,难免使人按剑而视,您看,浑浊的泾水和澄清的渭水不是合流了?
日晴花色自深浅,风软鸟声相应酬。
日晴花色自深浅,风软鸟声相应酬。
译文:晴天百花争艳,花色各见深浅,而和风拂煦,群鸟鸣啭,此伏彼起,确也似我唱你和,赛比歌喉。
谈笑一樽非俗物,对公无地可言愁。
谈笑一樽(zūn)非俗物¹,对公无地可言愁。
译文:杯酒谈笑我们都非庸俗之物,对着你尽情而乐,哪有说愁道恨之处呢!

  这是一首访友诗。诗文首联的散文句式,既有叙述二人交谊的作用,又真切地传达了作者睽违十年再见朋友的感慨。中间两联,一说理,写景,而景理交织,不仅以劝慰来表达作者对朋友的关心,更以“自深浅”之“自”,在主张和光同尘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内心仍然坚持的拒绝世俗、高洁自守的生活态度。尾联对首联的回应,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则使诗篇有一个完整的叙述结构,就像作者向朋友谈心,虽然谈到的是很深刻的生活哲理,读来却很亲切。

  首联直言对老友的印象,黄庭坚和子真于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同登第三甲进士第,至今已整整十年,故称“十年不见”。“犹如此”这三个字语词平平而含蕴丰富,既是与友人阔别重逢的总体感受,也是对他不改昔日思想品格的真实写照,而不光指外表形貌。第二句进而揭示“犹如此”的内蕴。诗人未曾感到子真因没升官而长吁短叹。这就生动地刻画了子真的秉性耿介和不阿附权贵。开首两句仿佛脱口而出,可见二人相会时思想感情的融治。

  颔联言子真“滞留“的原因,并委婉劝导友人。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白璧明珠”本《史记・邹阳列传》:“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诗中比说子真的美行高材像白璧、明珠一样莹洁,容易引起一些人的嫉恨,难免使人按剑而视。诗人劝说子真:您看,浑浊的叹水和澄清的渭水不是合流了?合流后清浊界线依然分明,您不妨随和些。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愤,是山谷诗中常见的题材内容。这里诗人一方面赞美友人的品格清高,另一方面却又劝以随和同流,看来是要子真稍稍收敛锋芒,适应环境,免遭小人的暗算,等待“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时机,而非劝他去同流合污,沆瀣一气,这怕也是庭坚专程造访的用心之一。

  颈联宕开笔锋,描写河上相会的美景。“自深浅”和“相应酬”相对,见出诗人观察景物的细致和用字的精确,因为晴天百花争艳,深与浅、明与暗的颜色对比十分强烈:而和风拂煦,群鸟鸣啭,此伏彼起,确也似我唱你和,赛比歌喉。生机盎然的初春景色,烘托出友人聚会的欢快心情。

  尾联极写两人谈笑饮酒之乐。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云:“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此时此地,初春良辰,花香鸟语,重逢赏心,谈笑欢悦,恰正四者兼并。酒以助兴,自非庸俗之物,对着老友尽情而乐,哪有说愁道恨之处呢!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与尔同销万古愁”。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刘乃昌主编.中国文学名篇鉴赏 诗卷.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10:444-445页

rùnyuè访fǎngtóngniánzizhēnshàngzizhēnshīxièyùn--huángtíngjiān

shíniánjiànyóuwèijuéréntànzhìliú

báimíngzhūduōànjiànzhuójīngqīngwèiyàotóngliú

qínghuāshēnqiǎnfēngruǎnniǎoshēngxiāngyīngchóu

tánxiàozūnfēiduìgōngyánchóu

寂寂青楼大道边,纷纷白雪绮窗前。
寂寂青楼¹大道边,纷纷白雪绮(qǐ)窗前。
译文:大道边青色的楼房静静伫立,我独自倚在窗前看窗外白雪纷纷。
注释:¹青楼:指涂饰青漆的楼房。魏晋南北朝诗中常用来指女子所居,与后世指妓院不同。
池上鸳鸯不独自,帐中苏合还空然。
池上鸳(yuān)(yāng)不独自,帐中苏合¹还空然。
译文:池塘里鸳鸯成双作对让人好生羡慕,空荡荡的闺房绮,唯有那罗帐里面的苏合香,在默默地燃烧。
注释:¹苏合:即苏合香。
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译文:好心的屏风有意遮掩逗人愁思的月光,无情的灯火却使闺房通明,照出了相思人儿孤眠独宿的模样。
辽西水冻春应少,蓟北鸿来路几千!
辽西水冻春应少,蓟(jì)北鸿来路几千!
译文:辽西边境早已是天寒水冻,那里的春光恐怕极少停驻吧;蓟北塞外,与江南相隔好几千里,即使托鸿雁传书,也很难送到啊!
愿君关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时妍。
愿君关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时妍。
译文:只盼望夫君早早归家,须知我的青春短暂;正如秾桃艳李,只有片时的妍丽啊!

