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
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
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
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
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
闺人理纨素,游子悲行役。
闺人理纨素,游子悲行役。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
客似秋叶飞,飘飖不言归。
客似秋叶飞,飘飖不言归。
别后罗带长,愁宽去时衣。
别后罗带长,愁宽去时衣。
乘月托宵梦,因之寄金徽。
乘月托宵梦,因之寄金徽。
高楼入青天,下有白玉堂。
高楼入青天,下有白玉堂。
明月看欲堕,当窗悬清光。
明月看欲堕,当窗悬清光。
遥夜一美人,罗衣沾秋霜。
遥夜一美人,罗衣沾秋霜。
含情弄柔瑟,弹作陌上桑。
含情弄柔瑟,弹作陌上桑。
弦声何激烈,风卷绕飞梁。
弦声何激烈,风卷绕飞梁。
行人皆踯躅,栖鸟起回翔。
行人皆踯躅,栖鸟起回翔。
但写妾意苦,莫辞此曲伤。
但写妾意苦,莫辞此曲伤。
愿逢同心者,飞作紫鸳鸯。
愿逢同心者,飞作紫鸳鸯。
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
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
黄金高北斗,不惜买阳春。
黄金高北斗,不惜买阳春。
石火无留光,还如世中人。
石火无留光,还如世中人。
即事已如梦,后来我谁身。
即事已如梦,后来我谁身。
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
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
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
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
清都绿玉树,灼烁瑶台春。
清都绿玉树,灼烁瑶台春。
攀花弄秀色,远赠天仙人。
攀花弄秀色,远赠天仙人。
香风送紫蕊,直到扶桑津。
香风送紫蕊,直到扶桑津。
取掇世上艳,所贵心之珍。
取掇世上艳,所贵心之珍。
相思传一笑,聊欲示情亲。
相思传一笑,聊欲示情亲。
今日风日好,明日恐不如。
今日风日好,明日恐不如。
春风笑于人,何乃愁自居。
春风笑于人,何乃愁自居。
吹箫舞彩凤,酌醴鲙神鱼。
吹箫舞彩凤,酌醴鲙神鱼。
千金买一醉,取乐不求馀。
千金买一醉,取乐不求馀。
达士遗天地,东门有二疏。
达士遗天地,东门有二疏。
愚夫同瓦石,有才知卷舒。
愚夫同瓦石,有才知卷舒。
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鱼。
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鱼。
运速天地闭,胡风结飞霜。
运速天地闭,胡风结飞霜。
百草死冬月,六龙颓西荒。
百草死冬月,六龙颓西荒。
太白出东方,彗星扬精光。
太白出东方,彗星扬精光。
鸳鸯非越鸟,何为眷南翔。
鸳鸯非越鸟,何为眷南翔。
惟昔鹰将犬,今为侯与王。
惟昔鹰将犬,今为侯与王。
得水成蛟龙,争池夺凤凰。
得水成蛟龙,争池夺凤凰。
北斗不酌酒,南箕空簸扬。
北斗不酌酒,南箕空簸扬。
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
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
万族皆凋枯,遂无少可乐。
万族皆凋枯,遂无少可乐。
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
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
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
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
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
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
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
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
月色不可扫,客愁不可道。
月色不可扫,客愁不可道。
玉露生秋衣,流萤飞百草。
玉露生秋衣,流萤飞百草。
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
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
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
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
金丹宁误俗,昧者难精讨。
金丹宁误俗,昧者难精讨。
尔非千岁翁,多恨去世早。
尔非千岁翁,多恨去世早。
饮酒入玉壶,藏身以为宝。
饮酒入玉壶,藏身以为宝。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前后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仙人骑彩凤,昨下阆风岑。
仙人骑彩凤,昨下阆风岑。
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
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
遗我绿玉杯,兼之紫琼琴。
遗我绿玉杯,兼之紫琼琴。
杯以倾美酒,琴以闲素心。
杯以倾美酒,琴以闲素心。
二物非世有,何论珠与金。
二物非世有,何论珠与金。
琴弹松里风,杯劝天上月。
琴弹松里风,杯劝天上月。
风月长相知,世人何倏忽。
风月长相知,世人何倏忽。
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
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
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
去去复去去,辞君还忆君。
去去复去去,辞君还忆君。
汉水既殊流,楚山亦此分。
汉水既殊流,楚山亦此分。
人生难称意,岂得长为群。
人生难称意,岂得长为群。
越燕喜海日,燕鸿思朔云。
越燕喜海日,燕鸿思朔云。
别久容华晚,琅玕不能饭。
别久容华晚,琅玕不能饭。
日落知天昏,梦长觉道远。
日落知天昏,梦长觉道远。
望夫登高山,化石竟不返。
望夫登高山,化石竟不返。

