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逢酒便高歌,醉舞诗狂渐欲魔。五斗解酲犹恨少,
近来逢酒便高歌,醉舞诗狂渐欲魔。五斗解酲犹恨少,
十分飞盏未嫌多。眼前仇敌都休问,身外功名一任他。
十分飞盏未嫌多。眼前仇敌都休问,身外功名一任他。
死是等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
死是等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
莫将心事厌长沙,云到何方不是家。酒熟餔糟学渔父。
莫将心事厌长沙,云到何方不是家。酒熟餔糟学渔父。
饭来开口似神鸦。竹枝待凤千茎直,柳树迎风一向斜。
饭来开口似神鸦。竹枝待凤千茎直,柳树迎风一向斜。
总被天公沾雨露,等头成长尽生涯。
总被天公沾雨露,等头成长尽生涯。
霆轰电烻数声频,不奈狂夫不藉身。纵使被雷烧作烬,
霆轰电烻数声频,不奈狂夫不藉身。纵使被雷烧作烬,
宁殊埋骨扬为尘。得成蝴蝶寻花树,傥化江鱼掉锦鳞。
宁殊埋骨扬为尘。得成蝴蝶寻花树,傥化江鱼掉锦鳞。
必若乖龙在诸处,何须惊动自来人。
必若乖龙在诸处,何须惊动自来人。
安得心源处处安,何劳终日望林峦。玉英惟向火中冷,
安得心源处处安,何劳终日望林峦。玉英惟向火中冷,
莲叶元来水上干。甯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
莲叶元来水上干。甯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
孙登不语启期乐,各自当情各自欢。
孙登不语启期乐,各自当情各自欢。
三十年来世上行,也曾狂走趁浮名。两回左降须知命,
三十年来世上行,也曾狂走趁浮名。两回左降须知命,
数度登朝何处荣。乞我杯中松叶满,遮渠肘上柳枝生。
数度登朝何处荣。乞我杯中松叶满,遮渠肘上柳枝生。
他时定葬烧缸地,卖与人家得酒盛。
他时定葬烧缸地,卖与人家得酒盛。

fàngyánshǒu--yuánzhěn

jìnláiféngjiǔ便biàngāozuìshīkuángjiàndòujiěchéngyóuhènshǎo

shífēnfēizhǎnwèixiánduōyǎnqiánchóudōuxiūwènshēnwàigōngmíngrèn

shìděngxiánshēngjiāngshìnài

jiāngxīnshìyànzhǎngshāyúndàofāngshìjiājiǔshúzāoxué

fànláikāikǒushìshénzhúzhīdàifèngqiānjīngzhíliǔshùyíngfēngxiàngxié

zǒngbèitiāngōngzhānděngtóuchéngzhǎngjǐnshēng

tínghōngdiànyànshùshēngpínnàikuángshēnzòng使shǐbèiléishāozuòjìn

níngshūmáiyángwèichénchéngdiéxúnhuāshùtǎnghuàjiāngdiàojǐnlín

ruòguāilóngzàizhūchùjīngdòngláirén

ānxīnyuánchùchùānláozhōngwànglínluányīngwéixiànghuǒzhōnglěng

liányuánláishuǐshànggànníngfànniúshìtōngfèngduān

sūndēngdāngqínghuān

sānshíniánláishìshàngxíngcéngkuángzǒuchènmíngliǎnghuízuǒjiàngzhīmìng

shùdēngcháochùróngbēizhōngsōngmǎnzhēzhǒushàngliǔzhīshēng

shídìngzàngshāogāngmàirénjiājiǔshèng

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662篇诗文

猜您喜欢
龚子栖闲地,都无人世喧。
龚子栖(qī)¹闲地,都无人世喧。
译文:龚处士居住的隐居之地,没有一点人世间的喧哗。
注释:¹栖:居住。
柳深陶令宅,竹暗辟疆园。
柳深陶令¹宅,竹暗辟疆²去。
译文:好像是陶渊明的住宅柳阴深深,又仿佛是顾辟疆的园林竹径幽幽。
注释:¹陶令:陶渊明。²顾辟疆:字不传。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顾辟疆家有名去。此为史载第一例苏州私人去林。
我去黄牛峡,遥愁白帝猿。
我去黄牛峡,遥愁白帝猿。
译文:我马上要过黄牛峡了,逆流非常困难,连白帝猿都为担忧。
赠君卷葹草,心断竟何言。
赠君卷葹(shī)¹草,心断竟何言。
译文:赠君一把卷葹草,我的心也如草心断裂,什么也话说不出。
注释:¹菤葹:即菤葹,草名。

