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残海峤悬桃日,正是山家爆竹时。寂寞两京寒玉琯,萧疏双鬓点银丝。
腊残海峤悬桃日,正是山家爆竹时。寂寞两京寒玉琯,萧疏双鬓点银丝。
干戈回首成都梦,杖履随身那免悲!不饮也应春酒笑,强邀石冻助新诗。
干戈回首成都梦,杖履随身那免悲!不饮也应春酒笑,强邀石冻助新诗。

chūnyòngyùn--zhānghuángyán

cánhǎijiàoxuántáozhèngshìshānjiābàozhúshíliǎngjīnghánguǎnxiāoshūshuāngbìndiǎnyín

gànhuíshǒuchéngdōumèngzhàngsuíshēnmiǎnbēiyǐnyīngchūnjiǔxiàoqiángyāoshídòngzhùxīnshī

张煌言

张煌言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421篇诗文

猜您喜欢
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递翼应劳。
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tiáo)(dì)¹翼应劳。
译文:北来南往的大雁像极了我们这些人,奔波于天涯海角翅膀一定会很累吧。
注释:¹迢递:遥远的样子。
似悲边雪音犹苦,初背岳云行未高。
似悲边雪音犹苦,初翼岳云行未高。
译文:好像还伤悲于边塞的大雪连叫声听来都有些凄苦,应该也是头一次来到雁回峰(南岳衡山)不然雁阵怎么没那么高呢!
月岛聚栖防暗缴,风滩斜起避惊涛。
月岛聚栖(qī)防暗缴(zhuó)¹,风滩斜起避惊涛。
译文:聚在月光照耀的孤岛上休息还得提防暗中的箭,在大风吹过的沙滩上斜飞而起只为躲避扑来的惊涛骇浪。
注释:¹缴:弓箭上的细绳。
时人不问随阳意,空拾栏边翡翠毛。
时人不问随阳意¹,空拾栏边翡翠毛。
译文:¹意:意向、心里的想法。
注释:¹意:意向、心里的想法。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yàn)¹桑。
译文:秋风在夜晚暗暗吹过边塞的河流,吹过雁门的桑田,边地一片萧瑟。
注释:¹雁门:雁门关在今山西代县,为古塞,地势雄险。
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
遥见胡地猎,鞴(bèi)¹宿严霜。
译文:远远地能够看见胡地有人在打猎,虽说还不是秋天,边塞却已经十分寒冷,战士们只能在严霜中风餐露宿。
注释:¹鞴马:谓装备坐骑,不卸鞍鞯鞲。鞴,用革制成,射箭的时候用来束衣袖。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译文:在战场上,兵士们被分成五道作战,孤军奋战,身经百战。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译文:战士们虽然英勇,结果功劳多的反而会被下狱,想起这,真是让战士们伤心啊。
诗歌主旨含有非战之意,作者主观上并没有言反战,而这种情绪通过对战场荒凉凄惨景象的描述流露出来。

sàixià ·qiūfēng

wángchānglíng tángdài 

qiūfēng chuīquèyànménsāng 
yáojiànliè bèi宿yánshuāng 
dàofēnbīng jūnbǎizhàncháng 
gōngduōfǎnxià shìdànxīnshāng 
北望中原泪满巾,黄旗空想渡河津。
北望中原泪满巾,黄旗¹空想渡河津(jīn)²
译文:每当我眺望失陷于异族的北方大地,泪水沾满了衣襟。现在想要让宋军渡过黄河收复失地,那不过是一阵空想而已。
注释:¹黄旗:指南宋的军队。²河津:黄河的渡口。
丈夫穷死由来事,要是江南有此人!
丈夫穷死¹由来事²,要³是江南有此人
译文:大丈夫视死如归不怕牺牲,是从来就有的事;我只是希望江南能够再出现收复失地的人!
注释:¹穷死:这里指轻死,是不怕牺牲的意思。²由来事:从来就有的事。³要:只要。⁴此人:这儿指能够渡河收复人。

