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池雨初晴,日暮春水深。残霞堕空阔,规月光已沉。
平池雨初晴,日暮春水深。残霞堕空阔,规月光已沉。
惊波跃潜鱼,过影窥翔禽。茭荷绿参差,嘉木悬清阴。
惊波跃潜鱼,过影窥翔禽。茭荷绿参差,嘉木悬清阴。
但起垂纶想,远生江海心。小大固有殊,放歌无古今。
但起垂纶想,远生江海心。小大固有殊,放歌无古今。
黄镇成

黄镇成

黄镇成(1287-1362)字元镇,号存存子、紫云山人、秋声子、学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元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初屡荐不就,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后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任而卒。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 ▶ 286篇诗文

猜您喜欢
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披云似有凌霄¹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译文:身披彩云好似拥有凌云壮志,一向向日却没有奉承之心。
注释:¹凌霄:升上云霄。
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
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¹
译文:珍惜且敬重青松的依托与扶持,直到从平地冲上千寻之处。
注释:¹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

yǒnglíngxiāohuā--jiǎchāngcháo

yúnshìyǒulíngxiāozhìxiàngníngpěngxīn

zhēnzhòngqīngsōnghǎotuōzhícóngpíngqiānxún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译文:傍晚江面风平浪静,远远望去似乎稳稳不动,岸边到处是正在盛开的春花。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译文:流动的微波携将月影而去,起伏的潮水挟带星光而来。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夜露波花气,春潭漾(yàng)¹月晖。
译文:春夜的露水含着淡淡花香,点点月色荡漾在小潭的水波里。
注释:¹漾:水面微微动荡。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汉水逢游女¹,湘川值二妃。
译文:不知道面前的水潭是通往哪里,如果是汉水就有缘碰到汉水女神,如果是湘水,就有缘碰到娥皇女英。
注释:¹游女:汉水女神。

  这是本题现存最早的两首。其后才有唐朝张若虚的同题诗《春江花月夜》。杨广此首借题生义,一扫艳媚。黄昏远眺长江岸,暮霭沉沉,江水浩淼。“平不动”是水波不兴。江面平坦宁静,江边春花如火,开得满满当当。他写春夜潮生,江水滔滔。“将月去”,“带星来”将水波激荡,月星交辉的情景写得极宏大,于写景的壮阔中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寥寥四句诗,将春江花月夜收纳其间,绘出一幅江月胜景图。“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缓缓读来,如欣赏清秋月夜之画,风致婉然。此句好在平实,一个“将”字,一个“带”字,都是比较虚的动词,不会破了月明星稀的安稳美感。

  如果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与杨广的《春江花月夜》相比,可清楚地看出其描写春江花月夜景是受到本篇启示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杨广这首诗在描绘春江花月夜花开景色这方面,具有开先河之功,起了示范之用。诗中一个“满”字写出了花多无隙、簇簇挤挤之状。而“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这佳句描绘了一个绝妙的江流扶明月,潮水拥星光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启发了张若虚的灵感,在他的《春江花月夜》中脱化出:“海上明月”的优美诗句。“潮水”这一意象又启示张若虚在诗中开拓出一个极为阔大的春江意境。

  杨广的诗风对后代诗人也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他的诗中佳句,常成为后世诗人模仿之,甚至袭用之,如《诗》(本篇见载于《笔麈》,可能原有诗题):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诗中的前3句,就被宋代著名词家秦观在名作《满庭芳》词中几乎完全袭用。如其中“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袭用的例子。元代著名词家马致远作有一首名词《天净沙·秋思》,其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亦是受上述杨广诗句的影响而化出的。

