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秋阳天气,一指云路无迷。何劳身外觅曹溪。了见三身四智。莫问天机深远,休寻大道无为。目前认得这些儿。便是全真苗裔。
我爱秋阳天气,一指云路无迷。何劳身外觅曹溪。了见三身四智。莫问天机深远,休寻大道无为。目前认得这些儿。便是全真苗裔。
尹志平

尹志平

尹志平(1169~1251)金末及元代著名全真道士。字大和(又作太和),山东莱州(今掖县)人,初以马丹阳为师,被其父迫令返家,复往武官灵虚观,投刘处玄门下。明昌年间(1190~1196),又受教于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三位宗师,故其先后以全真五子为师。兴定四年(1220),丘处机偕18名高徒万里西行,尹志平居其一。由雪山返燕京后,丘处机住长春宫,尹志平隐居德兴(今河北涿鹿)龙阳观,丘处机赐其号为清和子。丘处机去世后,继为全真道掌教,居长春宫。宪宗元年(1251)去世,葬于京郊房山,中统二年(1261)诏赠“清和妙道广化真人”号。 ▶ 185篇诗文

猜您喜欢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¹又逢春。
译文:一年年过去,白头发不断添新,戎马匆匆里,又一个春天来临。
注释:¹马上:指在征途或在军队里。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关河¹底事²空留客?岁月无逢不贷人。
译文:为了什么事长久留我在边塞?岁月太无情,年纪从来不饶人。
注释:¹关河:关山河川,这里指边塞上。²底事:何事。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译文:念念不忘是一片忠心报祖国,想起尊亲来便不禁双泪直淋。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孤怀激烈难消遣(qiǎn),漫把金盘簇(cù)五辛¹
译文:孤独的情怀激动得难以排遣,就凑个五辛盘,聊应新春节景。
注释:¹簇五辛:蔟,攒聚的意思。五辛,指五种辛味的菜;《本草纲目》:“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叶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
这首诗是作者在击退了瓦剌入侵后第二年的一个立春日在前线所写。遇此佳节,引起了作者思亲之念,但是为了国事,又不得不羁留在边地。诗中表达了作者这种矛盾痛苦的心情。

chūngǎnhuái怀

qiān míngdài 

niánniánláibáixīn cōngcōngshàngyòuféngchūn 
guānshìkōngliú suìyuèqíngdàirén 
cùndānxīnbàoguó liǎnghángqīnglèiwèiqīn 
huái怀liènánxiāoqiǎn mànjīnpánxīn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¹月黄昏庭院,语密²³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shān)泪痕红泫(xuàn)
译文:黄昏时的庭院,纤月当空,两人情话绵绵,醉意也渐渐消减。现在,情人已长久未来相会,不知那人心,是真情?还是假意?旧恨新欢,旧情新怨,交织在一起,说不清,理还乱。有谁能见到我忧伤思念,长夜难眠,脸上红泪涟涟,浸湿了珊瑚枕函。
注释:¹纤:细小。²语密:缠绵的情话。³翻:反,却。⁴珊枕:珊瑚色的枕头,即红色的枕头。⁵泫:流泪。

  这首词的前两句“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是对往日感情的回忆。那个时候,正好是黄昏,一轮新月笼罩整个庭院,虽然没有落霞孤鹜,却有长天秋水。词人十有八九是因为心有牵绊,所以就借酒消愁,但是恋人却翩然而来,悦然相伴,说着绵绵的情话,情意真是缠绵,原本浓浓的醉意都被这些缠绵给驱散到九霄云外了。这回忆的甜美,如饮醇醪。这大概是那些富贵人家原本就有迟眠晏起,俾昼作夜的好习惯,况且纳兰性德是个公子,白天要在书房读书,要学习骑射,放学归内时,差不多天色已晚,因此所写诗词都以“夜景”居多。

