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公学道处,庐峰孤月时。赤脚发狂走,咄咄空中奇。
庞公学道处,庐峰孤月时。赤脚发狂走,咄咄空中奇。
微言成怪诞,流俗骇愚痴。妙谛岂足诠,大悟见临危。
微言成怪诞,流俗骇愚痴。妙谛岂足诠,大悟见临危。
敌来倾国迎,高遁贤者为。不臣复不去,幽囚还赋诗。
敌来倾国迎,高遁贤者为。不臣复不去,幽囚还赋诗。
白刃岂不利,强项不可施!所由心坚刚,宁有鬼神持!
白刃岂不利,强项不可施!所由心坚刚,宁有鬼神持!
我读「明夷集」,激楚凄肝脾。至人已形解,壮士空含悲!
我读「明夷集」,激楚凄肝脾。至人已形解,壮士空含悲!
钱澄之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291篇诗文

猜您喜欢
朝阳入北林,竹树散疏影。
(zhāo)阳入北林,竹树散疏影。
译文:初升的朝阳阳光洒入北边的林中,透过稀疏的枝干投下光影。
注释: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叫一寻。
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
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
译文:我居住在低矮的篱笆之中的新居,给我无穷的快乐之境。
旧居无一席,逐客犹遭屏。
旧居¹无一席,逐客²犹遭屏(bǐng)³
译文:过去寄居的官舍也不是好房子,但就是这样简陋的房子也不让人居住。
注释:¹旧居:指苏轼寄居的官舍。²逐客:作者自谓。³遭屏:遭受排除。
结茅得兹地,翳翳村巷永。
结茅得兹(zī)地,翳(yì)¹村巷永²
译文:在这里建造简陋的屋舍,小巷幽深,草木繁盛。
注释:¹翳翳:指草木茂密成荫貌。²永:深。
数朝风雨凉,畦菊发新颖。
数朝风雨凉,畦(qí)菊发新颖¹
译文:几场风雨过后天气渐渐转凉,畦田中的菊花新生出点点花蕾。
注释:¹新颖:指新生的其状细长的花蕾。
俯仰可卒岁,何必谋二顷。
俯仰¹可卒岁²,何必谋二顷³
译文:转瞬之间便可度过岁月,何必只追求那赖以谋生的粮田。
注释:¹俯仰:比喻时间短暂。²卒岁:度过岁月。³二顷:二顷田,指赖以谋生的粮田。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溪行衣自湿,亭午¹气始散。
译文:晨起沿着小溪前行,衣服不知不觉被雾气沾湿,到了中午时分雾气才渐渐消散。
注释:¹亭午:正午,中午。
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
冬温蚊蚋(ruì)¹集,人远凫(fú)²乱。
译文:蜀中的暖冬天气,蚊虫飞舞着聚集在一起;人已经走远,凫鸭才开始骚动。
注释:¹蚊蚋:蚊子。²凫鸭:水鸭。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译文:转身回望来路崎岖,阴云重叠,山崖高峻。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驿(yì)楼衰柳侧,县郭轻乱畔。
译文:游目远眺,山下通泉驿的驿楼旁长着几棵枯柳树,不远处已经可以看到县城中的袅袅炊烟。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
一川何绮(qǐ)¹,尽目穷壮观。
译文:回望一路缘岸而行的泉水,曲折注入江中;在夕阳照射下,是多么绮丽壮观。
注释:¹绮丽:华美艳丽。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译文:远远看去,山色苍茫寂寥,在晚照之下,江水在夕阳一同增辉满溢。
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
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
译文:感慨时局动荡,无法为国出力,愧对孔圣人的教诲,我远离京城,如同王粲一般。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jiē)¹
译文:我这一生漂泊凄苦,历经磨难,只能独自叹息。
注释:¹嗟叹:叹息。