chūnjiānghuāyuèèrshǒu

yángguǎng广 suídài 

jiāngpíngdòng chūnhuāmánzhèngkāi 
liújiāngyuè cháoshuǐdàixīnglái 

hánhuā chūntányàngyuèhuī 
hànshuǐféngyóu xiāngchuānzhíèrfēi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yīng)¹,错报韦郎²到。压鬓(bìn)³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译文:深院寂静,室内也是悄然无声。爱人远行,少人来往,乌云般的头发上插着精美的头钗,一位红颜女子独自幽居。女子忽然听见自己的鹦鹉在呱呱人语。庭院深深人十酣肖鹦鹉突然开口说话令人惊喜,她急忙开门,误以为鹦鹉告诉她是她的情郎来了,结果大失所望。她在内心埋怨鹦鹉,嫌它错报郎归,让她空自整妆等候,无端地引起她的无限烦恼。女子前思后想,她在想象中呼唤情郎早日归来。
注释:庭院深深人悄悄:庭院深深,深院寂静;悄悄,悄然无声。¹鹦哥:即鹦鹉。²韦郎:古代女子对男子的爱称,这里借指情郎。³钗:头钗。⁴金凤:古代妇女的头饰。⁵闲:嫌弃。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¹高楼,争抵²还乡好?遮断³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译文:她的这位“韦郎”正是青春年少,远行他方,本已经令人不安,何况又是去风景如画的江南。那里歌楼妓馆很多,到处都是美貌的女子,她担心情郎久居他乡,难免拈花惹草。尽管那里到处充满了诱惑,但她还是很自信家乡的旧人更好。因此,她温情相劝,希望对方早日回家。既然知道规劝无用,情郎难免还要远行,为了能够阻拦他,女子愿意舍身化作小草,只要能够留住他,遮挡住情郎前去的脚步,即使自己被碾压也在所不辞。
注释:¹红袖:代指美貌女子。²争抵:怎么比得上。³遮断:犹言遮挡,拦住。⁴车前草:草名,又名当道。

  这是思妇之词,上半沉思语,殊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下半相思刻骨,寤寐潜通,顿挫沈郁,可以泣鬼神。

  通过女子所居环境氛围的描写,烘托出女子内心深处的寂寞。且“庭院深深”使人很容易想到欧阳修那阕《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两首词在某些地方格调颇相似,情感相通。二、三两句更是妙趣横生,刻画闺中少女的情态栩栩如生,与敦煌词《鹊踏枝》中“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春日迟迟,鹦哥报道他来到的叫声,使她空喜欢一场,在她寂寞的心中掀起了难以平息的感情波澜。“压鬓”二句,是女主人公“闲烦恼”的特写镜头。鹦鹉之能言,都是人教之结果。女主人公思念所爱心切,便把自己最希望的事反复调教于鹦鹉,以此获得一种虚幻的满足,当然也希望鹦鹉能及时地报告他的归来。不想这反倒惹出了她的相思烦恼。前后强烈对比,寓意深刻。

  “低头只是闲烦恼”则写女子心态之沉重烦闷,这种精神上的烦恼不是金玉满堂的物质生活所能消解、抵偿的。“只是”两字下得很妙,将女子无法排遣的伤离怨别之思以直陈的方式表出,具有强调的作用。“闲烦恼”也可见女子的相思之苦触处即是,同时为过渡到下片打下了伏笔。

  下阕从女子想像在江南的情郎的生活着笔,词的内容也由上阕深闺人的相思烦恼变而为下片感于江南春而产生的盼归的惆怅。

  江南的春天群芳争艳,青山滴翠,自己与情郎都正是青春年华,纵然高楼红袖迷人,也抵不上回乡与钟爱的女子相聚,共度良辰美景的美好。她方方面面地思念他的一切,设想他在外面的生活情况。而她最担心的,想得最多的,一是他会不会对她不忠,二是他的生活是否艰辛。她设想他在“红袖高楼”行乐的情景,心痛情急,迸出了“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的心声。主人公明知无力阻止爱人出行,但也甘愿为此牺牲!女子的殷殷期盼,在诚挚温厚之中深深地蕴含着坚贞不渝的品质。

  主人公幻想爱人所禁受的艰辛,好象在同爱人一起禁受,因而身体消瘦,精神困顿。黄昏更是思念更切的时候,因而主人公几乎害怕黄昏!由此想到以前美满相处时的情景,那时候主人公与爱人还开着离别的玩笑;不料这玩笑竟骤成事实,这更使主人公更加难过。尽管这样,末两句说宁愿化身为车前草,挡住情郎西去的道路,冀盼情郎回心转意,早日归来。借用“车前草”的字面意义作文章,虽非首创,以之结尾表白痴情不改的心志,更加衬托主人公痴情的人物形象,有感人肺腑之效。