shíèrshǒu

bái tángdài 

qīngtiān míngxīngbáishí 
huángzhī xiāngyíngchǐ 
yínquèqiáo fēishíjiāngānshì 
guīrénwán yóubēixíng 
píngbīngzhīdōnghán shuāngyuǎn 
qiūfēi piāoyáoyánguī 
biéhòuluódàicháng chóukuānshí 
chéngyuètuōxiāomèng yīnzhījīnhuī 

gāolóuqīngtiān xiàyǒubáitáng 
míngyuèkànduò dāngchuāngxuánqīngguāng 
yáoměirén luózhānqiūshuāng 
hánqíngnòngróu tánzuòshàngsāng 
xiánshēngliè fēngjuǎnràofēiliáng 
xíngrénjiēzhízhú niǎohuíxiáng 
dànxiěqiè shāng 
yuànféngtóngxīnzhě fēizuòyuānyāng 

chángshéngnán gòngbēixīn 
huángjīngāoběidǒu mǎiyángchūn 
shíhuǒliúguāng huánshìzhōngrén 
shìmèng hòuláishuíshēn 
pín jiǔhuìlín 
xiānrénshūhuǎng wèiruòzuìzhōngzhēn 

qīng绿shù zhuóshuòyáotáichūn 
pānhuānòngxiù yuǎnzèngtiānxiānrén 
xiāngfēngsòngruǐ zhídàosāngjīn 
duōshìshàngyàn suǒguìxīnzhīzhēn 
xiāngchuánxiào liáoshìqíngqīn 

jīnfēnghǎo míngkǒng 
chūnfēngxiàorén nǎichóu 
chuīxiāocǎifèng zhuókuàishén 

qiānjīnmǎizuì qiú 
shìtiān dōngményǒuèrshū 
tóngshí yǒucáizhījuǎnshū 
shìzuòbēi kuàiránzhé 
yùntiān fēngjiéfēishuāng 
bǎicǎodōngyuè liùlóngtuí西huāng 
tàibáichūdōngfāng huìxīngyángjīngguāng 
yuānyāngfēiyuèniǎo wéijuànnánxiáng 
wéiyīngjiāngquǎn jīnwéihóuwáng 
shuǐchéngjiāolóng zhēngchíduófènghuáng 
běidǒuzhuójiǔ nánkōngyáng 

shìjīntàixíng huíchējìngtuō 
wànjiēdiāo suìshǎo 
kuàngduōbái yōuhúngòngxiāoshuò 
róngguìdāngshí chūnhuázhàozhuó 
rénfēikūnshān ānchángcuǐcuò 
shēnxiǔ róngmíngzàilín 

yuèsǎo chóudào 
shēngqiū liúyíngfēibǎicǎo 
yuèzhōngxiāohuǐ tiāntónggǎo 
huìqīngsōng ānjiànshùlǎo 
jīndānnìng mèizhěnánjīngtǎo 
ěrfēiqiānsuìwēng duōhènshìzǎo 
yǐnjiǔ cángshēnwéibǎo 

shēngzhěwéiguò zhěwéiguīrén 
tiān tóngbēiwànchén 
yuèkōngdǎoyào sāngchéngxīn 
báiyán qīngsōngzhīchūn 
qiánhòugèngtàn róngānzhēn 

xiānréncǎifèng zuóxiàlàngfēngcén 
hǎishuǐsānqīngqiǎn táoyuánjiànxún 
绿bēi jiānzhīqióngqín 
bēiqīngměijiǔ qínxiánxīn 
èrfēishìyǒu lùnzhūjīn 
qíntánsōngfēng bēiquàntiānshàngyuè 
fēngyuèchángxiāngzhī shìrénshū 

shèjiāngnòngqiūshuǐ àihuāxiān 
pānnòngzhū dàngyàngchéngyuán 
jiāréncǎiyún zèngyuǎntiān 
xiāngyóujiàn chàngwàngliángfēngqián 

 jūnhuánjūn 
hànshuǐshūliú chǔshānfēn 
rénshēngnánchèn chángwéiqún 
yuèyànhǎi yànhóng鸿shuòyún 
biéjiǔrónghuáwǎn lánggānnéngfàn 
luòzhītiānhūn mèngchángjuédàoyuǎn 
wàngdēnggāoshān huàshíjìngfǎn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 1156篇诗文

