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译文:海角崖山斜成一线,现在也不属于中华之地了。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译文:如今我们(明朝将要灭亡)却没有投水自尽的机会,何况波浪之间还有船只来往。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译文:一眼望去,明朝的城关山河已经没有汉人的旗帜,凄厉的音乐响彻日月,却已经不是汉族的乐器。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译文:嫦娥想要回来也无处可回了,只能孤零零地在月轮上伴着桂花哭泣。

hòuqiūxìngzhīshísānshǒu··èr--qiánqiān

hǎijiǎoshān线xiànxiécóngjīnshǔzhōnghuá

gèngjuānkuàngyǒulóngxiánfànhǎichá

wàngduànguānfēihànzhìchuīcányuèshìjiā

chángélǎoguīchùyínlúnguìhuā

译文

译文

海角崖山斜成一线,现在也不属于中华之地了。

如今我们(明朝将要灭亡)却没有投水自尽的机会,何况波浪之间还有船只来往。

一眼望去,明朝的城关山河已经没有汉人的旗帜,凄厉的音乐响彻日月,却已经不是汉族的乐器。

嫦娥想要回来也无处可回了,只能孤零零地在月轮上伴着桂花哭泣。

钱谦益

钱谦益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279篇诗文

猜您喜欢
雪鬓萧然两颊红,人间随处见神通。
雪鬓(bìn)萧然¹两颊红,人间随处见神通²
译文:我的双鬓斑白如雪,头发已然稀疏,但是两颊仍见红润,人世间本应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便可以实现抱负获得成功(我却未能如此)。
注释:题传神:即题画像。传神,中国肖像画的传统名称。¹萧然:稀疏。²见神通:获得神奇高超的境界,指实现抱负。
半醒半醉常终日,非士非农一老翁。
半醒半醉常终日,非士非农一老翁。
译文:我常常整日于半醉半醒中度过,不算士人也并非农人,只是天地间一位普通老者。
枥骥虽存千里志,云鹏已息九天风。
(lì)(jì)¹虽存千里志,云鹏²已息九天³风。
译文:俯首马槽上的骏马仍存有千里之志,欲翱翔高空的大鹏已经失去了腾空而起的大风。
注释:¹枥骥:指俯首马槽上的骏马,比喻有抱负未能实现的人。²云鹏:翱翔高空的大鹏。³九天: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传说古代天有九重。
巉巉骨法吾能相,难著凌烟剑佩中。
(chán)¹骨法²吾能相³,难著凌烟剑佩中。
译文:我面貌瘦削,骨相不佳,想来不会再有大的建树,我的画像也难以与功臣之像一同安置在凌烟阁里了。
注释:¹巉巉:形容面貌瘦削的样子。²骨法:骨相特征。³相:观察,即相面。⁴凌烟:即凌烟阁。唐代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位于唐京师长安城太极宫东北隅,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⁵剑佩:宝剑和垂佩。

chuánshén--yóu

xuěbìnxiāoránliǎngjiáhóngrénjiānsuíchùjiànshéntōng

bànxǐngbànzuìchángzhōngfēishìfēinónglǎowēng

suīcúnqiānzhìyúnpéngjiǔtiānfēng

chánchánnéngxiāngnánzhelíngyānjiànpèizhōng

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
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
译文:燕国有个人出生于燕国,在楚国长大,到年老时才回到燕国。
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愀然变容。指社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指舍曰:“此若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指垄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先绐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
过晋国,同行者还(kuáng)¹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愀(qiǎo)²变容。指社³曰:“此若里之社。”乃喟(kuì)而叹。指舍曰:“此若先人之庐。”乃涓(xuàn)而泣,指垄(lǒng)曰:“此若先人之冢(zhǒng)。”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先绐(dài)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
译文:他路过晋国时,同行的人欺骗他,指着城墙说:“这是燕国的城墙。”那人凄怆地改变了面容。同行的人指着土地庙说:“这是你那个地方的土地庙。”那人长叹了一声。同行的人指着房屋说:“这是你的先人的房屋。”那人流着眼泪哭了起来。同行的人指着坟墓说:“这是你先人的墓地。”那人禁不住大哭起来。同行的人失声大笑说:“我刚才是在欺骗你,这是晋国啊!”那人大为惭愧。
注释:¹还:欺骗。²愀然:脸色改变的样子。³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场所。⁴喟然:叹气的样子。⁵涓然:流泪的样子。⁶垄:坟墓。⁷绐:欺骗。
乃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
乃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
译文:等到了燕国,真的见到了燕国的城墙和土地庙,真的见到先人的房屋和墓地时,悲伤的情绪反而减弱了。
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
悠悠雨初霁(jì)¹,独绕清溪曲。
译文:下了很久的雨终于开始转晴,独自围绕着清澈的小溪而行。
注释:¹霁:指雨后或雪后转晴。
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
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
译文:用拐杖试探荒野中泉水的深浅,解下带子把嫩竹围起。
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
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
译文:为什么喜欢在这里徘徊沉吟,孤独与寂寞本来就是我的追求。
幸此息营营,啸歌静炎燠。
幸此息营营¹,啸歌静炎燠(yù)²
译文:有幸来到这里免去了官场的谋求,大声唱着歌来缓解炎热的气候。
注释:¹营营:谋求。 ²炎燠:炎是指天气极热;燠也是指热。