liúbiégōngchùshì--bái

gōngzixiándōurénshìxuānliǔshēntáolìngzháizhúànjiāngyuán

huángniúxiáyáochóubáiyuánzèngjūnjuǎnshīcǎoxīnduànjìngyán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昨夜霜风¹,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²。问公何事,不语书空³。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yōng)
译文:昨夜霜降寒风骤起,梧桐叶落纷纷,我无处回避自己衰老的面容。秋风问我为何这样,我没有说话,只是用手在空中书写。人老了,有时沉醉有时沉病有时慵懒。
注释:¹霜风:刺骨寒风。²衰容:衰老的面容。³不语书空:不说话,用手指在空中虚画字形。⁴慵:困倦。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光阴如箭 一作:飞英如霰)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nóng)¹。都将万事,付与千钟²。任酒花³白,眼花乱,烛花红。(光阴如箭 一作:飞英如霰)
译文:早晨来到院子里,感叹时光荏苒,岁月流逝,默默催人老身患一身病。如今万念俱空,把所有心事,都换作千杯酒来饮。哪管它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注释:¹侬:我,系江浙方言。²付与千钟:交付酒杯,即以酒浇愁之意。钟,酒器。³酒花:指斟酒时酒面泛起的珠花。⁴眼花:这里指视线。⁵烛花:指蜡烛的火焰。

  这首词创作于作者晚年,属悲秋之作。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叙事议论。

  上片写景抒情,将秋风拟人与人对话,写词人面对萧瑟秋景,衰容剧增。悲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历史悠久的传统主题,“霜风”就渲染出秋日的萧瑟氛围,奠定了全词悲凉哀怨的基调;尽管词人不愿意让人看出内心的痛苦,但“衰容”遮掩不住其因政治上的挫折而带来的郁结。接着以问句的形式写出词人有冤无处诉的忧郁愤激,“醉、病、慵”高度概括出了词人生活的无聊和苦闷,显示出对社会和人事的完全绝望。

  下片叙事议论,写词人早上醒来,来得庭院,感叹时光易逝,来日无多,而当时处境,只能让他将世间万桩事付与千钟美酒,任凭酒花雪白,眼花缭乱,烛花火红。光阴似箭,强烈地表现出词作的感伤之情;酒醉、眼乱、烛红,充分写出了词人狂放不羁的醉态。

  此词上下片采用对称结构,但时序上却有“昨夜”与“今朝”的先后承递关系。词中描述了两幅衰容,一是霜风昨夜入梧桐、今朝来庭下的萧瑟冷落;一是词人病后意慵懒、酒后眼花乱的潦倒颓放。

  全词融悲自然之秋、悲生命之秋和悲心境之秋为一体,风格悲凉凄婉,情感沉郁缠绵,富有感染力。它硬语盘空,借秋日病愈,抒发了官场坎坷、世路沧桑的感叹,流露出风烛残年的悲伤。

  作者一生多舛,几遭贬谪。这时,曾经骄傲的才子,回望一生漂泊,秋风中过往的淡然、坚定、洒脱似一一看穿。这时的他褪去了才子的傲然,伤得真切。全词悲切中又有作者一如既往的旷达,也表达了作者对坎坷一生的无谓态度,在伤感中放任心性的情感,哀而不伤。

参考资料:
1、 谭新红.苏轼词全集.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11:306-307
2、 刘石 等.宋词鉴赏大辞典.北京:中华书局,2011:268-269
3、 张旭泉.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精品词鉴赏.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186-188