猜您喜欢
楚富者,牧羊九十九,而愿百。尝访邑里故人,其邻人贫有一羊者,富拜之曰:吾羊九十九,今君之一盈成我百,则牧数足矣。
楚富者,牧¹羊九十九,而愿²百。尝访³(yì)故人,其邻人贫有一羊者,富拜之曰:吾羊九十九,今君之一盈成我百,则牧数足矣。
译文:楚国有个富人,养了九十九头羊而希望有一百头羊。他曾经寻求乡里的熟人,他的邻居是个穷人,有一头羊,富人请求那穷人说:“我有九十九头羊,现在您这一头给我,我就增加到一百了,那么我拥有的羊数就足够了。”
注释:¹牧:放养。²愿:希望。³访:寻求。⁴邑里:乡里。⁵故人:熟人。⁶之:这。⁷盈:满足。
春山古寺绕沧波,石磴盘空鸟道过。
春山古寺绕沧波,石磴(dèng)¹盘空鸟道过。
译文:凌云寺为江水围绕,气象开阔,地势雄峻,上下之路只能是石径盘旋而上,人在其中就像飞鸟一样驾云以上,御风而行。
注释:¹石磴:石级;石台阶。
百丈金身开翠壁,万龛灯焰隔烟萝。
百丈金身开翠壁,万鸟(kān)¹灯焰隔烟萝。
译文:惟大佛金身稳坐,净心无尘,背依一山翠壁,面临万龛灯焰,在此高山之中,草树茂密,烟聚萝缠之处把此修道之处和世人隔离开来。
注释:¹鸟:奉神位、佛像等的小阁子。
云生客到侵衣湿,花落僧禅覆地多。
云生客到侵衣湿,花落僧禅覆地多。
译文:可就算如此也阻隔不了香客的虔诚,他们从远方来,不畏山高,登山之时衣服也被云雾打湿,香客们还供奉了很多鲜花,花瓣落下几乎可以把僧院的地面覆盖住。
不与方袍同结社,下归尘世竟如何。
不与方袍¹同结社,下归尘世竟如何。
译文:可是我就在思考,难道修行就只能在此处吗?在尘世中也可以修炼自己的向道禅心。
注释:¹方袍: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平摊为方形,故称。 借指僧人。