  诗的开头两句:“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霁是指雨后或雪后转晴。久雨初晴,诗人独自来到清澈的小溪旁,顺着弯弯曲曲的溪岸行走。好像是在暗喻他前半生的经历,如同在绵绵的春雨之中,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弯路,终于找到“愚溪”这块“世外桃源”。第三、四句:“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写他看到荒野中的清泉,忍不住举起手中的拐杖去试探深浅;并且将自己身上的带子解下,把那些倒伏的嫩竹捆扶起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突出自己的行动。似乎是在自我表白:虽然独自一人被贬到永州,但是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利用手中的笔,去试探清泉的“深浅”,什么毁谤、诬陷与攻击,统统撇在了脑后;同时,还要对那些后学晚辈之类“嫩竹”,尽力给予关照与扶持。

  第五、六句:“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写他以前经常为了功名利禄之类事情而沉吟不已,白白地浪费了许多光阴;但为了实现“利安元元”的远大抱负和理想,又惧怕什么孤独与寂寞呢?那些东西,本来就是自己应该预料得到的结果。第七、八句:“幸此息营营,啸歌静炎燠。”营营是谋求的意思;炎燠是指天气极热。这两句中的“幸”字和“静”字,特别耐人寻味。“幸”字是“有幸、幸运”的意思。写他“有幸”来到这里休养生息,应该大声唱着歌谣来对付特别炎热的天气。“许国不复为身谋”,要为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去奋斗,肯定会付出不少的代价。跟屈原以身殉国相比,跟元和元年(公元 806 年)被赐死于贬所的王叔文相比,自己还是非常“幸运”的人。“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呢?

  “静”字可以看作全诗的“诗眼”。古人说:“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在柳宗元的眼中,愚溪是一个与自己拥有同样的品质,同样遭遇的天涯知己。他与它对话,倾诉自己的情怀和不平,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和安慰;他有意识地在这人烟稀少的远僻之地,用“拐杖去试探荒泉的深浅”,扶起“倒伏的嫩竹”,“以 动求静”;他用一种平和、恬静的心态,来对待炎热的“天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诗中所创设出来的这种宁静、淡远的意境,是由于柳宗元对世俗的淡漠;而对世俗的淡漠,来自于佛教的出世思想作用的结果。因而,他能够心无挂碍,和世俗事务暂时绝缘,本着一种超功利、超现实的心境,从自然中体会到了禅意,又以禅意去体味人生,从而达到了与自然与人生合一的闲散悠然的境界,放下争逐之心、功利之念,甚至觉得脱离了局促的社会政治樊篱,贬谪南荒对他倒是一件幸事。所以,他觉得必须高高兴兴地去面对未来,敢于大声地唱着歌去迎接“炎夏”的挑战。

  《夏初雨后寻愚溪》,跟他同时期的许多诗文都有所不同,格外豁达、乐观,不再为自己的处境而烦恼,不再为日后的前程而困扰,给人一种“解脱世俗尘网的束缚、超越人世间烦扰与困惑”的崭新的精神风貌。他坚持了这种在困境中顽强执着的追求精神,和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才使得困居“南荒”的十年,成了柳宗元生命里程中崭新的拼搏时期,铸就了唐代文学史与思想史上的又一座丰碑。

xiàchūhòuxún--liǔzōngyuán

yōuyōuchūràoqīng

yǐnzhàngshìhuāngquánjiědàiwéixīnzhú

chényínshìsuǒ

xìngyíngyíngxiàojìngyán

黄金万缕风牵细。寒食初头春有味。殢烟尤雨索春饶,一日三眠夸得意。
黄金万缕¹风牵细。寒食初头春有味²。殢(tì)³烟尤雨索春饶(ráo),一日三眠夸得意。
译文:在风的吹拂下,那嫩黄色的柳树细枝在空中轻轻地摇曳。寒食节开始的时候,也有了初春的情味。细细的柳枝与蒙蒙烟雨交织在一起,更增添了春的意味,婀娜多姿的柳芽迅猛地蓬勃生长,仿佛在自豪地炫耀着自身的生命力。
注释:¹黄金万缕:新发芽的柳树枝是金黄色的。²味:意味,情味。³殢:纠缠。⁴饶:增加,增添。⁵一日三眠:柳枝萌芽好像人睁开睡眼,古人称为“柳眼”。
章街隋岸欢游地。高拂楼台低映水。楚王空待学风流,饿损宫腰终不似。
章街隋(suí)岸欢游地。高拂(fú)楼台低映水。楚王空待学风流,饿损宫腰终不似。
译文:章台街隋河岸因为柳树的装点成为了人们畅快欢乐游赏的胜地。那里高处的柳枝轻拂楼台,低处的柳枝掩映水波。楚王空学风流,钟情于美人们纤细的腰肢如同柳枝一般,奈何美人们即便饥饿难耐,她们的腰肢也无法像柳枝那样婀娜轻盈。