  此诗前六句写闺妇冬夜空房独宿,因而触物伤心的苦景。“青楼”,指涂饰青漆的楼房。如曹植《美女篇》“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本诗首句即从曹诗化出。富家楼阁,本该是宾朋络绎,且临大路,更当有车马喧闹;然冠以“寂寂”二字,则其室内室外一片清静无声、冷落寂寥之状可想而知。故首句不仅点出地点,而且入手扣题,为下文描写闺怨预示了环境气氛。次句既点明时令是冬季,在那雕画着花纹的窗子外面,但见白雪纷纷飘舞;又通过“纷纷白雪”,烘托出闺妇那凄凉的心境和纷乱的思绪。第三句承上仍写室外,少妇无聊地守着窗儿,孤寒之感已然袭上心头;当她望见池上鸳鸯双双偎依,雪寒之间犹有一丝亲热温暖,更是不免“人而不如鸟乎”之叹。故第四句一转,由室外转写室内,由鸳鸯双联想到自己孤独。你看她,情不自禁地回顾室内:空荡荡的闺房中,唯有那罗帐里面的苏合香,在默默地燃烧(“然”同燃),平添了几分房栊空寂的气氛。一个“空”字,生动传神,既渲染出环境的虚空,也暗示出人物心境的空寂。在这寂寞的重压之下,她反而感谢那道屏风解人情意,将那撩人愁思的窗外明月遮障,令自己不至于由于月圆人不圆而弥加哀怨。她的心情也扭曲了:明明是害怕黑暗孤寂,不敢熄灯,她却恨那盏青灯冷酷无情,惨淡的碧火直射着孤眠之人,愈增其形影相吊、茕独凄惶的苦楚。这二句用拟人的笔法,移情入景,将思妇的凄楚,写到极为委婉深曲。

  “辽西”二句,忽又荡开一笔,将空间推移至几千里之外,设想边塞丈夫的情景。这位闺妇由眼前江南的“纷纷白雪”,自然联想到丈夫所处塞北的严寒:由长期的音沉信杳,自然想到路遥难通的缘故。她想:辽西边境早已是天寒水冻,冰天雪地,那里的春光恐怕极少停驻吧;蓟北塞外,离江南相隔好几千里,即使丈夫托鸿雁传书,但由于千山万水的阻隔,音书也很难送到啊!二句从对面着笔,设想对方的寂寞相思和雁书难寄,不仅表现出彼此的心心相印,而且把闺妇的痴情思念再度推进了一层。

  结尾二句,写闺妇殷切地期望以及深沉的忧虑:她希望丈夫早日度过关山,回到自己身旁,以慰己心;她提醒丈夫应当时刻想到,妻子虽正处在青春妙龄之际,妻子虽正处于青春妙龄之际,然而韶华易逝,红颜易衰,正如桃李花开,只能保持短暂的鲜艳妍美一样,随着春归,它又将凋谢零落。因此,千万要珍惜青春,不要错过时光。二句又由边关收到眼前闺房,与前文关合呼应。运用了暗喻和夸张的手法,愈见得思妇忧愁之重与盼归之切。

  此诗所写景物皆是闺妇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因而无不饱含闺妇强烈的感情色彩,成为其内心的物外表现,堪谓情景交融,形神兼备。通篇对仗工整而又自然。

guīyuànpiān--jiāngzǒng

qīnglóudàobiānfēnfēnbáixuěchuāngqián

chíshàngyuānyāngzhàngzhōngháikōngrán

píngfēngyǒuzhàngmíngyuèdēnghuǒqíngzhàomián

liáo西shuǐdòngchūnyīngshǎoběi鸿hóngláiqiān

yuànjūnguānshānzǎoniànqiètáopiànshíyán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不堪¹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译文:青苔地上落满红叶,秋天的悲凉气氛,实令人不堪忍受,何况又是凉风劲吹,晚间落雨的天气。
注释:¹不堪:承受不了。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莫怪¹²吟秋思³苦,比君二毛年。
译文:独自因秋悲叹你莫见怪,和你比起来我更靠近白发将生的年岁。
注释:¹莫怪:莫要见怪。²独:独自。³秋思:秋日寂寞凄凉的思绪。⁴比君:跟你相比。⁵校:即“较”,比较。⁶近:靠近。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这两句是说,青苔地上落满红叶,秋天的悲凉气氛,实令人不堪忍受,何况又是凉风劲吹,晚间落雨的天候。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可见因秋而思友,因秋而悲叹年华易逝,白发(二毛)将生,不觉距老年临近了(白居易长元稹七岁)。以景寓情,委婉含蓄,虽语调沉郁,却韵味有致。--引自李济洲编著之《全唐诗佳句赏析》。

qiūzhōngzèngyuánjiǔ--bái

kānhóngqīngtáiyòushìliángfēngtiān

guàiyínqiūjūnxiàojìnèrmáoni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