  全词委婉细腻,清新雅丽,昭示了一种为美好理想而始终不渝甚至甘愿献身的品格。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元明清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08月:500---501
2、 钱仲联.爱情词与散曲鉴赏辞典: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09.

diéliànhuā··tíngyuànshēnshēnrénqiāoqiāo--tánxiàn

tíngyuànshēnshēnrénqiāoqiāomáiyuànyīngcuòbàowéilángdàobìnchāiliángjīnfèngxiǎotóuzhǐshìxiánfánnǎo

huājiāngnánniánzhèngshǎohóngxiùgāolóuzhēngháixiānghǎozhēduànxíngrén西dàoqīngyuànhuàchēqiáncǎo

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
乐游古园崒(zú)¹森爽²,烟绵³碧草萋萋长。
译文:古老的乐游园地势高出树木参天,连绵的碧草生长得很茂盛。
注释:乐游园:即乐游原,在长安城南,汉宣帝时建,始称乐游苑,地势最高,四望宽敞,为唐代游赏胜地。¹崒:山高危貌。²森爽:萧疏貌,是说乐游园上的树木参天。正因树木不密集才见得其高。³绵:延绵,笼罩。
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
公子¹华筵(yán)²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³
译文:杨长史的筵席设在园中最高处,对饮美酒俯视秦川,秦川平坦得像手掌。
注释:¹公子:指筵席主人杨长史。²势:地势。³“秦川”句:《三秦记》:长安正南秦岭,岭根水流为秦川,又名樊川。这里当指长安周围的平原,因居高俯视而觉其平坦如掌。《长安志》载:“乐游原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宽敞,京城之内,俯视如掌。”
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
长生木瓢(piáo)¹示真率²,更调(tiáo)³(ān)马狂欢赏。
译文:主人用长生木瓢盛酒,表明他的真率,贺酒之后又让客人骑上鞍马狂欢游赏。
注释:¹长生木瓢:长生木做的瓢,《西京杂记》载上林苑有长生木。²示真率:主人用长生木瓢盛酒,表明他的真率。³调:戏弄。
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
青春¹波浪芙蓉园²,白日雷霆(tíng)³夹城仗。
译文:春季的芙蓉园内碧波荡漾,晴日当空雷霆骤响,原来是天子出游时声势浩大的仪仗。
注释:¹青春:犹言青青,河水碧绿。²芙蓉园:在乐游园西南,中有芙蓉池。³雷霆:指宫廷仪仗队的赫赫声势。
阊阖晴开詄荡荡,曲江翠幕排银牓。
(chāng)(hé)¹晴开詄(dié)荡荡²,曲江³翠幕银牓(bǎng)
译文:曲江岸边官殿巍峨,门户大开多么壮阔,游宴的帐幕如绚丽的烟霞势排银牓。
注释:¹阊阖:天门。这里借指宫城的正门。²詄荡荡:阔大之意。³曲江:在乐游园西南,今西安市东南十里。⁴翠幕:贵族游宴时搭建的帐幕。⁵排:指压倒性的气势。⁶银牓:宫殿门端所悬金碧辉煌的匾额。
拂水低徊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
拂水低徊(huái)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¹
译文:画船上的美人舞袖低回轻拂水面,歌女们嘹亮的清音,宛转随云到青天上。
注释:¹“拂水”两句:写芙蓉园和曲江的皇家歌舞。“缘云”句,形容歌声嘹亮,攀援云层而上达青天。
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
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¹未醉已先悲。
译文:回想以前,每年的今天我都喝得酣醉,今日还没有喝醉而心已先悲。
注释:¹只今:如今。
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
数茎(jīng)白发那抛得?百罚¹深杯²亦不辞。
译文:年岁渐老,稀疏的白发哪里肯放过我,即便罚我多次喝下满杯酒也不推辞!
注释:¹百罚:多次罚酒。²深杯:满杯。
圣朝亦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
圣朝¹亦知贱士²丑,一物³自荷皇天慈。
译文:身居圣朝却长期贫贱我已自知丑陋,眼前一草一木尚且蒙受皇天的恩慈。
注释:¹圣朝:有道之邦。这里指当时的朝廷。²贱士:杜甫自称。³一物:仇兆鳌注释为酒,沈德潜以为是杜甫自谓。当释为一草一木、万事万物。⁴荷:承载。
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此身饮罢无归处¹,独立苍茫³自咏诗。
译文:酒宴已散众人皆去只有我无处可归,独自站在苍茫的暮色中吟出了这首诗。
注释:¹无归处:包含复杂内涵。一是仕途不得志,满腔抱负无所托,二是没有志同道合者。²苍茫:暮色貌。融合全诗则含有前途渺茫的身世之感、对国家政治的忧虞之感以及念天地悠悠的历史深沉感。