lánhuāliǔzhī··sānzhīsān··línzhōngshāng--liǔyǒng

huángjīnwànfēngqiānhánshíchūtóuchūnyǒuwèiyānyóusuǒchūnráosānmiánkuāzhāngjiēsuíànhuānyóugāolóutáiyìngshuǐchǔwángkōngdàixuéfēngliú饿èsǔngōngyāozhōngshì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门。
太公¹(wèi)川水,李斯²上蔡门。
译文:姜太公在渭水边钓鱼, 李斯出上蔡门打猎。
注释:¹太公: 指姜太公吕尚。未遇周文王前曾钓于渭水。²李斯:秦相,未入秦前曾在家乡上蔡东门猎兔。
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鵕兔何足言?
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㕙(jùn)兔何足言¹
译文:钓的是周文王猎的是秦始皇,目的是安黎民平天下,那些小鱼狡兔有什么意思?
注释:¹“钓周”二句:承上二句,意谓吕尚、李斯后来助周、秦成就大业, 当其钓、猎之际,小鱼、狡兔对他们而言又何足道。㕙(jùn)兔,狡兔。
天张云卷有时节,吾徒莫叹羝触藩。
天张云卷有时节,吾徒莫叹羝(dī)触藩¹
译文:风云际会,天张云卷是有天数的,你们别叹息我现在处于进退两难之地。
注释:¹“天张”二句:意谓终有前途光明之时,我辈不须丧失信心。天张云卷,犹言天开云收。羝触藩:喻处境困顿。
于公白首大梁野,使人怅望何可论?
于公¹白首大梁²野,使人怅望何可论?
译文:白发苍苍的于公是大梁的野老隐逸,使人怅望而不可一论。
注释:¹于公:指于逖。²大梁: 今河南开封。
即知朱亥为壮士,且愿束心秋毫里。
即知朱亥(hài)为壮士,且愿束心秋毫里¹
译文:既然知道朱亥是壮士豪杰,且愿收心于秋毫笔墨之中。
注释:¹“即知”四句:用侯赢事。侯赢,战国时魏之隐士,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抱关者(守门人),魏公子信陵君器之,待为上宾。
秦赵虎争血中原,当去抱关救公子。
秦赵虎争血中原,当去抱关救公子。
译文:秦国与赵国龙争虎斗,逐鹿中原,舍命救公子。
裴生览千古,龙鸾炳天章。
裴生览千古,龙鸾(luán)¹炳天章²
译文:裴生你尽览千古典故,文章炳辉如腾龙飞鸾。
注释:¹龙鸾:喻华美之文。²天章:即文章。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chuò)剑思高堂¹
译文:悲吟诗歌,宛如雨雪撼动林木,放书辍剑思念父母高堂。
注释:¹“悲吟”二句:用曾子事,谓裴十三的诗歌悲吟雨雪,怀念父母。
劝尔一杯酒,拂尔裘上霜。
劝尔一杯酒,拂尔裘上霜。
译文:劝你一杯酒, 拂去你衣裘上的冰霜。
尔为我楚舞,吾为尔楚歌。
尔为我楚舞,吾为尔楚歌。
译文:你为我跳楚舞, 我为你唱楚歌。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且探虎穴向沙漠¹,鸣鞭走马凌黄河。
译文:我马上要去沙漠探虎穴,鸣鞭走马越过黄河。
注释:¹虎穴、沙漠:皆指幽州。
耻作易水别,临歧泪滂沱。
耻作易水别,临歧泪滂沱。
译文:别像荆轲在易水分别那样,面对歧路便痛哭流涕!

  诗的前半是用典,先写世间旧事,继写现在,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拂尔裘上霜”表明是冬季。“劝尔一杯酒”表明是在言别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向正要离去人们告别的情景,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猎张云卷有时节,吾徒莫叹羝触藩”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即知朱亥为壮士,且愿束心秋毫里”,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歌颂侠客,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

  在对古人的一番追思之后,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此刻的人生:“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

  接下来就写送行者,“尔为我楚舞,吾为尔楚歌”,这句用了直叙,只说歌与舞。一人歌唱,一人跳舞,互相在饯别送行。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诗的后半是抒情,语及其幽州之行,仅末四句而已。“且探虎穴”四字很值得探究。前曾言“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赠何七判官昌浩》),直到此诗最后一联迸出“耻作易水别”,以用典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临歧泪滂沱”,此句耐人寻味,且“临歧”二字又妙极,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用典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既赞美了对朋友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与于、裴二位的深厚情谊。

  该诗反映了李白北上幽州心情从一时冲动到疑虑微妙之变化,在用韵上意到其间,猎然成韵。语言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参考资料:
1、 诸传中 .《李白诗影》: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47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