  后面一句“知否那人心”把词人从美好的回忆里带到了残酷的眼前。真不知道离别后,恋人心里怎么想,说不定早就把自己忘了,虽说“旧恨新欢相半”,事实上很有可能迷上新欢,而忘记旧恨。这里仿佛句句都是埋怨的语气,声声都是质问了。有道是多情自古空余恨,埋怨也没有什么用处,所以词人只好幽独孤单,相思彷徨,以泪洗面而不能入睡。

  ““红泫”二字足以看出纳兰性德思念之孤楚。描写恋人约会只用了“纤月黄昏庭院”六个字,描写被抛弃的悲哀也只用了“珊枕泪痕红泫”,可以说简约精练到了极点。整首词词人之悲伤已自不待言,然而亦是空惆怅,徒奈何,所以只能对浩渺苍天发一声:谁见?谁见?以决绝之问收尾全篇。

参考资料:
1、 高文喆.中国最美古典诗词, 花间卷: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0:第223页
2、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性德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第4页

mènglìng ·xiānyuèhuánghūntíngyuàn

lánxìng qīngdài 

xiānyuèhuánghūntíngyuàn fānjiàozuìqiǎn zhīfǒurénxīn jiùhènxīnhuānxiāngbàn shuíjiàn shuíjiàn shānzhěnlèihénhóngxuàn 
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
昔年戎虏(lǔ)¹犯榆关²,一败³龙城匹马还。
译文:过去,外族侵略者武装侵犯北方,攻到榆关边塞时,被龙城飞将军李广打得一败涂地,只剩几个人、几匹马逃回去了。
注释:温德彝:唐文宗时大将,曾任河中都将、天德军使等职。¹戎虏:指武装的外族侵略者。²榆关:古代有两处,一在今河南中牟县南,一即今河北秦皇岛市之山海关。此处借代边塞重镇。³败:一本作“破”。⁴龙城:在今河北长垣南,是汉时匈奴神圣要地,匈奴于岁五月在此大会各部酋长祭其祖先、天地、鬼神。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
侯印不闻¹封李广²,他³人丘垄(lǒng)似天山
译文:李广有这么大的功劳,但没有得到应得的封爵;而那些无德无才的人,不但被封侯,而且死后还给建立了高大的坟墓。
注释:¹闻:听说。²李广:西汉武帝时大将,一生与匈奴作战大小七十余次,以骁勇善战为匈奴所畏,敬称之为“飞将军”,然终不得封侯,最后被逼而死。³他:一本作“别”。⁴丘垄:坟墓。⁵天山:这里喻指坟墓大如天山一样。

  这首诗题为《伤温德彝》,中心在一个“伤”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将官温德彝有功而未得封侯一事,借汉代大将军李广的命运作比,对唐代统治阶级的赏罚不明,埋没有人才,进行了大胆的讽刺。

  诗人先濡毫大书边将温德彝的卓著功勋:“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古代泛称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为戎,戎虏乃对其蔑称。史载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卫青麾军直驱龙城,获首虏七百级。多用典故,借古讽今是此诗的特色,诗中名物事迹皆不可拘泥字面,“一败龙城”喻称边将大获全胜。此两句从“戎虏”的“犯”,写到“戎虏”的“还”,虽然将军的战绩只字未提,但将军的卓著战功已经写出。两句以夸张的笔墨、雄豪的气势,赞颂边将温德彝面对戎虏的进犯,奋起反击,斩获至多,敌军只落个匹马逃归的惨败。昔年建功如此,昂首青云,扬眉吐气。

