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摩青苍,招提岁久荒。
宝塔摩青苍,招提岁久荒。
秋高栖俊隼,夜深月影长。
秋高栖俊隼,夜深月影长。
寂寂星摇荡,飞霞入栋梁。
寂寂星摇荡,飞霞入栋梁。
守僧都去尽,萤火作灯光。
守僧都去尽,萤火作灯光。
鬼哭思禅度,遗经风日张。
鬼哭思禅度,遗经风日张。
独有来巢燕,呢喃似宣扬。
独有来巢燕,呢喃似宣扬。
停骖伤古意,云合草头黄。
停骖伤古意,云合草头黄。
闻说当年盛,钟鱼彻上方。
闻说当年盛,钟鱼彻上方。

bǎoguāngfèi--zhūyuánzhāng

bǎoqīngcāngzhāosuìjiǔhuāng

qiūgāojùnsǔnshēnyuèyǐngzhǎng

xīngyáodàngfēixiádòngliáng

shǒusēngdōujǐnyínghuǒzuòdēngguāng

guǐchánjīngfēngzhāng

yǒuláicháoyànnenánshìxuānyáng

tíngcānshāngyúncǎotóuhuáng

wénshuōdāngniánshèngzhōngchèshàngfāng

朱元璋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 ,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 ;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传位太孙朱允炆。 ▶ 146篇诗文

猜您喜欢
飞雪断道冰成梁,侯家炽炭雕玉房。
飞雪断道冰成梁,侯¹家炽炭雕玉房²
译文:纷飞的大雪封锁了道路,晶莹的冰层包裹了桥梁;炽热的炭火把王侯那华丽的房间烧得暖气洋洋。
注释:¹侯:王侯。²雕玉房:夸饰语,指富丽豪华的住宅。
蟠龙吐耀虎喙张,熊蹲豹踯争低昂。
蟠龙吐耀虎喙张,熊蹲豹踯争低昂。
译文:木炭像蟠龙吐水猛虎张嘴喷射着火光,又似熊蹲似豹跃互争低下与高强。
攒峦丛崿射朱光,丹霞翠雾飘奇香。
(cuán)峦丛崿(è)¹射朱光,丹霞翠雾飘奇香。
译文:堆积如山的木炭火光灼人,在它上面腾起红霞与绿雾散发着清香。
注释:¹攒峦丛崿:言炽炭堆积之多,犹如山形一般。攒,聚。崿,山崖。
美人四向廻明珰,雪山冰谷晞太阳。
美人四向廻(huí)明珰(dāng)¹,雪山冰谷晞²太阳。
译文:戴着华美耳饰的美人环坐在它的四周,正如在冰山雪谷中享受温暖的太阳。
注释:¹明珰:指镶嵌明珠的耳饰。²晞:晒。
星躔奔走不得止,奄忽双燕栖虹梁。
星躔(chán)¹奔走不得止,奄忽²双燕栖(qī)虹梁³
译文:日月星辰的运行自有规律永不停息,眨眼间流光溢彩的梁上有了飞燕的呢喃。
注释:¹星躔:日月星辰运转的度次。躔,天体运行。²奄忽:忽然,奄然。³虹梁:像彩虹一般的大梁,这里借指华屋大宅。
风台露榭生光饰,死灰弃置参与商。
风台露榭(xiè)¹生光饰,死灰弃置参与商²
译文:风台水榭边桃红柳绿春光融融,剩炭死灰被冷落弃置如远隔的参商。
注释:¹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²参商:两个星宿名。《左传》:“辰为商星,参为晋星,参商相去之远也。”因此,后人常以参商喻隔距离之远。
盛时一去贵反贱,桃笙葵扇安可当。
盛时一去贵反贱,桃笙(shēng)¹葵扇²安可当。
译文:炙手可热的事物因需求变化由珍贵化为卑贱,自然规律又岂是盛夏必需的桃席与蒲扇所能阻挡。
注释:¹桃笙:以桃枝织成的席簟。簟,宋、魏之间谓之笙。左思太冲《吴都赋》“桃笙象簟,韬于筒中。”注云:“桃笙,桃枝簟也。吴人谓簟为笙。”²葵扇:出《晋书·谢安传》“安乡人有蒲葵扇五万,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师士庶竞市,价增数倍。”