xíngxiāng ·qiū

shì sòngdài 

zuóshuāngfēng xiāntóng húnchú huíshuāiróng wèngōngshì shūkōng dànhuízuì huíbìng huíyōng 
zhāoláitíngxià guāngyīnjiàn yán yǒushāngnóng dōujiāngwànshì qiānzhōng rènjiǔhuābái yǎnhuāluàn zhúhuāhóng  (guāngyīnjiànzuò fēiyīngxiàn )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
译文:长安城中专为丞相和枢密重臣从私邸前往宫中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大路,早上即使刮风也不会尘土飞扬,即使下雨也不会有污泥。
宫中玉漏下三刻,朱衣导骑丞相来。
宫中玉漏下三刻,朱衣导骑丞相来。
译文:宫中用于记时的玉制漏壶显示过了三刻(推测为五更三刻,一般官员五更二刻上朝列队),丞相才在身着红色服饰为前导的骑士引导下来到宫门前。
路傍高楼息歌吹,千车不行行者避。
路傍高楼息歌吹,千车不行行者避。
译文:在前来的路上,两旁高楼上的歌姬和乐师都停息了歌声和演奏,路上车马和行人都不得不停下回避。
街官闾吏相传呼,当前十里惟空衢。
街官闾吏相传呼,当前十里惟空衢。
译文:掌管巡察街道和里巷的官吏前后大声呼喊着为丞相车马队喝道,车马队前十里以外都成了无人阻挡的空路。
白麻诏下移相印,新堤未成旧堤尽。
白麻诏下移相印,新堤未成旧堤尽。
译文:然而,这表面的威仪和煊赫都是暂时的,白麻制成的皇帝诏书一下发,丞相的官印就要移交,朝中权位就要更替,为新任丞相和枢密重臣新铺筑的沙面大路还没建好,为前任旧臣所铺筑的沙面大路就因无人看管维护而湮灭了。

shāxíng··chéngpéixiānggōng--zhāng

zhǎngāndàoshāwèizǎofēngchén

gōngzhōnglòuxiàsānzhūdǎochéngxiānglái

bànggāolóuchuīqiānchēxíngxíngzhě

jiēguānxiāngchuándāngqiánshíwéikōng

báizhàoxiàxiāngyìnxīnwèichéngjiùjǐn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泪湿阑(lán)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¹。此恨平分取²,更无言语空相觑(qù)³
译文:你脸上泪水纵横,像一枝鲜花沾带着露珠,忧愁在你眉间紧紧缠结,又像是碧山重叠攒聚。这别恨不仅属于你,我们两人平均分取。你我久久地、久久地互相凝望。再说不出一句话语。
注释:¹眉峰碧聚:古人以青黛画眉,双眉紧锁,犹如碧聚。²取:助词,即“着”。³觑:细看。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断雨残云¹无意绪,寂寞朝朝暮(mù)暮。今夜山深处²,断魂³分付回去。
译文:雨收云散,一切欢乐都成为过去,令人无情无绪。从此朝朝暮暮,我将碧守孤寂。今夜,当我投宿在荒山野店,我深情的灵魂会跟随潮汐回到你那里。
注释:¹断雨残云:雨消云散。喻失去男女欢情。²山深处:指富阳僧舍所在地。³断魂:指极度的哀思。⁴分付:付予、付给。⁵潮:指钱塘江潮。

  这首词是毛滂青春恋情的真实记录。情人决别,后会无期,送别一程接一程,从杭州直送到百里之遥的富阳。然而这黯然销魂的别离还足不可避免地到来了。令作者心碎的帷幕就从此拉开:“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挂满泪珠的脸颊犹如带露的花朵,颦蹙的黛眉像远山一抹。一幅娇怜痛惜的模样,经过妙笔的摹写,就这样呈现出来了。它同周围的景色化成一片,构成一种凄丽哀惋的色调。白居易的“梨花—枝春带雨”(《长恨歌》),张泌的“黛眉愁聚春碧”(《思越人》),为此二句所本。然却用得脱化无痕,形神兼胜,真是色绘高手。这两句塑造了一位含愁带泪的佳人形象。隋唐国力强盛,崇尚雍容富态、健康自然的女性美。宋朝国力渐衰,在审美观念上也一反唐代的标隹,以文弱清秀为美,多愁多病的弱女子形象占据了文学作品的主导位置。到明清时期,“愁病美人”仍然很受欢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代表。

  “此恨”句,说明离愁对于双方是同样的沉重,要知道两人的地位是不同的。一个是宦游四海的贵胄公子,一个则是沦落风尘的烟花女郎。但是地位的悬殊并没有阻止他们倾心相爱。他们热恋着,共同承受着离恨的折磨。当然,他们也知道这种恋情是难以维持的。今番解手,就要相见无期了。所以这次分离,多半成了长别。“更无言语空相觑”一句,纯乎写情,有直指奔心的力量。语已尽,泪已枯,无声的饮泣往往比呼天抢地的号啕更加沉痛,“空相觑”三字反映出一种木然相对的绝望的悲哀。浯朴而情挚,传神之极笔也。