  此诗写陪宴所见,由筵饮游赏的生活琐事,联系到贵戚专宠的国家大事,由个人身世之慨发展到时世之叹。全诗画面繁复,情感郁结,气势磅礴,包蕴深远,显示了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逐渐形成。

  此诗从设宴园中叙起,写景由近而远。头两句写乐游园上的景色。次两句写乐游园周围景色。既见地势高敞,又见胸襟开阔,其心旷神怡的程度,只有王维的《辋川集·临湖亭》“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差可比拟,而笔力则更加雄浑。

  正因为座上俯视,可见全城:“秦川对酒平如掌”,便引出下面“长生句至“缘云”句一段从所见宫阙园苑远景生出的有关皇帝此时此刻也在真宴游玩的想象。《两京新记》载:“开元二十年筑夹城,入芙蓉园:自大明宫夹亘罗城复道,经通化门观,以达兴庆宫;次经春明、延喜门,至曲江芙蓉园。”这一段提到南苑芙蓉园,提到夹城复道中如雷霆般轰鸣的车马仗经过时的声响,提到大开的天门阊阖,等等,可见指的是皇帝带着他的宠幸这时正赶着前往南苑诸胜去寻高作乐。

  “酌瓢”“调马”是就皇帝而言。唐玄宗崇道祖,信神仙,求长生,偶尔也会在大内用“长生木瓢”酌饮以“示真率”(即《朝享太庙赋》中二丞相颂扬玄宗“浇讹散,淳朴登”的意思,恐怕平日真有这么一番欺人自欺的做作),可是一旦遇到良辰美景,便再也按捺不住他那强烈的凡人情欲,而“更调鞍马狂高赏”,到南苑诸胜散心去了。

  这诗先叙杨长史设宴于地势高敞的乐游园,全城景物尽收眼底。次述因眺望所见而生出种种有关皇帝游幸情事的想象,并以含混的言辞加以表现。因为相隔很远,虽见到一些动静,到底只能凭想象揣度,并非亲眼得见,难能坐实皇帝一定在内,就是明明知道皇帝正在南苑寻高作乐,即使不像王维那样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为他辩护,说这只是“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重物华”(《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也不能大肆张扬他跟爱宠们在吃喝玩乐啊,想说又不敢说,这就不免支吾其词,含混不清了。一想到了皇帝,势必会勾引起应诏、召试以来的无穷心事,倾泻出来,便是末段中那深沉的慨叹和徙倚无依的身世之感。诗人的思路是清晰的,前后段诗意的过渡也很自然,只是前人未能悟透,讲解起来,不是这里就是那里,显得疙疙瘩瘩了。

  此诗画面的繁复和跳跃、情感的郁结与变化,造成了纵深横阔的效果,显示了杜甫独特诗风的逐渐形成。旅食京华的十年,杜甫留下了一百一十多首诗,包括《前出塞》《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这样既具有广阔深沉的生活内容又充满杰出想象力的作品,所以《乐游园歌》并不能代表这一时期杜甫创作的最高成就。但是这首诗在杜甫七古长篇中第一次展现出了“沉郁顿挫”的特征,在很多方面显现出诗人诗艺逐渐成熟的痕迹。