xíngnánsānshǒu ·sān

liǔzōngyuán tángdài 

fēixuěduàndàobīngchéngliáng hóujiāchìtàndiāofáng 
pánlóngyào耀huìzhāng xióngdūnbàozhízhēngáng 
cuánluáncóngè崿shèzhūguāng dānxiácuìpiāoxiāng 
měirénxiànghuímíngdāng xuěshānbīngtàiyáng 
xīngchánbēnzǒuzhǐ yānshuāngyànhóngliáng 
fēngtáixièshēngguāngshì huīzhìcānshāng 
shèngshíguìfǎnjiàn táoshēngkuíshànāndāng 
得邻之茆地,蕃之,树竹木,灌蔬于其间,结茅以自休,嚣然而乐。世固有处廊庙之贵,抗万乘之富,吾不愿易也。
得邻之茆(máo)¹地,蕃²之,树竹木,灌蔬于其间,结茅以自休,嚣(xiāo)³蔬乐。世固有处廊庙之贵,抗万乘之富,吾不愿易也。
译文:得到邻近杂草很多的一块地,围上篱笆,栽上竹木,在里面灌水种蔬菜,搭建起草房来供自己休息,悠闲又快乐。世上固然有身在朝廷的显贵,财富与国君匹敌(相当)的富人,但我不愿意和他们互换位置。
注释:¹茆:同“茅”,茅草。²蕃:通“藩”,篱落。³嚣然:闲适的样子。⁴易:交换。
人之性不同,于是知伏闲隐奥,吾性所最宜。驱之就烦,非其器所长,况使之争于势利、爱恶、毁誉之间邪?
人之性不同,于是知伏闲隐奥¹,吾性所最宜。驱之就烦,非其器所长,况使之争于势利、爱恶、毁誉之间邪?
译文:世人的性情各不相同,由此而明白处于闲散的生活状态中,隐居在僻静的处所,我的性情最为合适。迫使我去做繁杂的事情,原本就不是我那天赋的长处所在,何况还要让人到那势利、爱憎、毁誉中间去争斗呢?
注释:¹隐奥:隐晦深奥。
然吾亲之养无以修,吾之昆弟饭菽藿羹之无以继,吾之役于物,或田于食,或野于宿,不得常此处也,其能无焰然于心邪?少而思,凡吾之拂性苦形而役于物者,有以为之矣。士固有所勤,有所肆,识其皆受之于天而顺之,则吾亦无处而非其乐,独何必休于是邪?顾吾之所好者远,无与处于是也。
然吾亲之养无以修,吾之昆弟饭菽(shū)¹(huò)²之无以继,吾之役于物,或田于食,或野于宿,不得常此处也,其能无焰然于心邪?少蔬思,凡吾之拂性苦形蔬役于物者,有以为之矣。士固有所勤,有所肆,识其皆受之于天蔬顺之,则吾亦无处蔬非其乐,独何必休于是邪?顾吾之所好者远,无与处于是也。
译文:然而我母亲的赡养没条件达到最完美的地步,我兄弟们的粗食淡饭也没办法顿顿吃得上,我被解决这些生活问题所驱迫,有时在田地里用饭,有时在野外住宿,不能够经常呆在这草房中,哪能在心里不焦躁呢? 不过冷静一下再想想,大凡像我这样违背自己的性情,劳苦自己的身体,被生活问题所驱迫的情况,也是有理由去做的了。读书人原本就有该勤苦的事,也有该尽力的事,明白这些都是从上天那里承受过来的,进而顺从它,那我也就没有任何地方不是该欢乐的了,为什么偏偏一定要在这草房里休息才算好呢?回想我所爱好的东西很高远,与身在这草房中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注释:¹菽:豆类的总称。²藿羹:用豆叶做的羹。泛指粗粝的食物。
然而六艺百家史氏之籍,笺疏之书,与夫论美刺非、感微托远、山镵冢刻、浮夸诡异之文章,下至兵权、历法、星官、乐工、山农、野圃、方言、地记、佛老所传,吾悉得于此。
然蔬六艺百家史氏之籍,笺(jiān)¹之书,与夫论美刺非、感微托远、山镵(chán)(zhǒng)刻、浮夸诡异之文章,下至兵权、历法、星官、乐工、山农、野圃、方言、地记、佛老所传,吾悉得于此。