tōngquán驿nántōngquánxiànshíshānshuǐzuò

 tángdài 

xíngshī湿 tíngshǐsàn 
dōngwēnwénruì rényuǎnluàn 
dēngdùnshēngzēngyīn qīngchūgāoàn 
驿lóushuāiliǔ xiànguōqīngyānpàn 
chuān jìnqióngzhuàngguān 
shānyuǎn jiāngguāngmàn 
shāngshíkuìkǒng guótóngwángcàn 
shēngpiāolíng suǒyǒujiētàn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lán)¹今朝重,江山此地²深。
译文:今天的山中雾气特别的重,天涯广阔,自己却身处如此偏僻遥远的地方。
注释:¹岚雾:二者实一物,在江曰雾,在山曰岚。²此地:指忠州。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滩声秋更急,峡气¹晓多阴。
译文: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的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
注释:¹峡气:指雾气。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望阙(què)¹声遮眼,思乡雨滴心。
译文:望向帝京但是云雾遮住了双眼,思念着故乡,雨声落地滴滴打在心头。
注释:¹望阙:眷念朝廷。阙,宫门楼观,代指朝廷。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将何慰幽独¹,赖此北窗琴²
译文:用什么来安慰我这幽深彷徨的思绪,只能依靠这北窗下的琴排解心中孤独了。
注释:¹幽独:寂寞孤独。²北窗琴:晋陶渊明曾置无弦琴一张,又喜卧北窗下,此句化用此事。

  这是白居易诏授忠州刺史时写的一首诗。诗人通过对山岚雾霭、滩头江水、峡气弥漫的描述,抒发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切和郁闷之情,也寄托了诗人愿早日回京报效朝廷的拳拳之心。

  诗中前四句写景,寥寥数语展现出此时此地的景象:山岚雾霭特别浓重,江山辽阔,自己却身处如此偏僻遥远的地方。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中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

  后四句则笔锋一转,写到自己望向帝京,表达了自己心中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两句化用晋陶渊明置无弦琴的故事,说自己只能依靠这北窗下的琴来排解心中孤独了,表达了自己不甘寂寞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诗中所写,虽是溯江西上所经历的美丽而又险峻的风光,却恰如其分地透露了诗人萦绕心头的宦海波澜,其中“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写得情景交融,将澎湃于心间的万千波涛,同三峡所见的逆风惊浪完全吻合,情溢于景,动人心扉,这也正是白居易山水吟咏的特有风采。

参考资料:
1、 王景霓著.烛光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06:160-161
2、 忻志伟,周骥著.报纸新闻标题制作与编排艺术: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09:150
3、 黄武煜著.何人不起故园情 古诗词里斩不断的乡愁: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04:123