参考资料:
1、 陈贻焮.杜甫评传(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73-176
2、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244-245

yóuyuán

 tángdài 

yóuyuánsēnshuǎng yānmiáncǎozhǎng 
gōnghuáyánshìzuìgāo qínchuānduìjiǔpíngzhǎng 
chángshēngpiáoshìzhēnshuài gèngtiáoānkuánghuānshǎng 
qīngchūnlàngróngyuán báiléitíngjiāchéngzhàng 
chāngqíngkāidiédàngdàng jiāngcuìpáiyínbǎng 
shuǐhuáixiùfān yuányúnqīngqièshēngshàng 
quèniánniánrénzuìshí zhǐjīnwèizuìxiānbēi 
shùjīngbáipāo bǎishēnbēi 
shèngcháozhījiànshìchǒu huángtiān 
shēnyǐnguīchù cāngmángyǒngshī 
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我客戾止,亦有斯容。在彼无恶,在此无斁。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¹(lù)²于飞,于彼西雍(yōng)³。我客(lì),亦有斯容。在彼无恶,在此无斁(yì)。庶几¹⁰(sù)¹¹,以永¹²终誉¹³
译文:一群白鹭冲天起,西边泽畔任意翔。我有嘉宾来助祭,也穿高洁白衣裳。他在封国没人厌,在此也受人赞扬。谨慎勤勉日复夜,美名荣誉永辉煌。
注释:¹振:鸟群飞之状。²鹭:白鹭,水鸟,白色,故又谓之白鸟。³雝:水泽。一说为辟雍。⁴客:指夏、商之后。周王以客待之,而不敢以为臣,故称“客”。⁵戾:到。⁶止:语助词。⁷斯容:此容,指白鹭高洁的仪容。⁸恶:恶感,怨恨。⁹无斁:不厌弃。斁,厌倦,厌弃。¹⁰庶几:差不多,此表希望。¹¹夙夜:指早起晚睡,勤于政事。¹²永:长。¹³终誉:即盛誉,恒久的荣誉。终,与“众”通,盛也。

  这是一首记述前朝之后来大周王室助祭之行的乐诗。全诗共八句,不分章,按诗意来分有四个层次。首二句“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是以飞翔在天空的白鹭起兴,引出下文“亦有斯容”的描写。商人尚白,且是鸟图腾民族,通体羽色纯白的鹭鸟当被商人视为高洁神圣之物,它飞翔时优美的动势,栖止时从容的神态,今人且不免赞赏备至,何况是刚从原始自然神崇拜时代发展过来不久的商周人,它正是外在的美好仪表与内在的高尚精神完美统一的象征。

  于是,三、四两句“我客戾止,亦有斯容”,周人将朝周助祭的微子与被商人珍视的白鹭相比,对他大加赞美。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昕,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因此孔子称赞他是殷“三仁”之一。在他被周王朝封到宋国后,对外尊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对内广施仁德,得到殷商遗民的拥戴,他的德行堪受称扬,自属当然。至于微子的风度仪容,虽说史无明文说他怎样潇洒俊美,但肯定是十分出色的,否则“亦有斯容”之句便有落空之嫌。

  下面五、六两句“在彼无恶,在此无斁”,是夸誉微子在宋国内外都有较融洽的人际关系。“在彼无恶”,是指微子在宋国之内受到殷民的拥护:“在此无斁”,是指微子朝周时受到热烈欢迎。这两句实际说明两个问题:微子作为被周所灭的殷商之后,在胜利者周天子面前,能够表现出不卑不馁的气度确实难能可贵;而作为胜利者的周王朝君臣,在微子面前,能够表现出不亢不骄的气度,对昔日的敌国之后以礼相待,善加照顾,也体现出一种恢宏博大的泱泱大国之风。

  七、八两句“庶几夙夜,以永终誉”,许多解家都理解为对微子一人而言。就文本的深层语义来说,这两句应是对双方而言的。即作为失败者的后裔要坚持这种不卑不馁的精神,使亡国之族得到新生;而作为胜利者的周室君臣,也要永远保持这种不亢不骄的气度,团结各邦各族,消释历史积怨,彼此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才能“以永终誉”。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66-668

zhèn

míng xiānqín 

zhènfēi 西yōng zhǐ yǒuróng zài zài shù yǒngzhō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