  接着褒扬之笔一顿,厉扬奋发之气全敛,出之以沉痛不平之语:“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李广功劳很大,但不得封侯。他曾反思平生、扼腕怅叹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建者,何也?”丘垄似天山,谓建功天山,死后建冢亦似天山,系化自霍去病祁连山冢典故。霍去病乃汉武帝后族,夤缘少年得志,十八岁即领兵作战,六次征讨匈奴,将西匈奴驱至祁连山以西,二十四岁病逝,汉武帝特许建冢像祁连山,以示殊恩,世以为荣。其墓在今陕西兴平县茂陵(汉武帝陵)东五百米处,土冢犹存。第三句写李广有功“不闻封”,第四句用一“似”字作了入骨的讥讽。题中之“伤”字,其意也就自在其中了。诗人借汉庭暗指唐朝,以李广喻比温德彝,醒警而形象地指责李唐王朝厚此薄彼,对一些在第一线冲锋陷阵的将领刻薄寡恩,激愤不平之情溢于言表,发人深省,令人愤恨。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者岂止边将,诗人亦属其列,故有此同情。纵览《温庭筠诗集》,与此诗旨意相仿者时有可见,《赠蜀府将》云:“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苏武庙》云:“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联类并读,当有助于理解此诗中的悲情恨意。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625-626

shāngwēn

wēntíngyún tángdài 

niánróngfànguān bàilóngchénghuán 
hóuyìnwénfēngguǎng广 rénqiūlǒngtiānshān 
车遥遥,马憧憧。
车遥遥¹,马憧(chōng)²
译文:驿马奔驰在长远的路途,一路上马蹄飞跃,马影摇曳晃动着。
注释:¹遥遥:长远的距离。²憧憧:晃动,摇曳不定。
君游东山东复东,安得奋飞逐西风。
君游东山¹东复东,安得奋飞逐西风²
译文:你骑马长游泰山之东,我只有紧随着秋风向东吹去才能追逐着你。
注释:¹东山:泰山顶东侧(山东省泰安市)。因为这里可以观看日出时的美景,故称为日观峰。亦称为东山。²西风:秋风。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愿我复星君复月,夜夜流光¹相皎(jiǎo)²
译文:多么祈望我是星星你是月,每一个夜里你我光明洁白的光彩辉映着。
注释:¹流光:光彩闪耀、辉映的样子。²皎洁:光明洁白。
月暂晦,星常明。
月暂晦(huì)¹,星常明。
译文:秋夜!月儿常暮掩在云堆里,而星星却辉映高挂着,多么的期待月儿的出现!
注释:¹晦:昏暗不显
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
留明待月复,三五¹共盈盈²
译文:期待那十五月圆盈满时,你我星月皎洁辉映成天之佳偶。
注释:¹三五:十五日。²盈盈:充满的样子。

chēyáoyáopiān

fànchéng sòngdài 

chēyáoyáo chōngchōng 
jūnyóudōngshāndōngdōng ānfènfēizhú西fēng 
yuànxīngjūnyuè liúguāngxiāngjiǎojié 
yuèzànhuì xīngchángmíng 
liúmíngdàiyuè sāngòngyíngyíng 
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
蔓草¹蔽极野²,兰芝结孤根。
译文:蔓生的野草遮蔽了原野,兰花和灵芝在幽远的地方独自扎根。
注释:¹蔓草:蔓生的野草。²极野:远野。
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
众音¹何其繁,伯牙²独不喧。
译文:世俗的琴声何其繁杂,俞伯牙一个人独不喧闹。
注释:¹众音:指一般世俗的声音。²伯牙: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俞伯牙,他和钟子期是“高山流水”的知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终身不再弹琴。《列子·汤问》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¹
译文:伯牙弹出的音山流水,意境如此音深,全天下的人都无法听懂。
注释:¹分:分别。
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钟期¹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译文:钟子期一听见伯牙的琴中之音,音山流水的佳话就千秋流传了。
注释:¹钟期:指钟子期。
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尔其保静节¹,薄俗²³云云
译文:我劝你不要在意世俗的纷扰,让那些奸邪小人自己说去吧,自己保持自己的静洁节操就够了。
注释:¹保静节:保持静洁节操。²薄俗:流俗。³徒:徒然。⁴云云:纷纷纭纭。

shìmèngjiāo

mènghàorán tángdài 

màncǎo lánzhījiégēn 
zhòngyīnfán xuān 
dāngshígāoshēn shìnéngfēn 
zhōngjiànzhī shānshuǐqiānqiūwén 
ěrbǎojìngjié yúnyú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