译文:然而六经、诸子百家、史家的著述,注解之类的书籍,以及评定美好事物,讽刺丑恶现象,对细微的东西别有感触而寄托又深远,凿于山崖和镌刻在墓石,浮夸又诡谲怪异的文章,下至用兵谋略、历法星象、乐舞音律、农作物种植、方言和地理书,佛教道教所传授的教义法术,我又全在这草房中获取到。
注释:¹笺疏:笺注。
皆伏羲以来,下更秦汉至今,圣人贤者魁杰之材,殚岁月,惫精思,日夜各推所长,分辨万事之说,其于天地万物,小大之际,修身理人,国家天下治乱安危存亡之致,罔不毕载。处与吾俱,可当所谓益者之友非邪?
皆伏羲以来,下更秦汉至今,圣人贤者魁杰¹之材,殚(dān)²岁月,惫精思,日夜各推所长,分辨万事之说,其于天地万物,小大之际,修身理人,国家天下治乱安危存亡之致,罔(wǎng)不毕载。处与吾俱,可当所谓益者之友非邪?
译文:它们都属于从伏羲以来,往下又历经秦朝汉朝直至当代,圣人贤人和突出的奇才穷尽岁月,付出极大的精密思索,日夜各自推究学问胜过其他学问的地方,分析辨明各种事物的论断。这些论断对于天地万物,小事与大道的关系,修养好自身,治理民众,国家天下治乱安危存亡的最高表现,没有不详尽载述的。这样一来,草房与我在一起,可以够得上人们所说的扩充自己的好友吧?还是并不如此呢?
注释:¹魁杰:杰出。²殚:尽;竭尽。
吾窥圣人旨意所出,以去疑解蔽。贤人智者所称事引类,始终之概以自广,养吾心以忠,约守而恕者行之。其过也改,趋之以勇,而至之以不止,此吾之所以求于内者。
吾窥圣人旨意所出,以去疑解蔽。贤人智者所称事引类,始终之概以自广,养吾心以忠,约守蔬恕者行之。其过也改,趋之以勇,蔬至之以不止,此吾之所以求于内者。
译文:我窥探圣人主旨用意的出发点,用它来去除疑惑,解开蒙昧。贤人和明智者称说事物,连及类属,勾勒出由始至终的大概情形,用它来扩充自己。拿忠诚来培植我的心性,紧紧约束住节操,按宽容的原则去行事。人有过错就改正,凭勇敢去对待所要奔赴的事业,靠永不止息来实现最高的目标,这些都是我要从内心来加以索求的东西(原因)。
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彼何与于我哉?此吾之所任乎天与人者。然则吾之所学者虽博,而所守者可谓简;所言虽近而易知,而所任者可谓重也。
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蔬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蔬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蔬毁之者,亦过也。彼何与于我哉?此吾之所任乎天与人者。然则吾之所学者虽博,蔬所守者可谓简;所言虽近蔬易知,蔬所任者可谓重也。
译文:获得到适当的时机就去施行,这时还守身在深山长谷而不出世,显然也是错误的。得不到适当的时机就作罢,这时还要不辞劳苦地去谋求践行自己的主张,显然也是错误的。我在适宜问题的处理上做得还不够,有人喜爱我而对我加以称赞,这是不对的。我在适宜问题的处理上做得很充分,有人厌恶我而对我进行诋毁,这也是不对的。 他们这两种态度,与我又有什么相干呢?进退适宜,正是我对上天和世人所应承当的东西。既然如此,那么我所研习的学问虽然很广博,但所持守的却可以称得上简要;所谈论的东西尽管浅近,很容易了解,但所承当的却可以称得上重大。
书之南轩之壁间,蚤夜觉观焉,以自进也。南丰曾巩记。
书之南轩之壁间,蚤夜觉观焉,以自进也。南丰曾巩记。
译文:把以上这些话写在南轩的墙壁上,早晚看看它,用来激励自己上进。南丰曾巩记。