língyún

kōngshǔ tángdài 

chūnshānràocāng shídèngpánkōngniǎodàoguò 
bǎizhàngjīnshēnkāicuì wànkāndēngyànyānluó 
yúnshēngdàoqīnshī湿 huāluòsēngchánduō 
fāngpáotóngjiéshè xiàguīchénshìjìng 
十八日昧爽促饭,而担夫逃矣。久之,店人厚索余赀,为送浪穹。遂南行二里,过一石桥,循东山之麓而南,七里,至牛街子。循山南去,为三营大道;由岐西南,过热水塘,行坞中,为浪穹间道。盖此地已为浪穹、鹤庆犬牙错壤矣。于是西南从支坡下,一里,过热水塘,有居庐绕之。余南行塍间,其坞扩然大开。
十八日昧(mèi)¹促饭,而担夫逃矣。久之,店人厚索余赀(zī)²,为送浪穹(qióng)。遂³南行二里,过一石桥,循东山之麓(lù)而南,七里,至牛街子。循山南去,为三营大道;由岐西南,过热水塘,行坞中,为浪穹间道。盖此地已为浪穹、鹤庆犬牙错壤矣。于是西南从支坡下,一里,过热水塘,有居庐绕之。余南行塍(chéng)间,其坞(wù)扩然大开。
译文:十八日天亮时催促吃饭,但挑夫逃走了。很久,店主人多要我的钱,为我送行李到浪弯县。于是往南行二里,过一座石桥,沿东山山脚往南走,前行了七里,到牛街子。沿山往南去,是到三营的大路;从岔路向西南,过热水塘,在坞中行走,是到浪穿县的小路。原来这里已经是浪弯县、鹤庆府犬牙交错的接壤地带了。于是往西南顺着一支坡下,一里,经过热水塘,有民房环绕。我往南从田间走,山坞豁然大开。
注释:¹昧爽:拂晓和黎明,指清晨时分。²余赀:富馀的资财。³遂:于是。⁴麓:山脚。⁵牛街子:今仍名牛街,在洱源县北境。⁶三营:今名同,在洱源县北境。⁷热水塘:云南俗称温泉为热水塘,此处专指牛街温泉。该温泉至今仍存,在牛街稍南的公路边。
西南八里,有小溪自东而西注。越溪又南,东眺三营,居庐甚盛,倚东山之麓,其峰更崇;西望溪流,逼西山之麓,其畴更沃;过此中横之溪,已全为浪穹境矣。三营亦浪穹境内,余始从鸡山闻其名,以为山阴也,而何以当山之南?至是而知沐西平再定佛光寨,以其地险要,特立三营以控扼之。土人呼营为“阴”,遂不免与会稽少邻县同一称谓莫辨矣。
西南八里,有小溪自东而西注。越溪又南,东眺三营,居庐甚盛,倚东山之麓,其峰更崇;西望溪流,逼西山之麓,其畴(chóu)更沃;过此中横之溪,已全为浪穹境矣。三营亦浪穹境内,余始从鸡山闻其名,以为山阴也,而何以当山之南?至是而知沐西平再定佛光寨,以其地险要,特立三营以控扼(è)之。土人呼营¹为“阴”,遂不免与会稽少邻县同一称谓莫辨矣。
译文:往西南走八里,一条小溪从东向西流。越过小溪又往南走,向东眺望三营,居家很兴盛,傍靠在东山麓,那里山峰更高大;向西眺望溪流,紧逼西山麓,那里土地更肥沃;越过这条横穿山坞的小溪,已经完全属于浪弯县境了。三营也在浪弯县境内,我最初在鸡足山听到三营之名,以为是山阴二字,但为什么位于山南呢?到了这里才知道,西平侯沐英第二次平定佛光寨,因为其地险要,专门建立三营来控制。当地人读营为阴声,于是不免与绍兴府会稽相邻的山阴县称谓相同、不能分辨了。
注释:¹“土人呼营”句:明置绍兴府,山阴、会稽两县同为其附郭县,治所皆在今浙江绍兴。
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
小子¹何时见(xiàn)²,高秋³此日生。
译文:何时可见小子诞生,高秋的今天正是呱呱坠地时。
注释:¹小子:指杜甫的儿子杜宗武,小名骥子。²见:出生。³高秋:八九月份。宋子侯诗:“高秋八九月。”
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
自从都邑(yì)¹,已伴老夫²名。
译文:自从我写过怀念你的诗,伴着我的名子你也被人知道。
注释:¹都邑语:《大戴礼》:百里而有都邑。此处指在成都写的诗。宗武是作者幼子,乳名骥子,作者多次写诗称赞他。²老夫:杜甫自谓。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诗是从家事¹,人传世上情²
译文:诗是我家祖辈相传的事业,而人们以为这只是世间寻常的父子情。
注释:¹诗是从家事:杜甫祖父杜审言,以诗知名于世,为“文章四友”之一。杜甫认为诗为自己的家学,故云。²人传世上情:承上句,意为诗是杜家祖辈以为的事业,人们会以为我在成都给你写诗这只是世间寻常的父子情。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熟精文选¹理,休觅(mì)彩衣轻²
译文:你要熟精《文选》,以绍家学,不要效仿老莱子年老还以彩衣娱亲。
注释:¹文选:指《文选》,南朝梁萧统所编先秦至梁的诗文总集。集古人文词诗赋凡三十卷,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²休觅彩衣轻:这句是说不必像老莱子身穿彩衣在双亲身边嬉戏。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凋瘵(zhài)¹(yán)初秩(zhì)²,欹(qī)³坐不成。
译文:我病中为你的生日开筵,侧着身子斜靠在椅子上,慢慢倒酒以细饮。
注释:¹凋瘵:老病。²筵初秩:生日之筵刚排好。古代举行大射礼时,宾客初进门,登堂入室,叫初筵。后泛指宴饮。又解:十岁为一秩,初秩即第一个十年,此时宗武十三岁,此处为约指。³欹斜:倾斜,歪斜。杜甫衰弱多病,筵席间不能端坐,故云“欹斜”。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
流霞¹分片片,涓滴²就徐倾³
译文:仙酒美肴、饮食是莫大享受,然我体衰、不能多饮,为你生日那就缓缓干杯吧。
注释:¹流霞:传说中的仙酒。形容美酒。奇思妙想,用法奇特。²涓滴:一滴滴。³徐倾:慢慢地饮酒。杜甫因病,不能多饮酒,故云。