yīn--bái

lánjīncháozhòngjiāngshānshēn

tānshēngqiūgèngxiáxiǎoduōyīn

wàngquēyúnzhēyǎnxiāngxīn

jiāngwèiyōulàiběichuāngqín

得邻之茆地,蕃之,树竹木,灌蔬于其间,结茅以自休,嚣然而乐。世固有处廊庙之贵,抗万乘之富,吾不愿易也。
得邻之茆(máo)¹地,蕃²之,树竹木,灌蔬于其间,结茅以自休,嚣(xiāo)³蔬乐。世固有处廊庙之贵,抗万乘之富,吾不愿易也。
译文:得到邻近杂草很多的一块地,围上篱笆,栽上竹木,在里面灌水种蔬菜,搭建起草房来供自己休息,悠闲又快乐。世上固然有身在朝廷的显贵,财富与国君匹敌(相当)的富人,但我不愿意和他们互换位置。
注释:¹茆:同“茅”,茅草。²蕃:通“藩”,篱落。³嚣然:闲适的样子。⁴易:交换。
人之性不同,于是知伏闲隐奥,吾性所最宜。驱之就烦,非其器所长,况使之争于势利、爱恶、毁誉之间邪?
人之性不同,于是知伏闲隐奥¹,吾性所最宜。驱之就烦,非其器所长,况使之争于势利、爱恶、毁誉之间邪?
译文:世人的性情各不相同,由此而明白处于闲散的生活状态中,隐居在僻静的处所,我的性情最为合适。迫使我去做繁杂的事情,原本就不是我那天赋的长处所在,何况还要让人到那势利、爱憎、毁誉中间去争斗呢?
注释:¹隐奥:隐晦深奥。
然吾亲之养无以修,吾之昆弟饭菽藿羹之无以继,吾之役于物,或田于食,或野于宿,不得常此处也,其能无焰然于心邪?少而思,凡吾之拂性苦形而役于物者,有以为之矣。士固有所勤,有所肆,识其皆受之于天而顺之,则吾亦无处而非其乐,独何必休于是邪?顾吾之所好者远,无与处于是也。
然吾亲之养无以修,吾之昆弟饭菽(shū)¹(huò)²之无以继,吾之役于物,或田于食,或野于宿,不得常此处也,其能无焰然于心邪?少蔬思,凡吾之拂性苦形蔬役于物者,有以为之矣。士固有所勤,有所肆,识其皆受之于天蔬顺之,则吾亦无处蔬非其乐,独何必休于是邪?顾吾之所好者远,无与处于是也。
译文:然而我母亲的赡养没条件达到最完美的地步,我兄弟们的粗食淡饭也没办法顿顿吃得上,我被解决这些生活问题所驱迫,有时在田地里用饭,有时在野外住宿,不能够经常呆在这草房中,哪能在心里不焦躁呢? 不过冷静一下再想想,大凡像我这样违背自己的性情,劳苦自己的身体,被生活问题所驱迫的情况,也是有理由去做的了。读书人原本就有该勤苦的事,也有该尽力的事,明白这些都是从上天那里承受过来的,进而顺从它,那我也就没有任何地方不是该欢乐的了,为什么偏偏一定要在这草房里休息才算好呢?回想我所爱好的东西很高远,与身在这草房中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注释:¹菽:豆类的总称。²藿羹:用豆叶做的羹。泛指粗粝的食物。
然而六艺百家史氏之籍,笺疏之书,与夫论美刺非、感微托远、山镵冢刻、浮夸诡异之文章,下至兵权、历法、星官、乐工、山农、野圃、方言、地记、佛老所传,吾悉得于此。
然蔬六艺百家史氏之籍,笺(jiān)¹之书,与夫论美刺非、感微托远、山镵(chán)(zhǒng)刻、浮夸诡异之文章,下至兵权、历法、星官、乐工、山农、野圃、方言、地记、佛老所传,吾悉得于此。
译文:然而六经、诸子百家、史家的著述,注解之类的书籍,以及评定美好事物,讽刺丑恶现象,对细微的东西别有感触而寄托又深远,凿于山崖和镌刻在墓石,浮夸又诡谲怪异的文章,下至用兵谋略、历法星象、乐舞音律、农作物种植、方言和地理书,佛教道教所传授的教义法术,我又全在这草房中获取到。
注释:¹笺疏:笺注。
皆伏羲以来,下更秦汉至今,圣人贤者魁杰之材,殚岁月,惫精思,日夜各推所长,分辨万事之说,其于天地万物,小大之际,修身理人,国家天下治乱安危存亡之致,罔不毕载。处与吾俱,可当所谓益者之友非邪?
皆伏羲以来,下更秦汉至今,圣人贤者魁杰¹之材,殚(dān)²岁月,惫精思,日夜各推所长,分辨万事之说,其于天地万物,小大之际,修身理人,国家天下治乱安危存亡之致,罔(wǎng)不毕载。处与吾俱,可当所谓益者之友非邪?
译文:它们都属于从伏羲以来,往下又历经秦朝汉朝直至当代,圣人贤人和突出的奇才穷尽岁月,付出极大的精密思索,日夜各自推究学问胜过其他学问的地方,分析辨明各种事物的论断。这些论断对于天地万物,小事与大道的关系,修养好自身,治理民众,国家天下治乱安危存亡的最高表现,没有不详尽载述的。这样一来,草房与我在一起,可以够得上人们所说的扩充自己的好友吧?还是并不如此呢?
注释:¹魁杰:杰出。²殚:尽;竭尽。
吾窥圣人旨意所出,以去疑解蔽。贤人智者所称事引类,始终之概以自广,养吾心以忠,约守而恕者行之。其过也改,趋之以勇,而至之以不止,此吾之所以求于内者。
吾窥圣人旨意所出,以去疑解蔽。贤人智者所称事引类,始终之概以自广,养吾心以忠,约守蔬恕者行之。其过也改,趋之以勇,蔬至之以不止,此吾之所以求于内者。
译文:我窥探圣人主旨用意的出发点,用它来去除疑惑,解开蒙昧。贤人和明智者称说事物,连及类属,勾勒出由始至终的大概情形,用它来扩充自己。拿忠诚来培植我的心性,紧紧约束住节操,按宽容的原则去行事。人有过错就改正,凭勇敢去对待所要奔赴的事业,靠永不止息来实现最高的目标,这些都是我要从内心来加以索求的东西(原因)。
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彼何与于我哉?此吾之所任乎天与人者。然则吾之所学者虽博,而所守者可谓简;所言虽近而易知,而所任者可谓重也。
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蔬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蔬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蔬毁之者,亦过也。彼何与于我哉?此吾之所任乎天与人者。然则吾之所学者虽博,蔬所守者可谓简;所言虽近蔬易知,蔬所任者可谓重也。
译文:获得到适当的时机就去施行,这时还守身在深山长谷而不出世,显然也是错误的。得不到适当的时机就作罢,这时还要不辞劳苦地去谋求践行自己的主张,显然也是错误的。我在适宜问题的处理上做得还不够,有人喜爱我而对我加以称赞,这是不对的。我在适宜问题的处理上做得很充分,有人厌恶我而对我进行诋毁,这也是不对的。 他们这两种态度,与我又有什么相干呢?进退适宜,正是我对上天和世人所应承当的东西。既然如此,那么我所研习的学问虽然很广博,但所持守的却可以称得上简要;所谈论的东西尽管浅近,很容易了解,但所承当的却可以称得上重大。
书之南轩之壁间,蚤夜觉观焉,以自进也。南丰曾巩记。
书之南轩之壁间,蚤夜觉观焉,以自进也。南丰曾巩记。
译文:把以上这些话写在南轩的墙壁上,早晚看看它,用来激励自己上进。南丰曾巩记。