nánxuān

zēnggǒng sòngdài 

    línzhīmáo fānzhī shùzhú guànshūjiān jiémáoxiū xiāoránér shìyǒuchǔlángmiàozhīguì kàngwànshèngzhī yuàn 

    rénzhīxìngtóng shìzhīxiányǐn xìngsuǒzuì zhījiùfán fēisuǒcháng kuàngshǐ使zhīzhēngshì ài huǐzhījiān 

    ránqīnzhīyǎngxiū zhīkūnfànshūhuògēngzhī zhī huòtiánshí huò宿 chángchǔ néngyànránxīn shāoér fánzhīxìngxíngérzhě yǒuwéizhī shìyǒusuǒqín yǒusuǒ shíjiēshòuzhītiānérshùnzhī chǔérfēi xiūshì zhīsuǒhàozhěyuǎn chǔshì 

    ránérliùbǎijiāshǐshìzhī jiānshūzhīshū lùnměifēi gǎnwēituōyuǎn shānchánzhǒng kuāguǐzhīwénzhāng xiàzhìbīngquán  xīngguān gōng shānnóng  fāngyán  lǎosuǒchuán  

    jiēlái xiàgēngqínhànzhìjīn shèngrénxiánzhěkuíjiézhīcái dānsuìyuè bèijīng tuīsuǒcháng fēnbiànwànshìzhīshuō tiānwàn xiǎozhī xiūshēnrén guójiātiānxiàzhìluànànwēicúnwángzhīzhì wǎngzài chǔ dāngsuǒwèizhězhīyǒufēi 

    kuīshèngrénzhǐsuǒchū jiě xiánrénzhìzhěsuǒchēngshìyǐnlèi shǐzhōngzhīgàiguǎng广 yǎngxīnzhōng yuēshǒuérshùzhěxíngzhī guògǎi zhīyǒng érzhìzhīzhǐ zhīsuǒqiúnèizhě 

    shíxíng shǒushēnshānchángérchūzhě fēi shízhǐ ránqiúxíngdàozhě fēi zhī huòàiérzhīzhě guò zhī huòérhuǐzhīzhě guò zāi zhīsuǒrèntiānrénzhě ránzhīsuǒxuézhěsuī érsuǒshǒuzhěwèijiǎn suǒyánsuījìnérzhī érsuǒrènzhěwèizhòng 

    shūzhīnánxuānzhījiān zǎojiàoguānyān jìn nánfēngzēnggǒng 

斗转星移天渐晓。蓦然听得鹈鹕叫。山寺钟声人浩浩。木鱼噪。渡船过岸行官道。
斗转星移天渐晓¹。蓦然听得鹈(tí)(hú)²叫。山寺钟声人浩浩³。木鱼噪。渡船过岸行官道。
译文:斗转星移,天渐渐地亮了,突然间听见鹈鹕的叫声,山寺的钟声回荡,人声喧闹。木鱼敲击着,发出噪音,渡船穿过岸边,行走在官道上。
注释:¹晓:天刚亮的时候。²鹈鹕:别称塘鹅或河鸟,是鹈形目鹈鹕科鹈鹕属大型游禽。³浩浩:引申木喧闹。
轻舟再奈长江讨。重添香饵为钩钓。钓得锦鳞船里跳。呵呵笑。思量天下渔家好。
轻舟再奈长江讨。重添香饵木钩钓。钓得锦鳞船里跳。呵呵笑。思量天下渔家好。
译文:轻舟再也无法征服长江的怒涛,再次装备香饵,作木鱼钩诱饵,成功地钓到锦鳞,它在船里跳跃,哈哈大笑着。深思熟虑,感叹天下渔家的生活多么美好。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冬至至后日初长¹,远在剑南²思洛阳。
译文:冬至之后,白天渐长而黑夜渐短。我在远远的成都思念洛阳。
注释:¹日初长:指冬至之后,白天逐渐由短变长。²剑南:这里指蜀地。因在剑门关以南,故称。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青袍白马¹有何意,金思铜驼²非故乡³
译文:我在严武的幕府中志不自展,成都虽也有如金谷、铜驼一类的胜地但毕竟不是故乡金谷铜驼。
注释:¹青袍白马:此和《洗兵行》中所用不是一个意思。这里指的是幕府生活。²金思、铜驼:邵注:金思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³非故乡:金思铜驼,洛阳皆遭乱矣,物是人非。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dì)(è)¹一别永相望。
译文:梅花正含苞欲放,我不自觉地想起我洛阳的兄弟朋友。
注释:¹棣萼:以比喻兄弟。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愁极¹本凭诗遣(qiǎn)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译文:愁闷极了,本想写诗来排愁,没想到越写越凄凉了。
注释:¹愁极:意为愁苦极时本欲借诗遣怀,但诗成而吟咏反觉更添凄凉。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第一句准确地写出了冬至的特点:一年中日最短,影最长的日子,冬至之后,日渐长而影渐短。诗人杜甫写此诗时,正在成都(剑南),在朋友严武那里做幕僚,而且与严武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心情十分低落,所以就思念起了洛阳。杜甫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洛阳度过的,而且他与李白当年也正是在洛阳相识的。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青袍白马,指的是自己当前的处境,指闲官卑位,这里作借代用,也可指处于闲官卑官中的自己。随即他又说,故乡洛阳已经物是人非。当时安史之乱,洛阳已经沦陷。这里的金谷,指的是金谷园,西晋石崇的花园,在洛阳西北,这是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一处名园。铜驼,指的是铜驼街,铜驼路是西晋都城洛阳皇宫前一条繁华的街道,以宫前立有铜驼而得名。故人们常以金谷、铜驼代表洛阳的名胜古迹,或者指代洛阳。但洛阳城里的“金谷铜驼”并非故乡的典型特征。诗中的“金谷”与“铜驼”,已十分清楚地告知我们,杜甫在剑南所思念的洛阳,是可肯定为其故乡的。而诗中的“非故乡”,并不是指洛阳不是杜甫的故乡,而是说:但洛阳的金谷园、铜驼等胜地的风景,因遭受了安史之乱而使其非昔日可比了。正如《杜诗详注》云:“金谷铜驼,洛阳遭乱矣。”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以开花繁盛紧密的棠棣起兴,讲对兄弟的思念。所以棣萼指的就是兄弟,所以表面上作者是在讲两种花,指堂棣之华早就开谢了,自己还在想着它,而梅花正含苞欲放。而实际上,作者前一句是起兴,讲的是眼前的景:梅花欲开。后一句讲的是由此景而联想的情绪:对远在洛阳的兄弟朋友的思念。洛阳遭受战乱,那里有知我怜我的兄弟,所以我特别地想念它。(棠棣,有人以为就是郁李,以上为郁李花。)诗人说,愁闷极了,本想写首诗来排遣这愁闷,没料到诗写成后自己吟咏起来,反而更觉得凄凉与寂寞了。