  宗武是诗人的幼子,诗人曾多次提到并称赞他,在《忆幼子》诗中说:“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别离惊节换,聪慧与谁论。”在《遣兴》中说:“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说明宗武聪慧有才,可惜没有诗传下来。杜甫死后,是由宗武的儿子嗣业安葬的,并请元稹作墓志铭,人称不坠家声。

  首句的意思是:何时看到小子的诞生,高秋的今天正是呱呱坠地之时,点名宗武生日的时间。次句“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回想昔日写诗赞宗武懂事乖巧,宗武也随着诗文的传播而被人熟知,字里行间透着些许自豪。“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杜甫的远祖杜恕、杜预是汉、晋时的名臣名儒,祖父杜审言更是初唐著名诗人,诗人自己更是以诗著称于世,故勖勉宗武:诗是我家祖辈相传的事业,要继承和发扬,不仅是一般的世间亲情而已。“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杜甫自己得力于《文选》,所以勉励儿子熟读精研,继承父志,不要像古代的老莱子,七十岁时穿着彩衣在父母面前嬉戏,以娱乐父母。最后两句说自己以衰病之躯,还在为小儿子的生日开筵祝贺一番,父子深情,跃然纸上,字里行间也透出些许悲凉,适逢乱世,国破家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即使分隔两地,拖着病体也要为儿子摆生日宴席,写诗勉励宗武,此情可叹。

参考资料:
1、 喻岳衡编著,历代名人家训,岳麓书社,2002年03月第2版,第101页

zōngshēng

 tángdài 

xiǎoshíxiàn gāoqiūshēng 
cóng bànlǎomíng 
shīshìjiāshì rénchuánshìshàngqíng 
shújīngwénxuǎn xiūcǎiqīng 
diāozhàiyánchūzhì xiézuòchéng 
liúxiáfēnpiànpiàn juānjiùqīng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日暮¹长江里,相邀(yāo)归渡头²
译文:暮色照在长江里,相邀一起划船回到渡头。
注释:¹日暮:指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傍晚。²渡头:渡口。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船流 一作:轻舟)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¹船流。(船流 一作:轻舟)
译文:落花好似有情意,飘来荡去,紧随船儿朝前流。
注释:¹逐:追逐,追随。

  江南曲: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它和《采莲曲》、《采菱曲》等编入《清商曲辞》。唐代诗人学习乐府民歌,采用这些旧题,创作了不少清新平易、明丽活泼的诗歌。储光羲的《江南曲四首》就属于这一类作品。

  本首诗头两句“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点明时间地点和情由。“渡头”就是渡口,“归渡头”也就是划船回家的意思,“相邀”二字,渲染出热情欢悦的气氛。这是个江风习习、夕阳西下的时刻,那一只只晚归的小船飘荡在这迷人的江面上,船上的青年男女相互呼唤,江面上的桨声、水声、呼唤声、嘻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欢快的晚归曲。

  三四句“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创造了一个很美的意境。在那些表现出青年男女各种微妙的、欲藏欲露、难以捉摸的感情,这两句诗就是要表现这种复杂的心理。诗人抓住了“归棹落花前”这个富有特色的景物,赋予景物以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另一番意境。“落花”随着流水,因此尽管桨儿向后划,落花来去飘荡,但还是紧随着船儿朝前流。诗人只加了“如有意”三个字,就使这“来去逐轻舟”的自然现象,感情化了,诗化了。然而,这毕竟是主观的感受和想象;因此那个“如”字,看似平常,却很有讲究。“如”者,似也,象也。它既表现了那种揣摸不定的心理,也反映了那藏在心中的期望和追求。下语平易,而用意精深,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首诗所要表现的感情和心理状态。

  这首诗的第四句,有的本子作“来去逐船流”,从诗意的角度来看,应该说“来去逐轻舟”更好些。因为,第一,“逐”字在这里就含有“流”的意思,不必再用“流”字;第二,因为上句说了“如有意”,所以,虽然是满载一天劳动果实的船,此刻也成为“轻舟”,这样感情的色彩就更鲜明了。“轻舟”快行,“落花”追逐,这种紧相随、不分离的情景,也正是构成“如有意”这个联想的基础。所以,后一句也可以说是补充前一句的,两句应一气读下。

参考资料:
1、 赵其钧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98-399

jiāngnánshǒu ·sān

chǔguāng tángdài 

chángjiāng xiāngyāoguītóu 
luòhuāyǒu láizhúchuánliú  (chuánliúzuò qīngzhōu )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