  下片“断雨”二句,写景色之荒残;零零落落的雨点,澌灭着的残云,与离人的心境正相印合。这是一层意思。另外,还有一层双关之意。宋玉《高唐赋》有“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之语,即后人所谓神女生涯也。毛滂兼取此意来形容他与琼芳的恋情。而这种残云断雨的凄凉景象,也正象征着这段露水姻缘已经行将结束了。从此以后,只剩下岑寂的相思来折磨着这一对再见无期的离人了。结拍两句,设想别后的思念,付断魂于潮水。情景交融,绵绵无尽,可说是极悱恻缠绵之能事了。

  总的来说,上片写两人依依惜别的深情,作者用画龙点晴之笔,特写泪眼愁眉,营造出一种凄丽哀婉的氛围。接着以“平分取”、“无言”、“空相觑’’写离愁的难言,从外表的神态写到内在的心态,简中有繁。下片写词人深山羁旅的凄苦与思念。先写别后的惆怅,再设想别后的心愿,愿付断魂于潮水,由此再现二人的情义缠绵。

  从艺术风格来讲,这首词与一般镂刻藻绘的别情之作不同,它是以浅近之语传铱至之情而独擅胜场的。愁眉泪颊,断雨残云,本是寻常物态,可是一经作者感情之酝酿融注,便含情吐媚,摇荡人心。

参考资料:
1、 蔡义江 .宋词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106 .
2、 唐圭璋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1072-1074 .
小园岂是春来晚,四月花飞入酒杯。
小园岂是春来晚,四月花飞入酒杯。
译文:小园并不是春天来得太晚,四月暮春已过,却仍有繁花还在飞入酒杯。
注释:张承制:名字、生平不详。承制,官名,承帝命制诏诰。
都为主人尤好事,风光留住不教回。
都为主人尤好事¹,风光留住不教回。
译文:原来是小园主人的殷勤好事,让春光长留此地不叫她辞归。
注释:¹好事:指留春与待客。

  此这首诗内容平常,诗中描写四月小园春光已尽,只有飞花落入酒杯。前两句作者设一问,后二句作答,既写出了自己的惊喜,又赞美了主人的浪漫情怀,表达上则曲折含蓄,收意外之效。

  “小园岂是春来晚”,当头一句劈空而来,用诘问的句式提出一个看来很不合情理的问题:小园中的春色,为什么姗姗来迟?天下的名园多矣,但面临着春天的脚步,无论它们的占地是大还是小,布局是轩敞还是紧凑,风格是豪放还是细腻,都不会违背自然规律去拒绝春天的到来。诗中的小园就如此与众不同,而下句“四月花飞人酒杯”更落实了这一诘问:看吧,宾主手持酒杯,流连光景。繁花飞舞,飘游不定,乱入酒杯。这副美景,却是四月的景色,此时暮春已过,本应该落花丛残,然而小同之中却充满着浓浓的春意,其骀荡春色,动人心神:诗意至此,小园的晚来春色已经呼之欲出。而作者却将话题继续向前延伸。花时早晚,作者却一定要做这个解人。

  “都为主人尤好事,风光留住不教回”,诗写至此,才道明原委:原来是小园主人的殷勤好事,留住了春光,不让它从园中溜走。春光并没有来晚,是小园主人延长了它的停驻;春光也本无留意,小园主人却情真意切,留住春光不使归去。为什么要留住春光?难道不是热情好客的小园主人,想用这明媚的春光,似锦的繁花,来使宾客们感到更大的欢悦。主人的殷勤好客,至此呼之欲出。

  这首诗将写实与写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花飞人酒杯的情景,写春意盎然的景色,如在目前;用对主人好事留住春光的虚写,表达出小园主人的好客之情,又显得含蓄自然。而小园主人高雅自许的精神气质,也透过诗句感染着读者:毕竟,肯花如此大的精力却只是为了将春光留住的人,就是对美具有深刻感悟的雅人高士。

参考资料:
1、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02-103
2、 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59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