běiwàng--yóu

běiwàngzhōngyuánlèimǎnjīnhuángkōngxiǎngjīn

zhàngqióngyóuláishìyàoshìjiāngnányǒurén

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离,嘅其叹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中谷¹有蓷(tuī)²,暵(hàn)³乾矣。有女仳(pǐ),嘅(kǎi)叹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¹⁰矣!
译文: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旱无雨将枯槁。有位女子遭遗弃,内心叹息又苦恼。内心叹息又苦恼,嫁人不淑受煎熬。
注释:¹中谷:同谷中,山谷之中。孔疏:“中谷,古中。倒其言者,古人之语皆然,诗文多此类也。”²蓷:益母草。³暵其:即“暵暵”,形容干枯、枯萎的样子。暵,晒干。⁴仳离:妇女被夫家抛弃逐出,后世亦作离婚讲。⁵嘅其:即“嘅嘅”。嘅,同“慨”,叹息之貌。⁷嘅:别,分别。⁸叹:叹息。⁹遇人:逢人,嫁人。遇,相逢,不期而会。¹⁰艰难:困难。
中谷有蓷,暵其脩矣。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暵其脩(xiū)¹矣。有女仳离,条²其啸(xiào)³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
译文: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旱无雨将枯焦。有位女子遭遗弃,抚胸叹息又长啸。抚胸叹息又长啸,嫁人不淑多苦恼。
注释:¹脩:干枯,败坏。一说长。²条:深长。³啸:号,呼叫,悲啸之声。⁴不淑:不善。一说无用。
中谷有蓷,暵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中谷有蓷,暵其湿¹矣。有女仳离,啜(chuò)²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³
译文: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旱无雨将枯焦。有位女子遭遗弃,抽噎哭泣泪不干。抽噎哭泣泪不干,悔恨莫及空长叹。
注释:¹湿:将要晒干的样子。²啜:哽噎抽泣貌。³何嗟及矣:同“嗟何及矣”。嗟,悲叹声。一说句中助词。何及,言无济于事。及,与。郑笺:“及,与也。泣者,伤其君子弃己。嗟乎,将复何与为室家乎?”

  全诗三章,每章的意思都差不多,反复吟咏,突出主题:女子遇人不淑,最终痛苦、悲伤、愤怒。妇女在春秋时代被男子遗弃的情况,说明男权主义在那个时代已经成为社会伦理观念的主流。女子择偶不慎,嫁了个忘恩绝情的丈夫,最终被抛弃,落得个自怨自艾的下场。可见中国妇女地位的低微,已经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诗歌每节开头,都用山谷中的益母草起兴。益母草是中草药,据李时珍《本草纲目》,益母草对妇女有明目益神的功效,现代也常用益母草作妇女病治疗调养之用。益母草有益于妇女养生育子。诗歌用益母草起兴,作用有二:一是这种植物与妇女关系密切,提起益母草,可以使人联想到妇女的婚恋、生育、家庭、夫妻,由草及人,充分发挥诗歌联想作用;二是益母草已经干枯了,益母草晒干,可入药。妇女被抛弃,入药的益母草的意义在于:促进夫妻感情和有益于生儿育女的药草,与被离弃的妇女摆在一块,对比强烈,给人的感觉是这位妇女命运真太悲惨。因此,“中谷有蓷”一句,是起了隐喻作用、感情引导作用和启发联想作用。

  每章最后一句,都是妇女自身觉悟的感叹。被薄幸丈夫抛弃,她不仅仅是一昧怨天尤人,而是痛定思痛,得出了“遇人之艰难”、“遇人之不淑”和“何嗟及矣”的结论。这是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小结,也是对今后生活的警诫。吟唱出来,当然是对更多已婚未婚妇女的提醒和劝告。在这位被抛弃的妇女身上,仍然保留着妇女自重自觉的品格,这正是她灵魂中清醒而坚强的一面,启迪着人们。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39-141

zhōngyǒutuī

míng xiānqín 

zhōngyǒutuī hàngān yǒu kǎitàn kǎitàn rénzhījiānnán 
zhōngyǒutuī hànxiū yǒu tiáoxiào tiáoxiào rénzhīshū 
zhōngyǒutuī hànshī湿 yǒu chuò chuò jiē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效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而望不止者,何也?”
灵公¹(hào)²妇人而丈夫饰者³,国人尽效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而望不止者,何也?”
译文:齐灵公喜欢内宫的女子穿扮男人服饰,于是都城的女子都效仿穿上了男人服饰。齐灵公派官吏禁止她们,并且指出:“如果有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就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一时间国内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的到处都是,但还是不能禁止。晏子觐见时,齐灵公问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被撕衣服,扯断衣带的到处都是,可还是不能制止。这究竟是为什么?”
注释:¹灵公:指齐灵公。²好:喜好。³妇人而丈夫饰者:女扮男装。丈夫:成年男子。饰:装饰。⁴使:派遣。⁵带:腰带。⁶相望:彼此看得见,指到处。⁷寡人:寡德之人,君主对自己的谦称。
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晏子对¹曰:“君²使服³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为⁹也。”
译文:晏子回答说:“您让宫内女子这样穿,但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悬挂着牛头,但在里面卖着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的女子不这样穿,那么宫外没有人敢这样穿了。”
注释:¹对:回答。²君:您,对对方的尊称。³服:穿。⁴内:指王宫内。⁵犹:如同。⁶何以:即“以何”,为什么,疑问代词作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⁷则:那么。⁸莫:没有人,否定性无定指代词。⁹为:指穿。
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也。
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¹月,而国人莫之服²也。
译文:齐灵公说:“你说得好。”(齐灵公)下令宫内女子不能穿扮男人服饰,没过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子穿扮男人服饰了。
注释:¹逾:超过。²莫之服:“莫服之”。否定句代词“之”作宾语而前置。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