nánxuān

zēnggǒng sòngdài 

    línzhīmáo fānzhī shùzhú guànshūjiān jiémáoxiū xiāoránér shìyǒuchǔlángmiàozhīguì kàngwànshèngzhī yuàn 

    rénzhīxìngtóng shìzhīxiányǐn xìngsuǒzuì zhījiùfán fēisuǒcháng kuàngshǐ使zhīzhēngshì ài huǐzhījiān 

    ránqīnzhīyǎngxiū zhīkūnfànshūhuògēngzhī zhī huòtiánshí huò宿 chángchǔ néngyànránxīn shāoér fánzhīxìngxíngérzhě yǒuwéizhī shìyǒusuǒqín yǒusuǒ shíjiēshòuzhītiānérshùnzhī chǔérfēi xiūshì zhīsuǒhàozhěyuǎn chǔshì 

    ránérliùbǎijiāshǐshìzhī jiānshūzhīshū lùnměifēi gǎnwēituōyuǎn shānchánzhǒng kuāguǐzhīwénzhāng xiàzhìbīngquán  xīngguān gōng shānnóng  fāngyán  lǎosuǒchuán  

    jiēlái xiàgēngqínhànzhìjīn shèngrénxiánzhěkuíjiézhīcái dānsuìyuè bèijīng tuīsuǒcháng fēnbiànwànshìzhīshuō tiānwàn xiǎozhī xiūshēnrén guójiātiānxiàzhìluànànwēicúnwángzhīzhì wǎngzài chǔ dāngsuǒwèizhězhīyǒufēi 