参考资料:
1、 仇兆鳌在《杜诗详注》卷十四笺此云:“金谷铜驼,洛阳遭乱矣。因梅花而念棣萼,总是触物伤怀。”

zhìhòu

 tángdài 

dōngzhìzhìhòuchūcháng yuǎnzàijiànnánluòyáng 
qīngpáobáiyǒu jīntóngtuófēixiāng 
méihuākāijué èbiéyǒngxiāngwàng 
chóuběnpíngshīqiǎnxìng shīchéngyínyǒngzhuǎnliáng 
流莺舞蝶两相欺,不取花芳正结时。
流莺(yīng)¹舞蝶两相欺²,不取花芳正结³时。
译文:飞动着的黄莺和蝴蝶常常嘲笑我,因为不能在樱桃花初放时来欣赏。
注释:¹流莺:飞动的黄莺。²相欺:相嘲笑。³花芳正结:指含苞初放。
他日未开今日谢,嘉辰长短是参差。
他日¹未开今日谢,嘉(jiā)²长短³是参差。
译文:前来赏花不是未开就是已落,总之就是赶不上樱桃花开的良辰吉日。
注释:¹他日:以前的日子。²嘉辰:美好的辰光。³长短:此处有“总之”、“反正”之意。

  赏花而花已开,诗人常有不逢时之叹,但此诗却加了一个“他日未开”;不管是未开或已谢,总会令人有些感慨。作者从“他日未开今日谢”,引申出“嘉辰长短是参差”的结论,自然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此的“参差”之事,实在很多,却也是无可奈何,只有自怨自叹而已。

  清代诗人袁枚有一首七绝:“桃花零落杳难寻,人为来迟惜不禁。我道此来迟更好,想花心比见花深。”(《湖上杂诗》)天下事,如能以此种心态处理,也许可以免却许多烦恼。但并非每一个人都能达到这种境界。一个人,在人生历程中,常会遇到此种参差之事,经历得多了,心理状态或有失平衡,于是乎,李商隐一来到樱桃树下,看到并非花芳正结之时,便陡然感到流莺舞蝶都在相欺了,这种心态,倒也是常有的。

  李商隐好几首樱桃诗中的樱桃,是诗人嘲讽、讥诮的对象,这首诗中的樱桃,是诗人同情、叹惜的对象。纪昀把李商隐笔下的樱桃当成一个人,认为“集中屡咏樱桃,必有所为,亦可以意为之”。这样的理解,抹煞了这些樱桃诗在意象上的差异,混淆了其主旨。张采田不同意纪昀的意见:“纪氏能以意会,则于玉溪自不至于妄加攻击,但恐未然耳。托意遇合之作,所谓恨遭逢之迟暮也。必非艳情,与《嘲樱桃》诗不同,其座主李回贬湖时之深慨乎?”(《玉溪生年谱会笺》)

参考资料:
1、 邓中龙.李商隐诗译注·第3卷:岳麓书社,2000:1945-1947
2、 钟来茵.李商隐爱情诗解:学林出版社,1997:350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