    kuīshèngrénzhǐsuǒchū jiě xiánrénzhìzhěsuǒchēngshìyǐnlèi shǐzhōngzhīgàiguǎng广 yǎngxīnzhōng yuēshǒuérshùzhěxíngzhī guògǎi zhīyǒng érzhìzhīzhǐ zhīsuǒqiúnèizhě 

    shíxíng shǒushēnshānchángérchūzhě fēi shízhǐ ránqiúxíngdàozhě fēi zhī huòàiérzhīzhě guò zhī huòérhuǐzhīzhě guò zāi zhīsuǒrèntiānrénzhě ránzhīsuǒxuézhěsuī érsuǒshǒuzhěwèijiǎn suǒyánsuījìnérzhī érsuǒrènzhěwèizhòng 

    shūzhīnánxuānzhījiān zǎojiàoguānyān jìn nánfēngzēnggǒng 

背水未成韩信阵,明星已陨武侯军。
背水未成韩信阵¹,明星已陨(yǔn)²武侯³军。
译文:符离之役中背水而战却未能像韩信那样大破敌军,你染病过世就像诸葛谢世,天下殒落一颗明星。
注释:挽:哀悼死者。张魏公:张浚,封魏公,南宋爱国将领。¹韩信阵:据《史记·淮阴侯列传》,汉高祖三年,张耳与韩信合兵击赵王歇、成安君陈余,韩信背水而战,大破赵军,斩陈余于低水之上。此喻宋、金符离之战。²殒:殒落,喻死亡。³武侯:诸葛亮的封号。
平生一点不平气,化作祝融峰上云。
平生一点不平气,化作祝融¹峰上云。
译文:你生平未酬的壮志、抑郁愤懑之情没有逝去,化作了南岳衡山祝融峰上的流云。
注释:¹祝融:祝融峰,为南岳衡山最高峰。传说祝融为帝喾的火官,死后葬衡山之阳,祝融峰由此得名。张浚死后亦葬衡山之下,故以祝融比之。

  这首诗的前两句借史论今,深惋“韩信阵”之未成,哀叹武侯未捷而殒,以潜喻张浚的悲剧人生。后两句直点“魏公”之败,将其“不平气”化作“峰上云”,既暗写张浚死葬衡山的现实,又巧妙将其精神通过与祝融的比附,而得到一种升华。这首挽诗气势磅礴,意趣深婉,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符离惨败的反思,而且歌颂了张浚坚持抗敌的爱国精神。

  第一句“背水未成韩信阵”,用的是韩信破赵的典故,诗里用来比喻符离之战,说“未成韩信阵”表明此役的失败。

  第二句“明星已殒武侯军”,用的是诸葛亮的典故,诗里用来比喻张浚之死,写出了他的不幸结局,他在事业上的失败是命里注定。一、二两句流露出对张浚的崇敬、惋惜心情。可以体会得出,这两句诗是从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句化来。

  第三句“平生一点不平气”,所谓“不平气”,是说张浚由于壮志未酬而产生的抑郁愤懑的情绪,他人虽死而精灵不灭从何处显示出来。

  第四句“化作祝融峰上云”作了回答。原来祝融峰上的云,就是张浚的壮志未酬的不平之气所化。诗人信手拈来,通过神思,构成了惊人之句,突出了张浚的“公忠为国”、志存社稷的高大形象。他将与祝融峰永久并存于天地之间。这比其他任何言辞的颂扬,要有力、要感人得多,这等于为张浚竖立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刘过这首诗是否为了迎合张南轩的心意,对张浚的称颂有点过当,恐怕是夹杂了一些私人感情在内的,但主要的还应从刘过本人的政治思想方面去理解。他是一贯主张恢复,反对偏安局面的,这在他的诗词里有多方面的表现。张浚在事业上虽无大成就,但毕竟是一位著名的主战派,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受到刘过的崇敬,在张栻的请求下,他才乐于命笔赋诗。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1253-1254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